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小气道参数与肺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12月至2020.01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随诊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58例为研究组,分为轻-中度肺功能组(30例)及重-极重度肺功能组(28例),另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37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小气道参数有无统计学差异;分析研究组小气道参数及肺功能指标间相关性,并将研究组根据影像分为支气管管壁增厚组(30例)及管壁非增厚组(28例),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研究组小气道壁厚、肺气肿占比、壁厚与气管腔直径比值大于对照组,重-极重度肺功能组中,气管腔直径、气管腔面积小于轻-中度肺功能组及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中各项肺功能指标与小气道参数间存在相关性(P0.05);支气管管壁增厚组中1秒率、1秒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低于管壁非增厚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小气道参数与肺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可反应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对慢阻肺的诊治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21)
目的研究老年肺癌患者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与血清特异性肿瘤标记物表达的相关性以及联合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治疗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CT多期增强扫描和特异性标记物表达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动脉期、主动脉期、延迟期CT增强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期CT增强值之间差异显著(F=41.071,P<0.05),对照组患者3期CT增强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F=8.065,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FRA)21-1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诊断对老年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4%和92.2%。结论老年肺癌患者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与血清特异性肿瘤标记物表达呈现良好的相关性,二者联合诊断可有效提高对老年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部低剂量CT(LDCT)定量指标和肺气流受限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建立初步相关模型.方法 纳入2008年7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同步完成LDCT和肺功能检查的48例40岁以上有吸烟史的患者,对LDCT定量指标和肺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结合年龄、性别等因素建立回归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对气流受限的判断作用最佳的LDCT定量指标.结果 经调整年龄、性别及BMI校正后,EV和El与FEV1、FEV1% pred、FEV1/FVC和TLC% pred呈负相关(P<0.05).但与RV/TLC% pred则无明显相关性(P>0.05);确定最佳回归模型为FEV1/FVC%=94.17+25.31×性别(gender)-0.58×年龄(age)-l0.84×In(El(%));FEV1% pred=141.76-0.78×年龄(age)-14.07×In(EI(%)).经ROC曲线确定对气流受限的判断作用最佳的LDCT定量指标为El.结论 El可用于判别有无气流受限,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可估测气流受限和肺气肿严重程度.LDCT有望用于COPD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8例肺部病变患者行低剂量螺旋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总结低剂量螺旋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结果穿刺成功率100%,38例患者有36例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94.7%;其中恶性肿瘤33例(腺癌18例,鳞癌9例,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转移癌1例),良性病变3例(结核1例,炎性假瘤2例)。并发症发生率10.5%,包括少量气胸3例,轻微咯血1例。结论低剂量螺旋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是可行的,30mAs管电流设置可常规应用于肺穿刺活检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介素-19(Interleukin-19,IL-19)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分别测定COPD组急性发作期、稳定期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19、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并同期检测各组肺通气功能。结果COPD组急性发作期、稳定期血清中IL-19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急性发作期IL-19水平较缓解期升高(P〈0.05)。COPD组急性发作期、稳定期血清中IL-8、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急性发作期IL-8、TNF-α水平均较缓解期升高(P均〈0.05)。COPD组急性发作期血清中IL-10水平较稳定期对照组升高(P均〈0.05);缓解期IL-10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COPD组急性发作期血IL-19水平与FEV1.0呈负相关,与同期IL-8、TNF-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IL-19可能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并导致气流阻塞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CT灌注成像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恶性分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64例NSCLC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64例肺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肺CT灌注成像检查,并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微管相关蛋白轻链(MAPLC)3、自噬基因(Beclin)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D44v6、钙依赖黏附蛋白(E-cad)和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胸膜腔冲洗液醛缩酶(ALDO)A、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和Napsin A水平,分析不同预后患者肺CT灌注成像参数值与肿瘤恶性分子表达水平的相关联。