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4-05—2017-05间收治的100例基底节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均50例。对照组给予经颞叶皮层造瘘手术,观察组给予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清除基底节血肿。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内总血肿清除率(82.0%)高于对照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根据GOS评分,观察组总预后良好率(72.0%)高于对照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血肿清除率高,生存质量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手术治疗老年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住院院的老年基底节脑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内血肿,对照组为传统骨瓣开颅治疗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术后3月随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观察组术后3月ADL评分Ⅰ级5例(20%),Ⅱ级7例(28%),Ⅲ级8例(32%),Ⅳ级4例(16%),Ⅴ级1例(4%);对照组术后3月ADL评分Ⅰ级2例(8%),Ⅱ级6例(24%),Ⅲ级9例(36%),Ⅳ级6例(24%),Ⅴ级2例(8%)。观察组术后ADL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老年基底节脑出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经侧裂岛叶入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12—2015-12间收治的96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类型基底节区脑出血经侧裂岛叶入路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血肿完全清除率90%,住院治疗过程中死亡6例,并发症发生率20.8%,不同类型基底节区脑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随访过程中,6例死亡。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颞叶皮质入路进行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采取经外侧裂入路进行血肿清除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周采集外周静脉血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NSE)、S-100B蛋白水平,并采用哥斯拉昏迷量表(GCS)评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价;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NSE、S-100B、H2S以及NGF分别为(10.33±1.09)μg/L、(0.09±0.01)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GCS得分为(13.58±1.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良好率为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可以有效降低对脑组织的影响,改善患者的预后,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相比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60例。大骨瓣组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组行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SF-36评分。结果小骨窗组术后第1天的血肿清除率,以及3个月的SF-36评分均高于大骨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采取额颞部扩大翼点入路切口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血肿。结果本组32例患者,术中显露血肿腔良好,在显微镜下血肿清除较彻底,止血效果良好,减压充分。患者出院时按GOS评价治疗效果:恢复良好:14例(43.8%);中重残:12例(37.5%);植物生存:2例(6.25%);死亡:4例(12.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清除血肿彻底、疗效佳等优点。可以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观察组42例,接受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血肿清除程度、术后意识障碍、术后脑水肿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程度更高,治疗后7天内两组病人的GCS评分存在差异,观察组病人术后3天、5天、7天脑水肿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24%(19/42),对照组为67.5%(27/40),观察组病人的ADL评分在术后30天、90天和120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间略长,血肿清除效果好,术后脑水肿更轻,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和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小骨窗组给予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巴氏指数(BI)(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并发症。结果 与传统组相比,小骨窗组术中出血量较低,手术时间较短(P<0.05);小骨窗组术后1周GCS评分较传统组高(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小骨窗组BI较传统组高(P<0.05);小骨窗组并发症发生率3.33%较传统组26.67%低(P<0.05)。结论 与传统骨瓣开颅手术相比,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并可促进患者昏迷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和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小骨窗组给予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巴氏指数(BI)(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并发症。结果 与传统组相比,小骨窗组术中出血量较低,手术时间较短(P<0.05);小骨窗组术后1周GCS评分较传统组高(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小骨窗组BI较传统组高(P<0.05);小骨窗组并发症发生率3.33%较传统组26.67%低(P<0.05)。结论 与传统骨瓣开颅手术相比,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并可促进患者昏迷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2008年8月~2012年8月对25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在显微镜下分离外侧裂,经岛叶无血管区进入血肿腔,行血肿清除术。术后按照严格的内科治疗,控制血压,神经营养,康复治疗,进行ADL评分。结果术后存活24例,死亡1例(4.0%)。24例术后3个月按ADL评分:Ⅱ级13例(54.2%),Ⅲ级8例(33.3%),Ⅳ级2例(8.3%),Ⅴ级1例(4.2%)。结论经侧裂-岛叶人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新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在超早期内(≤6h)采用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手术12例中死亡1例,存活11例。术后因二次出血再手术1例,颅内感染1例。术后随访3~6个月,依据GOS评分,优7例,良3例,中1例。结论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疗效好,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 方法 对43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充分清除血肿和精确止血,术中注意脑组织和脑血管保护,并根据术前神志及术中脑压情况决定是否去骨瓣减压,破入脑室者术中先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 结果 31例血肿清除率达到90%,小于80%者4例,介于两者之间8例.术后43例随访6~18个月,依据ADL分级:Ⅰ级8例,Ⅱ级18例,Ⅲ级11例,Ⅳ级5例.死亡1例,死于肺部感染,术后再出血1例. 结论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有效的微创方法,具有精细彻底清除血肿、对脑组织损伤轻微和有利神经功能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优势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优势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侧裂-岛叶入路,对照组采用颞中回入路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效果、语言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预后。