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2013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02例肝细粒棘球蚴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43例;年龄范围为3~14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8例患儿为腹腔镜组(2016年3月后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肝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十年来收治的小儿肝包虫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的15岁,男性52例,女性34例,以牧业为主的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的发病比例最高,占同期收治包虫患者24%.占肝包虫病组的65.1%,其中肝包虫破裂12例。所有的患儿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对多发性肝包虫病和肝包虫破裂患儿术后给予口服吡喹酮治疗。痊愈78例,死亡3例,均为肝包虫破裂患儿,死亡率3A%,复发5例.复发率5.8%。结论多数小儿肝包虫病患者表现为全身营养不良和贫血,合并破裂较成人高,破裂后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应对牧区人员加强普查,一旦发现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2013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02例肝细粒棘球蚴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43例;年龄范围为3~14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8例患儿为腹腔镜组(2016年3月后收治),行传统开放手术的54例患儿为对照组(2016年3月前收治),比较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8 h患儿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住院时间、残腔感染率、胆漏发生率、术后高钠血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等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残腔积液率、残腔感染率、术后高钠血症发生率、胆漏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8 h VAS评分、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相应的手术指征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肝囊型包虫病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相似,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视野清楚、住院时间短、术后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小儿肝囊性包虫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心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67例14岁以下(包含14岁)肝囊性包虫病患儿,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67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行传统内囊摘除术47例,行完整外囊剥离术式11例,行外囊次全切除术6例,行肝叶切除术3例,术后肺部感染1例,1例患儿术后11d因反复应激性溃疡出血伴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随访1~8年,包虫残腔积液7例,残腔积液合并感染2例,1例患儿术后3年包虫原位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治愈.结论小儿肝囊性包虫具有生长快,囊壁薄,较易合并其他脏器等特点,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等可明确术前诊断,内囊摘除术为有效治疗肝囊性包虫术式,内囊次全切除术及术中胆道造影可有效降低术后残腔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小儿肝包虫囊肿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附5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玉元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5,4(4):253-255
目的探讨小儿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自1960年3月~2005年3月手术治疗小儿肝包虫囊肿149例,其中53例(35.5%)术后出现并发症,占我院同期所有肝包虫内囊摘除手术的5.23%(53/1014),术后主要并发症有:残腔感染25例(47.2%),残腔胆汁瘘17例(32.1%),黄疸、残腔过度纤维化及钙化而不愈合、肝包虫复发各3例(各占5.7%),术中过敏性休克1例(1.9%),术后囊腔出血1例。结果37例(69.8%)经再次手术治疗,其中4例经3次手术,1例经4次手术并最终死亡。死亡原因为感染及肝功能、肾功能衰竭,再次或第3次术后伤口感染4例(7.5%),腹腔感染3例(5.7%),肺部感染2例(3.8%),本组除1例死亡外,其余病例均痊愈出院,治愈率98.1%,随访期间3例复发,均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外引流术,目前仍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术式.但术后残留的外囊并发症可达10.8%~65.8%(本组35.6%),主要并发症为残腔感染、残腔胆汁瘘、残腔出血、黄疸、残留外囊经久不愈、复发及过敏性休克等。部分病例需再次甚至多次手术,术中适当的处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儿童肝囊型包虫病临床诊治。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拉萨市人民医院行开腹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术的50例儿童肝囊型包虫病及50例成人肝囊肿型包虫病的临床资料,其中儿童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为(9.7±3.1)岁;成人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为(42.6±14.4)岁。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病灶数量、术中发现囊腔感染和胆瘘、术后胆漏、切口感染率、残腔感染率、术后带管出院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等指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儿童组与成人组比较,病灶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既往包虫病史和合并胆囊结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发现囊腔感染和胆瘘、术后胆漏、切口感染率、术后带管出院率、复发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儿童组显著小于成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术是当前边远地区基层医院治疗儿童肝囊型包虫病的适宜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儿童肝囊型包虫病临床诊治。