结果研究组Ⅰ期血容量(BV)值与表面通适性(P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Ⅱ期BV值与PS值显著高于Ⅰ期,Ⅲ期BV值与PS值显著高于Ⅱ期,Ⅳ期BV值与PS值显著高于Ⅲ期(均P<0.05)。研究组未复发56例,复发8例,复发组PS值及BV值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研究组MAPLC3、Beclin1、E-cad阳性率及血清PEDF、DNM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CNA、CD44v6、OCT4阳性率、血清VEGF、胸膜腔冲洗液ALDOA、TTF-1、Napsin 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V值、PS值均和ALODA、TTF-1、Napsin A、VEGF、PCNA、CD44v6、OCT4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PEDF、DNMT1、MAPLC3、Beclin1、E-cad呈负相关(P<0.05)。结论肺CT灌注成像参数与NSCLC患者肿瘤恶性分子表达水平相关,可为肿瘤分期、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CT图像特征与其分子生物学指标Ki-67、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 (CerbB-2)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经病理证实为肺癌患者的CT图像表现及石蜡切片,分析CT图像特征与Ki-67、CerbB-2之间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率为81.21%(87/107),CerB-2阳性表达率为73.83%(79/107),两者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264,P=0.001)。坏死空洞、毛刺征象、深分叶征象与肺癌Ki-67和CerB-2表达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独立因素包括CerB-2蛋白(+++)表达(P=0.002)、Ki-67蛋白(+++)表达(P=0.006)、毛刺征象(P=0.036)、深分叶征象(P=0.001)和坏死空洞(P=0.002)。结论肺癌CT图像的某些表现与肺癌组织中Ki-67及CerbB-2阳性表达有关联。 相似文献
8.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13)
目的探讨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 GGN)浸润前与浸润性病变老年肺腺癌的CT特征及病理分离的对应关系。方法筛选190例(共194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且最大径≤1 cm的p GGN老年患者的CT图像和病理资料。按IASLC/ATS/ERS国际多学科分类解读标准进行病理分类: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38个、原位腺癌(AIS)62个、微浸润腺癌(MIA)38个、浸润性腺癌(IPA)56个;浸润前病变(AAH+AIS)100个,浸润性病变(MIA+IPA)94个。比较不同病理亚型的CT征象,主要包括:病变部位、病灶大小、病灶密度、支气管气像、血管改变、病灶边缘、瘤肺界面。ROC曲线分析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病变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AAH病变大小明显小于AIS、MIA、IPA(P<0.05);AAH血管改变率低于AIS、MIA、IPA(P<0.05);AAH癌肺界面清晰率明显低于AIS、MIA、IPA(P<0.05);不同病理分型间病变部位分布、病灶密度、支气管气像发生率、病变边缘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浸润前病变及浸润性病变大小的临界值为0.83 cm,敏感度为82.81%,特异度为81.50%,ROC曲线下面积为0.89。结论最大径≤1 cm的p GGN老年肺腺癌中病变大小、血管改变、瘤肺界面可用于浸润前与浸润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其中病变大小0.83 cm可作为浸润前与浸润性病变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与CT影像学及临床特征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6-06~2017-12就诊并行EGFR基因检测的149例肺腺癌患者(突变80例,野生型69例)CT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比较EGFR突变组与野生型组的CT影像学及临床特征。结果临床特征:女性、无吸烟史、癌胚抗原(CEA)升高的患者EGFR突变率高(P 0. 05)。CT影像学:肿瘤伴有毛刺、胸腔积液的患者EGFR突变率高(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性别、CEA、毛刺对EGFR突变有预测价值。结论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EGFR突变状态与性别、吸烟史、CEA、毛刺及胸腔积液有关联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女性、CEA升高、毛刺是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肺腺癌组织中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与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的表达,并探讨其与CT肺灌注成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腺癌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肺内单发结节行CT灌注成像,观察血流量(BF)、血容量(BV)与最高增强值(PEI)等灌注参数的变化。运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Connexin 43、TTF-1在肺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Connexin 43、TTF-1表达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灌注参数的关系。结果肺腺癌组织中的Connexin 43表达阳性率为55. 4%,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Connexin 43表达阳性率100%(P0. 05)。肺腺癌组织中的TTF-1表达阳性率为81. 8%,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TTF-1表达阳性率6. 1%(P 0. 05)。Connexin 43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p TNM分期均相关(P 0. 05); TTF-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 TNM分期均相关(P 0. 05)。148例肺腺癌患者BF为(46. 5±9. 7) m L·100mg-1·min-1,BV为(10. 1±1. 8) m L/100g,PEI为(22. 4±7. 2) HU。相关分析显示,Connexin 43的表达强度与BF、BV均呈负相关(r=-0. 503,P 0. 05; r=-0. 496,P 0. 05),与PEI不相关(r=0. 135,P0. 05)。TTF-1的表达强度与BF、BV均呈正相关(r=0. 527,P 0. 05; r=0. 481,P 0. 05),与PEI不相关(r=0. 102,P 0. 05)。Connexin 43表达强阳性组与弱阳性组的BF与BV值均显著低于Connexin 43表达阴性组(P 0. 01)。TTF-1表达强阳性组与弱阳性组的BF与BV值均显著高于TTF-1表达阴性组(P 0. 01)。结论 Connexin 43在肺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低,而TTF-1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下调Connexin 43及上调TTF-1蛋白表达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T肺灌注成像相关参数值与Connexin 43、TTF-1等肿瘤恶性分子表达水平存在直接相关关系,可将CT灌注成像用于肺腺癌肿瘤分期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12.
