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胶质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首次手术病理确诊为胶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排除因非肿瘤因素死亡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估计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纳入胶质瘤173例,其中WHO Ⅰ级10例,Ⅱ级61例,Ⅲ级53例,Ⅳ级49例;98例术后接受放疗[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61例,低级别胶质瘤(WHO Ⅰ~Ⅱ级)37例];60例术后接受化疗(高级别胶质瘤46例,低级别胶质瘤14例)。本组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4.0%、42.2%、32.4%;WHO Ⅰ、Ⅱ、Ⅲ、Ⅳ级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52.5%、24.5%、6.1%。分层分析显示术后辅助放化疗显著影响高级别胶质瘤生存率(P <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40岁(RR=1.603;P=0.019)、WHO Ⅲ~Ⅳ分级(RR=2.311;P <0.001)、肿瘤未全切(RR=2.108;P <0.001)、术后未放疗(RR=1.652;P=0.008)是影响胶质瘤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本组病例的分析结果 提示,发病年龄≤40岁、WHO级别低、肿瘤全切的胶质瘤患者预后好;术后进行放疗可以提高胶质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级别脑内神经胶质瘤术后生存期限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01—2012-12手术治疗的Ⅲ、Ⅳ级脑内神经胶质细胞瘤256例,进行定期随访,统计术后24个月生存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Ⅲ、Ⅳ级脑内神经胶质细胞瘤患者术后24个月生存率为46.09%(118/256),小脑、直径5cm、Ⅳ级、KPS评分70、Ki67指数阳性、术后规范放疗脑内神经胶质瘤术后24个月生存率明显低于大脑、直径≤5cm、Ⅲ级、KPS评分70、Ki67指数阴性、术后不规范放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分级、KPS评分、Ki67指数、术后辅助放疗是脑内神经胶质瘤术后生存期限独立危险因素(OR=0.529、1.048、0.179、1.798、0.886、1.046,P0.05)。结论高级别脑内神经胶质瘤术后24个月生存率较低,发病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分级、KPS评分、Ki67指数、术后辅助放疗是其生存期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高级别胶质瘤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首诊确定为高级别胶质瘤(WHO III-IV级)的92例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个月,肿瘤全切率为72. 83%,1年、2年、3年、4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6. 5%,35. 9%,30. 4%,25. 4%。Log-rank单因素分析表明高级别胶质瘤预后与年龄、术前生活质量评分、肿瘤大小、数目、是否累及多个皮层脑叶或者运动功能区、切除程度、病理级别、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是否突变、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启动子是否甲基化、Ki 67指数、术后是否进行放疗和/或化疗以及所进行的放化疗的方式、复发后是否积极治疗相关(P 0. 05)。引入检验水准(α=0. 01),COX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肿瘤切除程度、术后是否进行放疗和/或化疗是影响高级别胶质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1)。结论发病年龄65岁、肿瘤全切除、术后进行同步放化疗和辅助化疗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高级别脑干胶质瘤综合治疗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为其治疗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12—2011-11收治的26例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并随访3a期总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对影响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患者生存率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使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影响高级别脑干胶质瘤预后的独立因素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随访时间截止到2014-11,中位随访时间42.5个月,所有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7.9个月,1a、2a、3a总生存率分别为63.3%、38.2%和26.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脑积液、病理类型、手术切除情况、放疗剂量等对脑干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WHO分级、KPS评分、病灶解剖部位是否单发、初诊前症状持续时间等因素对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患者预后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WHO分级(P=0.003)、KPS评分(P=0.042)是影响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影响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患者综合治疗预后的独立因素是WHO分级和KPS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程度对高级别胶质瘤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3例高级别胶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间变型胶质瘤(WHOⅢ级)126例,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177例。