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江西省综合性三甲医院检验人员寄生虫病检测能力。方法 全省20家综合性三甲医院组队参赛,每队2名选手。竞赛分为笔试和技能操作两部分(各100分)。笔试内容涉及寄生虫生活史、免疫学基础、检测技术、病原诊断等;技能操作包括厚、薄血涂片及改良加藤厚涂片的制片和镜检阅片。结果 共40名选手参赛,总成绩平均分为(97.3±22.4)分,及格率为15.0%;其中笔试平均成绩为(56.6±12.8)分,及格率为52.5%;技能操作平均成绩为(40.8±12.4)分,及格率为5.0%。笔试成绩中,土源性线虫生活史得分率最高(90.0%),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基础知识得分率最低(31.5%)。选手血涂片制作、镜检及格率均高于加藤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阴性片的镜检检出率依次为38.8%、45.0%、35.0%和25.0%;蠕虫卵检出率以鞭虫卵最高(87.5%),曼氏迭宫绦虫卵最低(2.5%)。省级医院选手加藤片制作和镜检得分均高于市级医院 (P均 < 0.05);教学医院选手加藤片制片成绩高于非教学医院(P < 0.05)。结论 江西三甲医院检验专业人员寄生虫病检测技能水平难以满足当前寄生虫病诊断的需要,应引起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的 了解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人员疟原虫、 蠕虫检测能力及寄生虫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方法 方法 组织专业 技术人员参赛, 竞赛内容包括疟原虫厚薄血膜制作染色与疟原虫镜检读片、 粪便标本改良加藤厚涂片制作与常见蠕虫卵 镜检、 寄生虫理论知识。结果 结果 全省17个市共51名选手参赛。血片制作平均分为14.8±3.3分, 及格率为82.4%; 疟原虫镜 检读片平均分为19.2±9.3分, 及格率为29.4%; 加藤片制作平均分为9.3±0.7分, 及格率为100%; 蠕虫卵镜检平均分为28.0± 2.6分, 及格率为100%; 寄生虫理论知识平均分为76.3±11.9分, 及格率为88.2%。男女性、 初中级职称血片制作成绩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县市级单位、 经济好差地区选手寄生虫理论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 结 论 论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人员蠕虫检测能力和寄生虫理论知识掌握较好而疟原虫检测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竞赛了解当前我国各级疾控机构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的蠕虫检测能力,从而推动各级疾控机构的能力建设。方法2011年9月以省(区、市)为单位,每省选送各级疾控机构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4名(年龄<45周岁,县级不少于2名)。竞赛内容包括粪便标本改良加藤厚涂片制作(每参赛选手30 min内制作完成5张涂片;计满分为15分,9分为及格)和11种常见蠕虫卵镜检鉴别(每张标本片含1种或1种以上蠕虫卵;镜检10张,每张5 min;计满分为60分,36分为及格)。结果来自30个省(市、区)的119名参赛选手中,改良加藤厚涂片制片成绩,平均为11.4分,及格者111人,占93.3%;11种常见蠕虫卵镜检读片成绩,平均为22.0分,及格者20人,占16.8%。不同性别、年龄(≤30岁、31~40岁和>40岁)、专业技术职称(初级、中级和高级)、来源单位的级别(省级、市级和县级)的参赛人员制片和镜检成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有血吸虫病防治任务省份的参赛选手的制片(12.1±1.7)、镜检读片(32.1±11.5)成绩均好于没有血吸虫病防治任务的省份(11.1±1.8和18.1±10.5);西部地区参赛选手的镜检读片成绩(18.4±11.4)均低于东部(25.2±12.4)和中部(24.1±13.1)。结论我国寄生虫病防治机构的病原检测能力总体水平发展不均衡,仅部分地区检测能力较强,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2015年湖北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成绩的分析,了解湖北省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方法 2015年5月,组织全省17个市(州)68名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参加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个方面的竞赛,收集整理各项成绩数据,导入SPSS18.0软件,对得分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做分组比较。结果 68名参赛选手理论知识平均成绩为77.6分,及格率为76.5%;血片制作平均成绩为9.3分,及格率为98.5%;疟原虫检测平均成绩为14.2分,及格率为32.4%;加藤片制作平均成绩为8.6分,及格率为98.5%;蠕虫卵检测平均成绩为22.6分,及格率为27.9%。女选手的理论知识成绩(84.5±17.3)和血片制作成绩(9.4±0.4)均高于男选手(70.7±21.1和9.1±0.9)(P0.05);县(市、区)级选手的疟原虫检测(16.3±8.0)和蠕虫卵检测成绩(25.8±12.0)均优于市(州)级选手(12.5±6.5和20.0±10.8)(P0.05);有血防任务地区的选手理论知识成绩(84.4±18.4)和蠕虫卵检测成绩(25.4±11.0)均高于无血防任务地区的选手(61.1±14.7和16.0±10.8)(P0.05);不同年龄和职称的选手,各项成绩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湖北省2015年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中参赛选手的整体成绩良好,但存在地区间检测技术能力不均衡的问题,镜检阅片能力也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无锡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寄生虫病防治能力,为推进全市寄生虫病防治队伍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寄生虫病相关理论知识测评和实验室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无锡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寄生虫病防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来自全市22家医疗卫生机构的41名医务人员接受了评估。所有评估对象理论知识考核的平均分为(76.5±15.6)分,及格率为80.5%,优秀率为48.9%;疟原虫血片制作平均分为(7.3±1.5)分,及格率为87.8%,优秀率为41.5%;疟原虫镜检平均分为(14.0±7.2)分,及格率为31.7%,优秀率为12.2%;蠕虫镜检平均成绩为(19.4±10.4)分,及格率为24.4%,无人达到优秀;钉螺鉴别平均成绩为(8.6±1.1)分,及格率为95.1%,优秀率为73.2%。