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CP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21年10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泌尿外科治疗的40例CCPRC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比较其与我院同时期40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和1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患者的预后情况。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 4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31~84岁;38例为单侧,2例为双侧肿瘤;3例呈多灶性病变。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肿块最大径3.0~95.0 mm,平均(27.6±18.1)mm。病理分级均为Fuhrman 1~2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K7、CA-IX阳性。患者术后随访5~12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6个月:1例骨转移后死亡,2例同侧复发,1例罹患原发食管癌。CCPRCC患者生存预后明显好于CCRCC(P<0.001)和PRCC(P=0.005)患者,而CCRCC与PRCC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结论 CCPRCC恶性程度低,确诊依靠特征性的病理学与免疫组化特点,手术...  相似文献   

2.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表现,提高对此类型肾癌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占同肾癌的1.9%,平均发病年龄52岁。无自觉症状者5例,血尿4例。7例行肾癌根治术,1例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1例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肿瘤最大径4-15cm,多位于肾皮质,淡黄色到金黄色,单灶或多灶性结节性长。均以乳头或乳头管状结构为主,乳头轴心可见泡沫细胞。9例均有细胞角蛋白CK7表达。Fuhrman病理分级G13例、G24例、 G32例。TNM病理分期pT27例、pT3a1例、pT3bN1V1b1例。随访7例无瘤生存36-134个月,1例G2pT3b者无瘤生存11个月,1例G3pT3a者13个月后死于肾癌转移。结论 乳头状肾细胞癌是少见的肾癌,表现为低分期,预后好。  相似文献   

3.
肾嫌色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提高对肾嫌色细胞癌的认识. 方法 对1998年2月至2009年7月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嫌色细胞癌的7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42例,女33例.平均年龄56(25~74)岁.均为单发肿瘤,左肾36例,右肾39例.比较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级、分期与预后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生存关系.结果 肿瘤平均直径7.3(2.5~17.0)cm,大体切面以灰黄、灰红色为主(50/75例),肿瘤细胞多为体积较大的多角形嫌色细胞和小圆形嗜酸细胞.T1N0M0 30例,T1N0M11例,T2N0M0 26例,T2N0M11例,T3N0M0 11例,T3N0M1 3例,T3N1M0 1例,T4N0M1 1例,T4N1M11例.依照Fuhrman分级系统,Ⅰ级3例,Ⅱ级24例,Ⅲ级46例,Ⅳ级2例.平均随访44(9~93)个月,死亡7例,其余均无瘤生存.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3%和90.7%.单因素分析示肿瘤大小(P=0.028)、TNM分期(P=0.000)和肿瘤侵袭、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可作为肾嫌色细胞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少见肾癌类型,多数瘤体较大,预后较好;细胞核分级较高,不适用Fuhrman分级系统;TNM分期可作为肾嫌色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4.
56例肾细胞癌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肾癌)的手术方式,以进一步提高其疗效。方法:对56例肾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根治性肾切除术者48例,其中4例同时进行下腔静脉癌栓切除术;实施保留肾单位手术者3例;实施其他类型手术者5例。结果: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40例,颗粒细胞癌10例,混合型癌6例。42例获得随访,其中3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0/42) 、54.2%(13/24)和20.0%(2/10)。结论:根治性肾切除术仍是目前 肾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保留肾单位手术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临床罕见的肾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并进行生存分析。方法 获取2016—2019年SEER数据库中的肾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并进行临床特征描述,利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在SEER数据库中,共检索出191例临床资料完整且经组织学确诊的肾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其中男性112例(58.7%),女性79例(41.3%);组织学分级1~2级136例(71.2%),3~4级19例(10.0%);临床分期T1期174例(91.1%),T2~T3期17例(8.9%)。1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肺转移合并淋巴结浸润和静脉瘤栓),2例发生静脉瘤栓。接受手术治疗181例(94.8%),根治性肾切除术和肾部分切除术是主要的手术类型,术后复发导致死亡1例,术后因其他原因死亡4例。整体患者第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8.5%、97.4%。结论 肾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具有较低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极少发生肿瘤进展和远处转移,具有良好的预后和极低的疾病特异性死亡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和肾部分切除术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头肾状细胞的特点及诊断依据。