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约氏疟原虫感染不同小鼠免疫分子的应答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在约氏疟原虫感染过程中不同宿主的免疫应答差异。方法以约氏疟原虫(致死型)感染DBA/2和BALB/c小鼠,计算红细胞感染率;收集感染前和感染后1、3、6、9、12、15、20d小鼠血清,并无菌取出脾脏,培养脾细胞。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和IL-12水平,并通过Griess方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NO含量。结果DBA/2小鼠的原虫血症峰值水平明显低于BALB/c小鼠,并于感染后第20d左右自愈;BALB/c小鼠于原虫血症达到峰值水平后全部死亡;DBA/2小鼠的IFN-γ和IL-12水平于感染后1d即出现了有意义的升高并持续到第20d;BALB/c小鼠的IFN-γ和IL-12水平仅干感染后1d出现了有意义的升高;DBA/2小鼠NO的产生于感染后3d出现了有意义的升高,第6d达到峰值,而BALB/c小鼠的NO水平始终未见明显升高。结论DBA/2小鼠通过感染早期Th1细胞免疫应答的有效建立能够抑制原虫血症,IL-12是启动并维持Th1细胞免疫应答的关键性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2.
约氏疟原虫约氏亚种的子抱子经尾静脉接种大鼠和三株小鼠(ICR/JCL,C57BL,KM株)后42h,在大鼠和小鼠的肝连续切片中均查见红外期裂殖体(EE裂殖体),但在KM鼠株的切片中,正常的EE裂殖体甚少。不论宿主同否,EE裂殖体均大小不等,呈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分化程度不同,发育不完全同步。大鼠肝中的EE裂殖体可看到明显的外膜,周围并出现细胞反应。ICR/JCL、C57BL鼠株和大鼠肝中的EE裂殖体均较KM鼠株发育良好,数量较多,但大鼠中的红内期迅速消失。结果表明;ICR/JCL和C57BL鼠株用作约氏疟原虫—斯氏按蚊系统鼠疟模型的宿主较合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蚊媒感染疟原虫后的组织化学变化.方法应用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对照组和感染约氏疟原虫的斯氏按蚊体内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三磷酸腺苷酶(Mg2+-ATPase)活性反应与含量以及糖原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约氏疟原虫后,蚊体内LDH活性与含量显著增加,SDH和Mg2+-ATPase活性与含量及糖原含量显著降低.结论感染约氏疟原虫可明显影响蚊媒的营养代谢和吸收.  相似文献   

4.
用非致死性约氏疟原虫对C57BL/6J、NIH和ICR小鼠进行初次感染和对初次感染阴转后的NIH小鼠再次感染,观察其原虫血症并测定小鼠感染过程中其脾脏淋巴细胞在Con A或约氏疟原虫抗原诱生的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结果:(1)C57BL/6J、NIH和ICR小鼠感染前Con A诱生的IL-2水平(SI的X±SE)分别为223.71±19.32、122.13±28.91和72.76±30.60,初次感染后最高原虫血症(%的X±SE)分别为2.70±0.29、14.50±2.75和31.30±1.80;提示,这3种小鼠感染前固有的Con A诱生的IL-2水平高低可能影响其对约氏疟原虫初次感染的易感性。(2)NIH小鼠初次接种约氏疟原虫后34d,抗原诱生的IL-2才出现;而再次接种后d_3、d_(19)IL-2水平升高,并使这些小鼠对再次感染有明显的抵抗力。这提示抗原诱生的IL-2与鼠疟保护性免疫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提纯的约氏疟原虫合子培养形成动合子的方法。方法 经黄尿酸刺激体外诱导感染鼠血中的约氏疟原虫雌雄配子形成、受精,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纯净的合子,并在MEM培养基中培养。结果 从10~15只感染小鼠血液可分离到10^6数量级的约氏疟原虫合子;在22℃条件下,经22h~24h培养有动合子形成。结论 可以直接从感染鼠血诱导形成并分离到约氏疟原虫合子,所得合子经培养可发育为动合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约氏疟原虫感染后小鼠红细胞膜蛋白及受染红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能力的变化,为进一步探索脑型疟的发生机制提供线索。方法提取约氏疟原虫感染的BALB/c小鼠红细胞膜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红细胞膜蛋白的变化。用内皮细胞株与小鼠红细胞共同培养,观察受染红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能力的改变。结果 SDS-PAGE显示约氏疟原虫感染后的小鼠红细胞膜蛋白中含有分子质量约137ku组分,53/54ku固有膜蛋白减少。与未感染对照组比较,受染红细胞对内皮细胞的黏附能力增强约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疟原虫感染可改变宿主红细胞膜蛋白组成,增强受染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力。这些变化可能与脑型疟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T细胞亚群在感染约氏疟原虫小鼠中的保护性免疫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约氏疟原虫有保护性免疫的BALB/c小鼠,体内注射单抗去除CD~(4 )或CD~(8 )T细胞后,对保护性免疫无明显影响。但将它们脾细胞中CD~(8 )T细胞注入裸鼠,可以转移部分免疫力,而注入CD~(4 )T细胞则不能。在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模型中,由于在感染早期原虫侵入网织红细胞,CD~(8 )T细胞可被激活而有杀伤作用。在晚期,抗体在免疫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明青蒿琥酯治疗对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特异性免疫建立的影响。方法DBA/2和BALB/c小鼠经腹腔感染约氏疟原虫后均分为三组:感染后未治疗组、感染第3天和第6天青蒿琥酯治疗组。初次感染痊愈后30天用同种疟原虫再次感染,再感染疟原虫清除后30天进行第三次感染,观察每次感染后小鼠原虫血症水平和对重复感染的特异性抵抗能力。