中级及以上职称评估对象的蠕虫镜检和钉螺鉴别成绩高于初级职称评估对象(P均0.05);来自疾控机构的评估对象理论知识、疟原虫镜检和蠕虫镜检的平均成绩高于来自医院的评估对象(P均0.05)。结论无锡市医疗卫生机构寄生虫病防治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疟原虫血片制作和钉螺鉴别能力较好,但疟原虫和蠕虫镜检能力亟须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2011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成绩进行分析, 了解当前我国各级疾控机构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的疟原虫检测能力。方法 将参赛选手按性别、 年龄、 职称、 单位级别、 所在省份疟疾流行程度、 是否有全球基金疟疾防治项目支持、 地理位置等进行分组, 对各组选手疟原虫检测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 年龄、 职称、 单位级别的参赛选手之间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 0.05); 来自不同疟疾流行程度、 有无全球基金疟疾防治项目支持、 不同地理位置省份的选手其疟原虫检测成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 < 0.05), 有一、 二类疟疾流行县省份的选手其血片制片及镜检读片成绩均优于无一、 二类疟疾流行县省份的选手, 有全球基金项目支持省份的选手血片制作及镜检读片成绩均显著优于无全球基金项目支持省份的选手, 南方省份选手血片制片及镜检读片成绩均显著优于北方省份。结论 各省疟原虫检测能力总体水平不均衡, 镜检读片技能水平较低, 寄生虫病人才梯队建设和病原学检测技能培训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寄生虫病防治人员寄生虫病专业理论、防治实践、实验诊断等水平,为加强我国寄生虫病防治队伍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分级推荐的方式,2017年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选取寄生虫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采用书面答题和现场操作的方法,测评其寄生虫病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以分层分类方法,分析和评估不同性别、年龄、职称人员,以及不同流行程度地区防治专业人员的寄生虫病检测能力。结果 2017年全国共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24名寄生虫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测评,测评对象综合平均得分为(125.0 ± 35.2)分,及格者占54.8%。其中男性和女性综合平均得分分别为(120.8 ± 34.2)分和(126.6 ± 35.4)分,≤ 30、> 30~40、> 40岁年龄组人员综合平均得分分别为(125.6 ± 33.6)、(124.9 ± 35.8)分和(119.3 ± 45.9)分,初级、中级、高级职称人员综合平均得分分别为(119.8 ± 35.8)、(136.0 ± 32.5)分和(127.1 ± 40.9)分。参加测评人员的寄生虫病专业理论平均得分为(67.4 ± 15.6)分,及格率为68.5%;技能操作平均得分为(57.6 ± 21.8)分,及格率为46.0%。疟疾流行区和非流行区专业人员对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64.1%、72.8%、57.0%、58.3%和35.9%、46.9%、33.3%、43.8%,流行区专业技术人员对疟原虫的检测能力显著高于非流行区([χ2] = 767.10、462.12、134.97、360.80,P均 < 0.01);血吸虫病流行区和非流行区专业人员对血吸虫虫卵的检出率分别为67.4%和36.8%,流行区专业人员对血吸虫虫卵的检测水平显著高于非流行区([χ2] = 817.74,P < 0.01);南方和北方地区专业人员对蛔虫、鞭虫、蛲虫的检出率分别为85.7%、78.6%、91.7%和61.8%、23.5%、74.4%,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 = 622.58、301.70、588.71,P 均< 0.01)。结论 我国寄生虫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的总体技术能力较高,但技能操作水平相对偏低。因此,需重视寄生虫病防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强化寄生虫病防治队伍建设,以满足寄生虫病防控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重庆市各区(县)医院和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治人员的业务水平,推动相关单位寄生虫病防治能力建设。方法 收集2016—2021年每年参加重庆市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队员的个人信息和竞赛成绩(2020年因疫情原因取消),竞赛分为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两部分,采用SPSS 19.0对竞赛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U检验或H检验对不同性质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参赛人员来自重庆市38个区(县),2016—2021年参赛人数分别为73、73、78、76、84人。每年参赛人员女性均多于男性,职称以初级为主,工作地区主要为市辖区。2016年仅疾控机构人员参加竞赛,2017年医疗机构人员开始参赛,至2021年医疗机构人员参赛人数首次超过疾控机构。2016—2021年,参赛选手总成绩的中位数分别为83.50、77.00、88.00、81.00和94.95。其中,技能总成绩的中位数分别为34.00、31.00、36.00、26.00和40.40,理论成绩中位数分别为47.00、45.00、50.50、53.00、55.25。2016年,女性选手的理论成绩、加藤镜检成绩均高于男性选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7...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2017年江苏省重要寄生虫病防控技术培训对于提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寄生虫病防控意识及检测水平的效果。方法 采用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从事寄生虫病防治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分别对学员进行理论和镜检技能考核。结果 共有13个市132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无学员缺考。总成绩平均分为118.36分,苏北、苏中和苏南地区学员总考核成绩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8,P < 0.01),苏北地区学员成绩显著高于苏中(P < 0.001)和苏南地区(P = 0.016)。