CT引导下经皮肺切割活检对肺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T引导下经皮肺切割活检术对肺孤立性小结节进行病理诊断,其确诊率高、并发症低.现就我院1996~2005年肺活检病例中符合小结节病变的9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5)
目的探讨经典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TRPC)6在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模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对灌洗液进行细胞计数和分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肺组织TRPC6与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结果①哮喘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WBC)总数和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均明显增高,具有显著差异(P<0.01);②免疫组化结果发现,哮喘小鼠肺组织TRPC6、NF-κB、ICAM-1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细胞分布定位具有一致性,主要在支气管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③相关性分析显示,小鼠肺组织中TRPC6蛋白表达与NF-κB、ICAM-1表达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WBC总数、EOS%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结论 TRPC6可能与哮喘小鼠肺组织气道炎症有关,从而参与哮喘的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脉冲振荡(IOS)法测定不同嗜酸粒细胞水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阻抗的变化及与小气道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上海市肺科医院门诊就诊时处于COPD稳定期的患者, 根据筛选时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值分为2组, A组为嗜酸粒细胞比率≥2%的患者, B组为嗜酸粒细胞比率<2%的患者。纳入106例COPD患者, 最后94例患者参与本研究, 男性患者比例为74%, 入组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 测定常规肺功能指标、IOS指标, 随后开展小气道病变、呼吸阻抗等方面的分析。结果从入组人群看,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持续提升的患者比例50%, 从吸烟指数的角度看, B组高于A组(P<0.05), 2组在阻抗占预计值百分比(Z5%pred)、共振频率(Fres)、总气道阻力占预计值百分比(R5%pred)、周边气道阻力(R5-R20)及周边气道弹性阻力(X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Pearson研究结果表明, X5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3%pr...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血红素氧合酶 1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将经冠状动脉造影最少有一支血管狭窄≥5 0 %的冠心病患者 136例纳入该研究 ,并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 4 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病变处斑块的形态分为Ⅰ型病变组 5 3例、Ⅱ型病变组 70例和Ⅲ型病变组 13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血红素氧合酶 1的表达进行定位分析 ,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血红素氧合酶 1表达的程度及强度。通过Westernblot脉病变组血红素氧合酶 1表达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 (P <0 .0 1) ;Ⅰ型病变、Ⅱ型病变和Ⅲ病变组的血红素氧合酶 1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1) ,且随着病变程度加重 ,血红素氧合酶 1表达水平升高。推测血红素氧合酶 1表达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脂联素对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程度及CT特征的价值。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呼吸内科门诊随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430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4组。(1)A组(n=116):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0~1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预计值≥50%,且前1年急性加重2次。(2)B组(n=83):mMRC≥2分、FEV1/预计值≥50%,且前1年急性加重2次。(3)C组(n=92):mMRC0~1分、FEV1/预计值50%,或前1年急性加重≥2次。(4)D组(n=139):mMRC≥2分、FEV1/预计值50%,或前1年急性加重≥2次。同期纳入肺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206名作为对照组。行肺功能检查,主要检测高分辨率CT测量低衰减区域(LAA)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LAA%)、2倍气道壁厚度与气道直径比(2T/D)、管壁面积占总横截面积比(WA);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脂联素水平。