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皮下血浆引流管(SPD)防治腹部手术(AO)切口脂肪液化(FL)的临床效果。选取200例AO患者,随机分2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SPD,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切口FL发生情况,愈合时长,换药次数以及疼痛程度。结果显示,观察组98.0%(98/100)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2.0%(2/100)出现切口FL。对照组86.0%(86/100)的病人切口甲级愈合,14.0%(14/100)出现切口FL。观察组愈合时长(15.2±2.2)d,住院时长(17.7±2.3)d,换药次数(8.4±1.9)次;对照组分别为(19.8±3.1)d、(20.2±2.1)d和(14.3±2.5)次。观察组疼痛患者:0级30.0%(30/100),I级64.0%(64/100),均高于对照组的3.0%(3/100)和44.0%(44/100)。中度以上疼痛患者:II级4.0%(4/100),III级2.0%(2/100)均低于对照组的36.0%(36/100)和19.0%(19/100)(P均0.05)。结果表明,对AO患者采用SPD,能够有效降低切口FL发生率,缩短愈合时长以及住院时长,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防治全膀胱切除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全膀胱切除术患者90例按照手术日期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使用传统敷料对切口进行换药护理,观察组(48例)术后早期采用水胶体敷料对切口行换药护理。结果两组术后第3、6、9天切口渗液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第6、9天换药时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出院前切口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换药费用、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全膀胱切除术后腹部切口早期应用水胶体敷料能有效控制渗液,防治脂肪液化,促进伤口愈合,可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病痛感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吸收缝线内翻缝合切口联合高真空负压引流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02—2018-09完成80例骨折内固定取出术,40例内固定取出后采用可吸收缝线内翻缝合切口联合高真空负压引流(观察组),40例内固定取出后采用传统丝线单纯间断缝合切口联合硅胶球负压引流(对照组)。结果 80例均获得12周随访。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更短,切口换药次数更少,术后切口一期愈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周时,观察组瘢痕均为线样一字形,对照组切口瘢痕均呈蜈蚣样,观察组美观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可吸收缝线内翻缝合切口与高真空负压引流联合应用于骨折内固定取出术中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避免术后多次换药带来的痛苦,在保证术后切口一期愈合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局部积液、引流不畅等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在不同类型手术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进行腹部手术病例321例,术后切口使用普通无菌医用敷料的患者160例(对照组),其中Ⅰ类切口(清洁伤口)35例,Ⅱ类切口(相对清洁伤口)75例,Ⅲ类切口(清洁-污染伤口)50例.术后切口部位用银离子藻酸盐湿性敷料的患者161例(观察组),其中Ⅰ类切口32例,Ⅱ类切口76例,Ⅲ类切口53例.比较两组各类切口感染情况和切口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换药时疼痛情况.结果:Ⅰ类切口两组感染率均为0,组间无差异(P>0.05);Ⅱ类、Ⅲ类切口对照组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Ⅰ类、Ⅱ类、Ⅲ类切口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Ⅰ类切口两组愈合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类、Ⅲ类切口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切口使用银离子藻酸盐湿性敷料效果显著,特别是在Ⅱ类、Ⅲ类切口中使用,不仅减轻疼痛,还能降低切口感染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红外线烤灯照射在胃肠道肿瘤术后切口愈合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0例行胃、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分对照组和红外线照射组。对比两组患者,腹部切口平均愈合时间、切口感染率和住院总费用等三方面的差异。对照组:患者术后腹部切口用碘伏常规消毒换药,每两天一次至拆线。红外线照射组:患者术后腹部切口用烤灯照射20 min bid+碘伏常规消毒换药每两天一次至拆线。结果〓红外线照射组患者腹部切口愈合时间为6.92±1.8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7.99±3.91天,P<0.01。红外线照射组患者腹部切口感染率2.19%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11.50%(P<0.05)。红外线照射组患者的总住院费用5.61±0.70万元并不高于对照组5.64±0.73万元(P>0.05)。结论〓红外线烤灯照射能明显缩短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腹部切口愈合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率,且不增加患者住院总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锚定双向锯齿缝线在腰椎手术切口闭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83例拟行后路腰椎手术的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3例为Quill可吸收自封缝线双向逐层缝合切口至皮内,对照组40例为强生爱惜康缝线逐层缝合至皮内,两组皮肤最终由"U"形钉缝合表皮切口,术毕统计手术切口的长度,缝合所需的时间;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术区引流量及住院期间换药次数。结果实验组缝合所需时间、术区引流时间及住院期间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中有1例发生切口局部渗出,切口不愈合,给予清创缝合后正常愈合。两组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切口红肿、流脓,其他观察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锚定双向锯齿缝线具有提高手术效率、缩短缝合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期间换药次数等优势,可广泛在脊柱类开放性手术缝合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术后腹部切口液化60例,采取持续负压吸引治疗32例,常规换药治疗28例。