理论考核平均分为79.05分,及格率为92.4%;苏北、苏中、苏南地区学员理论考核成绩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4.51,P < 0.01),苏北地区学员成绩显著高于苏中(P < 0.001)和苏南地区(P = 0.009)。镜检考核平均分为39.32分,及格率为89.4%;苏北、苏中、苏南地区学员镜检考核成绩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2.37,P = 0.09)。7种寄生虫虫卵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1.23,P < 0.01);其中卫氏并殖吸虫卵检出率最高,为75%;血吸虫和布氏姜片吸虫虫卵检出率较低,分别为51.5%和54.5%;鞭虫、未受精蛔虫、华支睾吸虫和带绦虫虫卵检出率分别为71.2%、65.9%、72.7%、72.0%。结论 专业技术培训提升了江苏省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对于重要寄生虫病的防控意识及病原学检测水平,为下一步开展重点寄生虫病防控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国当前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寄生虫病防治人员的寄生虫病检测基础理论知识水平。方法 2013年6月下旬组织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124名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进行寄生虫病基础理论知识竞赛,构建竞赛人员基本信息和考试成绩数据库,分析参赛选手寄生虫病检测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单位级别和地区参赛选手间的差异。结果所有参赛选手理论考试的平均成绩为(83.5±12.1)分。最高98.5分,最低44.0分,及格率为91.9%。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选手间理论考试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单位级别的选手间理论考试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995,P0.05);不同职称的选手间理论考试总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3.349,P0.05),高级和中级职称的理论得分显著高于初级职称(Z=2.232,P0.05;Z=3.281,P0.05),但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88,P0.05);南方省份选手得分高于北方选手(Z=3.279,P0.05);有疟疾和血吸虫病防治任务的省份选手相应知识点得分要高于无防治任务省份的选手(Z=3.623,P0.05;Z=4.887,P0.05);2013年理论成绩高于2011年和2012年理论成绩(Z=9.239,P0.05;Z=5.362,P0.05)。结论连续3年的以赛代训显著提高了各级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的寄生虫病防治基础理论水平,但仍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人员覆盖面不够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高各级疾控人员寄生虫病防治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血吸虫病和其他寄生虫病的防治理论与检测技能水平,为加强基层血吸虫病实验室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组队竞赛的方式,对湖南省县级血防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 根据评分标准,对每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分。 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的定量结果采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参与竞赛人员的平均分为(75. 80±10. 70)分,合格率为92. 59%。 其中,理论测试平均成绩为(63. 41± 14. 15) 分,合格率为 62. 96%;技能操作平均成绩为(81. 11± 11. 68)分,合格率为 96. 29%。 不同性别、年龄、职称、机构和疫区类别选手的理论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 05);不同年龄、职称选手的操作技能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0. 05),女性选手操作成绩高于男性(<0. 05),专职血防机构(血防站、血防医院、血防办)选手操作技能成绩高于非专职血防机构(疾控中心) ( <0. 05),疫情达传播阻断标准地区选手操作技能成绩高于达消除标准地区(<0. 05)。 结论  我省血防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技能水平较高,但理论知识掌握相对薄弱,应加强血吸虫病及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当前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寄生虫病防治人员的寄生虫病检测理论和技能知识水平。方法 2015年9月组织全国31个省(市、区)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124名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进行能力考核,构建考核人员基本信息和考试成绩数据库,了解考核对象寄生虫病检测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单位级别和地区考核对象间的差异。结果 所有考核对象综合平均成绩为123.3分,及格人数占考核人数的57.3%。其中男性(48人)和女性(76人)平均分分别为125.9分和121.7分;30岁以下年龄组(57人)、30 ~ 40岁年龄组(61人)及40岁以上年龄组(6人)综合成绩平均分分别为119.6、128.1分和111.2分;初(94人)、中(28人)、高级(2人)职称人员综合成绩平均分分别为119.2、135.9分和140.5分。124名考核对象的笔试成绩平均为61.9分,及格人数占考核人数的62.9%;所有考核对象技能操作平均成绩为61.4分,及格人数占58.1%。结论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寄生虫病防治的考核人员理论考核成绩极差较大,寄生虫病检测基础理论和技能考核水平总体偏低,需对照防治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重视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强化寄生虫病防治队伍建设,培养有较强理论和实践综合能力的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江苏省淮安市所辖8个县(区)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结果,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6年淮安市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发热病人血检、疟疾防治系统中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等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资料进行分析。