术后1个月及3个月采用汉语失语症成套检测(ABC)评价患者语言功能情况,术后3个月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量表(BDAE)评价患者失语症严重程度与恢复情况,预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优于对照组(92.50%VS 75.00%,P<0.05),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77.50%VS 55.00%,P<0.05)。汉语失语症成套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3月均较术后1月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3月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月观察组语言功能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VS62.50%,P<0.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行血肿清除治疗优势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应用七氟醚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90例急性颅内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行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全麻,观察组行七氟醚、丙泊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10 min(T_0)、手术开始后90 min(T_1)、手术结束(T_2)、术后24 h(T_3)患者的颅内压、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1)T_0~T_2时,2组患者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3时观察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_0时2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3时,观察组血清NSE、S-100β蛋白、TNF-α、IL-6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应用七氟醚麻醉,具有脑组织损伤小、炎症反应轻等优点,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早期微创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联合亚低温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进行超早期微创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检测血清NSE和S-100β含量变化,评价临床疗效,比较BI和FMA评分,观察脑出血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30d血清NSE和S-100β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总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90d BI和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微创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缓解脑组织损伤,提高疗效水平,促进术后康复,预防脑出血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D-Slicer结合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显微手术组(n=30)和神经内镜组(n=30)。显微手术组采用骨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神经内镜组在3D-Slicer软件及神经内镜辅助下行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神经内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残留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显微手术组,而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显微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神经内镜组明显优于显微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个6月随访神经内镜组的预后良好率为60.0%,显著高于显微手术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Slicer结合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预测不同年龄患者术后谵妄(PD)的准确性.方法 拟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400例,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4组(n=100):青年组(Ⅰ组)年龄18~44岁;中年组(Ⅱ组)年龄45 ~ 59岁;老年组(Ⅲ组)年龄60 ~ 74岁;高龄组(Ⅳ组)年龄≥75岁.采用精神紊乱评估法判断PD,记录术后72 h内PD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PD分为非谵妄亚组(NPD亚组)和PD亚组.于术前1d、出麻醉恢复室时、术后24和72 h时取血样,测定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绘制S-100β蛋白判断P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ROC)曲线.结果 与Ⅰ组和Ⅱ组比较,Ⅲ组和Ⅳ组PD发生率升高,持续时间延长(P<0.05);与Ⅲ组比较,Ⅳ组PD发生率升高,持续时间延长(P<0.05);Ⅰ组~Ⅲ组的PD亚组和NPD亚组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和NPD亚组比较,Ⅳ组的PD亚组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升高(P<0.05),Ⅰ组的PD亚组出PACU和术后24 h时血清NSE浓度降低(P<0.05),Ⅱ组~Ⅳ组的PD亚组和NPD亚组血清NS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Ⅳ组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判断PD的ROC曲线下面积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0.329(0.127 ~ 0.531)、0.352(0.168~0.536)、0.619(0.466~0.772)和0.921(0.846~ 0.995);灵敏度分别为50%、50%、56%和88%;特异度分别为29%、22%、46%和86%.结论 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升高可预测75岁以上患者PD的发生,NSE不能预测各年龄段患者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经侧裂小骨窗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采用经侧裂小骨窗手术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1例(侧裂组),失访10例;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103例(传统组),失访21例,回顾性比较两组获得随访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1.830,P=0.400);侧裂组术后1月GOS分级明显优于传统组(χ^2=12.553,P=0.000);术后30 d死亡结局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侧裂组患者有更高的生存获益(χ^2=4.024,P=0.045);侧裂组患者术后6月ADL评分优于传统组(χ^2=5.914,P=0.015)。结论经侧裂小骨窗手术对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血肿清除效果与开放手术相当,但术后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获益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效果。方法将2011-01—2015-12间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额下入路显微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昏迷评分、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可有效改善GCS评分,提高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中药强化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出血术后西医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行醒神开窍、凉血止血、平肝熄风、清热涤痰、化痰通腑、扶正祛邪、益气活血等整体辩证施治。对比观察两组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肺部感染率、平均住院日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个月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手术患者具有较为确切的临床疗效,挖掘中医药的传统理论精髓服务于基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