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肺磨玻璃结节组织学及CT特征。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CT表现为混合磨玻璃结节患者128例,比较原位腺癌(AIS)24例、微浸润性腺癌(MIA)45例,浸润性腺癌(IAC)59例三类患者的一般资料、CT整体征象、实性成分CT征象及CT定量指标,分析CT定量指标对IAC的预测价值。 结果AIS、MIA、IAC患者比较,毛刺征、空泡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圆形或类圆形、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肺瘤界面清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性成分CT征象中位置、与磨玻璃间分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性成分个数、形态、边缘毛刺、分叶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定量指标的总体平均大小、平均实性大小、实性占比、实性成分平均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定量指标平均结节大小、平均实性成分大小、实性成分占比、实性成分平均CT值评估IAC的AUC分别为0.836、0.854、0.782、0.928。 结论CT诊断有助于判定肺腺癌患者磨玻璃结节的具体性质及形态,综合性判断病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鉴别良恶性肺孤立性磨玻璃结节(sp GGO)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间经MSCT检查有肺孤立性磨玻璃结节的44例患者的MSCT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所有病例分为良性、恶性两组,其中良性结节有13例,包括9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4例慢性炎症;恶性结节有31例,均为腺癌。观察肺孤立性磨玻璃结节的CT征象特点,包括病灶形态、大小、边缘、实性成分、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瘤肺界面、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对照病理结果,统计分析CT征象与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肺孤立性磨玻璃结节的病灶形态、大小、边缘、实性成分、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与sp GGO的良恶性有相关性,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sp GGO的空气支气管征、瘤肺界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SCT对肺孤立性磨玻璃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病理对照探讨肺结节分析技术对肺内局灶性磨玻璃结节的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1例肺内磨玻璃结节的CT影像资料,良性病变5例,浸润前病变15例(其中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6例,原位腺癌(AIS)9例),浸润性病变42例,(其中微浸润癌(MIA)1例,浸润性腺癌(IAC)41例)。结果 61例肺磨玻璃结节中纯磨玻璃结节p GGN20例,混合磨玻璃结节m GGN41例。p GGN中,良性病变4例,浸润前病变15例,1例为浸润性腺癌;m GGN多为浸润性腺癌,本组病例40例为浸润性腺癌;良性病变、浸润前病变多为纯磨玻璃结节,形态规整,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浸润性病变多为混合磨玻璃结节,形态多不规则,边界清晰,边缘毛刺及分叶多见,内部空泡、胸膜凹陷,血管集束征较良性病变、浸润前病变多见。病灶与支气管的关系,浸润性腺癌组以Ⅰ-Ⅲ型多见,良性病变及浸润前病变以Ⅳ-Ⅴ型常见。结论了解肺结节分析技术,熟悉磨玻璃结节的CT影像特征,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肺部良性病变、浸润前病变、IAC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分辨CT与胸部平片联合用于肺磨玻璃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以提高肺磨玻璃结节早期检出率,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手术病理结果或穿刺活检证实860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全部患者在术前均接受胸部平片检查与高分辨CT检查,且均经高分辨率CT与胸部平片发现有肺部结节征象;记录手术病理及穿刺活检结果;观察患者胸部平片与高分辨CT检查主要征象,分析各检查方法单独及联合用于肺磨玻璃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 结果860例患者中经证实恶性385例,其中28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96例经穿刺活检明确,包括原位腺癌135例,微浸润腺癌155例,浸润性腺癌72例,其他23例,恶性率为44.8%;860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经胸部平片检查结果显示,肺结节直径范围为1.0~3.0 cm;肺结节的分布:326例左肺,534例右肺;经高分辨CT检查结果显示,良恶性病变肺磨玻璃结节病灶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表现出不规则形、毛刺征、分叶征、界面清楚光整、空泡征、支气管征等征象占比均高于良性组(P<0.05);胸部平片、高分辨CT单独及联合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7、0.876、0.940,均>0.8,诊断价值好,且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最大。 结论胸部平片与高分辨CT联合检测,并结合病理学对提高肺磨玻璃结节早期良性病变及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的正确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纹理特征对5~10 mm磨玻璃肺结节侵袭性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1月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CT表现为直径5~10 mm的肺结节患者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微浸润性腺癌(MIA)36例,浸润性腺癌(IAC)31例。评估患者肺结节CT影像学特征(实性成分、毛刺、边界),运用MaZda 4.6软件在薄层CT图像病灶最大层面勾画感兴趣区自动提取肺结节4种纹理特征值,包括灰度直方图、绝对梯度、游程矩阵及共生矩阵。比较MIA患者与IAC患者肺结节CT影像学特征及纹理特征值的差异。运用WeKa 3.8软件对CT纹理特征进行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后,依次纳入训练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纳入不同特征个数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并选择最佳AUC值构建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该模型区分肺结节侵袭性的诊断效能,采用十折交叉验证防止过度拟合。 