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对不同程度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进行评估,以期早期发现代谢综合征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 方法:选取30例健康体检人员及6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根据患者血糖、血压升高的不同程度,将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MS I组和MS II组。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二维测量室间隔舒张末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d),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PW测量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A峰;TDI模式下测量舒张早期二尖瓣内侧环频谱(e’);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测量左室各节段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及峰值应变率(SRe)。 结果: 1.1 MS I组和MS II组二尖瓣口血流E/A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MS I组与MS II组E/A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MS I组和MS II组二尖瓣内侧环E/e’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MS I组E/e’值亦显著高于MS II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MS I组左室各节段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S II组Ve除了室间隔心尖段阴性外,其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2 MS I组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均低于对照组(p<0.05),MS II组SRe除了后间隔中间段、下壁中间段及前壁中间段阴性外,其余均低于对照组(p<0.05); 2.3 MS I组及MS II组左室长轴二尖瓣环水平室间隔组织E/Ve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MS I组E/Ve值亦显著高于MS II组(p<0.01),三组间呈递减趋势。 结论:1.通过VVI技术测定左室各节段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与峰值应变率(SRe),能评估代谢综合征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2.代谢综合征患者在左室结构改变之前,通过VVI技术结合频谱多普勒二尖瓣口血流测定E/Ve值,可早期评估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左室舒张功能异常,并能区分舒张功能的异常程度;3.VVI技术是一项无创、简便的心脏超声检查新技术,能够为准确评价代谢综合征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观察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形态及功能的变化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前期患者30例(糖尿病前期组)、2型糖尿病患者32例(2型糖尿病组),以及健康成人31例(健康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各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舒张末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d)、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e’峰、a’峰、s’峰平均值(e’mean、a’mean、s’mean),计算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与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e’峰比值(E/e’mean),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与2型糖尿病组LAVI、IVSd、LVPWd、s’mean、e’mean和E/e’mea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健康对照组与糖尿病前期组LAVI、IVSd、s’mean、e’mean和E/e’mea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型糖尿病组与糖尿病前期组LAVI、IVSd、s’mean、e’mean和E/e’mea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评价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形态和功能的变化情况,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分析不同左室构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左房功能。方法选取我院117例MHD患者,根据患者左室构型情况分为:正常构型组(24例)、向心性重构组(33例)、向心性肥厚组(36例)、离心性肥厚组(24例),另选同期年龄和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检测左房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比值(E/e);VVI技术于心尖四腔心切面获取左房整体收缩峰值应变(Ss)及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Se)及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Sa)及应变率(SRa),比较各组上述各参数的差异;分析Ss、SRs、Se、SRe、Sa、SRa与E/e的相关性。结果向心性肥厚组和离心性肥厚组LAD、LVEDd、IVSd、LVPWd均较对照组及正常构型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与正常构型组上述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MHD各组E/e、LVMI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除正常构型组与向心性重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正常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向心性肥厚组比较,离心性肥厚组LVEF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MHD各组Ss、SRs、Se、SRe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构型组Sa、SRa均增大,向心性肥厚组和离心性肥厚组Sa、SRa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比较,向心性肥厚组、离心性肥厚组Ss、SRs、Se、SRe、Sa、SRa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向心性肥厚组比较,离心性肥厚组SRs、Se、Sa、SRa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HD患者Ss、SRs、Se、SRe、Sa、SRa与E/e均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VVI技术可以简便、快捷、准确地评价MHD患者左房功能减退,为早期实施临床干预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LV-PSL)技术评估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左室心肌做功情况,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42例(甲减组),另选健康志愿者44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获取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左室侧壁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和晚期运动峰值速度(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计算E/A和E/e’;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获取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LV-PSL技术获取心肌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有效做功(GCW)、整体无效做功(GWW),计算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心肌做功指数(MWI)、做功效率(MWE)、有效做功(CW)、无效做功(WW),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 (1)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与对照组比较,甲减组IVSd、LVPWd均增高,E、A、e’、E/A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LVEF、a’、E/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左室整体心功能参数比较:与对照组比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技术检测不同左室构型原发性高血压(HBP)患者右室收缩、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HBP患者38例,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值分为左室正常构型(LVN)组和左室重构(LVR)组,对照组23例.获取各受试者心尖四腔观清晰组织速度成像(TVI)图存盘供脱机分析.测量三尖瓣环处心肌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Va),计算Ve/Va;右室游离壁中部心内膜下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S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计算SRe/SRa.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LVN组患者三尖瓣环Vs和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Va减低;与对照组及高血压LVN组比较,高血压LVR组患者V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Ve/Va均显著减低;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LVN组、LVR组患者右室游离壁中部心内膜下心肌S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s、SRe、SRe/SRa均显著减低;与高血压LVN组比较,高血压LVR组患者S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s、SRe、SRe/SRa均显著减低.结论 HBP患者无论左室构型有无变化,其右室局部收缩、舒张功能已受损,应变率成像技术能准确评价其右室局部功能.  相似文献   

6.
