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Histiocyticnecrotizinglymphadenitis)又称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坏死性淋巴结炎 ,临床表现为亚急性经过 ,持续高热 ,应用抗生素无明显效果 ,颈淋巴结肿大 ,常被误诊为网状细胞增生症、恶性淋巴瘤或其他恶性病变。本文作者分析 2 4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与 2 0例恶性淋巴瘤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1 980~ 1 997年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治疗的4 8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 ,以实验室检查资料完整的 2 4例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发病不同期…  相似文献   

2.
王巧伟  陈淑君 《临床医学》2007,27(10):16-17
目的探讨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病因、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以提高对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确诊的临床病例。结果发病以学龄儿为主,平均年龄(8.8±2.3)岁,男女之比2∶3。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抗EB病毒抗体阳性率高;21例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于不明原因发热伴淋巴结肿大疼痛者,应尽早行淋巴结活检确诊,该病呈自限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少数有复发,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淋巴瘤超声检查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2016年5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淋巴瘤72例中超声检查误诊的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均因乳腺肿物就诊,超声检查误诊为左侧乳腺癌3例,左侧乳腺癌伴左侧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左侧乳腺炎2例;右侧乳腺癌2例,右侧乳腺癌伴右侧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右侧乳腺纤维瘤1例;双侧乳腺癌3例。13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Ⅱ期,B细胞来源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Ⅲ期,B细胞来源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Ⅱ期,T细胞来源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Ⅲ期,T细胞来源1例。13例确诊后均予相应化学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出院后随访10~12个月,5例死亡,8例存活。结论乳腺淋巴瘤临床表现及相关医技检查结果复杂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临床医生应加强对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对其病理学检查的重视程度,以减少或避免乳腺淋巴瘤误诊。  相似文献   

4.
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诊断要点。方法将7例发热、白细胞减少、淋巴结肿大患者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查、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检查,肿大淋巴结病理活检。结果 7例患者全部白细胞减少,红细胞沉降率增快,IgG、IgA、IgM、γ球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升高,C-反应蛋白阳性。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全部显示感染骨髓象(不同程度)及淋巴细胞比例增高。7例肿大淋巴结病理活检全部表现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病理特征。结论 7例患者确诊为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强对儿童淋巴瘤临床特征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对以心包积液为首发表现的儿童淋巴瘤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发热伴咳嗽、气促、胸闷1个月就诊当地医院,考虑支气管炎,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后入我院,结合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心包穿刺液检查结果考虑结核性心包炎,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1个月病情加重转院。仍按结核性心包炎治疗无效,后查体发现浅表淋巴结进一步增大,行淋巴结活组织病理检查并结合骨髓细胞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儿童淋巴瘤早期临床症状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对出现不明原因心包积液的儿童应高度警惕心脏淋巴瘤的可能,尽早行淋巴结活检,同时结合骨髓细胞学检查和免疫组化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6.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histocytic necrotizinglymphadenitis,HNL)在临床上少见 ,诊断较为困难 ,易被误诊。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8月我院诊治 16例 ,其中误诊 14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经临床及病理检查确诊的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 16例 ,男 6例 ,女 10例 ;年龄 14~ 4 0岁 ,其中以 18~ 2 8岁者居多。 16例中 ,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 10例 ,先有浅表淋巴结肿大 ,后出现发热 6例 ;药物过敏 3例 ,虾过敏 1例。肿大的浅表淋巴结以颈部最常见 ,腋下及腹股沟区次之。淋巴结大小 0 .6 cm× 0 .6 cm~ 2 .5 cm× …  相似文献   

