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吸虫毛蚴动态自动识别系统在常规尼龙绢集卵孵化法观察毛蚴中的价值。方法 在牛粪中加入不同数量的日本血吸虫新鲜虫卵,分为低感染组、中感染组和高感染组,以不含虫卵的牛粪为阴性对照组,比较不同组毛蚴识别系统与肉眼观察法检测毛蚴的效率、准确率;同时观察不同毛蚴数量和不同检测时间毛蚴识别系统检出毛蚴数量。结果 该系统可自动识别毛蚴,阳性检测率和检测效率均明显高于肉眼观察法;尤其在低感染组,毛蚴识别系统阳性检测显著高于肉眼观察法([χ2] = 10.769,P = 0.002)。毛蚴识别系统检测1 min可用于现场检测粪便样本。结论 血吸虫毛蚴动态自动识别系统可有效提高尼龙绢集卵孵化法毛蚴检测效率和准确率,可替代肉眼观察法用于血吸虫病现场查病及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吸虫毛蚴动态自动识别系统在常规尼龙绢集卵孵化法观察毛蚴中的价值。方法 在牛粪中加入不同数量的日本血吸虫新鲜虫卵,分为低感染组、中感染组和高感染组,以不含虫卵的牛粪为阴性对照组,比较不同组毛蚴识别系统与肉眼观察法检测毛蚴的效率、准确率;同时观察不同毛蚴数量和不同检测时间毛蚴识别系统检出毛蚴数量。结果 该系统可自动识别毛蚴,阳性检测率和检测效率均明显高于肉眼观察法;尤其在低感染组,毛蚴识别系统阳性检测显著高于肉眼观察法([χ2] = 10.769,P = 0.002)。毛蚴识别系统检测1 min可用于现场检测粪便样本。结论 血吸虫毛蚴动态自动识别系统可有效提高尼龙绢集卵孵化法毛蚴检测效率和准确率,可替代肉眼观察法用于血吸虫病现场查病及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模拟现场实验,比较血吸虫毛蚴动态自动识别系统与传统人工肉眼观察法检测血吸虫毛蚴的效果,以评价毛蚴自动识别系统替代人工肉眼观察法检测血吸虫毛蚴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血吸虫病非流行区居民粪便样本260份,按不同实验需要制作含有血吸虫毛蚴的检测样本瓶。制作30份阳性样品(每瓶中放入5条毛蚴)用于敏感性实验,由2名检验人员采用传统人工肉眼观察法检测,再采用毛蚴自动识别系统进行检测,比较阳性检出率。制作30份阳性检测样品(每瓶中放入10条毛蚴),由2名操作人员分别采用同一台毛蚴自动识别系统在不同时间检测,比较检测结果。从200份阴性粪便样品中随机抽取90份,加入不同数量毛蚴,制作成阳性样品。将90份阳性样品分为3组,每组30份。第1组每份样品分别加入21条毛蚴、第2组每份样品分别加入6 ~ 20条毛蚴、第3组每份样品分别加入1 ~ 5条毛蚴,然后与其他110份阴性样本混合。采用盲法的原则,由2名检验人员先采用传统人工肉眼观察法检测该200份样品,再用毛蚴自动识别系统进行检测,比较两者检测时间、正确率、漏检率、误检率等参数。结果 2名检测人员采用人工肉眼观察法对30份阳性样本的检出率分别为43.33%和33.33%,而毛蚴自动识别系统检出率为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7.05]、12.97,[P均< 0.01])。2名检测人员采用同一台毛蚴自动识别系统检测30份阳性样本的检出率分别为96.67%和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7,P > 0.05)。毛蚴自动识别系统检测血吸虫毛蚴阳性样品的正确率为98.00%,高于人工肉眼观察法的79.75%;检出阳性样本的用时仅为人工肉眼法的50%;毛蚴自动识别系统的阳性漏检率和误检率分别为2.22%和1.82%,明显低于人工检测的35.56%和7.73%。结论 与传统人工肉眼观察法相比,毛蚴自动识别系统检测血吸虫毛蚴具有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检测时间短、正确率高、漏检率和误检率低等优点,在现场和临床血吸虫毛蚴检测中可取代人工肉眼观察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血吸虫病病原学检测能力,评价尼龙绢集卵孵化法现场检测效果,为建立血吸虫病监测点病原学诊断质控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81个血吸虫病监测点血检阳性居民病原学检查资料,分析Kato?Katz法和尼龙绢集卵孵化法的检测效果;由各监测点采用单盲法检测国家血吸虫病诊断参比实验室统一提供的血吸虫虫卵孵化质控样本,比较两种病原学诊断方法检测的符合率、误检率和漏检率。结果2011年全国81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共采用Kato?Katz法和尼龙绢集卵孵化法检测3 780例血检阳性居民,查出双阳性127例,双阴性3 513例,总符合率为96.30%;其中Kato?Katz法检出阳性173例,阳性率为4.58%;尼龙绢集卵孵化法检出阳性221例,阳性率为5.85%。两法共检出阳性267例,总阳性检出率为7.06%,较单纯Kato?Katz法阳性检出率提高54.15%( χ2 = 21.32,P < 0.01)。2012年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80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共检测病原学孵化质控样240份(阳性160份,阴性80份),检出阳性样本105份,阴性样本67份,总符合率为71.67%(172/240),总漏检率为34.38%(55/160),其中强阳性样本漏检率为32.50%(26/80),弱阳性样本漏检率为36.25%(29/80),阴性误检率为16.25%(13/80)。