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奥氮平所致窦性心动过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入院后单一服用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41例,其中服药后出现窦性心动过速119例(心动过速组),未出现窦性心动过速122例(非心动过速组).对其CYP2C19基因上的SNP位点rs4244285、rs4986893、rs12248560进...  相似文献   

2.
3.
氯吡格雷一种广泛应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现,不同的患者对氯吡格雷的反应性差异比较大,某些患者对氯吡格雷的反应性较低或无反应,称之为氯吡格雷低反应或氯吡格雷抵抗,氯吡格雷的低反应或抵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参与氯吡格雷反应下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基因的多态性(如细胞色素P450、ABCB1及P2Y12基因多态性)、药物的互相作用(质子泵抑制剂、他汀类等)、患者的依从性、Ⅱ型糖尿病、慢性肾病等,但目前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而CYP2C19作为细胞色素P450(CYP450)家族中一类重要的亚型,在多种药物代谢中体现出其重要性。氯吡格雷作为一种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其代谢也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不同基因型患者对氯吡格雷的治疗反应性不同。文中就CYP2C19的几个主要基因多态性位点对氯吡格雷代谢的影响作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椎动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56例行椎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根据术后6个月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 ISR)分为狭窄组和未狭窄组;检测患者口腔黏膜细胞CYP2C19基因分型,将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LoFA)携带者定义LoFA携带者,为中代谢、慢代谢型;LoFA非携带者为超快代谢、快代谢型;分析椎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发生ISR的危险因素。结果 56例患者CYP2C19基因分型为LoFA非携带者30例(超快代谢型0例、快代谢型30例),LoFA携带者26例(中代谢型18例、慢代谢型8例),LoFA携带率46.4%;术后6个月随访发生ISR患者17例,再狭窄率为30.4%;CYP2C19基因快代谢型患者ISR发生率为16.7%(5/30)、中代谢型患者ISR发生率为38.9%(7/18)、慢代谢型患者ISR发生率为62.5%(5/8);狭窄组中舒张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  相似文献   

5.
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9是一种重要的肝微粒体酶,在不同种族和人群存在基因多态性,这种基因多态性对精神科临床常用药物的代谢和疗效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对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精神疾病临床用药的关系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法对1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所有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 d、第5 d进行血小板聚集率检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第2周进行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ADL)评分。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71例患者中野生型纯合子(A组)79例,均为CYP2C19*1/*1;野生型基因与突变基因杂合子(B组)71例,包括55例CYP2C19*1/*2及16例CYP2C19*1/*3;突变基因纯合子或杂合子(C组)21例,包括11例CYP2C19*2/*2、9例CYP2C19*3/*3及1例CYP2C19*2/*3。治疗后第1 d及第5 d时,3组间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ADL评分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A组比较,B组及C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NIHSS评分均明显升高,ADL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1.584,95%CI:1.079~2.136,P=0.004)及CYP2C19基因多态性(OR=1.837,95%CI:1.106~2.540,P=0.002)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独立相关。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患者CYP2C1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临床特征、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为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2017年4月间完善CYP2C19(*2、*3、*17)基因检测的1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别按每个基因位点基因检测的结果分为突变组及非突变组,分析CYP2C19基因各位点突变与患者临床特征、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及服药后发生缺血事件的关系。结果本组153例患者中,男70例(45. 8%),女83例(54. 2%),平均年龄(53. 2±11. 6)岁; CYP2C19(*2、*3、*17)各位点基因型突变的频率分别为53. 6%、9. 2%及2. 0%。CYP2C19*2位点突变与非突变组患者的吸烟、饮酒比率及血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0. 01); CYP2C19*3位点突变与非突变组患者的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5)。CYP2C19 3个位点突变与与非突变组患者发生ICV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CYP2C19*2位点突变患者服药后的缺血事件发生率比非突变患者明显增加(P 0. 05)。结论患者是否患有ICVD与CYP2C19(*2、*3、*17)基因位点多态性无明显关系;抗血小板治疗后是否发生缺血性事件与CYP2C19*2基因位点突变有关。因CYP2C19*2基因的突变率较高(本组患者达53. 