结果未治疗的自然自愈组和不同时间治疗组的DBA/2小鼠,其再次感染的感染率、原虫血症水平基本相同,第三次感染均未见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除非治疗组BALB/c小鼠于初次感染早期死亡外,不同时间治疗组的BALB/c小鼠再次感染的感染率与虫体血症水平、第三次感染情况与各组DBA/2小鼠也无差异。结论对于约氏疟原虫初次感染免疫应答能力不同的DBA/2和BALB/c小鼠,青蒿琥酯根治性治疗不影响其特异性免疫的建立和免疫记忆性的维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提纯的约氏疟原虫合子培养形成动合子的方法。 方法 经黄尿酸刺激体外诱导感染鼠血中的约氏疟原虫雌雄配子形成、受精 ,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纯净的合子 ,并在 MEM培养基中培养。 结果 从 10~ 15只感染小鼠血液可分离到 10 6数量级的约氏疟原虫合子 ;在 2 2℃条件下 ,经 2 2 h~ 2 4 h培养有动合子形成。 结论 可以直接从感染鼠血诱导形成并分离到约氏疟原虫合子 ,所得合子经培养可发育为动合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脂多糖(LPS)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L,Pyl7×L)感染早期的调节作用。方法 6~8w、雌性DBA/2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经腹腔接种1×106 Pyl7XL寄生的红细胞。实验组于感染后d2静脉给予LPS(25μg/只)。动态观察两组小鼠的原虫血症水平,小鼠脾脏树突亚群及其表面TLR4和活化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 (1)两组小鼠于感染后约d15均自愈,LPS处理组小鼠的原虫血症水平在感染后d5-8显著低于对照组;(2)与对照组相比,在感染后d3和d5,LPS处理组小鼠脾脏DCs亚群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在感染后d3,TLR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在感染后d5,LPS处理组小鼠脾脏细胞培养初始活化T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在P.y17×L感染早期,LPS可通过激活TLR4强化DC成熟进一步强化Th1免疫应答反应,降低原虫血症,这将为疫苗的开发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抗鼠疟免疫核糖核酸的疗效。方法以约氏疟原虫腹腔感染DBA/2和BALB/c小鼠,并用抗鼠疟免疫核糖核酸对其进行治疗。薄血膜染色,计数红细胞感染率;用ELISA试剂盒和Griess实验分别检测DBA/2小鼠牌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NO含量。结果注射正常核酸的BALB/c小鼠于感染后6~7d全部死亡,与其相比,注射免疫核糖核酸BALB/C小鼠虫体血症蜂值出现的时间被推迟2d,并且有20%的小鼠被治愈;注射免疫核糖核酸DBA/2小鼠牌细胞分泌的IFN-γ水平比对照组略有升高,但NO水平升高显著,其红内期原虫的清除时间也比对照组提前了4天。结论抗鼠疟免疫核糖核酸可使抵抗宿主的巨噬细胞活化状态得以进一步强化,其对约氏疟原虫感染所致的鼠疟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L-10在疟原虫感染过程中的免疫调节效应。方法用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和BALB/c小鼠,取血,制薄血膜,染色后镜检疟原虫,计算红细胞感染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IFN-γ和IL-10水平。结果DBA/2小鼠于感染后第21d自愈,血清IFN-γ在感染后第3d显著升高(6542pg/ml),之后逐渐下降,至感染后第12d仍高于未感染鼠;血清IL-10于感染后第6d显著升高(248pg/ml),并于感染后第15d达到峰值(980pg/ml)后下降。BALB/c小鼠感染后第6d红细胞感染率达57.5%,并于当日和次日全部死亡;血清IFN-γ仅于感染后第3d出现一过性升高,峰值为2225pg/ml而IL-10一直处于高水平状态,峰值为432pg/ml。结论小鼠感染约氏疟原虫后过早分泌的高水平IL-10对Th1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而IL-10适时的分泌可能与Th1向Th2反应的转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17XL,P.y17XL)感染早期,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活化中的作用地位。方法用P.y17XL感染易感的BALB/c和抵抗的DBA/2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制备感染前和感染后第3d、5d小鼠脾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两种小鼠感染不同时间脾细胞悬液中细胞内表达TLR9(Toll like receptor 9,TLR9)的DCs和细胞表面表达TLR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的DCs的百分含量。结果两种小鼠脾DCs细胞内TLR9的表达水平均于感染后第3d开始明显升高(P<0.01),在第5d达到最高水平(P<0.01),但两种小鼠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种小鼠DCs表面TLR4的表达水平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在P.y17XL感染早期,TLR9可能是介导DCs活化的模式识别受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大劣按蚊含硫脂蛋白(TEP1)基因在约氏疟原虫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根据GenBank中大劣按蚊TEP1基因序列设计带有T7启动子的引物,以大劣按蚊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纯化产物,体外转录试剂盒合成AdTEP1双链RNA。羽化1~2日的雌性大劣按蚊分3组(200只/组):TEP1干扰组、绿色荧光蛋白(EGFP)干扰组和对照组。TEP1、EGFP干扰组按蚊分别进行胸部微量注射AdTEP1双链RNA、EGFP双链RNA各147 ng,对照组未处理。干扰后3d,每组取15只按蚊,去头,以大劣按蚊核糖蛋白S7(AdS7)为内参进行半定量PCR,检测干扰效果。干扰后4d,用约氏疟原虫BY256荧光株感染3组大劣按蚊。感染后9d,每组各解剖25只蚊胃,记录感染率和感染度。结果对照组和EGFP干扰组AdTEP1的表达条带亮度基本一致,而TEP1干扰组AdTEP1的表达条带亮度非常微弱。