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和四川6省血吸虫病监测点对病原学孵化质控样本检出率分别为61.11%、80.00%、77.08%、90.48%、58.33%和5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4.27,P < 0.05)。结论 尼龙绢集卵孵化法现场检测血吸虫病效果显著优于Kato?Katz法,但大多数血吸虫病监测点对尼龙绢孵化法的掌握程度较低,需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诊断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采用Kato-Katz法检查血吸虫卵时,发现血吸虫卵在24h后,卵内毛蚴消失。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探索应用甲醛溶液在载玻片上固定粪渣,可以保持血吸虫卵内的毛蚴完整清晰。 材料和方法 1 粪便标本 选择疫区常规尼龙绢筛集卵法,三送三检粪卵阳性患者的粪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目的 探讨Parasep?粪便离心管法在血吸虫病病原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法 选择湖北省江陵县2个血吸 虫病流行村6~65岁居民为研究对象,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 (Kato?Katz法)、 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和Parasep?粪便离心管 法进行病原学平行检测, 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结果 2个村共检测803人, 共查出血吸虫虫卵阳性15例, 平均粪 检阳性率为1.87%。其中Kato?Katz法、 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和Parasep?粪便离心管法粪检阳性率分别为0.75%、 1.49%和 1.12%, Parasep?粪便离心管法的检出率是Kato?Katz法的1.49倍。2个村Kato?Katz法的漏检率最高, 分别为57.14%和 62.50%, 尼龙绢集卵孵化法最低, 分别为14.29%和25.00%。Parasep?粪便离心管法可使显微镜下虫卵形态不变, 卵内毛 蚴结构清晰, 容易辨认。结论 结论 在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 Parasep?粪便离心管法可作为日本血吸虫病病原学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集卵孵化法与Kato-Katz法不同检查次数诊断血吸虫病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选择一种适宜现场应用的血吸虫病病原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和Kato-Katz法不同的检查次数对血吸虫病流行村的337例居民进行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次数诊断血吸虫病的效果.结果 337份粪样中,Kato-Katz法1送3检血吸虫卵检出率为19.6%,Kato-Katz法2送6检的检出率为22.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81.59,P<0.05);Kato-Katz法1送3检的血吸虫卵检出率为18.1%,集卵孵化法血吸虫毛蚴检出率为17.5%,两种方法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53.878,P>0.05);Kato-Katz法2送6检的检出率为22.55%,Kato-Katz法加集卵孵化法的检出率为22.55%,两法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251.619,P>0.05) .结论 Kato-Katz法1送3检与尼龙绢集卵孵化法联合运用可以取代Kato-Katz法2送6检,是一种适宜于现场应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型户用沼气池对血吸虫卵杀灭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新型户用沼气池对血吸虫卵的杀灭效果。方法将含活血吸虫卵的阳性人粪以模拟自然排粪状态和用尼龙绢袋包裹两种方式投放到沼气池中,前者每周、后者在平常出粪和大量出粪两个时期每两周取出粪样进行孵化并计数毛蚴。结果以自然排粪方式投放,连续9周每周从沼气池出口取样孵化均为阴性;以尼龙绢袋包裹方式投放后,从第4周开始孵化计数为零。结论新型户用沼气池对血吸虫卵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3种孵化法检测牛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将野外收集的血吸虫病阳性牛粪和实验室人工定量掺入虫卵的牛粪,分别用粪便铜丝筛淘洗尼龙兜过滤孵化法(常规法)、快速粪便毛蚴孵化法(快速法)、粪便双层尼龙兜淘洗孵化法(双层法)做病原学检测.结果 快速法毛蚴相对孵出率为100%,而常规法为40.00% ~ 81.86%,双层法...  相似文献   

10.
