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与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的关系。方法 2015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病人425例,根据术后发生食管胃吻合口漏情况分为吻合口漏组(31例)和无吻合口漏组(394例)。检测血清VEGF、IGF-1水平,分析影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VEGF、IGF-1预测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发生的价值。结果 吻合口漏组术后血清VEGF、IGF-1水平降低,无吻合口漏组血清VEGF、IGF-1水平增高,吻合口漏组术前、术后1天、术后2天、术后3天血清VEGF、IGF-1水平均低于无吻合口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低白蛋白、术后3天VEGF、术后3天IGF-1与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有关(P<0.05)。术后3天VEGF、术后3天IGF-1水平预测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漏的曲线下面积为0.675、0.655,联合两项指标曲线下面积为0.841,高于单独指标(Delong z=3.752、3.218,P<0.05)。结论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管状吻合器在胸段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中的技术方法,总结其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22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7例行胸段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管状吻合器吻合术,151例行手工吻合术。结果术后吻合口瘘、乳糜胸、喉返神经损伤、胸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管状吻合器组手术吻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管状吻合器适用于多数胸段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吻合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对于颈段食管直径过细、胃长度不足等情况更宜手工吻合。术中切除胃小弯制作管状胃可有效延长胃长度,对成功进行胸段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颈部管状吻合器吻合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管状胃与次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80例在嵩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将2013-01—2015-01间实施的管状胃代食管手术作为对照组,将2015-02—2017-02间实施的次全胃代食管手术作为观察组,各9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160~180 min,平均170 min;观察组为150~170 min,平均165 min。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8例(20.00%),观察组1例(1.1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管状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比较,次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低,适合食管癌术中作为食管替代物重建消化道。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66岁.中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在外院行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胃代食管重建颈部吻合术.术后第4天出现颈部吻合口瘘及严重的肺部感染,经呼吸机辅助5天后气管插管内仍可见大量黄绿色胃液反复涌出,遂转我院ICU.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行三切口食管切除术(McKeown术)颈部吻合后发生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单一治疗组中行McKeown术,以管状胃代食管的所有食管癌患者,以术后出现良性吻合口狭窄并进行连续扩张次数≥3次的患者为狭窄组,无术后狭窄或狭窄较轻扩张次数<3次的患者为非狭窄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ASA评分、手术方式、吻合方式、管胃上提部位、肿瘤R0切除情况、吻合口瘘等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吻合口狭窄的危险因素。 结果共入选271例患者,有9.6%的患者需要行3次或3次以上的扩张治疗。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70岁)、术前新辅助治疗、手工吻合、胸骨后管胃上提路径、吻合口瘘、肿瘤的非R0切除与严重的吻合口狭窄均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吻合口瘘(OR=5.541,95% CI:2.110~14.549,P=0.001)和胸骨后管胃上提路径(OR=6.736,95% CI :1.623~27.965,P=0.009)是严重吻合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吻合口瘘、胸骨后上提路径是食管癌McKeown手术颈部吻合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管状吻合器在颈部食管胃吻合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0例食管上段癌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并用管状吻合器进行颈部食管胃吻合。抵钉座经颈部切口放入食管内,吻合器机身经胸部切口放入胃内,吻合通过颈部和胸部两切口共同完成。结果全部患者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经扩张后好转。结论管状吻合器用于颈部食管胃吻合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34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48例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42%。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优势比(OR)=3.934,95%可信区间(95%CI):1.431~9.478]、吸烟(OR=3.256,95%CI:1.204~8.863),术前合并糖尿病(OR=4.835,95%CI:1.454~11.562),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6.714,95%CI:1.528~13.762),肿瘤位于胸上段(OR=4.346,95%CI:1.447~10.382),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OR=3.977,95%CI:1.344~9.896)是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术中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OR=0.273,95%CI:0.194~0.875)是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保护因素。