7.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又名Kikuchi病,由日本科学家Kikuchi等首先报道并命名,为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疾患。由于临床常见到肿大淋巴结,且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故早期确诊困难或容易误诊,常被误诊为淋巴结结核、淋巴瘤。现对本院误诊为淋巴结核的坏死性淋巴结炎3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误诊为淋巴结核的淋巴结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5例首诊误诊为淋巴结核的淋巴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诊断经过。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淋巴结增大,可伴压痛,单一部位发病14例,多部位发病11例。15例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考虑淋巴结核,余10例因合并肺结核或结核相关检查(胸部CT、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核抗体、红细胞沉降率)结果而误诊为淋巴结核,误诊时间半个月~3年余。确诊方式:手术切除病理检查18例,淋巴结活检7例,诊断转移性鳞状细胞癌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及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各8例。结论淋巴结核与淋巴结恶性肿瘤临床特征有重叠,仅依赖临床、实验室及穿刺细胞学检查不易鉴别,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金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幼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 同顾性分析7例幼儿1M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7例均有发热,4例以扁桃体增大、渗出为主要表现,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3例以颈部淋巴结增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误诊为颈淋巴结炎.4例经EB病毒衣壳抗原IgM抗体(EB-VCA-IgM)检测阳性确诊IM,3例经检测异型淋巴细胞升高确诊IM.结论对扁桃体渗出、表浅淋巴结增大的发热小儿应警惕不典型IM,动态观察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及EB-VCA-IgM检测,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0.
酷似白塞病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皮肤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以指导临床正确诊治.方法:对1例酷似白塞病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反复发热1个月,眼睑水肿10天入院.其无明显诱因反复发热,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10天前出现眼睑水肿,并发现颜面、双下肢皮下结节及口腔、外生殖器无痛性溃疡,临床表现酷似白塞病,皮肤活检确诊为T-细胞淋巴瘤,拟行化疗,家属放弃治疗,2天后死亡.结论:充分重视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诊断不明确的皮肤、黏膜溃疡应及时行皮肤活检,以尽早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1.
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因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且发病率低,易误诊.我们遇1例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长达20 d余.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男,23岁.因发热、咳嗽10 d,腹痛1d入院,患者入院前10 d在淋雨后出现发热,T 37.5~39.3℃,发热前有畏寒,无寒战,伴咳嗽,无明显咳痰,自服用扑感敏、头孢氨苄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后脐周阵发性隐痛不适,无放射性疼痛,与进食无明显相关性,就诊我院,门诊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误诊原因及防范误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为急性咽炎4例,Graves病3例,急性淋巴结炎2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各1例。10例经甲状腺功能、甲状腺131碘吸收率、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等检查确诊,误诊为甲状腺癌者经手术病理确诊。确诊后分别予以非甾体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或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因早期症状不典型,误诊率较高,甲状腺131碘吸收率、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颈部肿块为主要表现的霍奇金淋巴瘤误诊为淋巴结结核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曾误诊为淋巴结结核的以颈部肿块为首发表现的霍奇金淋巴瘤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左侧颈部肿块进行性增大3月余入院,曾2次在省或市级医院就诊,经相关检查均诊断为淋巴结结核,但予抗结核治疗无效。入我院后行颈部CT检查示左侧颈部及锁骨下窝团状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可见边缘明显强化,左侧锁骨下动脉被包绕。经耳鼻喉科医师行左颈部淋巴结部分肿块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转入血液科给予化学治疗后,患者体温正常,颈部肿块明显缩小。结论淋巴瘤和淋巴结结核早期临床表现相似,特别是以颈部肿块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易误诊。临床上对于颈部区域肿块患者应及时行肿块活组织病理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典型恶性淋巴瘤3例误诊原因,总结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误诊为其他疾病的不典型恶性淋巴瘤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因发热就诊,病初均行相关检查未能明确诊断,分别误诊为结核性心包炎、胃体黏膜慢性炎伴溃疡、泌尿系感染,均予对症处理,病情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穿刺活检,1例确诊为霍奇金淋巴瘤,2例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给予对症治疗,其中1例完成化疗后临床治愈,1例化疗过程中出现肾损伤于半年后死亡,1例治疗18个月后病情复发死亡。