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慢加急性肝衰竭以慢性肝病急性失代偿、多脏器功能衰竭及高病死率为主要特征。尤其是慢加急性肝衰竭晚期患者,病死率极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笔者所在团队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方面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凝练总结出“解毒凉血重通腑,健脾化湿顾中焦”学术观点,同时结合救治病例对糖皮质激素、利福昔明等应用体会也进行分享,希望借此能对这类患者的救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4.
5.
6.
8.
9.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9)
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紊乱在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病程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过度的炎症及免疫反应,导致感染易感性增加,最终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消除肝损伤并纠正免疫紊乱可预防败血症和(或)MODS,改善患者的生存。迄今为止,ACLF的免疫治疗在各大治疗指南中尚未被推荐。然而,作为ACLF重要病理生理改变,并且与发病率、病死率密切相关的关键事件——肝脏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持续激活及免疫细胞功能障碍,又促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免疫调节治疗,以阻断和逆转疾病的进展。因此,简述了目前应用于ACLF治疗的具有潜在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包括传统药物白蛋白、糖皮质激素等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人工肝支持系统及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等的应用,并讨论了一些有希望的未来免疫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11.
<正>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肝病证候群,是临床诊治的难点,也是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国内最常见的肝衰竭类型,其临床表现复杂,病死率极高,给社会、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本文简要综述近年来ACLF定义、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新进展。ACLF的定义我国以往没有ACLF的概念,2006年首次提出 相似文献
12.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脏疾病的基础上发生肝脏急性衰竭和失代偿的临床病症。ACLF的短期病死率较高,主要死因为感染和器官衰竭。引起ACLF的常见急性事件包括细菌或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炎以及手术,也有近40%的患者无明显诱因。系统性炎性反应和易感染是ACLF的典型病理生理学特点。ACLF治疗的关键在于识别和处理引起ACLF的急性事件,同时给患者提供多器官支持治疗以应对伴肝病的危重患者复杂的生理指标紊乱。慢性肝功能衰竭联盟(CLIF-C)评分已经用于对ACLF患者的分类和预后评估。肝移植是目前最有可能治愈患者的治疗选择,但是受者的识别、供肝的来源、移植的紧迫性和资源的高效利用都是肝移植广泛应用的壁垒。该文就ACLF的定义、损伤诱因、非手术治疗和肝移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正>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肝硬化患者如果未行肝移植(LT),短期预后极差,病死率与按照CLIF器官衰竭评分系统定义的衰竭器官数量相关。在ICU充分支持时,3个或以上器官衰竭患者的30 d病死率高达80%以上[1-2]。肝功能衰竭是影响ACLF进程、凝血障碍、脑功能障碍和肾衰竭(肝肾综合征)恢复的决定因素,即使LT解决了肝衰竭问题,但对其他肝外衰竭器官功能逆转以及对患者生存影响尚不清楚。危重者因MELD评分高 相似文献
15.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临床症候群,短期病死率高.因此,早期准确评估ACLF患者预后,对临床决策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ACLF预后评价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完善现有的预后评价体系,帮助临床医生及时给予适当的临床干预措施,进而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国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原发性肝癌,每年约100万人死于HBV相关的终末期肝病[1]。 相似文献
18.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指在慢性肝病基础之上(如病毒、酒精、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出现的急性(通常在4周以内)肝功能失代偿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常伴随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较高,同时普通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较差.现对ACLF的诊断标准、危险因素、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支持系统、肝移植治疗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相似文献
19.
20.
<正>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受多种因素影响,与机体免疫系统、微生物群以及各种诱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患者肾、脑、肺或循环系统等肝外器官衰竭通常与感染并发或直接由感染诱发,严重影响预后,其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近年来再次掀起ACLF的研究热潮,推动当下迈入全球积极应对ACLF的新阶段。一、定义当前,ACLF有三大广泛应用的定义(亚太、欧洲和北美),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