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整合素αvβ3是介导细胞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双相传导作用的黏附分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作用,已有研究发现整合素αvβ3可以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修复。本研究对整合素αvβ3拮抗剂治疗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研究进行综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类常见的较高发病率、复发率、致残  相似文献   

2.
蛇床子素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模型中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osthole)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用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三个不同剂量给药组(Ost),其中模型组和给药组采用四血管阻塞法大鼠全脑缺血模型(4VO模型)。各给药组于缺血15min再灌注后1h给予5mg/kg、25mg/kg、125mg/kg蛇床子素腹腔注射治疗。各实验组动物在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后,分别用于分析海马CA1区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和caspase3蛋白半定量分析,评价蛇床子素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的脑保护作用。结果缺血15min再灌注后1h给药的各蛇床子素治疗组大鼠的行为学评分和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均明显优于模型组(P〈0.01)并在25mg/kg剂量时表现出最大保护效果,其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蛇床子素在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免疫干预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线栓模型,将缺血1h再灌注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甲基强的松龙组,观察脑梗塞体积、血清胞浆酶及微血管内聚集与粘附的多形核白细胞(PMNL)的变化。结果:甲基强的松龙能够缩小脑梗塞的体积,使血清LDH、CK、CK-BB明显降低,并减少PMNL在微血管内聚集与粘附。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干预后能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ACEI对沙土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沙土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阻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血流30min,制成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0h后,脑匀浆SOD活力下降而LPO和LA含量明显增高;术前或术后给予依那普利混合悬液灌胃,SOD活力增加而LPO和LA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显著。提示ACEI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轻度低温对兔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新的脑缺血动物模型研究了轻度低温对脑缺血及再灌注损的保护作用。阻断兔脑血运及特定头位致脑急性不完全缺血后再灌注制成模型。观察了轻度低温与各对照组不同温度下脑缺血及再灌注后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正>脑缺血一定时间恢复血液供应后其功能不但未能恢复,却出现了更加严重的脑机能障碍,称之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自由基的生成、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白细胞高度聚集和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缺乏等有关。近年来认识到半暗带区域于再灌注数天后出现了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常出现在缺血再灌注后2~4 d,主要发生在海马、纹状体及皮质区域,需要数日时间、有新蛋白质合成、需要消耗能量、为无水肿的细胞自杀过程,称之为细胞凋亡(PCD)。脑缺血再  相似文献   

7.
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中PMNLs毒性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期间源于多形核白细胞(PMNLs)的超氧化物(O2^-)活性变化及其毒性作用。方法 以影响PMNLs碱性磷酸酶(ALPase)阳性颗粒产生O2^-的激动剂PMA或其抑制剂BCA分别处理大白鼠;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MCA)阻塞模型,缺血1小时后再灌注6、12、24、48、72及168小时;在各时间点取脑组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及O2^-活性,并观察大脑超微结构。结果 PAM实验组和BCA实验组的MPO活性均于缺血再灌注24小时达到峰值;各相同时间点上,两组间的MPO活性无显著差别,PAM实验组的O2^-活性显著高于BCA实验组,O2^-活性于缺血再灌注72小时达峰值。在PAM实验组。相同实验时间点上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程度较BCA实验组重,表现为神经元水肿,神经毡及突触结构异常较为明显。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害中PMNLs的O2^-活性增高,并与脑组织损伤程度呈正比。O2^-抑制剂BCA能降低O2^-的活性,减轻其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后30d给予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100μg/(kg·d)连续14d,然后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模12h后取脑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CD5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TUNEL法检测脑组织凋亡细胞数;电镜观察脑细胞膜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及去卵巢组比较,雌激素组脑组织CD54、TNF-α表达明显降低,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5);脑细胞膜结构非特异性损伤减轻。结论雌激素通过减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脑组织细胞凋亡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产降纤酶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3种国产降纤酶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3种国产降纤酶对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程动物脑梗死体积、血流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梗死灶内肉眼出血率的影响。结果持续缺血3h,降纤酶治疗的各组动物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缺血3h再灌注3h和72h,降纤酶治疗的各组动物脑梗死体积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无明显变化,但缺血3h再灌注6h和24h,降纤酶治疗的各组动物脑梗死体积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少(P<0.05)。缺血3h再灌注6h、24h和72h,降纤酶治疗组动物脑血流量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P<0.05)。但治疗组动物行为学评分较生理盐水组无相应改善,梗死灶内有肉眼出血的动物较生理盐水组多,但无统计意义。结论国产降纤酶能明显减小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动物的梗死体积和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损伤后的低灌注状态,对脑组织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地高辛抗血清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拮抗作用,采用了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色法检测脑匀浆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脑细胞膜Na+-K+-交换ATP酶活性、血清肌酸激酶(CK)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匀浆液中内洋地黄素含量.结果发现,全脑缺血再灌注导致脑组织SOD活性和ATP酶活性显著下降,脑组织MDA水平、内洋地黄素水平和血清CK水平显著升高.地高辛抗血清能改善由于脑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SOD、ATP酶活性的下降以及MDA、CK和内洋地黄素水平的升高.结果表明,地高辛抗血清对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减轻脂质过氧化、促进自由基的清除以及改善脑能量代谢有关.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拮抗内洋地黄素的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地高辛抗血清拮抗大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地高辛抗血清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拮抗作用 ,采用了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比色法检测脑匀浆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脑细胞膜Na K 交换ATP酶活性、血清肌酸激酶(CK)含量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匀浆液中内洋地黄素含量。结果发现 ,全脑缺血再灌注导致脑组织SOD活性和ATP酶活性显著下降 ,脑组织MDA水平、内洋地黄素水平和血清CK水平显著升高。地高辛抗血清能改善由于脑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SOD、ATP酶活性的下降以及MDA、CK和内洋地黄素水平的升高。结果表明 ,地高辛抗血清对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减轻脂质过氧化、促进自由基的清除以及改善脑能量代谢有关。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拮抗内洋地黄素的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化学名称为3,5,4-三羟基苯二烯,分子式为C14H1203,分子量228.25。Res的名称起源包括了三个部分,“Res”为拉丁字母,代表“来自哪里”;  相似文献   