方法 报告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的诊治情况,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2例病理观察,其乳头状结构分别占60%和75%,肿瘤组织有部分发生坏死和囊性变。例2的CT呈现典型的低血流病灶。并伴有完整的包膜。结论 病理中乳头状结构和CT低血流、坏死或囊性变是乳头状肾细胞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总结分析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9年收治的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53例肾透明细胞癌比较.结果:乳头状肾细胞癌组患者年龄57.3(47~78)岁,皆为男性,占同期肾细胞癌9.4%.就诊时3例无症状,2例出现肉眼血尿,1例双侧腰痛伴腹部包块.肿瘤平均最大径为6.6(2.6~16.0)cm,未见多中心病灶.TNM分期:T1a N0 M0 3例,T1b N0 M0 1例,T2 No M0 2例 病理分型I型3例,Ⅱ型3例 Fuhrman分级Ⅱ级2例,Ⅲ级4例.与肾透明细胞癌相比,乳头状肾细胞癌好发于男性,影像学检查不具备恶性肿瘤特征,确诊有赖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临床分期皆为I期或Ⅱ期.就诊时无一例出现远处转移.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在临床表现上与肾透明细胞癌相似,但在影像学表现、病理形态及生物学行为上均与肾透明细胞癌有所不同.根治性肾切除术是目前首选治疗方式.靶向治疗有可能成为转移性乳头状肾细胞癌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囊性肾细胞癌(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是一种少见的肾细胞癌.有独特的大体及镜下特征.属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良好。本组收集5例CRCC病例.对其病理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肾细胞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长期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细胞癌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3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男159例,女84例,平均年龄58(24~77)岁.肿瘤直径平均3.4(1.1~6.7)cm.孤立肾肾癌3例,双侧肾癌11例.TNM分期T_(1a) 237例,T_(1b) 6例;无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无肾静脉、腔静脉癌栓.术后随访行超声、CT、肾功能等检查.应用KaplanMeier方法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估计并进行对数秩检验. 结果 243例中232例获随访,平均随访31(1~147)个月.术后应用干扰素继续治疗52例.死亡4例(因癌死亡1例,非癌死亡3例),总体生存率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8.3%和100.0%;肿瘤复发5例,远处转移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6%(13/232). 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细胞癌局部复发率低,远期生存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功能性肾单位,降低并发慢性肾衰竭的危险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患者预后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4例经术后病理诊断为肾嫌色细胞癌(chRCC)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病理资料及术后生存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104例患者中有67例行CT检查,报告显示平扫期多数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软组织影,肿瘤内若存在坏死灶,则可能出现混杂密度影,部分肿瘤内有钙化,增强期大多呈现轻度或中度不均匀强化;4例行MRI检查,强化时均呈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强化均减退;病理结果示chRCC主要包括两种细胞类型,一种为体积较大的多角形半透明细胞,另一种为小圆形的嗜酸性细胞。8例患者失访,3例患者因非肾肿瘤性疾病死亡,2例因转移死亡,其余患者均长期生存,预后良好。结论 chRCC临床症状不典型,超声可作为首选体检筛查手段,CT和MRI检查在chRCC诊断上也具有一定优势。手术为早期chRCC首选治疗方案,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极少数患者术后出现转移或复发。晚期chRCC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1992年 1月~ 2 0 0 1年 4月 ,我院共收治肾细胞癌患者 181例 ,其中囊性肾细胞癌 12例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病例资料及诊断 :本组 12例 ,男10例 ,女 2例。年龄 14~ 76岁 ,平均 5 0岁。患者中 ,肿瘤位于左侧 8例 ,右侧 4例 ;上极 2例 ,下极 3例 ,中份 3例 ,占据肾大部分 4例。血尿 3例 ,腰痛 1例 ,1例行颅骨肿瘤切除后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 ,进一步检查发现肾原发病灶。体检 :B超发现 7例。根据Bosniak[1] 肾囊性肿块分类 :Ⅰ类为单纯性囊肿 ;Ⅱ类为有少许并发症的囊性病变 ,属良性 ;Ⅲ类为有较多并发症的囊性病变 ,一些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肾细胞癌(RCC)亚型临床病理学特征差异.方法 对比不同RCC亚型基本临床特征、大体表现、Fuhman细胞核分级、侵犯情况、TNM分期以及预后.结果 在所有RCC中,透明细胞癌占88.5% (718/809),乳头状癌占4.1%(33/809),嫌色细胞癌占1.7% (14/809),囊性肾细胞癌占3.1%(25/809),未分类癌占2.2% (18/809),其他类型占0.4%(3/809);上述类型Fuhman细胞核分级中3级分别占16.1%、48.5%、42.9%、8.0%、16.7%以及0.0%;肾盂侵犯分别占44.4%、10.3%、27.0%、0.0%、0.0%以及0.0%;肾周脂肪侵犯分别占11.8%、11.5%、33.3%、0.0%、44.4%以及33.3%;淋巴结转移分别占0.9%、19.2%、0.0%、6.3%、27.8%以及33.3%;远处转移分别占2.3%、7.6%、0.0%、6.3%、16.7%以及0.0%;3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2.1%、100.0%、100.0%、100.0%、61.5%以及100.0%.结论 透明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病理学亚型.未分类癌是预后最差的亚型,而囊性肾细胞癌预后最好.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细胞核分级较高,且肾盂和肾周脂肪侵犯较常见.  相似文献   

14.