均进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检测,并统计分析各项临床资料数据与总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单变量分析显示:年龄55岁,全部完成放化疗方案,IDH-1R132H基因突变型,术前KPS评分≥70分,WHOⅢ级肿瘤及手术全切除病人的中位OS更长(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肿瘤切除程度越高,病人预后越好(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病理级别、手术切除程度、放化疗和IDH-1132H基因类型均是预测病人预后的独立风险指标。结论高级别胶质瘤预后差,需要手术结合术后放化疗综合治疗;肿瘤全切除对延长病人OS、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CHO PET功能显像:脑胶质瘤诊断和优化放化疗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11碳-胆碱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1C-Choline PET/CT,CHO-PET)功能显像在脑胶质瘤诊断和优化放化疗治疗方案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经术后病理确诊的23例(其中WHO Ⅱ级9例、Ⅲ级9例、Ⅳ级5例)脑胶质瘤患者的CHO-PET功能显像结果,与同期MRI结构影像结果相比较,依据CHO-PET显像肿瘤生物靶区(BTV)优化放化疗治疗方案.结果 ①CHO-PET功能显像的病变靶区与正常脑组织对比度良好,肿瘤边界更清晰;②CHO-PET功能显像改变了10例(43.5%)患者的诊断及靶区范围,包换术后放疗前患者5例(31.3%);放疗后患者5例(71.4%).其中1例(Ⅲ级)肿瘤靶区(GTV)范围增大而扩大GTV放疗;1例(Ⅱ级)肿瘤复发,改定期复查为化疗;4例(Ⅱ级)术后肿瘤残留,改临床肿瘤靶区(CTV)放疗为CTV+GTV放疗;4例(1例Ⅲ级;3例Ⅱ级)未见肿瘤复发,改化疗为定期复查;③ CHO-PET对WHO Ⅱ、Ⅲ、Ⅳ级患者治疗方案的改变率分别为88.9%(8/9)、22.2%(2/9)、0(0/5);④ MRI对高级别胶质瘤患者(WHO III、Ⅳ级)的诊断符合率为85.7%(12/14).结论 CHO-PET功能显像对脑胶质瘤病变显示清楚,肿瘤边界清晰;有利于WHO II、III级患者的诊断;有利于优化治疗方案;有利于疗效的判断以及肿瘤复发与坏死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联合替莫唑胺(TMZ)化疗治疗丘脑胶质瘤的疗效,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联合放化疗治疗的25例丘脑胶质瘤。所有病例治疗前均行立体定向活检明确病理诊断,其中低级别胶质瘤(WHOⅡ级)11例,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Ⅴ级)14例。记录治疗反应,计算总体生存率(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PFS),并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急性治疗反应多为Ⅰ~Ⅱ级,没有Ⅲ级以上的反应。同期放化疗结束时,中位KPS上升20。6个月、1年和2年的OS分别为84.0%、52.0%和22.2%,PFS分别为76.0%、33.0%和19.8%,中位生存时间为13.0个月(95%CI 9.5~16.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9.0个月(95%CI6.9~11.1)。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放疗前KPS与预后无显著关系,病理级别与预后显著相关。结论调强放疗联合TMZ化疗治疗丘脑胶质瘤的急性反应小,患者能够耐受,近期疗效有改善,但长期疗效仍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患者中ATRX失表达与P53过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二者与临床多因素在胶质瘤诊断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术后病理诊断为胶质瘤的患者92例,其中包括星形细胞瘤(WHOⅡ、Ⅲ级)30例、少突胶质细胞瘤(WHOⅡ、Ⅲ级)50例、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12例,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ATRX与P53表达情况,并统计不同年龄、性别与二者间的关系;χ2检验分析ATRX失表达、P53过表达与不同病理类型脑胶质瘤的关系且二者表达之间的关系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二者对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其他临床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ATRX与P53表达与胶质瘤病理类型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胶质瘤中ATRX与P53表达呈负相关(r=-0.580,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胶质瘤患者的年龄≥60岁、病理分级WHOⅢ-Ⅳ级、术前KPS评分<60分、术后无放化疗、肿瘤直径≥5 cm、肿瘤非全切、ATRX失表达...  相似文献   

9.
正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胶质瘤分为Ⅰ~Ⅳ级,其中Ⅰ、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low grade glioma,LGG),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glioma,HGG),胶质瘤级别愈高,恶性程度愈高[1]。目前,胶质瘤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并结合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但胶质瘤治疗效果欠佳。成人HGG的1、5年生存率分别约为30%、13%,间变性胶质瘤及胶质母细胞瘤(WHO分级Ⅳ级)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3年和1年[2]。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治疗恶性胶质瘤的靶点已转向人体干细胞内基因及蛋白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10(MCM10)在丘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肿瘤切除术的48例丘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周,行头颅MRI检查以判断肿瘤的切除程度。