结果2组患者肺结节边界、含实性成分以及毛刺征等CT影像学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要性排名前12的CT纹理特征建立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后诊断效能最佳,模型示其AUC为0.845,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80.6%、74.2%。对该模型进行十折交叉验证,模型准确性为77.6%。 结论基于CT平扫的纹理分析能有效鉴别5~10 mm磨玻璃肺结节侵袭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高危因素.方法 根据良、恶性将116例孤立性肺结节分为两组,应用多因素分析强制进入法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诊断结果为应变量(良性疾病=0,恶性疾病=1),自变量:年龄,结节直径,结节形态,结节内部特征,磨玻璃征,毛刺分叶,周边特征,结节钙化,结节界面,吸烟史,咯血.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孤立性肺结节恶性诊断的高危因素中,年龄≥60岁的OR值为28.098,P=0.004;结节直径>1 cm的OR值为41.886,P=0.016;毛刺或分叶征的OR值为138.386,P=0.001;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的OR值为57.602,P=0.003.结论 年龄(≥60岁)、结节大小(直径>1 cm)、毛刺分叶、结节内部特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肺腺癌患者肿瘤经气道播散(STAS)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老年肺腺癌130例,STAS阴性89例(11例无影像学资料;STAS阴性发生率为68.5%),STAS阳性41例(1例无影像学资料;STAS阳性发生率为31.5%)。将41例STAS阳性患者中有影像学资料的40例全部纳入STAS阳性组,另外从78例STAS阴性且有影像学资料的患者中用随机数法选取40例入选STAS阴性组,收集并分析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CT特征。结果 STAS本身在CT无直接表现。STAS在实性结节中最多见(31/40,77.5%),而纯磨玻璃结节中未见STAS存在。STAS阳性与肿瘤最大径、结节类型(磨玻璃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实性结节)、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分叶、毛刺等CT特征相关。肿瘤最大径、结节类型、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等CT特征是老年肺腺癌STAS阳性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肿瘤最大径、胸膜凹陷征、结节类型、空气支气管征等CT特征对于预测判断老年肺腺癌STAS的阳性与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联合临床特征、双能量CT影像学特征及定量参数分析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分析碘图定量参数对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双能量CT(DECT)检查≤3 cm的肺结节844例为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良性组181例,恶性组673例,采用SPSS 23.0分析获取定性诊断的危险预测因子。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评估组间关系;ROC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价值。 结果844例有872个符合条件的肺结节,良性组182个肺结节、恶性组690个结节,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CT值、RECIST直径、碘浓度、碘比值、性别、吸烟史、结节数、密度、空洞征、含气支气管征在良恶性结节鉴别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碘浓度≥1.05 mg/ml(AUC=0.632,灵敏度=77.4%、特异度=45.1%)、碘比值≥13.9%(AUC=0.604,灵敏度=89.9%、特异度=29.1%)时肺结节倾向于恶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ECIST直径、碘浓度、密度、空泡征、含气支气管征被纳入预测模型,ROC曲线提示AUC=0.808(Cut-off值=0.49,灵敏度=81.4%、特异度=67.6%),去除碘图定量参数后重新构建的预测模型ROC曲线(AUC=0.802,P=0.000,Cut-off值=0.481,灵敏度=79.4%、特异度=68.7%)。 结论年龄、CT值、RECIST直径、碘浓度、碘比值、性别、吸烟史、结节数、密度、空洞征、含气支气管征为肺结节定性诊断的危险预测因素,碘浓度≥1.05 mg/ml、碘比值≥13.9%时肺结节倾向于恶性;构建预测模型具有诊断意义,碘浓度在整体模型中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患者血浆中miR-10b作为诊断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收集48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血浆,经术后病理证实良性病变16例,癌前病变(AAH,AIS)16例,微浸润性腺癌(MIA)8例,浸润性腺癌(IA)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血浆miRNA-10b水平,分析miRNA-10b与肺磨玻璃结节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绘制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意义。结果肺癌相关组血浆miR-10b水平(RQ=0.828(0.485,1.700))较良性病变组(RQ=0.458(0.271,0.698))上调1.808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血浆miR-10b RQ值为0.731时,诊断微浸润腺癌(MIA)的AUC为0.827,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7.5%;RQ值为1.137时,诊断浸润性腺癌(IA)的AUC为0.853,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87.5%。结论GGO结节患者肺癌相关病变血浆miR-10b显著上调,特别是对微浸润腺癌和浸润性腺癌有一定诊断意义,有望成为GGO结节诊断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原发性结节肿块型肺黏液腺癌的CT表现、随访变化,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分析8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结节肿块型肺黏液腺癌患者的病理、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其中57例患者行胸部CT平扫+增强检查,8例有间隔时间2周以上的随访CT。分析病灶影像学征象及动态CT随访变化。 结果微浸润肺黏液腺癌7例,浸润性肺黏液腺癌73例。单发病灶78例,多原发病灶2例。混杂磨玻璃结节20例,实性病灶60例。69例(86.2%)位于胸膜下,49例(61.2%)位于肺下叶。占比50%以上的征象有:类圆形46例、瘤肺界面清楚毛糙45例,分叶征70例、磨玻璃征43例。平扫病灶密度均低于肌肉,轻度强化19例,中度强化30例,明显强化8例,17例病灶内可见无强化的液性区域,血管造影征15例。CT动态随访变化多样,可短期保持稳定或迅速增长,或短期内实性成分减少而磨玻璃成分增多,或长期保持不变或缓慢增长。 结论原发性结节肿块型肺黏液腺癌好发于双肺下叶及胸膜下,多呈类圆形、瘤肺界面清楚毛糙,多伴有分叶征及磨玻璃征,以轻中度强化为主。CT动态随访变化多样。结合病灶的HRCT征象、CT增强及随访变化对诊断肺黏液腺癌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时靖峰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7):1130-1131