13.
缺血后适应是一种普遍现象,存在于心脏、脑、肝脏、肾脏和小肠等各种组织,它是组织对缺氧的耐受,能够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损伤.现今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心脏方面,其他脏器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就脑缺血后适应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lα,HIF-1 α)是细胞适应低氧环境过程中调节基因表达和恢复内环境平衡的一种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当大脑处于缺血缺氧脑损伤时,一系列基因被激活以改善能量代谢障碍、恢复脑血流动力学、促进或抑制细胞凋亡和诱导自噬激活等.近年来研究显示HIF-1α可激活促红细胞生成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抑制基因p53和BNIP3等基因,在缺血缺氧脑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HIF-1α及其相关基因在缺血缺氧脑损伤的作用及机制,可能为缺血缺氧脑损伤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抗氧化剂在降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移植、肝部分切除、缺血性休克等往往引起临床上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在这些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并伴有内源性抗氧化剂的缺失。机体内复杂的抗氧化系统包括细胞内的酶类或非酶类的自由基清除剂以及饮食中的物质等。采用抗氧化剂治疗可以降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并且当某些外科策略如缺血预处理不能实施时,药物治疗就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上有一些新的发展,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衍生物、含巯基化合物、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的出现及基因治疗等,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3-硝基丙酸(3-NPA)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脑梗死体积,脑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3-NPA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的机制.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3-NPA,分别在24h和72h后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TTC染色和TUNEL法,观察3-NPA预处理对缺血2h再灌注24h脑梗死体积、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缺血2h再灌注24h,3-NPA预处理组脑梗死体变小,神经细胞凋亡减少,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3-NPA预处理可以诱导脑缺血耐受,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褪黑素在缺血再灌注引起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模拟缺血再灌注引起神经元凋亡的途径和褪黑素(m elaton in,MT)抗凋亡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原代培养大鼠小脑颗粒细胞的体外模拟缺血(Oxygen G lucose Deprivation,OGD)再灌注模型,测定培养液LDH活性和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利用Rhodam ine123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ELISA检测细胞浆中细胞色素C水平;用同样指标观察MT对其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在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培养液LDH活性增加(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DNA出现梯状条带,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细胞浆中细胞色素C含量增加(P<0.05),MT对上述现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1)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元凋亡机理之一是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2)MT可通过阻止线粒体凋亡途径而保护模拟缺血再灌注诱导小脑颗粒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8.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有关缺氧诱导因子-1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由Semenza于1992年发现,为连接在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基因低氧反应元件上的一个核因子[1].HIF-1在缺氧条件下被激活并获得转录活性,它能与靶基因相结合,通过转录及转录后的调控,使机体对缺氧缺血产生适应反应.  相似文献   

19.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目前发现的惟一一个高度特异性的、在缺氧状态下可发挥活性的核转录因子,是专一调节氧稳态的关键介质,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现结合相关文献,对HIF-1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1 HIF-1概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EAA)、氧自由基的变化,研究探索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测定假手术组、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生理盐水(NS)处理组和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GM1,10mg/kg,IP)处理组,鼠脑海马组织EAA、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的含量。实验应用全脑缺血(4VO)模型,EAA采用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