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行门诊或电话随访,包括复查头颅增强MRI和行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术中均留取肿瘤组织,以备行MCM10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根据MCM10表达阳性率和染色强度综合评分,其中<6分为MCM10低表达(低表达组),≥6分为MCM10高表达(高表达组)。分析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HO)病理级别丘脑胶质瘤患者MCM10的表达情况。比较MCM10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期。最后,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判断MCM10是否为影响丘脑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8例患者术后1周复查头颅MRI显示,13例(27.1%)为肿瘤完全切除、29例(60.4%)为近全切除、6例(12.5%)为部分切除。48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范围)为22.6个月(0.3~34.2个月)。术后3个月,KPS评分的中位数(范围)为60分(0~100分)。至随访期末,48例患者中,31例存活,17例死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48例患者的肿瘤组织均表达MCM10,其中23例(47.9%)为低表达,25例(52.1%)为高表达。比较不同WHO分级的丘脑胶质瘤患者MCM10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积分,结果显示MCM10在WHOⅠ级丘脑胶质瘤中积分最低[(3.7±1.2)分],Ⅱ、Ⅲ级居中[分别为(5.8±2.3)分、(7.5±3.5)分],Ⅳ级最高[(7.9±2.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MCM10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年龄、性别、WHO分级、术前KPS评分及术后复发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CM10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期和KPS评分改善值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CM10高表达是影响丘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HR=0.129,95%CI:0.024~0.685,P=0.016)。结论MCM10在丘脑胶质瘤中均表达,在WHOⅠ级中表达最低,Ⅳ级最高,且MCM10低表达者的生存期较高表达者长;MCM10可作为丘脑胶质瘤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后不同方案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对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 方法海军总医院放射肿瘤科自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间采用不同方案治疗经病理证实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59例,均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其中联合替莫唑胺(TMZ)化疗患者21例(A组,Ⅲ级13例,Ⅳ级8例),联合尼莫司汀(ACNU)加替尼泊苷(VM-26)化疗患者26例(B组,Ⅲ级14例、Ⅳ级12例),未联合化疗患者12例(C组,Ⅲ级8例,Ⅳ级4例)。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率。 结果A、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副反应的发生率较A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8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5个月,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3组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率、生存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率、生存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放疗,可提高肿瘤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的PFS和OS。化疗方案推荐使用TMZ单药化疗,其与ACNU加VM26联合化疗疗效相当,但毒副反应更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胶质瘤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表达意义及对术后放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同一医疗组196例资料完整原发胶质瘤患者资料,统计不同级别胶质瘤EGFR基因表达情况,观察对比术后放化疗患者2年生存率。结果 EGFR突变139例,Ⅰ级组0例,Ⅱ级组62.6%(33/53),Ⅲ级组68.33%(41/60),Ⅳ级组87.83%(65/74),随胶质瘤的级别增高,其阳性率增高;术后2年随访141例患者,放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同级别EGFR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表达率越高放疗敏感性越低、生存期越短,生存率降低。结论胶质瘤细胞恶性度与EGFR表达有密切关系,EGFR基因可作为放化疗敏感性参照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影响成人脑干胶质瘤术后生存的多种相关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生命表法计算患者1、3、5年生存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预期变量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该变量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不可靠者,再次进行秩和检验.结果 到随访截止时,尚有8例患者存活,存活时间超过5年、3年和1年的分别有6例、9例和15例,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8%、35%和23%.