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拉萨市人民医院行开腹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术的50例儿童肝囊型包虫病及50例成人肝囊肿型包虫病的临床资料, 其中儿童组男22例, 女28例, 年龄为(9.7±3.1)岁;成人组男21例, 女29例, 年龄为(42.6±14.4)岁。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病灶数量、术中发现囊腔感染和胆瘘、术后胆漏、切口感染率、残腔感染率、术后带管出院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等指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儿童组与成人组比较, 病灶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既往包虫病史和合并胆囊结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发现囊腔感染和胆瘘、术后胆漏、切口感染率、术后带管出院率、复发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儿童组显著小于成人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术是当前边远地区基层医院治疗儿童肝囊型包虫病的适宜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肝囊型棘球蚴病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肝囊型棘球蚴病患儿44例。根据围手术期是否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将患儿分为ERAS组与对照组。其中,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肝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2月~2004年8月收治的小儿肝脏损伤2l例病例资料。结果本组临床治愈20例,其中非手术治愈7例,手术治疗14例中,治愈13例,死亡1例。结论腹腔穿刺、B超和CT是早期诊断小儿肝脏损伤的重要方法。非手术治疗小儿肝脏损伤具有成功率高的特点,手术止血仍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必须根据肝脏损伤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闭合性肝外伤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小儿闭合性肝外伤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入院后化验和影像学检查,选择具体治疗方法.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71例闭合性肝外伤患儿中,非手术治疗65例,治愈62例,治愈率为95.4%;手术治疗6例,治愈4例,治愈率为66.7%。除死亡、自动出院病例外,其余病例平均住院时间15.1 d。结论小儿闭合性肝外伤的早期快速诊断是治疗关键,大多数患儿病情稳定后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仅少数出血严重的患儿需要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肝包虫病的诊治认识,减少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方法 回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97~2007年间收治的16例1~18岁(平均年龄13.1岁)肝包虫病患儿,对其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囊肿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93.7%的患儿有犬、羊等家畜接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62.5%)和腹部包块(31.3%),单个囊13例(81.2%),多囊3例(18.8%).肝包虫病位于肝右叶10例(62.5%),左叶4例(25%),两叶均有者2例(12.5%).81%患儿经辅助检杳(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等)得到明确诊断,本组患儿均经手术和口服阿苯达唑方法 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 结合小儿肝包虫病的l临床特点,重视疫区小儿体检筛查,运用超声、CF及实验室检查等,明确术前诊断,手术仍是治疗肝包虫的最有效方法 之一,应根据病情找准时机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肝包虫病的诊治认识,减少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方法 回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97~2007年间收治的16例1~18岁(平均年龄13.1岁)肝包虫病患儿,对其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囊肿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93.7%的患儿有犬、羊等家畜接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62.5%)和腹部包块(31.3%),单个囊13例(81.2%),多囊3例(18.8%).肝包虫病位于肝右叶10例(62.5%),左叶4例(25%),两叶均有者2例(12.5%).81%患儿经辅助检杳(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等)得到明确诊断,本组患儿均经手术和口服阿苯达唑方法 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 结合小儿肝包虫病的l临床特点,重视疫区小儿体检筛查,运用超声、CF及实验室检查等,明确术前诊断,手术仍是治疗肝包虫的最有效方法 之一,应根据病情找准时机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肝包虫病的诊治认识,减少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方法 回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97~2007年间收治的16例1~18岁(平均年龄13.1岁)肝包虫病患儿,对其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囊肿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93.7%的患儿有犬、羊等家畜接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62.5%)和腹部包块(31.3%),单个囊13例(81.2%),多囊3例(18.8%).肝包虫病位于肝右叶10例(62.5%),左叶4例(25%),两叶均有者2例(12.5%).81%患儿经辅助检杳(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等)得到明确诊断,本组患儿均经手术和口服阿苯达唑方法 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 结合小儿肝包虫病的l临床特点,重视疫区小儿体检筛查,运用超声、CF及实验室检查等,明确术前诊断,手术仍是治疗肝包虫的最有效方法 之一,应根据病情找准时机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肝包虫病的诊治认识,减少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方法 回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97~2007年间收治的16例1~18岁(平均年龄13.1岁)肝包虫病患儿,对其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囊肿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93.7%的患儿有犬、羊等家畜接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62.5%)和腹部包块(31.3%),单个囊13例(81.2%),多囊3例(18.8%).