目的探讨胸部医学影像对早请周围型肺小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活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周围型肺小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像学表现为:单纯磨玻璃影6例,混合性磨玻璃影5例,完全性实变性结节5例。经纤维支气管及经皮细针穿刺肺部病灶针吸活检(PNB)证实腺癌4例,1例颈部淋巴结活检及3例胸水中检见到腺癌细胞。8例手术证实腺癌。CT动态观察发现毛刺征12例,小泡征6例,胸膜牵拽征5例,PET-CT假阴性2例。结论 CT动态观察病灶内部形态学变化有助于提高早期肺小腺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浸润腺癌(IAC)和微浸润腺癌(MIA)CT征象的鉴别诊断价值,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35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IAC和MIA的CT表现,对其CT表现特征进行分析,并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135例患者中IAC 90例和MIA 45例。IAC肺窗结节最大直径(mm)、平均CT值(HU)、实占比(%)、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征的比例均高于MI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AC和MIA的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等征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窗结节最大直径(mm)、实占比(%)是鉴别IAC和MIA的独立预测因子。肺窗最大径的AUC为0.806,阈值为9.01mm,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58%。实性成分比例AUC为0.790,阈值为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69%。结论 IAC和MIA肺窗结节最大直径(mm)、平均CT值(HU)、实占比(%)、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征具有重要的鉴别价值。肺窗结节最大直径(mm)、实占比(%)是预测IAC的独立预测因子。为术前诊断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孤立性肺结节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肺部结节良恶性预测模型。 方法收集雅安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经胸外科手术切除且有明确病理诊断的11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家族史、既往肿瘤史、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以及肺部结节密度、直径、位置、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钙化等影像学特征。根据病理诊断分为良性、恶性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显著性差异的临床信息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 结果单因数分析中年龄、既往肿瘤史、CEA、CYFRA21-1、结节密度、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钙化征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j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CEA、CYFRA21-1、磨玻璃密度、分叶为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恶性肺部结节的预测模型公式为:P=ex/(1+ex),x=-8.816+(3.018×密度)+(0.073×年龄)+(0.482×CEA)+(0.426×CRFRA21-1)+(1.421×分叶)。 结论患者年龄、血CEA、血CYFRA21-1、磨玻璃密度、分叶为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对恶性肺结节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诊断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肺癌肺内转移在CT影像上的各种形态表现。方法 对194例肺癌肺内转移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描述,其中男106例,女88例,平均45岁。原发肿瘤包括鳞癌56例(28.9%),腺癌(包括肺泡癌和黏液腺癌)107例(55.2%),小细胞肺癌26例(13.4%)和腺鳞癌5例(2.6%)。对20个转移病灶进行增强扫描。结果 肺癌肺内血行转移主要以实性结节最为常见,其少见影像可表现为空洞转移、磨玻璃转移、转移病灶边缘毛糙和/或胸膜凹陷征以及转移灶内可见含气支气管气像,并主要见于肺腺癌;淋巴道转移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不规则结节状增厚,小叶间隔增厚呈串珠状或胸膜下多角形细线结构。转移结节强化明显。结论 肺癌肺内转移可呈多形性影像表现,对确诊肺癌的病例如肺内出现空洞结节、磨玻璃结节、新出现病灶边缘毛糙和/或胸膜凹陷征以及转移灶内可见含气支气管气像等少见征像均应考虑转移瘤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与肺部CT扫描联合检测对早期肺腺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0例肺腺癌和7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与50名正常人,检测其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SCC、NSE、CYFRA21-1含量,同时行肺部CT扫描检查。结果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各组CEA、CA125、SCC的分布不全相同,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H分别为15. 158、10. 303、7. 857,P分别为0. 001、0. 006、0. 