结果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为(7.5±1.1)天,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为(16.1±3.2)天,两组存在差异,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换药次数(3±0.8)次,对照组平均换药次数(20±3.1)次,两组存在差异,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18例,一般7例,不满意7,对照组满意7例,一般6例,不满意15,观察组满意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不满意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一般者观察组多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应用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既安全有效,又具备疗程短,工作量小,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是一种基层医院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病灶清除后持续冲洗VSD负压封闭吸引联合外固定治疗全腕关节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21年1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收治的24例全腕关节结核的相关临床资料。其中12例行常规病灶清除术+石膏托固定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12例行病灶清除后持续冲洗VSD负压封闭吸引联合外固定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切口愈合情况及完全愈合时间、石膏和外固定架拆除时间以及术后手腕部功能优良率。结果 术后观察组有1例出现切口红肿渗出,经换药于术后19 d完全愈合,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1.7%,切口完全愈合时间为(16±5) d。对照组有4例出现切口延迟愈合,红肿渗出。其中2例形成窦道,经过二次手术清创后完全愈合,1例经过换药25 d后完全愈合,另1例经换药29 d后完全愈合,切口甲级愈合率为66.7%,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23±6) d。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8.316,P=0.023)。切口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9.316,P=0.043)。术后观察组拆除外固定支架平均时间为(52±7)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负压引流系统对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开放手术的126例腹部肿瘤患者,按术后腹部切口是否应用高负压引流系统分为高负压组(63例,术后常规放置皮下高负压引流器)和常规组(63例,单纯行传统换药)。比较两组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切口不良事件、拆线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后8天拆线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7,P0.05);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5,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6.36,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9,P0.001)。结论高负压引流系统对腹部切口愈合有促进作用,有效的减少了切口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增加了切口引流量、缩短拆线时间,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皮下组织放置负压引流不予缝合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60例接受妇产科手术的肥胖患者分为2组,各80例。观察组在腹壁切口皮下组织中放置负压引流不予缝合,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方法。观察2组切口缝合时间、住院时间、切口Ⅰ期愈合率和ⅠⅠ期缝合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腹壁切口缝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ⅠⅠ期缝合率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切口Ⅰ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的肥胖患者,腹部切口皮下组织放置负压引流不予缝合,可减少缝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有效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十字缝合法和直接间断缝合在肠造口回纳术皮肤切口关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消化中心接受肠造口回纳手术病人67例,根据缝合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十字缝合组41例,直接缝合组26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术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感、满意度等。结果 十字缝合组和直接缝合组术后伤口感染率分别为4.88%和26.92%,十字缝合组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61±2.82)天和(10.29±3.87)天,直接缝合组分别为(12.65±5.69)天和(14.58±9.35)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造口回纳皮肤切口,十字缝合法与传统直接间断缝合法比较,可降低伤口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皮下脂肪层放置血浆引流管对胃肠外科开腹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及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152例行胃肠外科开腹手术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其中76例皮下脂肪层下放置血浆引流管(引流组),对照组76例未放置引流管,比较两组术后愈合过程中切口脂肪液化率、切口平均愈合拆线时间以及术后平均换药次数。结果:引流组的切口脂肪液化率为2.70%(2/74),明显低于对照组13.43%(9/67)(P=0.028);术后平均切口愈合拆线时间为(8.100±1.447)d,较对照组的(9.350±2.907)d明显缩短(P=0.034);术后换药次数为(2.700±0.733)次,较对照组的(3.850±2.519)次明显减少(P=0.022)。结论:皮下脂肪层放置血浆引流管可有效的控制胃肠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促进切口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13.