左室肥厚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脏左室壁肥厚,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可行性。方法 对15例非左心室肥厚(对照组:室壁厚度≤11mm)和15例左心室肥厚(LVH组:室壁厚度≥12mm)高血压病人,采用胸骨旁长轴切面测量室间隔(IVSd)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d);在心尖四腔切面,常规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A峰及E/A比值。选取室间隔、左室侧壁的二尖瓣瓣环水平为取样点,使用组织多普勒(DTI)测量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及Ve/Va比值。30例受试者均行冠脉造影,测量左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VH组的IVSd、LVPWd、LVEDP明显增大,P〈0.01;而E/A、Ve/Va明显减小(P〈0.01)。IVSd和LVPWd与LVEDP呈直线正相关(r分别为0.79和0.77,P〈0.001)。IVSd与V e/Va和E/A呈直线负相关(r分别为-0.77和-0.70,P〈0.001);LVPWd与Ve/Va和E/A亦呈直线负相关(r分别为-0.66和-0.56,P〈0.001)。结论 左室肥厚可以作为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简便、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自动左房定量(LAQ)技术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左房功能。方法选取我院LVEF正常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37例(尿毒症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4例(正常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和LAQ分析获取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厚度(LVSd)、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d)、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和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室间隔及左室侧壁组织运动速度(e’)、E/A、E与室间隔e’和左室侧壁e’均值的比值(E/e’)、肺毛细血管楔压(ePCWP)、肺动脉收缩压(PASP)、左房前后径(LAD1)、左房左右径(LAD2)、左房上下径(LAD3)、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左房最小容积(LAVmin)、左房射血分数(LAEF)、左房收缩前容积(LAVpreA)、左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左房射血容量(LAEV)、储存期纵向应变(LASr)、管道期纵向应变(LAScd)、收缩期纵向应变(LASct)、储存期周向应变(LASr-c)、管道期周向应变(LAScd-c)及收缩期周向应变(LASct-c),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应变参数与LAEF、LAVImax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毒症组LVEDd、IVSd、LVPWd、A、E/e’、ePCWP、PASP均增加,LVEF、E/A、室间隔e’和左室侧壁e’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E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毒症组二维参数LAD1、LAD2、LAD3、LAVmax、LAVmin和三维参数LAVmin、LAVmax、LAVpreA、LAVImax、LAEV均增加,LAEF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变参数LASr、LAScd、LASct、LASr-c、LAScd-c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LASc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EF与LASr、LASr-c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LAScd、LASct、LAScd-c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LASct-c无相关性;LAVImax与LASr、LASr-c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LAScd、LAScd-c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LASct、LASct-c无相关性。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肌损害早于LVEF异常;实时三维超声LAQ所测左房容积和应变参数能全面、准确地评估其左房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代谢综合征(MS)患者房室重构的变化特点。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对照组111例和MS组85例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LVEF)、主动脉窦部内径(LOSd)、左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后壁厚度(PWd)、E/A值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与MS组的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S组的LOSd、LAd、IVSd、PWd、E/A值及LVMI均大于对照组(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S可导致心肌发生重构,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内径增宽,左房增大,左室心肌肥厚,心肌重量增加,舒张功能减低,超声心动图可有效检出以上异常,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超声评价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后左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研究组)和健康成人(对照组)各40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其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VE)、二尖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VA)、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之比(E/A)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之比(E/e’);计算左室质量(LVM)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MHD治疗1年后,超声心动图再次测量以上指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前LAD、LVIDd、LVWPD、IVSD、VE、VA、E/e’、LVM及LVMI均较对照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A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HD治疗1年后,LAD、LVIDd、LVWPD、IVSD、VE、VA、E/A、E/e’、LVM及LVMI均较治疗前减小,LVEF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1年后,LAD、LVIDd、LVWPD、IVSD、VE、VA、E/e’、LVM及LVMI均较对照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对尿毒症患者MHD治疗后左心结构与功能的改善进行有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探讨其在早期诊断T2D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RI技术获取30例T2DM患者(T2DM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