乳头状肾细胞癌是较少见的肾细胞癌,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正式将其归类为肾癌的4种基本形式之一,约占肾癌的10%~15%,居第2位。我院自1985年至2003年共收治1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孤立肾及双侧肾细胞癌保肾手术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保肾手术治疗双侧肾、孤立肾肾癌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6例孤立肾癌和17例双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3例共54枚肿瘤,肿瘤直径0.6~11.5 cm,平均4.2 cm.7例同时性肾癌中,均行一侧根治性肾切除(RN)及对侧肾部分切或剜除术.10例非同时行肾癌和6例孤立肾肾癌均行肾部分切或肿瘤剜除术.结果 21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活化的血小板可以增加肿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是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患者术前PDW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255例C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史、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PDW、肿瘤部位和大小、病理分级和分期等。根据ROC曲线确定PDW临界值,分为低PDW组(PDW≤12.25 fl)和高PDW组(PDW12.25 fl)。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影响CCRCC病理分期的相关因素。结果:低PDW组与高PDW组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吸烟及饮酒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M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特征方面,低PDW组与高PDW组在病理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WD与CCRCC病理分期呈良好的相关性。结论:CCRCC患者术前低PDW值预示肿瘤病理分期较高、体积较大且易出现淋巴结转移,PDW是CCRCC患者病理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成为评价CCRCC患者术前病理特征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手术联合树突状细胞治疗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效果,为肾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入组患者分为A、B两组,A组(n=33)为术后接受细胞治疗组,B组(n=37)为单纯手术治疗组.所有入组患者分别于手术治疗前8周及治疗后8周采外周血行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 +/CD8+比值),了解治疗前后机体免疫水平.结果 Ⅰ、Ⅱ期患者A、B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患者A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联合树突状细胞治疗可明显提高Ⅲ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对肾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肾细胞癌简称肾癌,是泌尿外科领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泌尿系肿瘤之第二位。肾癌准确的分期直接关系到对其制定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判断患者的预后,因此极为重要。1968后,Robson在Flocks和Kadseky分类基础上提出了肾癌四期分期法;2002年AJCC(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的TNM分期法得到国内外广泛的临床应用。但随着临床研究的进展出现了新的观点,到2009年,AJCC对肾癌TNM分期又提出了4点修改意见。可见,随着科学的发展,临床研究的深入,对肾癌的诊治和分期必然会出现一些新观点、新动向,应及时增添进肾癌的分期之中。鉴于上述,我们试图提出一个更简明扼要、易于临床操作、实用性强的新方案,供同道们探讨,起抛砖引玉之效应。我们的方案主要强调先将肾癌的临床表现划为三大类型,即局限型肾癌、局部进展型(或称局部浸润转移型)肾癌和转移型肾癌。然后在每一大类型中再依据肿瘤体积、浸润、转移的不同分为4个期(A期、B期、C期、D期)。本文新分期法简单明了,一目了然,易操作,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9.
肾细胞癌的保肾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B超、CT和MRI等影像学进展,无症状与体征的偶发性肾细胞癌检出率日益提高。本文介绍偶发性肾癌保肾手术的依据、适应症、术式和有待进一步探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肾嫌色细胞癌临床与病理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19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男10例,女9例。平均年龄53岁。左侧9例,右侧10例。偶发12例,7例有肉眼血尿、腰痛不适和腹部包块等症状。结果B超主要表现为包膜完整的低回声肿块。CT扫描肿瘤多为均匀低密度,边界清晰。肿瘤平均直径8.2cm。TNM分期T1N0M0 8例,T2N0M0 1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17例,肾部分切除2例。1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16年,平均无瘤生存4.8年。病理特点:肿瘤大体标本多为均匀深棕色实体,1例瘤体中央有纤维瘢痕;光镜下瘤细胞由典型型和嗜酸型两种细胞组成,胞膜清晰;免疫组化检测CK8阳性、Vimentin阴性;Hale胶体铁染色阳性;电镜下胞质内有大量膜性小空泡。结论肾嫌色细胞癌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B超、CT检查缺乏特异性。多数病例瘤体较大,但TNM分期多为早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