结论通过分析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发现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游离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根治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0年12月151例微创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均在胸腔镜下完成食管的游离,腹部手术早期采用开腹(57例),后期采用腹腔镜手术(94例)。制作管状胃后在颈部行食管胃吻合术。结果 2组在年龄、性别、术前辅助治疗、术后病理分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腹部淋巴结切除数量、腹部淋巴结阳性率、围手术期死亡、吻合口漏、管状胃坏死、胃排空延迟、腹部切口感染率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腹部手术时间更短[(54.3±21.0)min vs.(72.8±18.6)min,t=-5.489,P=0.000],腹部手术中出血量更少[(50.5±33.0)ml vs.(81.8±40.8)ml,t=-5.155,P=0.000]。结论腹腔镜技术已在当前食管癌手术的应用中初步显示出一定的优点和价值,不过仍然需要大样本的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食管癌根治术中管状胃与全胃重建食管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数据库,收集比较管状胃和全胃食管重建术治疗食管癌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年5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9个随机对照研究,共3012例患者,文献质量评价显示文章质量均为良好。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全胃代食管组相比,管状胃组的吻合口瘘[RR=0.64,95%CI(0.50,0.83),P=0.0006]、吻合口狭窄[RR=0.65,95%CI(0.50,0.86),P=0.002]、胸胃综合征[RR=0.19,95%CI(0.13,0.27),P<0.001]、反流性食管炎[RR=0.23,95%CI(0.19,0.30),P<0.001]、胃排空障碍[RR=0.39,95%CI(0.27,0.57),P<0.001]和肺部感染[RR=0.44,95%CI(0.31,0.62),P<0.001]等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减少,术后6个月和1年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更高(P<0.05)。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管状胃也比全胃更好(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减压时间,术后闭式引流时间,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术后3周和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术后3周生活满意度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比全胃在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食管-管状胃环形吻合器端侧吻合与半器械侧侧吻合术后近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采用食管-管状胃颈部半器械侧侧吻合术,36例采用食管-管状胃胸内环形吻合器端侧吻合术,比较两种吻合术后近期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结果半器械侧侧吻合术食管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3%(1/30例)和20.0%(6/30例),均低于环形吻合器吻合术的25.0%(9/36例)和61.1%(22/3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器械侧侧吻合和环形吻合器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3.3%(1/30例)和5.6%(2/3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一管状胃半器械侧侧吻合与形吻合器端侧吻合比较,术后近期吻合口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中T形吻合与圆形吻合的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食管癌切除食管胃T形吻合与圆形吻合的比较研究,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2月1日,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11篇文献共纳入987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其中T形吻合组551例,圆形吻合组43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较于圆形吻合组,T形吻合组的吻合口瘘[OR(95%CI)=0.48(0.27~0.87),P=0.015],吻合口狭窄[OR(95%CI)=0.14(0.08~0.23),P<0.001]及胃食管反流[OR(95%CI)=0.54(0.35~0.84),P=0.006]的发生风险较低。 结论食管癌手术使用T形吻合方式可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食管癌行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先左侧卧位行胸腔镜胸段食管的游离及淋巴结清扫;胸部手术完成后改平卧膀胱截石位行腹腔镜胃的游离及淋巴结清扫;胃游离后剑突下小切口完成管状胃的制作,再将管状胃从食管床拉至颈部与颈段食管间断吻合。结果中转开腹1例,无中转开胸。总手术时间:240~330min,平均270min;腹腔镜手术时间38~90min,平均65min;胸腔镜手术时间50~100min,平均70min。术中无大出血,总出血量100~300ml,平均225ml,其中腹腔出血10~50ml,平均20.4ml。共清扫纵隔淋巴结225枚,平均每例9.8枚;清扫胃左动脉旁、贲门左右淋巴结65枚,平均每例2.8枚。术后住院8~12d,平均9.2d。住院期间病人无死亡。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3例,颈部吻合口漏1例(术后第8天),乳糜胸1例(开胸行乳糜管结扎后治愈),声音嘶哑3例。23例随访1~11个月,平均7.7月,死亡1例,1例纵隔淋巴结广泛转移。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颈部吻合的食管癌切除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Lorola大学医院1985年3月~1997年3月行胃肠道手术2842例,手术类型包括急诊或择期的食管胃切除术、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术、小肠切除术、部分或次全结肠切除术,不包括胰、胆管手术。术后出现吻合口漏/渗引例,作者对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一)食管癌手术137冽,9例经食管裂孔行颈部食管胃吻合术,其余128例分别经右胸、腹部切口行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均未加空肠造疾。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疹6例问.4%),其中发生在颈部食管胃吻合者2例(行引流术后死亡1冽);胸腔内吻合者4例,2例吻合段切除重新吻合(术后死亡1冽),且例剖胸弓1流…  相似文献   

14.