感染后9 d,蚊胃卵囊数统计学分析表明,对照组、EGFP干扰组和TEP1干扰组感染率分别为(24±2.83)%、(24±0.71)%和(80±3.54)%;感染度分别为0.32±0.7、0.44±0.85和5.52±4.84...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单核 -巨噬细胞及其分泌的NO在抗疟原虫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和腹腔注射鸡红细胞法分别检测红细胞感染率及单核细胞和腹腔MΦ的吞噬能力 ;通过Griess反应检测小鼠腹腔MΦ合成NO水平。结果 腹腔MΦ在感染后 6d吞噬率即达到高峰 ,单核细胞的数目和吞噬能力在感染 6d后开始增加 ,同时 ,虫体血症水平升高的趋势受到遏制 ;感染早期MΦ合成NO水平逐渐升高 ,但对虫体血症没有影响。结论 单核 -巨噬细胞数量的增加和巨大吞噬杀伤作用的发挥可削减并最终清除虫体血症 ;但感染早期MΦ合成NO水平逐渐升高的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Lentinan,Lent)对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Py17XL)感染BALB/c小鼠Th1型细胞免疫应答的调节效应。方法对Py17XL感染的BALB/c小鼠进行不同时间点的Lent预处理,动态观察用药后各组感染小鼠原虫血症水平和生存率;于感染后第0d、1d、3d和5d分别提取小鼠脾细胞,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12、IFN-γ的分泌水平,Griess反应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药物未处理组相比,感染前15d 1mg/kg Lent用药组显著降低感染小鼠的原虫血症水平,提高生存率;明显增强Th1型免疫应答中关键细胞因子IL-12、IFN-γ的分泌水平,并提高NO含量。结论Lent预处理能够有效激发Py17XL感染的BALB/c小鼠Th1型细胞免疫应答的建立,提示调控免疫应答对于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免疫防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s)参与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调控Th1型免疫应答的相关机制。方法用约氏疟原虫(致死型)感染对照组和anti-CD25 mAb注射组BALB/c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后第0、3和5d制备脾细胞悬液,磁珠分选、纯化树突状细胞(DCs)并体外培养;ELISA方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DCs培养上清中IL-12的水平,Griess方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NO含量。结果两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NO水平在感染后第3~5d均明显升高,但对照组小鼠IFN-γ和NO水平明显低于anti-CD25 mAb注射组小鼠。anti-CD25 mAb注射组小鼠DCs培养上清中IL-12的水平于感染后第3d达峰值,并于感染后第5d仍维持较高水平。相比,对照组小鼠DCs培养上清中IL-12的水平仅于感染后第3d出现有意义的升高。结论Tregs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BALB/c小鼠早期可能通过抑制DCs分泌细胞因子IL-12来抑制Th1型免疫应答的有效建立。  相似文献   

18.
The diverse outcomes of experimental murine infection with Plasmodium parasites, ranging from spontaneous cure to death, depend largely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Th1 immune response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infection. However, the molecular and cellular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 induction and regulation of this response are poorly understood. As immunity is initiated by dendritic cells (DCs), we compared their phenotype and function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infection with Plasmodium yoelii 17XL (P.y 17XL) strain in susceptible (BALB/c) and resistant (DBA/2) mice. Resistant DBA/2 mice developed a greater number of myeloid (CD11c+CD11b+) and mature DCs, which were fully functional and capable of secreting IL‐12p40. In contrast, susceptible BALB/c mice produced more plasmacytoid (CD11c+CD45R/B220+) and less mature DCs, resulting in high levels of IL‐10 and TGF‐β1. In addition, an in vitro experiment confirmed that splenic DCs from the two strains of mice differ in their ability to prime CD4+T cells in response to P.y 17XL stimulation.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subset, the phenotype and the type of inflammatory and anti‐inflammatory signals of splenic DCs are critical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 discrepancy in the ability to induce or regulate Th1 immune responses in different ho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