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将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6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沙利度胺+TACE术;对照组:单纯TACE术。沙利度胺每晚200 mg口服,服用至少3个月,每位患者至少行TACE术2次,并检测TACE术前1周及术后2周VEGF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9.4%,对照组4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81.2%,对照组5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5.6%、28.1%,对照组为62.5%、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甲胎蛋白(AFP)下降率81.3%明显高于对照组53.1%(P〈0.05);两组毒副反应均为Ⅰ~Ⅱ级,治疗组嗜睡、疲劳、头昏、皮疹等症状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TACE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较好,能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血清VEGF水平,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沙利度胺作用于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采用四甲摹偶氮唑蓝(MTT)法检测沙利度胺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将SMMC-7721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荧光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 观察沙利度胺处理后SMMC-7721细胞的凋亡梯度、形态学变化和凋亡率,并对凋亡调控蛋白caspase-3的表达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沙利度胺处理后SMMC-7721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 沙利度胺的浓度从3.125μg/ml增至200μg/ml时,其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从11.7%增至34.2%;当沙利度胺的浓度>25 μg/ml时,其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空白对照组(P<0.05).200 μg/ml的沙利度胺处理SMMC-7721细胞24 h后,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到DNA梯形条带;48 h后梯形条带更明显,并且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SMMC-7721细胞出现核固缩和核裂解现象.200μg/ml的沙利度胺处理SMMC-7721细胞12、24、48和72 h时,碘化丙啶(PI)法检测SMMC-772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1%±0.5%、8.4%±1.3%、19.4%±3.5%和25.8%±2.1%,24 h起的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SMMC-7721细胞48 h的自然凋亡率(1.6%±0.6%,均P<0.05).50、100和200μg/ml的沙利度胺处理SMMC-7721细胞48 h时,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检测SMMC-772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8.7%±1.2%、16.8%±2.5%和25.4%±4.5%,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SMMC-7721细胞48 h的自然凋亡率(2.1%±0.5%,均P<0.05).随着沙利度胺浓度的增加,表达caspase-3蛋白的SMMC-7721细胞数量不断增加,而SMMC-7721细胞中VEGF的含量却逐渐下降.结论 沙利度胺可能通过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而发挥双重抗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孔雁  姜达  张敏 《肿瘤防治研究》2007,34(12):921-923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VEGF-C及KDR表达的影畸。方法 MTT法检测沙利度胺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从而选择适当的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RTPCR法检测沙利度胺处理前后细胞中vEGF-C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沙利度胺处理前后细胞中VEGF_C及KDR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沙利度胺在(6~120)μg/ml范围内对MCF-7和MDA-M13-231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60μg/ml明显抑制两株细胞的VEGF-CmRNA及VEGF-C、KDR蛋白的表达。结论 沙利度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其抗血管生成作用可能与下调vEGF-C及KD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沙利度胺治疗实体瘤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管生成在实体瘤的生长、侵袭及转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肿瘤血管生成的各个环节及其发生过程中的生化改变为靶点,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可以有效的抑制肿瘤生长、侵袭及复发.沙利度胺作为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已经在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简要综述其在实体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孔雁  董倩  姜达 《陕西肿瘤医学》2010,18(8):1665-1669
血管生成在实体瘤的生长、侵袭及转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肿瘤血管生成的各个环节及其发生过程中的生化改变为靶点,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可以有效的抑制肿瘤生长、侵袭及复发。沙利度胺作为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已经在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简要综述其在实体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沙利度胺具有抗肿瘤血管增生的潜能.本研究旨在研究和评价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07年2月-2008年8月就诊的136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联合组)和对照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8例.联合组采用PC方案+沙利度胺治疗.PC方案:给予周剂量紫杉醇(PTX)+顺铂(DDP),即PTX 80 mg/m2,静滴,每周1次,连续2周;DDP 80 mg/m2,静滴,分为3 d;沙利度胺200 mg/d口服,第1天起连续给药.对照组采取单化疗,行PC方案,剂量同上.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00例(两组各前5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含量.结果:联合组有效率CR+PR为52.9%,对照组有效率为38.2%,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16);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联合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568±181 pg/m1)与治疗前(309±128 pg/m1)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化疗后血清VEGF水平(679±175 pg/m1)显著高于化疗前(261±135 pg/m1),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有提高近期疗效的趋势,能抑制晚期NSCLC患者的肿瘤细胞VEGF的产生,从而降低血清VEGF水平.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沙利度胺能有效增强肿瘤对放射的敏感性,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沙利度胺对人结肠癌小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协同抑制效应的机制。方法:建立colon26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沙利度胺组(T组);单纯放疗组(R组);沙利度胺+放疗组(T+R组);从治疗当天开始,隔日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治疗结束时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处死小鼠后剥离瘤体,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结果:治疗第22天,对照组、T组、R组和T+R组移植瘤平均体积分别为(4.97±1.20)cm3、(2.90±0.92)cm3、(2.66±0.88)cm3和(1.89±0.76)cm3;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1.7%、46.5%和61.9%,T+R组移植肿瘤抑瘤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R组比较,T+R组的放射增敏率为2.27;沙利度胺联合放射治疗能显著抑制肿瘤组织MVD生成:T+R组的平均MVD较对照组下降了46.8%,下降程度明显高于T组(40.7%)和R组(37.7%,P<0.05);且T+R组肿瘤组织中出现较多的坏死,坏死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可以增强结肠癌小鼠移植瘤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移植瘤血管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沙利度胺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口服沙利度胺 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组(TLD TACE组)和单纯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组(TACE组)。结果TLD TACE组近期有效率、1年局控率分别为57.5%和65.0%,明显高于TA-CE组的34.5%和43.1%。不良反应以腹胀、便秘、头晕、嗜睡最常见,患者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沙利度胺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明贵  洒荣桂 《癌症进展》2009,7(5):515-518
沙利度胺是一种具有抗血管新生作用的谷氨酸衍生物,1957年10月作为孕妇镇吐镇静药物投放德国市场,1961年发现它与“海豹肢”畸形儿出生有关后撤出市场。后又被发现在抗炎及免疫调节方面具有活性,并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麻风结节性红斑。近年来其抗血管生成的作用又成为研究热点,2006年5月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该药再次受到医学界的瞩目。  相似文献   

10.
