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胼胝体梗死导致的异手综合征(3例报告和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异手综合征(AHS)的发病特点,探讨胼胝体梗死与AHS的关系。方法:对胼胝体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的研究。结果:我院2004至2006年收治的1860例住院脑梗死患者中有25例胼胝体梗死,约占同期脑梗死患者的1.34%(25/1860)。有3例患者出现AHS,占0.16%(3/1860),占胼胝体梗死患者的12%(3/25)。属于前型AHS2例,后型AHS1例;3例患者均有双手矛盾动作,1例有左侧失用和拟人格化;1例有未受累侧肢体的模仿动作。结论:高血压、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是胼胝体梗死并发AHS主要原因,双手的矛盾动作是AHS常见表现。  相似文献   

2.
<正>异己手综合征(alien hand syndrome,AHS)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综合征,临床上一直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很容易导致错误的诊断或治疗。本文报告了1例胼胝体梗死后AHS,并对AHS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复习。1病例资料男性,42岁,右利手,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笨拙半月于2015年2月25日入院。患者自述入院前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以左上肢为著,主要表现为左手  相似文献   

3.
正异己手综合征(alien hand syndrome,AHS)是一种临床极为少见的神经功能紊乱疾病,虽然临床上认识AHS已经100多年,但其发病的神经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以往大多学者认为,AHS指一侧上肢或手不自主、不能控制、无目的性运动,伴有患者对自己受累肢体的陌生感和拟人格化[1-4]。目前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与丧失肢体所有权或控制  相似文献   

4.
<正>异己手综合征(alien hand syndrome,AHS)是一组复杂且表现各异的临床症状,也是临床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不自主运动。引起AHS的常见病因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胼胝体及其周围区域病变,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所占比例最高[1],但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将2013年10月2014年1月收治于我科的2例胼胝体梗死致异己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位于大脑纵裂底部的胼胝体是大脑中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皮层的广泛区域最大的脑白质连接纤维束。胼胝体同时接受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双重血供,有效的侧支循环能保证其供血,因此发生胼胝体梗死比较少见,出现双侧胼胝体梗死更是罕见。1病 例患者,女,33岁,右利手,因右侧肢体麻木、乏力9 d于2018年10月9日入院。入院前9 d患者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肢体麻木、乏力,症状持续存在,无加重及缓解;感右侧肢体不受意识支配,不能完成穿衣、穿裤、刷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单纯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2694例脑梗死患者中,经MRI确诊的16例急性单纯胼胝体梗死患者(单纯胼胝体梗死组)和同时期42例合并有颅内其他部位梗死的复合胼胝体梗死(复合胼胝体梗死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及体征、影像学表现等,分析单纯胼胝体梗死患者临床特点。结果 (1)急性单纯胼胝体梗死占同期脑梗死发生率的0.59%(16/2694),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病变血管以大脑前动脉最多见;临床以肢体瘫痪、认知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2)与复合胼胝体梗死组相比,单纯胼胝体梗死组中既往有脑梗死病史的占比少(31.3%vs 66.7%,P 0.05);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长(68.3±12.7h vs 16.4±10.2h,P 0.05);肢体单瘫更多见(69.2%vs 28.0%,P 0.05),肢体肌力NIHSS评分低(1.6±0.4 vs 3.6±0.8,P 0.05);大脑中动脉受累的占比少(62.5%vs 90.5%,P 0.05);预后更好(93.8%vs 61.5%,P 0.05)。结论急性单纯胼胝体梗死发生率低,常伴有多种动脉硬化危险因素,以肢体单瘫、认知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己手综合征(AHS)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预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AH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以胼胝体型(6/7例)最为多见,主要表现为非优势手的对抗失用或手间冲突(4/6例),71.4%患者由脑梗死所致,6例患者存在胼胝体病变;5例患者在对因治疗1个月时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AH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影像学检查对AHS的病因诊断、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急性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胼胝体膝部梗死3例,体部梗死4例,压部梗死13例,体部合并膝部4例,体部合并压部1例;合并其他部位梗死22例。临床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21例(84%),语言障碍12例(48%),认知和精神异常10例(40%),摸索动作及强哭强笑5例(20%),异己手综合征2例(8%),偏身痛觉减退2例(8%),大小便障碍2例(8%),视野缺损1例(4%)。预后良好19例,预后不良6例。结论急性胼胝体梗死的典型临床特征是异己手综合征,但常因合并其他部位梗死,导致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急性胼胝体梗死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正单纯胼胝体梗死发病率低,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为2.7%~7.9%~([1-2])。以突发认知功能障碍为首发表现的胼胝体梗死少见,现报道2例如下。1病例1.1例1男,77岁,因"突发遗忘、右侧肢体麻木、活动欠灵活18 h"于2017年9月13日入住我院。患者于入院前18 h突发右侧肢体麻木,活动欠灵活,行走右侧拖曳,同时出现明显远近事记忆下降,出门后找不到家。无头晕、耳鸣、耳聋及  相似文献   

