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系统对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分期评价的临床意义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方法 参照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标准,重新对2011-2016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乳腺外科治疗的浸润性小叶癌患者进行解剖学分期及预后分期评价,并与其他类型浸润性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治乳腺浸润性小叶癌21例,占全部浸润性乳腺癌的2.7%,研究发现浸润性小叶癌与其他类型浸润性乳腺癌相比,年龄分布、月经状况、分子分型特征及解剖学分期与预后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织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小叶癌解剖学分期与预后分期评价存在差异.结论 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系统中的预后分期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但需参考解剖学分期共同评价.浸润性小叶癌与其他类型浸润性癌相比,组织学分级低,预后分期佳,但要对浸润性小叶癌进行精准的个体化治疗还需要更大样本更完善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不同分子亚型年轻乳腺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3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诊治的年轻女性乳腺癌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不同分子分型年轻乳腺癌病人的远期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 共263例病人纳入研究,中位随访127个月。10年无病生存率为77.9%,10年总生存率为91.3%。其中Luminal A、Luminal B、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和三阴型4种分子亚型病人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7%、69.4%、84.2%和75.0%(χ^(2)=6.404,P=0.006);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3%、100.0%、87.1%和88.2%(χ^(2)=4.116,P=0.026)。不同分子亚型的年轻乳腺癌病人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分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三阴型病人组织学Ⅲ级、T3的比例更高(χ^(2)=73.91,P<0.01)。结论 不同分子分型的年轻乳腺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三阴型及Luminal B型病人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三阴性乳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05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于我院接受手术的非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病人365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81例,中年组(40~65岁)202例和年轻组(40岁)82例。比较3组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案的选择,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行Logrank检验,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预后分析。结果 3组病人的肿瘤家族史、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个数和术后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治疗方法(手术方式、是否接受放疗/化疗、化疗药物选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中位随访5.5年(4.1~7.9年),年轻组病人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和无远处转移生存分别为75.9%和82.3%,显著低于中年组的81.2%、87.0%和老年组的83.3%、88.6%,且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分别为79.5%、80.1%和8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和年龄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不同年龄段三阴性乳腺癌术后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相近,年龄越小,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JCC 8~(th)解剖学及预后分期系统用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生存获益的价值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47例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解剖学及预后分期生存获益情况,评价AJCC 8~(th)解剖学和预后分期的差异。结果入选患者随访5年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率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率分别为84.72%和84%;不同解剖学分期患者PFS率(除外Ⅳ期)和OS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预后分期患者PFS率和OS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7例患者中AJCC 8~(th)解剖学和预后分期变化者共135例(91.84%),与解剖学分期相比预后分期均提高;AJCC 8~(th)预后分期较解剖分期升高的患者各组PFS率和OS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JCC 8~(th)预后分期系统用于TNBC预后评估可有效补充解剖学分期的不足,为临床决策的制定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C-erbB-2、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学类型及肿瘤分期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3例乳腺癌中C-erbB-2、ER和PR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83例乳腺癌中C-erbB-2、ER和PR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3%、56.6%和55.4%.C-erbB-2、ER和PR的表达在患者不同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及肿瘤分期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ER和PR的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erbB-2的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它们之间呈正相关(r=0.387,P<0.05).结论 C-erbB-2是判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之一,联合检测ER和PR更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5岁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整理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EER中2004~2010乳腺癌患者171 799例按照≤35岁或>35岁将患者分成年轻组(4157例)和非年轻组(167 642例),利用卡法检验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采用 Kaplan Meier法计算乳腺癌相关OS和中位生存时间做生存分析,利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到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年轻乳腺患者的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年轻组相比非年轻组检验中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病理因素包括:≤35岁或>35岁、分期、组织学分级、N分期、分子分型、是否购买医疗保险,其中年龄、分期、组织学分级、N分期、分子分型、是否购买医疗保险是影响乳腺癌脑独立影响因素。在KM生存分析当中,Log-Rank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提示≤35岁乳腺癌患者相比>35岁乳腺癌患者预后更差,在≤35岁乳腺癌患者中,分期、组织学分级、N分期、分子分型、是否购买医疗保险是乳腺癌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35岁乳腺癌中,分期更高、组织学分级更高、淋巴结转移个数更多、三阴乳腺癌或HER2阳乳腺癌占比例更多、更多患者没购买医疗保险。≤35岁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35岁乳腺癌患者中,分期、组织学分级、N分期、分子分型、是否购买医疗保险是乳腺癌预后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β表达与不同分期及分型浸润性乳腺癌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446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与雌激素受体β的相关性.