日本血吸虫病原诊断有涂片法、集印法、孵化法[1],但涂片法漏诊率较高,集卵法和孵化法费工费时。为此,我们根据日本血吸虫虫卵的比重,经多次试验,配制出一种价廉,比重在1.26±0.01的溶液进行日本血吸虫虫卵漂浮法诊断,并用尼龙绢集卵孵化法、Kato-Katz法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粪便标本及配制急性血吸虫病人粪便45份,及配制成EPG<20的阳性粪便20份,其配制方法是将EPG为72的急性血吸虫病人粪便分别按1:2.8、卫:3.0、*:3.5、且:《.*、*:5·入1’人0、1’9·2、1。11·0的比例用正常人粪便稀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特异的痕量检测日本血吸虫毛蚴的PCR方法。方法取感染6~8w日本血吸虫的小鼠肝脏,碾磨后沉淀,孵化并利用间接连续离心法富集毛蚴,采用蛋白酶K-苯酚法提取毛蚴基因组DNA。登陆GenBank查询获得日本血吸虫保守序列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脱氧核酸(18SrDNA)基因,利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Premier5.0和Oligo6自主设计一对引物,建立检测日本血吸虫毛蚴的PCR方法。梯度稀释血吸虫毛蚴基因组DNA进行PCR方法的灵敏性试验,设置阴性对照,PCR产物通过电泳鉴定。结果 PCR扩增日本血吸虫毛蚴得到特异性DNA片段,片段长度为463bp,阴性对照组无扩增产物。PCR法可检测出日本血吸虫毛蚴DNA的最低浓度为62.5pg/μL。结论建立的检测日本血吸虫毛蚴PCR方法灵敏、特异,具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羊粪中日本血吸虫虫卵在江滩自然环境中的存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羊在日本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山羊动物模型,收集感染性山羊粪便,观察环境温度和羊粪含水量对羊粪中日本血吸虫虫卵孵化率的影响。选择江堤外一块草滩作为实验现场,观察春、冬季羊粪在江滩的暴露时间对虫卵孵化率以及阳光直晒对虫卵生存的影响。结果在25℃实验室环境中,羊粪中日本血吸虫虫卵孵化率与羊粪含水量呈高度正相关(r=0.87)。当羊粪含水量降至7.6%时,虫卵失去孵化能力。保持羊粪含水量不变,将羊粪暴露在-5℃环境中,随暴露时间延长,粪便中虫卵孵化率逐渐降低;暴露5 h后,孵化率降至0。将羊粪样本暴露于5、15℃和25℃环境中,随暴露时间延长,粪便中虫卵孵化率逐渐降低,暴露52 d后仍有2.3%、5.0%和0.9%虫卵存活并可孵化出毛蚴。将羊粪暴露于35℃环境中,随暴露时间延长,粪便中虫卵孵化率逐渐降低,暴露13 d后孵化率降为0。冬季(气温-2~10℃)随暴露时间延长,暴露于江滩滩面的羊粪中虫卵孵化率逐渐下降,暴露21 d后孵化率降至0。春季(气温16~19℃)随暴露时间延长,暴露在江滩滩面的羊粪中虫卵孵化率逐渐下降,暴露5 d后虫卵孵化率降至0.9%。同一滩块暴露相同时间后,暴露在有阳光直晒滩面羊粪中的虫卵孵化率低于无阳光直晒滩面。结论羊粪中的日本血吸虫虫卵生存与环境温度和羊粪含水量(即湿度)有关,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虫卵孵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13.