对临床医生疟疾诊治知识考核和检验人员疟原虫镜检技能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对当地最后1例疟疾病例所在自然村,采制不少于200人份的居民滤纸血样品并进行疟原虫基因检测。结果 2010-2016年淮安市网络报告308例疟疾病例,疟原虫血检323 002人次,阳性272例,阳性率为0.08%;2010年和2011年分别有19例和3例本地感染病例,其余均为输入病例。除清河区外,7个县(区)采集居民滤纸血样品1 420人份进行疟原虫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8县(区)疟原虫镜检技能考核有6家单位平均分为20分,金湖县和淮安区平均分均为19.6分。疟疾诊治能力考核洪泽区平均分最高,为20分;淮安区平均分最低,为18.8分。淮安市8县(区)消除疟疾考核总得分均在97分以上。至2016年,淮安市所辖县(区)全部通过县级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结论淮安市8县(区)均以高分通过消除疟疾县级达标考核,今后应继续做好输入性疟疾的防控监测工作,巩固已取得的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疟疾非流行区疾控工作人员的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相应培训需求,为设置该类地区疾控工作人员的培训课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自填问卷的调查方法,对2016年参加青海省全省疟疾培训的疾控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115人,其中85.21%(98/115)来自县级疾控中心。调查对象的整体知晓率情况为70.35%,但在疟疾基础知识和疟疾治疗知识的知晓情况相对较差,分别为61.96%和48.99%。该结果在职称、所在科室分类、单位级别的结果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F=0.13~2.02,P均0.05)。经培训后的整体答题得分情况有所改善,平均79.20±15.16分,高于培训前平均70.34±17.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P0.05)。在疟疾基础知识和疟疾监测响应知识知晓方面有显著提高(t=4.30、4.97,P均0.05)。80%的调查对象认为疟疾基本知识最需要培训。但培训需求在各组之间以及不同培训内容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0.61~3.11,P均0.05)。结论青海省各级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疟疾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但仍需要在疟疾基础知识、疟疾治疗、疟疾监测与响应等方面加强培训,以提高响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当前中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效果,探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为“十四五”期间血防健教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三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3个省抽取流行区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统计中小学生血防知识得分情况,计算血防知识知晓率及行为正确率。结果 共收集学生有效问卷586份,满分率为73.5%,不及格率为0.7%,平均分为96.4±8.0。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为95.7%,血防行为正确率为98.2%;男、女生血防知识知晓率(95.2%vs. 96.3%)和行为正确率(97.5%vs. 98.9%)的差异均分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973、8.101,P均<0.05);同时初中生、小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98.9%vs. 92.6%)和行为正确率(99.2%vs.97.1%)差异均分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99.451、18.443,P均<0.05)。结论 中小学生血防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但不同性别和年级存在差距,今后应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流行区整体人群防护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血吸虫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整群抽样方法和多阶段抽样方法,对血吸虫病流行区非集体居住的16~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居民血吸虫病知识、态度、行为现况。结果调查对象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95.98%,信念态度正确率为89.06%,行为判断正确率为77.43%,知、信、行正确率逐步下降且有显著差异(χ2=1 282.96,P0.01);渔船民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0.98%,但行为判断正确率仅为53.81%(χ2=120.52,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随着学历的逐步提高,行为判断正确合格率也随之上升,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合格率是文盲的6.411倍(OR=6.411,95%CI:4.896~8.395)。渔船民行为判断正确合格率仅为农民的5.1%(OR=0.051,95%CI:0.029~0.091)。结论江苏省居民血防基本知识总知晓率达到了《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目标要求,但行为正确水平较低。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区域等因素对居民血吸虫病防治健康行为形成均有不同程度影响。需要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活动,促进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