结果 在446例浸润性乳腺癌中,328例ERβ表达阳性(73.5%).在ERα+组及ERα-组,ERβ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9% (240/308)和63.8% (88/138).ERβ的表达与ERα(P <0.01)表达呈正相关;与PR、组织学分级、HER-2及Ki-67表达无明确相关性(均P>0.05).ERβ表达在不同年龄、肿瘤最大径及淋巴结转移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418例乳腺癌进入分期及NPI评分分析,不同分期及NPI评分在ERβ+及ERβ-两组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期:P=0.743;NPI:P=0.644).Luminal A亚型、Luminal B1亚型、Luminal B2亚型、HER-2亚型及TN亚型中ERβ阳性率分别为75.6% (88/118)、75.9%(110/145)、85.2% (46/54)、68.4%(39/57)及62.5%(45/72).在不同分型乳腺癌中,Luminal型(LA、LB1及LB2)与非Luminal型(HER-2及TN)之间,ERβ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7).结论 ERβ表达与肿瘤分期、NPI评分不相关,而与肿瘤Luminal分型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CD14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资料、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对病人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乳腺癌的诊疗提供新的预测因素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2014年199例术后经病理学活检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随访5年病人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人蜡块标本组织中CD14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47的表达情况与病人的年龄、绝经状态、家族史、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而与病人肿瘤临床分期、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同时,CD147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病人的5年总生存率(OS)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病人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无明显相关性(P=0.28)。结论 CD147可能是乳腺癌病人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有望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各分子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第一癌与第二癌分子亚型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45例BP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各分子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第一癌与第二癌间各分子亚型的一致性情况.结果 第一癌Luminal A型91例(62.8%),Luminal B型13例(9.0%),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型14例(9.7%),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27例(18.6%);第二癌Luminal A型93例(64.1%),Luminal B型10例(6.9%),HER-2型14例(9.7%),TNBC 28例(19.3%).BPBC第一癌中,TNBC≤50岁及组织学Ⅲ级患者明显多于其他亚型(P<0.05),各分子亚型在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一癌与第二癌间Lumina A型和TNBC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0.40),而Luminal B型和HER-2型的一致性较差(K<0.40).两癌间隔时间短的BPBC分子亚型一致性较高.结论 BPBC各分子亚型的构成比及临床特征与单侧乳腺癌相似,LuminaA型、TNBC及两癌间隔时间短的BPBC其两侧分子亚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Ras homologous C(RhoC)、KAI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应用HPLAS-1000型彩色图像分析系统,检测45例乳腺良性疾病组织和75例乳腺癌组织中RhoC和KAI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RhoC蛋白在乳腺良性疾病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0.07±0.01)、(0.35±0.12),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oC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KAI1蛋白在乳腺良性疾病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0.72±0.25)、(0.27±0.13),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I1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负相关(P<0.05).RhoC、KAI1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 RhoC、KAI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RhoC和KAI1异常表达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乳腺癌分子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SP法检测509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Her-2)表达并对其分型,Her-2-、ER/PR+为腔上皮样A亚型(Luminal A),Her-2+、ER/PR+为腔上皮样B亚型(Luminal B),Her-2-、ER-、PR-为三阴性型(Tripie-negative)、Her-2+、ER-、PR-为ERBB2+亚型(ERBB2+).χ~2检验比较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Kaplan-Meier法分析5年无瘤生存率(DFS),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与复发和转移相关的因素.结果 Luminal A占所有病例40.5%(206/509),Luminal B占18.5%(94/509),Tripie-negative占21.4%(109/509),ERBB2+19.6%(100/509).三阴性型乳腺癌中髓样癌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型乳腺癌(P<0.05),4种亚型复发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状态和l临床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0.000).ERBB2+和Triple-negative的DFS分别为81%、78.9%,低于Luminal A和Luminal B的DFS(88.8%、90.4%)(P=0.025).结论 在本组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 A亚型所占比例最高,Triple-negative和ERBB2+复发转移率高,预后较Luminal A和Luminal B亚型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CT)后Ki-67表达改变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及与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2010—2013年收治的121例接受NCT的II A~III C期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NCT后Ki-67表达变化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以及其在不同分子分型中的差异。结果:NCT前Ki-67表达与患者肿瘤大小(r=0.181,P=0.047)、组织学分级(r=0.340,P0.001)及HER-2表达(r=0.335,P0.001)呈正相关。全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DFS)为73.4%,其中NCT后Ki-67减少、增加、不变患者中3年DFS分别为82.6%、61.1%、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而不同分子亚型3年DSF分别为Luminal A型70.7%、Luminal B型71.4%、HER-2阳性型80.7%、基底样型(78.7%),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7)。