肝包虫病位于肝右叶10例(62.5%),左叶4例(25%),两叶均有者2例(12.5%).81%患儿经辅助检杳(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等)得到明确诊断,本组患儿均经手术和口服阿苯达唑方法 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 结合小儿肝包虫病的l临床特点,重视疫区小儿体检筛查,运用超声、CF及实验室检查等,明确术前诊断,手术仍是治疗肝包虫的最有效方法 之一,应根据病情找准时机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肝包虫病的诊治认识,减少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方法 回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97~2007年间收治的16例1~18岁(平均年龄13.1岁)肝包虫病患儿,对其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囊肿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93.7%的患儿有犬、羊等家畜接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62.5%)和腹部包块(31.3%),单个囊13例(81.2%),多囊3例(18.8%).肝包虫病位于肝右叶10例(62.5%),左叶4例(25%),两叶均有者2例(12.5%).81%患儿经辅助检杳(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等)得到明确诊断,本组患儿均经手术和口服阿苯达唑方法 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 结合小儿肝包虫病的l临床特点,重视疫区小儿体检筛查,运用超声、CF及实验室检查等,明确术前诊断,手术仍是治疗肝包虫的最有效方法 之一,应根据病情找准时机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肝包虫病的诊治认识,减少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方法 回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97~2007年间收治的16例1~18岁(平均年龄13.1岁)肝包虫病患儿,对其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囊肿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93.7%的患儿有犬、羊等家畜接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62.5%)和腹部包块(31.3%),单个囊13例(81.2%),多囊3例(18.8%).肝包虫病位于肝右叶10例(62.5%),左叶4例(25%),两叶均有者2例(12.5%).81%患儿经辅助检杳(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等)得到明确诊断,本组患儿均经手术和口服阿苯达唑方法 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 结合小儿肝包虫病的l临床特点,重视疫区小儿体检筛查,运用超声、CF及实验室检查等,明确术前诊断,手术仍是治疗肝包虫的最有效方法 之一,应根据病情找准时机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肝包虫病的诊治认识,减少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方法 回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97~2007年间收治的16例1~18岁(平均年龄13.1岁)肝包虫病患儿,对其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囊肿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93.7%的患儿有犬、羊等家畜接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62.5%)和腹部包块(31.3%),单个囊13例(81.2%),多囊3例(18.8%).肝包虫病位于肝右叶10例(62.5%),左叶4例(25%),两叶均有者2例(12.5%).81%患儿经辅助检杳(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等)得到明确诊断,本组患儿均经手术和口服阿苯达唑方法 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 结合小儿肝包虫病的l临床特点,重视疫区小儿体检筛查,运用超声、CF及实验室检查等,明确术前诊断,手术仍是治疗肝包虫的最有效方法 之一,应根据病情找准时机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肝包虫病的诊治认识,减少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方法 回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97~2007年间收治的16例1~18岁(平均年龄13.1岁)肝包虫病患儿,对其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囊肿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93.7%的患儿有犬、羊等家畜接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62.5%)和腹部包块(31.3%),单个囊13例(81.2%),多囊3例(18.8%).肝包虫病位于肝右叶10例(62.5%),左叶4例(25%),两叶均有者2例(12.5%).81%患儿经辅助检杳(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等)得到明确诊断,本组患儿均经手术和口服阿苯达唑方法 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 结合小儿肝包虫病的l临床特点,重视疫区小儿体检筛查,运用超声、CF及实验室检查等,明确术前诊断,手术仍是治疗肝包虫的最有效方法 之一,应根据病情找准时机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肝包虫病的诊治认识,减少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方法 回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97~2007年间收治的16例1~18岁(平均年龄13.1岁)肝包虫病患儿,对其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囊肿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93.7%的患儿有犬、羊等家畜接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62.5%)和腹部包块(31.3%),单个囊13例(81.2%),多囊3例(18.8%).肝包虫病位于肝右叶10例(62.5%),左叶4例(25%),两叶均有者2例(12.5%).81%患儿经辅助检杳(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等)得到明确诊断,本组患儿均经手术和口服阿苯达唑方法 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 结合小儿肝包虫病的l临床特点,重视疫区小儿体检筛查,运用超声、CF及实验室检查等,明确术前诊断,手术仍是治疗肝包虫的最有效方法 之一,应根据病情找准时机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