6%),建议患者服抗血小板药前先行基因检测,以避免可能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 1A2(CYP1A2)酶基因多态性与奥氮平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精 神行为症状(BPSD)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入组57 例伴有严重BPSD 的老年性痴呆患者,给予奥氮平治 疗8 周,治疗前后测定神经精神问卷(NPI)以评定疗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变 化,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同时测定体重、腹围、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 胆碱酯酶、血清胱抑素、血清垂体泌乳素等代谢相关指标及奥氮平血药浓度;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 测CYP1A2 酶基因C734A 多态性(AA 型、AC 型及CC 型)。结果 共有50 例患者完成研究。3 种基因型 NPI 患者总分及照料者总分评分在治疗结束后均显著下降,但3 种基因型之间的NPI 总评分减分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3 种基因型之间TESS 分值、认知功能、代谢相关不良反应及血药浓度差异亦无统计学 意义。结论 CYP1A2 酶基因多态性与奥氮平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BPSD 的疗效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郑州地区苯妥英钠代谢相关基因CYP2C19多态性的相关分布.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技术对我院无亲缘关系的300名患者的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 CYP2C19*1/*1频率为46.7%,CYP2C19*1/*2频率为38.0%,CYP2C19*1/*3频率为5.3%,CYP2C19*2/*2频率为6.3%,CYP2C19*2/*3频率为3.0%,CYP2C19*3/*3频率为0.7%.结论 郑州地区人群CYP2C19多态性的相关分布与全国其他地区无显著性差异,临床医师在使用苯妥英钠及丙戊酸钠等药物进行抗癫(癎)治疗时应参考相关基因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氯吡格雷的初发脑梗死患者卒中复发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对78例初发脑梗死后长期(≥1 y)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根据入组时是否脑梗死复发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通过CYP2C19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对两组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 78例中,复发组32例,未复发组4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检的78例共检出三种等位基因:CYP2C19*1、CYP2C19*2、CYP2C19*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61.54%、33.33%、5.13%。两组患者共检出6种基因型:CYP2C19*1/*1、CYP2C19*1/*2、CYP2C19*1/*3、CYP2C19*2/*2、CYP2C19*2/*3和CYP2C19*3/*3。未复发组CYP2C19*1等位基因和CYP2C19*1/*1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复发组,分别为76.1%:40.6%(P<0.01),58.7%:18.8%(P<0.001),而未复发组CYP2C19*2等位基因频率和CYP2C19*2/*2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复发组,分别为19.6%:53.1%(P<0.01),4.3%:31.3%(P<0.01),而两组其余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期服用氯吡格雷的脑梗死患者卒中复发与CYP2C19基因突变有关,对于需长期服用氯吡格雷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型的检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癫痫患儿体内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并进行基因型与患儿体内丙戊酸血药浓度关系的研究,以对患儿进行治疗个体化。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技术对2012‐12—2014‐03来我院及其他医院神经内科654例确诊为癫痫患儿的CYP2C19基因型进行检测,同时对仅服用丙戊酸进行抗癫痫治疗的228例患儿体内的丙戊酸稳态血药浓度进行检测,进而探求CYP2C19的基因型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CYP2C19具有基因多态性,各基因型分布频率不同,其中*1/*1型为41.9%、*1/*2型为41.1%、*1/*3型为6.4%、*2/*2型为7.4%、*2/*3型为2.9%和*3/*3型为0.3%;同时入选组的228例患儿中快、中、慢代谢型所占的频率分别为40.8%、44.7%和13.5%;同时测得*1/*1型、*1/*2型、*1/*3型、*2/*2型、*2/*3型所对应的稳态血药浓度(m g/L )分别为45±20、64±16、68±21、73±28、72±18;经统计分析发现,*2/*2型与*1/*1型血药浓度体质量剂量比值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癫痫患儿体内CYP2C19具有多态性,其分布规律与其他正常人群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患儿服用丙戊酸时,其CYP2C19基因型与体内丙戊酸的血药浓度具有相关性。因此提醒我们,对癫痫患儿应用丙戊酸进行抗癫痫治疗时,可参考CYP2C19基因分型结果,预测血药浓度变化,对患儿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丙戊酸钠代谢相关基因CYP2C19多态性的相关分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技术对我院无亲缘关系的250例患者的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 CYP2C19*1*1频率为46.0%、CYP2C19*1*2频率为38.4%、CYP2C19*1*3频率为6.0%、CYP2C19*2*2频率为6.4%、CYP2C19*2*3频率为2.8%、CYP2C19*3*3频率为0.4%。结论河南地区汉族人群CYP2C19多态性的相关分布与全国其他地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临床医师在使用丙戊酸钠及苯妥英钠等药物进行抗癫治疗时可以参考相关基因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支架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40例,根据治疗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检测AIS患者CYP2C19基因型,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AI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40例AIS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后预后不良36例(25.71%),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20例(14.29%)。