刘如  王涛  戈伟  张盛  伍钢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8,15(22):1706-1709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人鼻咽癌细胞株体外生长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沙利度胺对人鼻咽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沙利度胺作用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沙利度胺能抑制CNE-2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当60mg/L沙利度胺作用72h,其抑制率为45.6%;不同浓度沙利度胺作用后VEGFmRNA和VEGF-CmRNA表达均降低,VEGFmRNA下降最明显,P<0.05;蛋白表达与其相应mRN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59和0.974,P值分别为0.035和0.021。结论:沙利度胺能够抑制CNE-2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过表达/沉默GSTP1基因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腺病毒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获得过表达/沉默GSTP1基因的HepG2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细胞中GSTP1 mRNA表达水平;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细胞的细胞活力和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Akt、mTOR、p-Akt和p-mTOR的蛋白表达。 结果 经腺病毒载体转染后,成功获得过表达/沉默GSTP1基因的HepG2细胞;过表达GSTP1 基因后,HepG2细胞的细胞活力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而沉默GSTP1基因后,HepG2细胞的细胞活力和侵袭能力则显著增高(P<0.05);过表达GSTP1基因后,p-Akt和p-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沉默GSTP1基因的结果则相反。 结论 过表达GSTP1基因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沉默GSTP1基因则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从体外和体内两个方面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小发卡shRNA(short harpin RNA,shRNA)靶向沉默同源盒A10(homeoboxA10,HOXA10)基因联合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对U9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U937细胞分为干扰(KD)组、阴性对照(NC)组、空白对照(BC)组,经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对HOXA10基因的沉默作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IC50;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出干扰组和阴性对照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阳性的细胞,建立裸鼠AML皮下移植瘤模型(细胞活力>90%),计算干扰组的抑瘤率。结果 流式细胞仪测得慢病毒对U937细胞的感染率>90%,干扰组HOXA10的蛋白水平为较BC组下降89.78%。下调HOXA10的表达水平可降低VCR对U93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提高VCR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实验:干扰组肿瘤组织增长受到抑制。结论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干扰下调HOXA10的表达水平可在体外和体内增强U937细胞对VCR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维生素C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膀胱癌T-24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T-24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As2O3 (0.4、4、40 μg/ml)组,维生素C(400 μg/ml)组、维生素C(400 μg/ml)+ As2O3 (0.4 μg/ml)组(联合组),采用细胞增殖曲线检测T-24细胞生长差异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变化,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分析caspase-3、surviv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联合组、维生素C(400 μg/ml)组、As2O3 (4 μg/ml)组及As2O3 (40 μg/ml)组均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联合组将细胞阻止在G0/G1期,且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五组(P<0.05);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维生素C(400 μg/ml)组、联合组的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维生素C联合As2O3 可抑制膀胱癌T-24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3 mRNA、蛋白,下调survivin mRNA、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体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及FoxP3 mRNA在Treg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20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含量,同时采用RT-PCR技术检测其FoxP3 mRNA的表达情况,并与2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进行对比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占CD4+T细胞总数的(12.76±0.4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6.81±0.66)%,(P〈0.01);FoxP3 mRNA在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中呈现高表达(0.84±0.02)%,明显高于其在健康对照组中表达(0.76±0.03)%,(P〈O.05)。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的数量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同时伴随有FoxP,mRNA高表达,提示FoxP3 ,基因可能对Treg有重要的调节功能,从而影响胃癌病人的抗肿瘤自身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