10.
<正>延髓位于脑干的最下端,较脑干其他部位血供丰富,所以延髓发生梗死的机会相对较少。如发生延髓梗死则以延髓背外侧为主,延髓内侧梗死少见,仅占脑卒中的0.5%1.5%[1,2],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更为罕见,其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心型"或"Y型"梗死,现将发现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因头晕10 h,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4 h,发作性左侧肢体活动不灵3.5 h入院。患者于入院当天10:00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沉,未予注意,下午  相似文献   

11.
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最早是由Spiller于1908年报道的,临床非常罕见,通常与椎动脉和脊髓前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解放军总医院221例后循环梗死中发现2例,不足1%[1]。双侧MMI则更为少见,11例MMI中仅1例为双侧梗死[2];一个最大样本报道连续86例中,发现双侧梗死12例,占14%[3]。现就本院1例诊断为双侧MMI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头部MRI表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延髓最常见的病变部位为延髓背外侧(wallenberg syndrome),延髓内侧或旁正中病变(dejerine syndrome)少见,双侧延髓内侧病变则罕见,我们将临床遇到的1例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4岁。因"头晕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2 d,加重7 h"于2016年5月2日入院。该患入院前2 d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天旋地转感,不敢睁眼,伴恶心、呕吐,呕吐物  相似文献   

13.
胼胝体是联合两侧大脑半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半球间联系及功能协调上有重要作用,因其血液供应丰富,解剖位置位于较深的中线上,由多支血管供血,其发生单纯胼胝体梗死较少见我科.2004-2008年收治单纯胼胝体梗死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03—2014‐03经M RI确诊为胼胝体梗死28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8例中,偏瘫26例(92.9%),认知功能下降15例(53.6%),面、舌瘫13例(46.4%),感觉障碍12例(42.9%),语言障碍9例(32.1%),情感障碍8例(28.6%),小便失禁3例(10.7%),偏盲1例(3.6%),较少见;28例共检查出病灶51处,以体部和膝部最为多见,均占45.1%,压部仅占9.8%;所有患者均合并有其他部位梗死;单侧梗死多于双侧梗死,右侧多于左侧;14例行脑血管造影的患者脑血管形态均不正常。结论胼胝体梗死临床表现复杂,M RI对胼胝体梗死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是指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发生在延髓内侧,MMI较少见,其大约占延髓梗死病例的25%,在整个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中所占比例1%,双侧延髓内侧梗死则更为罕见,影像学可表现为典型的Y型梗死,现报道1例如下。1病例患者,44岁,以全身麻木、左侧肢体活动不灵2d为主诉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d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麻木,于当地  相似文献   

16.
以往,对脑桥梗死的临床定位诊断多依据有无神经核团损伤和交叉瘫等特异性症状及综合征进行鉴别诊断。容易误诊。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逐渐认识到,部分脑桥梗死患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一侧中枢性轻偏瘫、单纯中枢性面瘫或一侧肢体瘫痪等对侧大脑半球病变的体征。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共治疗首发脑梗死患226例,其中16例脑桥梗死患被误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共济失调轻偏瘫综合征(ataxic hemiparesis syndrome,AHS)是一种小脑性共济失调与同侧轻偏瘫共存的临床综合征,是腔隙综合征(lacunar syndromes)的一种较为少见的表现形式,顶叶梗死引起AHS十分少见;不自主运动系指不受自身控制、无目的的异常运动,多为丘脑、纹状体病变引起,顶叶病变引起不自主运动亦十分罕见。本文介绍1例罕见的顶叶梗死导致对侧共济失调轻偏瘫伴不自主运动患者,丰  相似文献   

18.
<正>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最先由Spiller于1908年报道,临床非常少见,占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的1%以下,而双侧MMI则更为罕见,首例由Davison于1937年报道。有文献报道86例延髓内侧梗死中,双侧MMI梗死仅12例[1]。双侧MMI主要表现为四肢瘫、延髓性麻痹、双侧深感觉障碍,重者出现呼吸衰竭。梗死区常常包括  相似文献   

19.
正延髓内侧梗死(MMI)是一种发病率极低(0.5%~1.5%)的少见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而临床上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更为罕见,尚缺乏大样本的系统临床研究[1]。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的临床表现以四肢瘫为主要特点,可合并中枢性面舌瘫、深浅感觉障碍等,甚至合并呼吸衰竭危及生命[2]。其病因多与椎动脉闭塞或血管变异有关,现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1例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胼胝体梗死临床分析(38例患者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胼胝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大的连接纤维束,连接两侧大脑半球,主要起协调双侧大脑半球的功能.胼胝体梗死临床相对少见,且临床表现复杂.现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3月~2010年6月住院的脑梗死患者,经MRI检查发现累及胼胝体的脑梗死38例,结合DWI和ADC确认为脑卒中急性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