CYP2C19基因型包括快代谢型(EM) 66例,中代谢型(IM) 59例,慢代谢型(PM) 15例,CYP2C19功能基因突变74例(52.86%)。预后不良组患者脑梗死体积大于预后良好组,入院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CYP2C19基因突变率也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体积、入院NIHSS评分、CYP2C19基因突变是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IS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CYP2C19基因突变是导致预后不良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CYP)1A2酶基因C734A多态性和奥氮平临床效应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奥氮平足量治疗8周,治疗前后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测定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和体重,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患者的基因多态性。从3个角度分析C734A多态性与疗效的关系。结果以PANSS减分率50%为界将患者分为有效组(69例)和无效组(44例),两组间CYP1A2基因C734A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X2=3.13,P> 0.05;X2=0.48,P>0.05);以基因型不同分组比较,各组间PANSS的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等指标的减分/减分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F值为0.14-1.74,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发现病程、治疗前PANSS总分、用药剂量等混杂因素对疗效具有明显的影响(P>0.05),而PANSS的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的减分率等疗效指标与CYP1A2基因均不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各偏回归系数检验t值分别为-0.52,-0.04, -0.49,P>0.05)。不同基因型组间治疗后的血糖、血脂升高和体重增加的差异也无显著性(F值为0.02-0.89, P>0.05)。结论CYP1A2基因C734A多态性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无关,与其所致的糖脂改变和体重增加也无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ABCB1、CYP2C19、CES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被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90例,均给予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双抗治疗.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采用焦磷酸测序法进行ABCB1 C3435T、CYP2C1...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CYP2C19基因检测及血小板聚集率综合评估氯吡格雷抵抗,指导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合理用药。方法对2018年1-10月就诊于嘉兴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复发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测序,分别收集氯吡格雷快代谢、中代谢、慢代谢基因型患者各30例,比较3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一般临床资料。3组均给予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治疗,检测患者使用氯吡格雷前及使用7 d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根据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判断氯吡格雷抵抗情况,分析CYP2C19基因型与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筛选出氯吡格雷抵抗者(血小板聚集抑制率10%)分至氯吡格雷抵抗组,改用西洛他唑100 mg 2次/日,氯吡格雷半反应(10%≤血小板聚集抑制率30%)及氯吡格雷敏感(血小板聚集抑制率≥30%)者分至非氯吡格雷抵抗组,继续氯吡格雷75 mg/d治疗。3个月后再次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比较不同药物的血小板聚集抑制情况,并观察终点事件发生情况(主要终点:再发脑梗死;次要终点:脑出血和死亡)。结果最终入组患者90例,其中男性49例(54.4%),年龄40~89岁,平均年龄68.27±10.14岁。快、中、慢代谢3组糖尿病(P=0.036)和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慢代谢组合并糖尿病比率高于中代谢组(P=0.010),慢代谢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高于快代谢组(P0.001)及中代谢组(P=0.006)。氯吡格雷抵抗组患者22例(24.4%),非氯吡格雷抵抗组患者68例(75.6%)。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吸烟(OR 7.792,95%CI 1.899~31.968,P=0.004)、糖尿病(OR 4.466,95%CI 1.122~17.778,P=0.034)及CYP2C19基因慢代谢(OR 13.713,95%CI 2.352~79.959,P=0.004)是复发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非氯吡格雷抵抗组(49.51%±4.33%vs 63.73%±7.84%,P0.001)和氯吡格雷抵抗组(55.42%±6.63%vs 76.95%±7.42%,P0.001)患者3个月后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较7 d时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较非氯吡格雷抵抗组,氯吡格雷抵抗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更高(21.53%±4.30%vs 14.23%±6.90%,P0.001)。入组患者随访3个月均无终点事件发生。