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眼底改变。随访时间为术后12月。结果术后视力、眼压、房角均较术前改善。并发症包括:术后一过性浅前房、角膜水肿、后发障。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8例(94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47眼)。对照组予以小梁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小梁切除术与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术后视力、眼压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两组视力和眼压明显改善,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眼压性浅前房、前房炎症、黄斑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能改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视力、眼压,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25例(2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25例(29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视力明显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6个月眼压明显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压,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31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明显提高,术后眼压较术前眼压有统计学差异,术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巩膜突可见不同程度的增宽〉180°范围,术后5眼周边前房深度〉1CT,17眼周边前房深度1~1/2CT,18眼1/z~1/3CT,1眼1/3~1/4CT。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控制眼压,迅速恢复和改善视力,减少手术并发症,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2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患者术后3个月眼压平均为(15.3±3.2)mmHg,较术前用药前后眼压相比均显著下降。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周亚庄 《临床医学》2010,30(5):99-100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62眼)实施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等情况。结果除开角型青光眼晚期视神经萎缩外,其余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手术前后视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5,P0.05),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P0.05)。结论对于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能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我院收治的19例2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均行单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患者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数量、结膜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本组19例22眼术后视功能恢复良好,眼压控制良好,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细胞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减少(P>0.05)。5眼出现角膜水肿、前房炎症反应,抗炎治疗5天后消退。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对比两组中央前房深度、房角、眼压、视力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央前房深度、眼压、房角宽度及视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房角宽度、中央前房深度均明显升高,眼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央前房深度、眼压、房角宽度及视力等指标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角膜水肿、虹膜纤维素样渗出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可有效开放房角,提高患者前房深度,降低眼压,促进视力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该院眼科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8例(12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64眼),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照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开放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视力提高,眼压降低,中央前房深度加深(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前房角开放程度相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前房角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确切,术后眼压控制良好,视力改善,中央前房深度增加,前房角形态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前房深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6例(82眼),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8例(41眼)。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眼压、前房深度、房角结构及视力。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眼压小于对照组,前房深度、视力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角完全开放率78.05%(32/41)高于对照组51.22%(2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应用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可有效改善眼压、前房深度、房角结构,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37例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我院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视力、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00%(7/50)低于对照组33.33%(1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予以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可提高患者视力与前房深度,降低眼压,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7例(60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患者术后1周及6个月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提高;术后1周眼压(15.37±3.02)mm Hg,6个月眼压(13.56±3.17)mm Hg,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前房深度较术前增加;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功能性滤过泡比例分别为91.7%和95.0%,明显高于术前的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眼(13.3%)出现并发症。结论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白内障囊外摘出术,观察组患者予以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参数、围术期并发症与远期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与房角粘连范围(PA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小梁虹膜角(TIA)与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与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7. 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 00%(P 0. 05)。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闭角性青光眼全并白内障病人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粱切除术临床疗效乾地观察。方法 对42眼闭角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5月。结果 术后眼压控制正常(6~21mmhg)39眼,需药物控制眼压3眼,25眼术后视力≥4.9,38眼≥4.7,4眼,视力4.1~4.6。结论 对闭角青光眼全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手术疗效好,眼压控制理想。  相似文献   

15.
雷继承 《临床医学》2013,33(1):92-94
目的 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4例(4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视力≥0.1者40眼(95.24%),≥0.5者37眼(88.10%),≥1.0者12眼(28.57%).术后1个月时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术后6个月时39眼(92.86%)眼压维持在正常范围,3眼(7.14%)需要联合降眼压药物治疗.术后结膜滤过泡均为功能性滤过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收集确诊的7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3例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评价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眼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间术后视力水平无显著差异(P 0. 05);观察组术后前房深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但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改善患者视力、眼压水平,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郭星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1):1935-1936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声乳化治疗,对比两组眼压、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视力较高,眼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可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促进患者视力改善,降低眼压,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90例白内障合并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研究组(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每组45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3个月,研究组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前房深度、前房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研究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的眼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在本院住院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2例(单侧),经三联手术,术后随访3月,观察其术后眼压及视力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且视力较术前提高,在术后3月的随访中眼压均控制稳定,且部分视力仍有提高。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短期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8例(24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采用经上方巩膜瓣下非穿透小梁切除结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一期植入术治疗,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状态及并发症。随机选用同时期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一期植入术患者29例(29眼)做对照。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平均眼压、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滤过泡形成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平均眼压、手术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视力、滤过泡形成情况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满意,手术后反应轻,是较为理想的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