020),Bonferroni法校正事后两两比较,发现CEA的分布在肺腺癌组和肺良性病变组(P'﹤0. 001)、肺腺癌组和正常人组(P'=0. 028)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CA125的分布在肺腺癌组和肺良性病变组(P'=0. 032)、肺腺癌组和正常人组(P'=0. 011)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SCC的分布在肺腺癌组和正常人组(P'=0. 015)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CT扫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CEA、CA125、SCC)优于各单项检测,肿瘤标志物(CEA、CA125、SCC)和CT扫描对肺腺癌诊断敏感性为49%和78. 6%,准确性为60%和64. 3%,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2. 9%,准确性为68. 6%。毛刺征(P=0. 014)、分叶征(P=0. 013)、胸膜凹陷征(P=0. 033)、支气管充气征(P=0. 049)、空泡征(P=0. 005)、磨玻璃征(P=0. 002)在良恶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征象和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125、SCC)联合检测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早期肺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不同病理类型肺部磨玻璃结节(GGN)的CT影像学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特征。方法 选取肺部GGN患者80例,其中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0例、原位癌15例、微浸润腺癌(MIA)35例、浸润性腺癌(IA)。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观察肺部GGN的CT值、病灶大小、二维比率、三维比率以及肺部征象、瘤周边缘、边界清晰度、病灶形状等影像学特点。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GGN样本EGFR基因第18、19、20及21外显子的突变状态。结果 随着恶性程度增加,GGN的CT值、病灶增大,不同病理类型GGN的CT值、病灶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病理类型GGN肺部征象、结节边界以及病灶形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0例患者发生EGFR基因突变35例,EGFR总突变率为43.75%,主要为外显子19(Ex19Del)和外显子21(L858R)突变。MIA与IA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GGN患者MSCT影像学特征不同,随着恶性程度增加,GGN的CT值、病灶增大,发生胸膜凹陷征、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并分析376例确诊为肺癌的不同密度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南京市胸科医院就诊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肺癌的376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结节密度分为纯磨玻璃结节组(p GGN组) 98例,混合磨玻璃结节组(m GGN组) 153例,实质性结节组(SN组) 125例并进行分析。结果 SN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m GGN组及p GGN组(P 0. 01)。SN组出现咳痰、体重下降症状最多(P 0. 05)。SN组结节最大径显著高于p GGN组及m GGN组,p GGN组结节最小(P 0. 01)。SN组出现分叶征、毛刺征最多,其次为m GGN组及p GGN组(P 0. 01)。SN组原位腺癌最少,分化程度以中-低分化、低分化、差分化最多,出现送检淋巴结转移及脉管、胸膜、血管壁侵犯最多(P 0. 01)。结论 CT表现不同密度的孤立性结节肺癌、临床症状、影像表现及术后病理不同,恶性实质性结节较混合磨玻璃结节及纯磨玻璃结节,恶性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肺腺癌患者多层螺旋CT特征与病理亚型的相关性,旨在为早期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老年肺腺癌患者117例临床完整资料。术前2 w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根据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腺泡型组(n=65)、实性型组(n=9)、微乳头型组(n=10)、附壁型组(n=18)及乳头型组(n=15)。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仔细查阅5组病历资料,详细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灶分布、病灶大小及多层螺旋CT征象相关资料。结果 5组病理亚型病灶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附壁型组病灶直径偏小,腺泡型组、实性型组、微乳头型组及乳头型组病灶直径偏大;5组病理亚型CT特征中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出现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腺癌不同病理亚型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差异性,其中附壁型病变病灶较其他4种分型较小,且CT征象中分叶征出现率较低,腺泡型肺癌空气支气管征出现率较其他4种亚型高,此特点可为临床中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表现为纯磨玻璃密度的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与微浸润腺癌的CT表现及CT对两者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和32例微浸润腺癌的薄层螺旋CT表现,分析薄层螺旋CT中病灶的形态、边缘、内部及邻近结构改变等征象,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薄层CT显示病灶球形度、瘤-肺界面清晰及空泡征对于两者鉴别诊断有意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多呈球形/类球形,微浸润腺癌病灶直径多大于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其形态多呈不规则形,瘤-肺界面多清晰且多伴有空泡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亚厘米肺结节进行CT随访,并观察其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69例经病理证实为微浸润或浸润性腺癌的老年患者CT随访资料.结果 随访过程中,病灶增大者有32例,病灶内实性成分增多者有30例,其中有10例同时合并病灶增大及实性成分增多;2例磨玻璃灶中含空泡者病灶直径未见增大、但病灶内空泡被充填;另有5例病灶直径及性质均无变化.结论 亚厘米结节出现增大及实性成分增多提示恶性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