结论不典型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特征不明显,不易鉴别诊断,提示临床应提高警惕,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其他疾病误诊为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曾误诊为KD 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均出现发热,其中7例伴皮疹、2例伴腹痛、1例伴四肢关节肿痛、1例伴咳嗽入院。8例均曾误诊为KD,误诊时间7~91(31.5±24.2)d。8例中经血培养及脑脊液高通量基因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布鲁杆菌病合并脑炎和血管炎1例;经淋巴结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根据病史特点、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明确诊断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6例,其中2例经实验室检查明确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8例确诊后均给予相应治疗病情好转出院。随访病情稳定。结论对此类疾病认识不足、诊断经验欠缺和未能详细询问病史是导致其他疾病误诊为KD的主要原因。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与KD相关疾病知识,完善各项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并仔细鉴别诊断,或可减少或避免此类疾病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胰腺淋巴瘤的诊治经验,以减少其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胰腺癌的胰腺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头昏、乏力及进行性消瘦6个月入院,曾在我院按贫血治疗后症状缓解。后症状加重遂再次入院诊治,经实验室及腹部CT等检查诊断胰腺癌,给予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等5.7个月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7个月患者相继出现颈部、锁骨上窝、腋窝及腹股沟等全身浅表淋巴结进行性增大,再次入院,取右腹股沟淋巴结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胰腺淋巴瘤、侵犯淋巴结。给予3个周期化学治疗,达到临床缓解,后患者拒绝继续化学治疗,12个月后并发出血、肺部感染及全身衰竭死亡。发病至死亡时间约35个月。结论胰腺淋巴瘤极为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临床与影像学特点与胰腺癌高度相似,易误诊,确诊需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原因,降低临床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因发热、咽痛4 d就诊1例;因咽痛、发热、畏寒3 d就诊1例;因咽痛、眼睑水肿伴发热2 d就诊1例;因咽痛6 d,加重伴发热、头痛3 d就诊1例;因咽痛、颈部肿胀疼痛7 d就诊1例。5例均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误诊时间1~3(2.1±0.5)d。入院后均予对症处理,症状未见好转,后经EB病毒抗体检测、DNA检查等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确诊后予抗病毒及支持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出现扁桃体增大、咽痛、发热等症状,易与化脓性扁桃体炎相混淆,提示临床遇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时应进行全面综合检查,加强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8.
正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necroticly mphadenitis)是以顽固性发热、淋巴结肿大和一过性白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病因不明,早期极易误诊。现将2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例11.1.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18岁,未婚,河北省人。主因间断发热4个月余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个月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体温于中午或晚间上升至高峰,最高达40℃,伴头痛、咽痛、畏寒,偶有寒战。无咳嗽、咳痰、胸痛,无盗汗,无呕吐、腹泻。病后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青霉素、头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病例 1,男性 ,2 4岁 ,因持续性高热伴剧烈头痛6d入院。入院查体 :T 39.4℃ ,双侧颈部、锁骨上、腋窝及腹股沟均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 ,直径 1~2cm ,质软、触痛明显 ,颈无抵抗 ,心肺检查无异常。腹腔B超检查未发现肝、脾及腹腔淋巴结肿大。头颅CT正常 ,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 2 .1× 10 9/L ,淋巴细胞 38.9% ,中性粒细胞 6 1.1% ,血沉正常 ,肝功正常。拟诊淋巴瘤 ,做两次骨髓穿刺涂片均阴性 ,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效果欠佳。经取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 ,病理诊断组织细胞增生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病例 2 ,女…  相似文献   

20.
<正>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有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之分。淋巴瘤发病较隐蔽,误诊漏诊率高。及时、正确诊断淋巴瘤累及骨髓的情况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淋巴瘤累及骨髓的确诊仍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骨髓穿刺涂片和骨髓活检是目前诊断淋巴瘤骨髓侵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