左室各室壁三节段心肌应变率曲线,测量并比较左室各节段舒张早期应变率(SRe)和舒张晚期应变率(SRa),计算SRe/SR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常规测量指标(LAD、IVS、LVEDD、E/A、LVEF和D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SRe和SRe/SRa均减低,各室壁相同节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Ra在两组间相同节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自身三节段间的比较,对照组三节段间各应变率指标(SRe、SRa和SRe/SR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三节段间比较从基底段到心尖段SRe/SRa依次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e和S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RI技术能评价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异常,SRe和SRe/SRa是评价T2DM患者舒张功能异常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组织速度成像(QTVI)与应变率成像(SRI)技术在监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室功能中的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分为正常构型组(Ⅰ组)、向心性重构组(Ⅱ组)、向心性肥厚组(Ⅲ组)、离心性肥厚组(Ⅳ组);对照组33例。测量各组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Va)及Ve/Va;测量右室游离壁中部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及SRe/SR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Ⅰ组患者Ve/Va显著减低;与对照组及高血压Ⅰ组比较,高血压Ⅱ组、Ⅲ组和Ⅳ组Ve、Ve/Va均显著减低;与Ⅱ组、Ⅲ组比较,Ⅳ组患者Ve、Ve/Va均显著减低。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各组SRe、SRe/SRa均显著减低;与高血压Ⅰ组比较,高血压Ⅱ组、Ⅲ组和Ⅳ组患者SRe、SRe/SRa均显著减低;与Ⅱ组、Ⅲ组比较,Ⅳ组患者SRe、SRe/SRa均显著减低。结论高血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受损不明显,无论有无左室构型变化其右室舒张功能已受损,尤以高血压第Ⅳ组舒张功能受损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DTI)观察伴有和不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的组织多普勒特征,探讨DTI在心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入选3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LVH组,15例)与非左室肥厚组(non-LVH组,15例),另选取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行超声多普勒及DTI检查,多普勒超声测量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房厚度(LAD),DTI模式测量二尖瓣瓣环心肌收缩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和Ve/Va,以及用猪尾导管直接测量左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VH组和non-LVH组的Ve和Ve/Va显著减小,且LVH组比non-LVH组减小更明显(P<0.05);non-LVH组的Va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但LVH组的Va较对照组及non-LVH组显著增大(P<0.05)。Ve/Va与LVPWd及LVEDP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结论:伴有和不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均有舒张功能降低,且与左室厚度呈正相关;DTI是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87例,入院时均行急诊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室舒张功能分为舒张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减低I级、舒张功能降低II级和舒张功能降低III级4组。比较各组间右心室大小、肺动脉高压程度。所有患者均行溶栓治疗,比较各组溶栓前、后左室舒张功能与肺动脉高压变化,采用两变量Pearson 分析左室舒张功能指标与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找出左室舒张功能指标中与肺动脉高压关系最密切的指标。结果 入院时各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E/A、e’、E/e’,左心室舒张功能容积指标VER、VAR、VER/VAR、VA、VE、VE/V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低Ⅱ级组、减低Ⅲ级组出院前E/A明显低于入院时,减低Ⅰ级组、减低Ⅱ级组、减低Ⅲ级组出院前E/e’明显低于入院时,VER/VAR、VE/VA明显高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低Ⅰ级组入院时、出院前E/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各组PASP均明显低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PASP与E/A呈正性弱相关(r=0.293,P=0.031);与VER/VAR、VE/VA呈负性低度相关(r=-0.450, -0.471,P=0.011,0.013);与E/e’呈中度正相关(r=0.572,P=0.011);出院前PASP与E/A呈正性弱相关(r=0.107,P=0.039);与VER/VAR、VE/VA呈负性弱相关(r= -0.229, -0.235, P=0.037,0.036);与E/e’呈正性低度相关(r=0.362,0.030)。结论 E/e’、VER/VAR、VE/VA评价APE患者溶栓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较传统的E/A更敏感,临床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58例,将其分为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27例)和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组(31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二维参数,同时获取新建全容积图像,应用3D-STI测得各组左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GLS)、左室整体圆周收缩峰值应变(GCS)、左室整体径向收缩峰值应变(GRS);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应变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舒张功能正常组所有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舒张功能减低组与对照组和舒张功能正常组E、A、E/A、Sep e’、Lat e’、e’和E/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其余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GL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CS和GRS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LS与LVMI呈正相关(r=0.56,P0.05),GCS和GRS与LVMI无明显相关。结论 3D-STI可早期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亚临床改变,能为其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超声评价长期饮酒者肱动脉内皮功能与左室舒张功能,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80例男性饮酒者根据饮酒量和饮酒时间分为A组30例,B组25例和C组25例;选取3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超声检测各组饮酒者及正常对照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及两者之间的比值(Ve/Va)。