族别、治疗前HER-2状态、病理腋窝淋巴结及NCT前后Ki-67表达改变是乳腺癌患者DF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乳腺癌NCT后Ki-67的变化是乳腺癌患者DFS的独立影响因素,但其变化的影响与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GFR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EGFR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检测EGFR在325例乳腺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回顾性分析其与分子分型、月经状态、病理类型、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 EGFR在腔面A型、腔面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18%、16.44%、51.43%和75.47%,除腔面A型和B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型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的阳性表达与年龄无关。相较与浸润性癌,导管原位癌阳性表达率高;相较于特殊类型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阳性表达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Ⅲ期的浸润性乳腺癌,EGFR的阳性表达率最高,与Ⅰ期、Ⅱ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的浸润性乳腺癌,EGFR的阳性表达率最高,与Ⅰ级、Ⅱ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最高,在浸润性导管癌中,EGFR的阳性表达与病理分期、组织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乳腺癌凝血纤溶异常与其转移、激素受体状态、分期等生物学行为的密切关系.方法 检测30例乳腺癌血浆6项凝血和纤溶指标,统计分析其变化与淋巴结转移、细胞增殖、受体状态等的关系.结果 良性对照组与乳腺癌组FiB由(3.05±0.44)g/L增高至(3.39±0.52)g/L(P<0.05)、D-Di由(0.27±0.06)μg/ml增高至(0.36±0.16)μg/ml(P<0.05)、PAI-1由(26.14±3.30)ng/ml增高至(34.59±3.68)ng/ml(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者的血浆FiB(3.70±0.47)g/L和PAI-1(37.36±2.71)ng/ml较无转移者增多(P<0.05);细胞增殖抗原Ki67表达≥30%者PAI-1含量增加(36.40±3.57)ng/ml(P<0.05).t-PA含量在不同激素受体状态下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病理分期乳腺癌患者之间APTT(P<0.01)、FiB(P<0.01)、D-Di(P<0.05)和PAI(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凝血纤溶指标与乳腺癌增殖、转移、分期等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判断预后和术后复发转移的监测指标,并有利于血栓前状态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5种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及超声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21年6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并最终手术确诊为乳腺IDC的患者,术前临床及超声资料完整,回顾性分析不同分子亚型IDC的临床及超声图像特点。结果:在IDC的5种分子亚型之间,年龄、病史、导管异常、纵横比、后方回声、病灶多发性、钙化、超声误诊及病灶长径、厚径、横径和体积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临床及超声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及超声征象对不同分子亚型IDC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为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及预后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回顾性研究85例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收治的青年乳腺癌(≦35岁)85例作为青年组,将同时期收治的中老年乳腺癌(﹥35岁)98例作为中老年组,收集其临床病理类型,包括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Her-2表达、P53表达方面、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等方面开展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年组乳腺癌和中老年组乳腺癌在病理类型上、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ER、PR及Her-2的表达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P53的表达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的病理类型提示其较中老年乳腺癌有更强的侵袭性,淋巴结转移较早,5年无病生存率较低,所以在临床上改善其预后最好的办法是早期发现并早期接受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三阴性乳腺癌病人133例,临床及病理资料完整、无远处转移、未行新辅助化疗。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AR的表达情况,分析AR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33例病人中AR表达阳性38例,阳性率为28.6%。AR阳性与年龄(≥50岁)、绝经状态、较低的Ki-67指数和CK5/6阴性相关(P0.05),与初潮年龄、体质量指数、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脉管癌栓、临床分期、EGFR状态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显示,AR阳性组病人在总生存上优于AR阴性组,无病生存无差异。结论 AR阳性与部分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且AR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病人有更好的总生存,提示AR或许可以成为三阴性乳腺癌新的预后指标或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TAC与T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经病理等检查确诊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257例,随机分为TAC组(130例)及TC组(127例),分别给予TAC方案、TC方案化疗4个周期.TAC组129例、TC组124例化疗结束2周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TAC组、TC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TNM分期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TAC组优于TC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较新辅助化疗前降低(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及TC新辅助化疗方案对局部晚期乳腺癌均有效,TAC方案优于TC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癌复发/转移部位及生存与血清癌抗原15-3(CA153)、碱性磷酸酶水平(ALP)的关系.方法 分析19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血清CA153、ALP水平.结果 血清CA153、ALP水平的均值及联合检测阳性率与转移部位无明显相关;单纯骨骼/软组织/肝脏/肺脏转 移组,CA153阳性率均高于ALP(52.2%比14.3%、64.4%比7.0%、83.3%比0.0%、69.2%比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子分型的CA153、ALP单独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A153阈值为17 U/ml时,阴性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为12.0个月,阳性组为10.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LP水平对PFS无明显影响.结论 血清CA153、ALP水平对乳腺癌复发/转移部位可能有一定的提示意义,与病理分子分型无明显相关,CA153水平影响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VEGF-C)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7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情况,评价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取20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做对照.结果 7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52例VEGF-C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7%;对照组仅3例可见VEGF-C弱表达,阳性率为15%.乳腺癌组VEGF-C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组VEGF-C表达阳性者阳性率(78%)明显高于腋淋巴结无转移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激素受体、及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C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是乳腺癌重要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