结果各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联素水平、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预计值、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残气容积/肺总量(RV/TLC)、LAA%、2T/D和WA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前1年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和LAA分级可显著影响脂联素水平(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OPD患者的脂联素水平与吸烟指数(r=0.356)、前1年急性加重频率(r=0.749)、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r=0.497)、RV/TLC(r=0.002)、LAA%(r=0.010)、2T/D(r=0.006)和WA(r=0.011)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BMI(r=-0.440)、FEV1/FVC(r=-0.247)、FEV1/预计值(r=-0.037)和DLCO(r=-0.528)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脂联素可作为反映COPD不同病理程度的表型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蛋白表达和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探讨SIRT-1和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慢阻肺患者30例,分为慢阻肺低风险组和慢阻肺高风险组,每组各15例,并与20名健康非吸烟者(对照组)做比较。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研究对象PBMC中SIRT-1蛋白表达,同时测定血清MDA、SOD水平,分析SIRT-1蛋白表达和氧化应激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阻肺组患者PBMC中SIR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慢阻肺低风险组相比,慢阻肺高风险组SIRT1蛋白表达进一步降低(P均0.05);慢阻肺血清MDA升高,SOD降低,在慢阻肺高风险组尤为明显(P均0.05);Pearson直线相关法分析SIRT-1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MDA呈显著负相关(r=-0.687,P0.05),与SOD呈正相关(r=0.471,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PBMC中SIR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提示SIRT1在慢阻肺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和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达及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24例COPD伴肺癌患者(观察组)和24例无COPD肺癌患者(对照组)的肺组织中HMGB1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采用ELISA法检测同期入院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156例、稳定期患者80例和健康对照80例血清HMGB1、TNF-α和IL-1β水平,对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24例标本中22例阳性,阳性率87.5%;对照组24例标本中10例染色阳性,阳性率41.6%(χ2=11.02,P<0.01)。对照组HMGB1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低于观察组(t=7.91,P<0.05)。对照组HMGB1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t=14.68,P<0.01)。COPD急性期和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HMGB1、TNF-α、IL-1β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较高,且COPD急性期患者相比稳定期患者明显较高。重度COPD、肺部多发肺大泡患者血清HMGB1、TNF-α、IL-1β水平相比轻中度、肺部无肺大泡患者明显较高。无呼吸衰竭患者的HMGB1明显低于有呼吸衰竭患者,差异显著(t=2.122,P<0.05),而呼吸是否衰竭在TNF-α、IL-1β水平上无差异。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HMGB1与TNF-α、IL-1β水平存在显著相关(r=0.602、0.738,均P<0.01)。结论 COPD病程中,HMGB1于肺组织和血清中高度表达,并同TNF-α和IL-1β等多种炎性介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cOPD患者肺功能受损程度、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2例,根据BMI分为4组:低体重组(BMI%18.5kg/m2)、正常体重组(BMI18.5~23.9kg/m2)、超重组(BMI24.0H27.9kg/m2)、肥胖组(BMI≥28kg/m2)。所有患者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评估测试(COPDassessmenttest,CAT)问卷、肺功能检测及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CT,HRcT)检查,并同时应用HRCT相关软件测定肺气肿评分、气道壁厚度及管腔面积等气道重塑指标。观察各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并研究其与BMI的相关性。结果①所有患者中低体重组患者12例,正常体重组患者30例,超重组患者7例,肥胖组患者13例,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患者比较,低体重患者FEV。%pred、MVV、Dt.co/VA%pred、FEV,/FVC均下降(P〈0.05),而RV/TLc增高(P〈0.05);③与正常体重、肥胖患者比较,低体重患者CAT评分增高(Pd0.05);④与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组患者比较,低体重组患者肺气肿评分高(Pd0.05);⑤低体重患者管壁面积百分比(WA%pred)、壁厚与外径比率(TDR%pred)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BMI与CAT评分、肺气肿评分、RV/TLC均呈负相关(r=-0.351,P〈0.05;r=-0.628,P〈0.05;r=-0.256,P〈0.05),而与WA%pred、TDR%pred无相关性(P〉0.05);BMI与FEV1/FVC、DLCO/VA%pred呈正相关(r=0.387,P〈0.05;r=0.549,P〈0.05)。结论低BMI的COPD患者肺气肿程度严重,通气及弥散功能明显下降,这对临床综合评估COPD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