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目标反馈教学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参加2016年、2017年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87名学员为研究对象。2017年培训学员为试验组,采用目标反馈教学进行培训;2016年培训学员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培训结束后,通过培训考核成绩、学员对培训效果评价、带教教师座谈会形式对2种培训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临床实训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Z=-3.26、-3.42、-3.89,P0.01);试验组学员对培训效果的评分高于对照组(Z=-4.23,P0.01);教师对该培训方法的评价较好。结论目标反馈教学能更好地提高手术室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增强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学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处于非均衡状态下,如何提高心脏超声教学效果的方法和体会。方法:以2015-2017年在我院参与教学的300名研究生、规培生及进修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统一的理论、实践技能考核,根据考核的表现将受训对象分为四个层次,对其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结果:将受训对象进行分类教学可显著的提高教学效果。结论: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处于非均衡状态下的受训对象采取因人施教在心脏超声教学达到了重点突出,有效掌握,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MST)置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的系统化培训效果。方法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本院接受超声引导下MST置入PICC常规专科培训的护士29名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接受超声引导下MST置入PICC系统化专科培训的护士29名设为实验组。2个月后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带教老师认为实验组学员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及操作技能一次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学员理论知识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系统化培训教学模式优于常规培训教学模式,其能明显提高学员超声引导下MST置入PICC技术及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提高疗养康复专科护士培训效果的方法。方法采用理论授课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261名学员进行疗养康复护理技术培训。结果学员的理论知识和专科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结论疗养康复专科护士培训对学员开阔思路、夯实理论水平、提高临床技能、提升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建立〈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护〉的课程,培养武警部队护理学员应对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护能力.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设2007级234名学员为对照组、2008级224名学员为实验组,两组学员均进行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实验组增加现场应急救护技能训练,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结果 培训后实验组现场应急救护理论知识合格率91.07%,技能知识合格率95.1% 对照组应急救护理论知识合格率45.73%,技能知识合格率35.9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护〉的学科设置是培训武警部队护理学员进行现场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既有理论又有技能的考核是提高学员救护水平的有效方法,在基层部队和军队院校可以建立相应课程,以达到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基层卫生单位进行常见创伤超声快速诊断技术教学培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培训对象来自基层卫生单位的89名学员,其中超声医学零基础学员81名,占91.0%;理论授课老师为副高级以上超声专家,技能培训老师为熟练掌握超声快速诊断技术的超声医师;培训周期为4d(32学时);培训内容为基层卫生单位的常见急症和外伤超声快速诊断技能的理论授课和实际操作手把手教学。培训后全部学员参加理论知识笔试(百分制)和技能实际操作考核,并分析考核结果。 结果89名学员对培训的参与度为100%。培训后,81名超声零基础的学员理论平均成绩(93.7±5.0)分,8名有超声基础的学员理论平均成绩(95.5±3.0)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过培训,即使是超声零基础的学员,对创伤超声快速诊断理论知识的掌握与有超声基础者无差别。技能实际操作成绩,81名零基础的学员中,优秀率76.5%(62名/81名)、良好率23.5%(19名/81名),8名有超声基础的学员中,优秀率75.0%(6名/8名)、良好率25.0%(2名/8名)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培训,基层卫生单位的受训者能够迅速掌握常见创伤的超声快速诊断技术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消化内镜护理教学中应用多元化培训模式的效果评价。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短期培训的进修护士58人分为两组,其中2018年31人为对照组,2019年27人为试验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对对照组学员进行培训,采用多元化培训模式对试验组学员进行培训。对比两组学员理论知识及实践考核成绩,学员满意度及工作能力动态追踪评定。结果:试验组学员培训后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培训后工作熟练程度、工作能力评定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员对教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多元化培训模式对进修护士进行内镜护理培训,效果优于传统培训模式组,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适合军队医院骨科专科护士培训的有效方法.方法 通过20名学员的教学实践,从师资的选拔和培训、专科护士的理论技能集中培训和临床实践,开展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落实.结果 学员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优秀,培训的师资质量得到充分认可.结论 骨科专科护士的培训对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护理示范基地的建设都起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情景模拟工作坊在超声引导下区域麻醉(UGRA)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2020级24名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工作坊教学组(n=12)和传统教学组(n=12)。分析两组学员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评分。结果 理论考核中,工作坊教学组的基础理论和总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5、2.44,P均<0.05)。技能考核中,工作坊教学组的知识及能力、素质及总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89、2.85、5.21,P均<0.05)。工作坊教学组对UGRA操作的掌握程度、学习积极性、对课程设计新颖性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2、2.49、7.52、4.23,P均<0.05)。结论 情景模拟工作坊教学可以促进住培学员获得UGRA技能,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订基于深港合作的专科助产士培训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深港合作特色制订专科助产士培训体系与考核标准。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及2022年参加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举办的“专科助产士培训班”和深圳市某医院专科助产士培训的32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接受为期2个月的助产专科培训,收集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通过比较和分析学员理论考核成绩、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对方案进行评价。结果 学员教学满意度调查表总分为(93.41±5.14)分;培训后学员理论考核成绩为(77.03±4.60)分,高于培训前的(60.38±4.9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9,P<0.001);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为(87.56±4.23)分,均达标,学员顺利取得结业证书。结论具有深港合作特色的专科助产士培训方案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学员自我学习能力及教学质量,提高其临床实践水平,可促进深港合作的专科助产士培训的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深圳地区救生员心肺复苏(CPR)知识普及培训的效果.方法:比较不同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的救生员培训前后CPR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水平.结果:1680名救生员培训前后、不同文化程度CPR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合格率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不同年龄段救生员培训前CPR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无明显差异,但培训后有明显差异,P<0.05;男女救生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无明显差异.结论:专项培训可明显提升救生员CPR知识及实践技能,利于提高院前溺水至呼吸心跳骤停的现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麻醉科护士培训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省48所医联体单位的101名学员进行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麻醉科护士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和临床实践,并通过调查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满意度评估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前101名麻醉科学员麻醉核心能力得分为(125.57±4.80)分,培训后得分为(156.45±4.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学员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均分分别为(88.76±2.34)分、(86.68±3.46)分;学员对培训体系的满意度均分为(4.89±0.34)分。结论通过对麻醉科护士培训,提高了麻醉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巩固了麻醉科护士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3.