结论吸烟、合并糖尿病及CYP2C19慢代谢基因型是复发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西洛他唑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以作为氯吡格雷抵抗的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替代性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所致锥体外系反应(EPS)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并给予单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12周;每日进行EPS量表(RSESE)评估,根据服药后是否出现EPS分为EPS组(110例)及非EPS组(112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所有入组者CYP2C19位点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4244285、rs4986893、rs12248560)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比较;分析EPS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间病程、服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分析显示,EPS组rs12248560位点T等位基因及C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非EPS组(P均0.01);非EPS组未检出rs12248560位点T等位基因。两组间3个SNPs表达代谢型、3个位点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携带CYP2C19 rs12248560位点T等位基因及CT基因型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药源性EPS的易感性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YP2C 19基因分型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6例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CYP2C19*2和CYP2C19*3基因型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野生型组(GG)和突变型组(GA/AA)。对比两组的血小板抑制率、氯吡格雷疗效及临床预后情况。结果野生型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抑制率为(42. 42±2. 74)%,突变型组为(32. 41±2. 69)%,突变型组的平均血小板抑制率显著低于野生型组(P <0. 05)。突变型组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为26. 32%,显著高于野生型组的1. 25%(P <0. 05)。突变型组的预后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野生型组,卒中复发率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也显著高于野生型组(P <0. 05)。与野生型组相比,突变型组患者随访期间累积无再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生存率明显更低(P <0. 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CYP2C 19基因分型与血小板抑制率、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携带CYP2C19突变型基因型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更低,氯吡格雷敏感性越差,预后不良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基因对丙戊酸(VPA)血药浓度,以及VPA和苯妥英(PHT)联合应用时对其VPA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变性高效液相(DHPLC)技术对CYP2C19两个常见的等位基因突变进行了分析;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口服抗癫痫药物患者的血药浓度.结果81例癫痫患者中CYP2C19外显子4(*3)和外显子5(*2)位点均为野生型(*1/*1)的发生率为37.0%,CYP2C19*2和CYP2C19*3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1.5%和3.7%.单一应用VPA时,弱代谢患者较正常代谢患者的VPA血药浓度有所升高(P<0.05).联合应用PHT和VPA可使VPA血药浓度显著降低(P<0.01),CYP2C19正常代谢患者VPA血药浓度降低尤为明显(P<0.01);在VPA与PHT联合用药过程中,约半数CYP2C19正常代谢患者VPA血药浓度不能达到治疗血药浓度.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VPA的血药浓度变化,在联合应用PHT时对VPA血药浓度的影响尤为明显,从而影响抗癫痫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西酞普兰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抑郁的影响。方法连续招募137例AMI后抑郁症患者,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CYP2C19基因型。依据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快代谢组、中等代谢组和慢代谢组,3组患者均在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础之上单用西酞普兰抗抑郁治疗,连续用药6周。记录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HAMA-14)评分及治疗过程中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情况,记录3组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快代谢组、中等代谢组和慢代谢组分别有46例(33.6%)、66例(48.2%)和25例(18.2%)患者。治疗前,3组HAMD-17及HAMA-1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6周后3组HAMD-17评分及慢代谢组HAMA-14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且慢代谢组显著低于快代谢组和中等代谢组(P<0.05);快代谢组和中等代谢组治疗6周后HAMA-14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过程中,3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且慢代谢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快代谢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快代谢组患者应用西酞普兰抗抑郁治疗有效可能性为慢代谢组患者的24.3%(OR=0.243,95%CI 0.082~0.721,P=0.011)。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AMI患者应用西酞普兰抗抑郁治疗有影响,且慢代谢型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快代谢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