消化道吻合器在颈部胃食管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食管癌切除后采用消化道吻合器行颈部胃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经验,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125例食管癌患者,根据采用的手术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器械吻合组:行食管癌切除后采用国产常州WGWB-26型吻合器进行颈部胃食管吻合;手工吻合组,行食管癌切除后采用手工方法进行颈部胃食管吻合.比较两种手术术式的胃食管吻合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器械吻合组吻合时间少于手工吻合组(30±5min vs.55±5 min, P<0.05),近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手工吻合组(0% vs.4.8%, 0% vs.9.5%,P<0.05);器械吻合组随访1~15个月食管X线钡餐检查证实无吻合口狭窄.结论 使用吻合器行胃食管器械吻合,能增加吻合的可靠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经食管床叠胃颈部分层斜坡吻合的临床经验,探讨中、上段食管癌的吻合部位及方法的改进,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实验组采用经食管床叠胃颈部分层斜坡吻合治疗胸中、上段食管癌98例,与对照组采用单层宽边吻合术92例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98例中,1例发生吻合口瘘,无吻合口狭窄,胃食管反流15例。对照组中5例发生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狭窄,胃食管反流16例。结论经食管床叠胃颈部分层斜坡吻合能有效减少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减轻胃食管反流等,提高术后生存率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33例食管癌患者行结肠代食管术及26例行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的围手术期情况,与围手术期相关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结肠代食管术较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术前准备工作量大;术中肿瘤易游离切除,切除彻底;术后食管残端癌细胞阳性率低;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尤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提出:年龄较小,体质好,肿瘤长者宜采用结肠代食管术;反之则采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随着食管胃颈部吻合病例增多,选择一种好的吻合方法更有意义。1995年2月至1999年2月我们采用半隧道吻合术共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62例,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明显减少胃食管返流。我们认为:食管胃颈部半隧道式吻合方法是一种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及手术效果好的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食管癌患者用管状胃与食管在颈部分层吻合与机械吻合重建上消化道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128例食管胸中段及上段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4例。A组,男46例、女18例,年龄40~75岁,术中采用管状胃在颈部与食管黏膜对黏膜、肌层对肌层的分层吻合法;B组,男51例、女13例,年龄43~71岁,采用机械吻合法。观察术后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颈部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2例,反流性食管炎12例;B组乳糜胸1例,颈部吻合口瘘8例,吻合口狭窄4例,反流性食管炎14例。结论分层吻合法能有效减少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管状胃可以有效预防或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术后患者远期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左胸小切口管状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5-09—2016-08间共手术治疗52例食管癌患者,均采用左胸小切口管状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发生并发症3例(5.77%),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和胃排空障碍各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有所缓解。末次随访,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胸小切口管状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可有效降低食管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术期相关因素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150例符合入选标准,根据术后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n=32)与非感染组(n=118)。记录两组麻醉药物使用总量,记录两组插管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全麻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晶体补充量、胶体补充量、术中总补液量、麻醉方法和单肺通气方式,比较两组非间断膨肺比例、鼻导管吸痰比例和术后哌替啶镇痛比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肺部感染组舒芬太尼与丙泊酚用量明显多于,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全麻时间、拔管时间明显长于,非间断膨肺比例、鼻导管吸痰比例和术后哌替啶镇痛比例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两组咪达唑仑与顺阿曲库铵用量、插管时间、术中出血量、晶体补充量、胶体补充量、术中总补液量、麻醉方法及单肺通气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舒芬太尼用量每增加7.5μg(OR=1.65,95%CI 1.24~2.85)、单肺通气时间每增加10 min(OR=2.14,95%CI 1.32~3.62)、全麻时间每增加20 min(OR=1.87,95%CI 1.46~3.15)、鼻导管吸痰(OR=2.03,95%CI 1.27~3.46)及术后哌替啶镇痛(OR=3.44,95%CI 2.25~5.13)是预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麻醉中使用合适的舒芬太尼总量、减少单肺通气时间与全麻时间、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术后采取自控静脉镇痛,有利于减少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