张静  王国玉  李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8):1181-1182,1184
目的探讨视频教学结合情景缺陷教学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视频教学及情景缺陷教学方法对2019年12月某省级继续教育项目中的210名学员进行新生儿复苏技能培训,培训前后对学员的新生儿相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对视频教学结合情景缺陷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培训后关于新生儿复苏理论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包括用物准备、初步复苏、正压通气、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复苏后处理6个方面)明显优于培训前(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对课程的满意度评价由低到高分别为教师表现(89.05%)、学习效果(90.48%)、教学模式(98.09%)。结论视频教学结合情景缺陷教学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获得较高的教学满意度,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员新生儿复苏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知识培训对收治14岁以下患者的临床科室护士的培训效果。方法本院组建了儿科知识培训小组,根据需求内容有针对性的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技能考核、临床综合能力得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培训,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核成绩、临床综合能力及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均较培训前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JCI标准下基于同质护理服务理念培训提高了临床护士的儿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水平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牛敏  王馨语  雷红  杨朝纲 《护理学报》2018,25(13):11-14
目的 探究标准化病人在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案例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麻醉科进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12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随机法随机分为单纯案例式教学组(n=60)和案例式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组(n=60),分别采用单纯案例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进行培训,比较2组学员培训前后的理论知识考核和护理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并发放教学方法 评价问卷调查表,分析2种教学方法 的培训效果.结果 在接受培训前考核成绩无明显差异的前提下,2组学员在培训结束后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无统计学差异(94.24±0.41 vs 94.12±0.58,P=0.193),但案例式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组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单纯案例式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6.32±2.21 vs.82.24±4.75,P<0.001).结论 在麻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案例式教学中引入标准化病人,更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护患沟通能力,从而提升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有效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魏春苗  穆燕  殷艳 《护理研究》2013,27(7):655-656
[目的]探讨经验学习圈理论在2011年手术室专科护士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1年的专科护士技能培训中,按照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积极实践4个循环过程实施,并将培训效果与2010年(传统教学法)进行纵向比较。[结果]2011年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2010年技能考核成绩(P<0.01),2011年终末技能考核成绩优于2010年(P<0.05)。[结论]以经验学习圈理论为支持的技能培训模式效果满意,能强化教学效果,并进一步提高学员的技能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项目导向教学法在实习护生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在儿科实习的129名专科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5名和对照组64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技能培训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机能培训基础上采取项目导向教学法,两组均培训1个月;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践技能自我评估情况及带教老师和家属对两组实践技能的评估情况。结果:培训1个月后,观察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自我临床实践技能评价、带教老师和家属对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项目导向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实习护士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能增强实习护士的综合素质,改善家属对实习护士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交互式实践教学对提高军队任职教育学员介入超声专业能力的作用。方法选取我校2015级31名军队任职教育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交互式实践教学组16名和传统教学对照组15名,均进行4周共计80学时的集中培训后,考核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培训效果。结果与传统教学对照组比较,交互式实践教学组在介入超声理论知识掌握和操作技能考核方面得分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交互式实践教学有效激发了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军队任职教育学员对于介入超声专业的学习兴趣,能够显著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消毒供应中心岗位技能培训基地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消毒供应中心岗位技能能手的培养和效果.通过建立消毒供应中心岗位技能培训基地,应用"实践-讲座-研讨"每日循环的培训方法对学员实施培训,提高了学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有助于学员正确理解和落实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现场模拟教学法在消防队员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0名消防队员采用现场模拟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CPR基础理论、流程步骤的培训,并对培训前后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问卷测评与考核。结果:学员培训后CPR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总及格率明显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现场模拟教学培训法不仅是提高消防队员CPR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方法,而且为专业护理人员走进社区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探索了一套有效的培训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