银东智  袁又能 《腹部外科》2013,26(3):187-189
目的 总结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术后腹部切口感染防治上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 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腹部开放手术1 056例,分为对照组(713例)和实验组(343例),比较两组切口感染率、换药总次数、愈合时间等.结果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术后腹部切口感染防治上疗效显著,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结论 正确使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能有效防治术后腹部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制肠造口袋持续负压冲洗引流治疗骨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科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骨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1~75岁,平均45.3岁。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A组)23例和对照组(B组)20例,A组采用病灶清创+自制肠造口袋结合皮肤贴膜负压冲洗引流治疗,B组采用病灶清创+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结果病灶清创+自制肠造口袋结合皮肤贴膜负压冲洗引流组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病灶清创+常规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清创+自制肠造口袋结合皮肤贴膜负压冲洗引流治疗骨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能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成人臀肌挛缩症术后负压引流与普通引流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将76例臀肌挛缩症随机分成两组,术后分别采用负压引流(A组)、普通引流(B组)。对两组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首次加强功能锻炼时间、并发症及术后第6周、1年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平均随访26个月(12~42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神经血管损伤;普通引流组有3例切口渗出超过1周,其中1例发生感染;负压引流组无切口持续渗出、感染。两组的住院时间[(5.66±0.71)d,(9.00±5.13)d,P0.05]、治疗费用[(6357.18±174.75)元,(7 640.00±3 728.51)元,P0.05]、首次加强功能锻炼时间[1 d,(4.74.00±4.53)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第6周的优良率分别为97%、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的优良率均为9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普通引流相比,负压引流能有效避免切口愈合不良,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早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开腹肝癌肝切除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三盲、对照试验,选择择期行开腹肝癌肝切除术患者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18~7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关腹前,分别使用0.75%罗哌卡因(ROP组)或10ml生理盐水(NS组)行切口两侧局部浸润。观察并记录术后6、12、24和48h的NRS疼痛评分、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术后肝肾功能、过敏反应、恶心呕吐及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NS组比较,ROP组术后6h[(3.85±1.29)分vs.(5.30±1.76)分]、12h[(3.38±0.85)分vs.(5.69±1.38)分]、24h[(3.69±0.74)分vs.(4.42±1.13)分]的NR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7.92±1.97)d vs.(19.53±2.42)d],首次排气[(48.07±7.49)h vs.(53.42±10.38)h]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34±0.62)d vs.(2.80±0.84)d]明显提前(P0.05)。两组术后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无过敏反应发生,NS组有1例(4%)切口感染和4例(15%)恶心呕吐,ROP组有5例(19%)恶心呕吐。结论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能有效减轻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快速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飞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151-152
目的:探讨简易持续负压吸引对促进深度创面愈合的疗效及护理。方法: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组用简易材料进行持续负压吸引,比较两组的换药次数、应用抗生素费用及总住院时间等指标,评估疗效。结果:在换药次数、应用抗生素费用及总住院时间等,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简易负压吸引是一种良好的促进深度创面愈合的方法,配合创面观察及护理,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水胶体拉合免缝法联合负压治疗肝移植术后脂肪液化伤口的效果.方法 47例肝移植术后脂肪液化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组,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的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1例).两组均行伤口评估及常规伤口床准备,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行伤口换药,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拉合免缝法联合负压治疗.结果 两组伤口总愈合时间、总愈合速度、总换药时间、换药总次数、换药费用、单位时间伤口缩小面积、单位时间伤口深度改变、单位时间伤口愈合速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水胶体拉合免缝法联合负压治疗能促进肝移植术后脂肪液化伤口愈合,且不增加经济负担,同时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跗骨窦切口3D打印空心钉导板辅助空心钉联合小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自2019-10—2020-05诊治的4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观察组24例采用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小钢板内固定,对照组24例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结果 48例均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观察组术后未出现切口并发症,切口一期愈合。对照组9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切口浅层皮肤发黑坏死,通过换药及延长拆线时间后切口均愈合。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跟骨高度、跟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切口采用3D打印空心钉导板辅助空心钉联合小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可缩短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能有效保护皮瓣以减少切口并发症发生,跟骨形态维持良好,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0.
不同切口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并发症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小切口与常规切口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早期并发症,评估小切口技术在TK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5月-2005年7月,对38例(46膝)患者行小切口TKA(小切口组),同期对43例(54膝)患者行常规切口TKA(常规切口组).小切口组:男12例12膝,女26例34膝;年龄52~76岁.骨性关节炎24例28膝,类风湿性关节炎14例18膝.膝内翻30例34膝,膝外翻8例12膝.根据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American Knee Socitety Score,AKSS)评分为(37.5±12.6)分.病程(7.5±2.3)年.常规切口组;男15例19膝,女28例35膝;年龄55~82岁.骨性关节炎32例37膝,类风湿性关节炎11例17膝.膝内翻34例41膝,膝外翻9例13膝.AKSS评分为(31.1±10.2)分.病程(10.1±4.2)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小切口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2.6±1.2)cm、(95±15)min、(650.1±10.0)mL;常规切口组分别为(18.7±2.3)cm、(63±11)min、(300.0±20.0)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术后出现早期及晚期关节感染各2例2膝,均经对症处理后愈合:术后第3天出现1例下肢深静脉栓塞,经溶栓治疗后愈合:术后第7天和第9天分别出现1例皮缘部分坏死,采用局部换药后愈合;术后12个月1例因摔跤导致股骨髀上骨折,但假体稳定,行钢板内固定术后骨折临床愈合.常规切口组中术后第10天1例1膝出现关节感染,对症治疗后愈合;无术后骨折、皮缘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均获随访,小切口组随访时间为(3.7±0.4)年,常规切口组为(3.9±0.6)年.末次随访时小切口组AKSS评分为(78.2±6.7)分,常规切口组为(81.2±7.3)分;两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切口相比,采用小切口技术行TKA术后早期并发症较多,严格的手术适应证选择、熟练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更合理的手术器械、细致入微的围手术期管理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