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A组比较,B、C组的EDD显著减小,Va明显增大,Ve、Ve/Va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比较,C组的EDD显著减小,Ve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Va及Va变化不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组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EDD与Ve和Ve/Va均呈正相关(r=0.720、0.524,P=0.000)。结论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DTI)观察伴有和不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的组织多普勒特征,探讨DTI在心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入选3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LVH)15例与非左室肥厚组(non-LVH)15例,另选取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行超声多普勒及DTI检查,多普勒超声测量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房厚度(LAD),DTI模式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和Ve/Va,以及用猪尾导管直接测量左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的Ve和Ve/Va显著减小,且LVH组比non-LVH组减小更明显(P<0.05);non-LVH组的Va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但LVH组的Va较对照组及non-LVH组显著增大(P<0.05)。Ve/Va与左室厚度及LVEDP呈良好的线性相关。 结论 伴有和不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均有舒张功能降低,且与左室厚度呈正相关;DTI是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左室功能进行研究,并分析心功能与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40例无心血管疾病表现的活动期RA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利用二维和传统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QTVI技术检测所有受试者的心脏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A患者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明显升高,舒张早、晚期血流速度比值(E/A)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QTVI结果显示RA患者左室壁各节段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及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比值(Ve/Va)明显低于对照组,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的E/A和Ve/Va与RA患者病程之间均呈负相关(r=-0.60,P<0.01; r=- 0.73,P<0.01).结论 RA患者在临床上尚未出现心血管病症状时,左室舒张功能已出现异常,且与病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代谢综合征(MS)患者亚临床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0例MS患者(MS组)和同期年龄与之匹配的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量其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同时应用2D-STI技术检测左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和圆周峰值应变、左室心底部及心尖部旋转角度,以及左室峰值扭转速度和解旋速度,计算左室峰值扭转角度和等容舒张期解旋率。比较两组上述各指标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S组左房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之比(E/e)均明显增大,而二尖瓣舒张早、晚期峰值血流速度之比(E/A)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S组左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和等容舒张期解旋率明显减低,左室峰值扭转角度增大,左室峰值扭转速度和左室峰值解旋速度均明显加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左室整体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患者早期即存在左室结构和收缩、舒张功能的改变;2D-STI技术较传统超声心动图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左室心肌早期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定量评价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左房功能,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窦性心律健康者30例(对照组),PAF 患者30例(PAF组),均采用常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获取左房功能参数,采用VVI检测左心房收缩期峰值应变(Ss)及峰值应变率(SRs),左心房舒张早期峰值应变(Se)及峰值应变率(SRe)和左心房舒张晚期峰值应变(Sa)及峰值应变率(SRa),并与左房常规参数:E(脉冲多普勒超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A(脉冲多普勒超声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A比值,E′(组织多普勒超声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A′(组织多普勒超声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比较.[结果]对照组左房径(LAD)、左房容积(LAV)、E、A、E/A、E′ 、A′与PAF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AF组Ss、SRs、Se,SRe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VI能够准确评价PAF患者的左房功能,并且在左房大小变化之前定量评价其机械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R-CHOP方案多次化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定量评估。方法 纳入60例经病理确诊为DLBCL、并接受R-CHOP方案多次化疗的患者,分别于化疗前(T0)、第1~6次化疗(记为T1~T6)后进行常规心脏超声检查,所有参数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收集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及舒张晚期速度峰值(A),E/A值;进入TDI模式,取得室间隔e’、侧壁e’、室间隔E/e’、侧壁E/e’及平均E/e’,比较7次左心室常规心脏超声参数与左心室TDI参数差异。结果60例患者T0~T6阶段IVSd、LVEDd、LVPWd、LVESd、LVEF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0.95、0.58、1.23、0.86、2.15,P均>0.05),但T0~T6时,患者E峰、A峰、E/A值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9.65、2.75、4.02,P均<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