荣宝对血吸虫病畜粪虫卵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荣宝对家畜粪便中血吸虫卵的杀灭作用。方法在含有血吸虫卵的家畜新鲜集卵粪渣中按0.5%、1.0%、2.0%、3.0%的比例分组加入荣宝混合,同时按0.25%、0.5%、1.0%、2.0%的荣宝比例分别与同一新鲜粪便作直接搅拌。另外,制作高度10.0cm和18.5cm的粪柱,并按1.0%和3.0%的比例分别在粪柱底面和顶层洒上荣宝,各组以相同的粪便和方法作对照,处理一定时间后,抽样(高度组在粪柱中部取样)观察各组毛蚴孵化情况。结果荣宝与集卵粪渣混合或与新鲜粪便直接搅拌处理24h以上时,集卵粪渣加入0.5%-3.0%比例荣宝、新鲜粪便加入0.25%-2.0%比例荣宝的粪便中血吸虫卵均不能孵化;如果混合处理在2h以下时,集卵粪渣中加入0.5%-1.0%荣宝仍可见毛蚴孵出,加入2.0%-3.0%荣宝则不能,最佳药物浓度为1.0%-2.0%,有效处理时间24h以上。10.0cm高度粪柱中加入3.0%荣宝处理4d或1.0%荣宝处理5d开始不能孵出毛蚴;18.5cm高度粪柱中加入1.0%或3.0%荣宝处理8d尚可见到毛蚴孵出。所有对照组在各处理时间均可孵出毛蚴。结论荣宝具有杀灭家畜粪便中血吸虫卵的作用,其粪、药混合处理方式优于分层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ROC曲线确定磁分离酶联免疫法(MPAIA)在血吸虫病临床免疫诊断中的最佳临界值。方法选择湖北省荆州市部分居民,用病原学和MPAIA方法同时对该人群进行检查。同时采用MPAIA方法对确诊的钩虫病、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及乙肝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用ROC曲线确定MPAIA在血吸虫病诊断中的最佳临界值。结果共检测549人,有疫水接触史的224人中,病原学检测阳性79人,MPAIA检测阳性92人;无疫水接触史的185人中,病原学检测均为阴性,MPAIA检测阳性2人。MPAIA法检测钩虫病、囊尾蚴病、旋毛虫病与乙肝患者血清均为阴性。ROC曲线确定血吸虫病诊断的最佳临界值为0.403(550nm),曲线下面积为0.923。结论 MPAIA在血吸虫病诊断中的最佳临界值为0.403(550nm),但应结合专业知识及实际情况来确定临床最佳临界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基于RNA-seq的二代测序技术分析日本血吸虫侵袭前后的湖北钉螺转录组的表达,为进一步完善湖北钉螺基因结构信息及挖掘血吸虫感染钉螺相关分子标记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分别提取日本血吸虫毛蚴感染后第7天、第30天湖北钉螺组织和正常钉螺组织的总RNA,经RNA质量检测合格后建立e DNA文库,利用Illumina NextSeq500测序仪进行测序得到原始序列数据;测序数据经过滤和de novo拼接后,进一步开展转录本注释和聚类分析。结果共得到63 686条广泛通用的基因数据(Unique gene,Unigene),基因功能注释及功能群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一般性功能蛋白质编码Unigene占比最多(15.36%),其次是信号转导(11.75%)、转录后修饰(8.89%)等,此外还有较高比例的未知功能蛋白质编码Unigene(12.20%)。结论日本血吸虫侵袭后的湖北钉螺转录组表达信息显示有数个基因呈显著性上调或下调表达,本研究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湖北钉螺与血吸虫感染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