患者1年生存率与入院日常生活质量评分(KPS,P<0.001)、肿瘤边界是否清楚(P=0.024<0.05)有关.患者3年生存率与性别(P<0.001)、肿瘤边界是否清楚(P=0.009<0.05)、侵犯脑神经的数目(P=0.032<0.05)有关.患者5年生存率与肿瘤边界是否清楚(P=0.047<0.05)、肿瘤大小(P=0.029<0.05)、年龄(P=0.029<0.05)、是否接受正规放疗(P=0.005)有关.结论 患者入院时KPS评分、肿瘤边界是否清楚、侵犯脑神经数目、肿瘤大小、性别、年龄以及是否接受正规放疔是影响脑干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的重要因素;影响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的冈素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中磁共振成像在脑胶质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利用术中磁共振成像进行开颅手术的366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定期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同时复查头颅MRI.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描述脑胶质瘤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进一步采用Logrank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方法评价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Ⅳ级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366例患者中,67.2%(246/366)达到肿瘤全切除.其中WHOⅣ级胶质瘤全切除率显著高于Ⅱ、Ⅲ级(分别为73.2%、58.5%、61.9%,均P<0.05),WHOⅡ、Ⅲ级患者肿瘤全切除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90例(24.6%)在术中磁共振扫描后进行二次肿瘤切除,较首次的肿瘤切除程度显著提高(分别为95.9%、81.9%,P<0.001).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WHOⅣ级女性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优于男性(P<0.05);高龄较低龄患者的复发风险更大,但是对于整体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肿瘤位置对于患者预后影响不大(P>0.05);而肿瘤全切除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全切除患者的预后优于非全切除者(P<0.05);术后放、化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P<0.05).结论 术中磁共振成像能显著提高脑胶质瘤的切除程度,并改善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7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32例老年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术前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合并症情况(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肿瘤病理学分型、治疗方法以及患者的总生存期。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或活组织检查术,术后辅以放化疗、单纯化疗或靶向治疗。采用Kaplan-Meier法探讨手术方式、合并症情况以及术前KPS对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结果32例患者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为(71.9±6.9)岁(65~79岁);其中世界卫生组织(WHO)Ⅳ级(胶母细胞瘤)22例(68.7%),Ⅲ级10例(31.3%);术前中位KPS(范围)为78.1分(40~90分);中位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范围)为5.7(4~8)。32例患者中,行病灶切除术21例(65.6%),行活组织检查术11例(34.4%)。术后行标准Stupp方案治疗7例,行替莫唑胺辅助化疗9例,行靶向治疗1例,未行进一步治疗11例。失访4例。32例患者的总生存期为1.2~73.3个月,中位值为15.8个月。生存分析结果表明,手术方式、术前KPS以及查尔森合并症指数并非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一般情况较差,合并症多,通过采用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生存期仍较短。在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对有利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及CD15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LK及CD151在74例人脑胶质瘤及15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按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31例,高级别(Ⅲ、Ⅳ级)43例。结果高级别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ILK的阳性表达分别为83.72%、61.29%、20.00%,CD15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40%、54.84%、13.33%。ILK和CD151在胶质瘤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在高级别胶质瘤中影响表达率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5);而且二者在胶质瘤组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4,P0.05)。结论 ILK及CD15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二者可能共同促进胶质瘤的生长和浸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生存情况和预后相关因素,以及多模态精准手术在老年GBM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2018年9月手术治疗的102例老年GBM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性别、年龄等17个可能影响因素作为观察指标,通过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法和Cox回归模型分析筛选出影响老年GBM患者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多模态精准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肿瘤切除程度、术后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 本组患者至术后末次随访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u survival,OS)为11. 71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癫痫、KPS评分、肿瘤大小、多模态精准手术、手术切除程度、放化疗及同步放化疗是影响老年GBM患者生存期的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P 0. 001)、术前KPS评分(P=0. 002)、肿瘤切除程度(P 0. 001)、放化疗(P 0. 001)、同步放化疗(P=0. 046)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多模态精准手术组的全切率(73. 7%)及术后KSP评分(73. 7%)均显著高于常规手术组(37. 3%和45. 8%);并且比常规手术组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P 0. 05)。MGMT甲基化的患者中,替莫唑胺单药化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的中位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术前KPS评分60分的老年GBM患者接受最大范围的手术切除肿瘤,并术后行短程低频放疗及替莫唑胺化疗等综合治疗,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期。多模态精准手术可显著提高老年GBM患者的肿瘤切除程度,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对于MGMT甲基化的老年GBM患者术后应尽早使用替莫唑胺化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基因表达与胶质瘤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拟为手术后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胶质瘤细胞Cx43 mRNA、Cx43 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脑组织和胶质瘤细胞Cx43 mRNA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0/10)和61.70%(29/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 5.407,P = 0.000);低度恶性(WHOⅠ~Ⅱ级)胶质瘤细胞Cx43 mRNA 阳性表达率为100%(7/7)和93.75%(15/16),高度恶性(WHOⅢ~Ⅳ级)为33.33%(6/18)和16.67%(1/6);Cx43 mRNA 阳性表达率与胶质瘤组织病理学分级呈负相关(rs = - 0.794,P = 0.000).对照脑组织和胶质瘤细胞Cx43 蛋白表达水平与Cx43 mRNA 基本一致.对照脑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阴性;不同级别胶质瘤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率依次为WHOⅣ级100%(6/6)、WHOⅢ级94.44%(17/18)、WHOⅡ级62.50%(10/16)和WHOⅠ级42.86%(3/7);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率与胶质瘤组织病理学分级呈正相关(rs = 0.589,P = 0.000);WHOⅢ~Ⅳ级与WHOⅠ~Ⅱ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 = 13.239,P = 0.000).Cx43 mRNA 与Cx43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 = 0.963,P = 0.000),Cx43 mRNA 及其蛋白质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s = - 0.621,P = 0.000;rs = - 0.913,P = 0.000).结论 胶质瘤细胞Cx43 mRNA 及其蛋白质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水平和肿瘤组织病理学分级呈负相关.提示,Cx43 基因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和胶质瘤恶性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胶质瘤患者血管生成拟态(VM)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手术治疗的109例脑星形胶质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HE染色、CD34和PAS双重染色,观察胶质瘤是否存在VM,并做相关参数的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生存比较.结果 在109例患者中13例(11.9%)肿瘤标本中发现VM,VM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无相关性,但是与WHO组织学分级相关:WHO Ⅰ级VM阳性率为0(0/5).WHOⅡ级VM阳性率为5.5%(2/36),WHOⅢ级VM阳性率为7.3%(3/41),Ⅳ级VM阳性率为29.6%(8/27).组织学级别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有VM组和无VM组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 胶质瘤中存在VM,VM与胶质瘤的级别相关,VM阳性患者具有较差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术中肿瘤卒中的可能机制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治疗且并发术中肿瘤卒中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囊实性肿瘤4例、均为WHOⅢ级,实性肿瘤4例、均为WHOⅣ级;均行显微手术切除.结果 4例囊实性肿瘤术中并发瘤腔出血,4例实性肿瘤术中并发静脉回流障碍性卒中.肿瘤均全切除,瘤腔无出血,脑组织无明显肿胀.术后随访1.5~4年,4例WHOⅢ级病人的生存期为(31.0±5.1)个月,4例WHOⅣ级病人的生存期为(12.5±1.3)个月.结论 术中肿瘤卒中处理及时、恰当,可取得与同病理级别肿瘤一致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