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小儿最常见的髋关节疾病。早期筛查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治的重要环节,在日益成熟的筛查体系下,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检查及X线检查等方法可尽早明确诊断,为早期治疗提供条件。保守治疗适用于1.5岁以内的DDH患儿,包括佩戴髋关节外展支具和闭合复位。本文将围绕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筛查和保守治疗的近期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the hip,DDH)包含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及全脱位,是小儿最常见的髋关节疾患,致残率高.DDH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已成为共识.国外从1980年代开始应用临床检查和B超的方法在新生儿期实施DDH的筛查.受患儿的年龄和检查者的经验影响并非所有的DDH经临床检查常用的Ortolani 和Barlow试验得到确诊[1].B超筛查明显降低了延迟就诊率,但也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3.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小儿骨科常见的下肢发育畸形,严重危害患者及其家长身心健康。影响DDH发病的因素可大致分为两部分,即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随着20世纪80年代高检出率髋关节超声的应用及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可预见未来一段时期内DDH患者数量将会增加。早诊断、早治疗是该病国内外公认的诊治原则,0~6月龄更是其治疗的黄金时期。但目前其发病的确切病因、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对婴儿进行早期筛查和及时干预,对早期诊治意义重大。笔者通过简要综述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DDH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的发病情况.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09年7月在本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762例足月新生儿(男382例,女380例).患儿均采用Graf法和Morin法相结合的超声检查手段进行髋关节测量.参照Graf分类方法将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和髋关节全脱位者定为DDH.对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采取随访观察,而对髋关节半脱位和髋关节全脱位的DDH患儿行早期Pavlik吊带治疗,同时采用超声跟踪随访6个月,以进一步决定治疗方案.结果 1.143例DDH新生儿中髋关节脱位的发病率为0.52%,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病率为18.25%;2.健康新生儿619例髋关节超声测量指标α角、β角、股骨头覆盖率的正常值分别为(60.19±6.92)度、(45.25±7.29)度、(62.85±6.38)%,DDH患儿分别为(44.52±7.53)度、(58.45±10.36)度、(37.65±7.74)%,二组超声测量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3.性别、胎位、分娩产式、左侧等均为髋关节脱位的高危因素.结论 1.超声检查是新生儿DDH筛查的首选方法.2.明确新生儿髋关节发育的指标、DDH的发病率及相关高危因素,有利于减少DDH发生,同时早期发现DDH、尽早治疗,可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5.
超声筛查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治疗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价值。方法对6个月内临床提示有臀纹不对称或髋外展及其它具有DDH高危因素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采用Graf测量方法对2150例新生儿和婴儿(4300个髋关节)进行测量;采用Graf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实际使用标准将受检髋关节分为六大类(正常髋关节,髋关节位于临界状态,髋关节发育欠佳,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脱位);对超声检查非正常的患儿在经过相应的临床治疗后进行跟踪随访。结果4300个受检髋关节中正常髋关节约占85.53%,位于临界状态的髋关节约占3.05%,发育欠佳的髋关节约占6.93%,发育不良的髋关节约占3.10%,半脱位及脱位的髋关节约占1.39%。2150例受检者中阳性患儿共465例,其中112例接受了超声复查,105例患儿(93.75%)首次超声复查即提示病情明显好转,7例继续治疗;未接受超声复查的353例患儿中,绝大部分由于复查时年龄超过6个月而直接接受X线柃查,小部分失去随访。结论超声检查能对髋关节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量评估,可以在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进行,是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有效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开展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早期筛查和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10月在本院进行婴幼儿体检时发现以大腿皮纹不对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18个月以下婴幼儿1 429例(男684例,女745例)进行严格的分组后,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对筛查检出的异常病例积极进行早期个体化干预治疗。结果初诊0~6个月婴儿检出的髋关节异常率为2.4%,对异常病例积极应用pavlik吊带保守治疗平均4个月后,治愈率达98.1%;初诊6~12个月婴儿检出的髋关节异常率为5.9%,早期应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法进行保守治疗,治愈率为64.7%;初诊年龄12~18个月的婴儿检出的髋关节异常率为52.9%,应用个体化方案保守治疗后,髋关节复位效果不满意,需要进一步行手术治疗。结论开展婴幼儿DDH早期筛查,并对DDH患儿进行早期个体化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改良Morin超声测量法在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分别运用改良Morin、Graf超声测量法对4 318名6月龄以内婴儿8 636侧髋进行筛查。采用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检验筛查DDH的效果;统计5名主治医师和5名住院医师测量10例可疑DDH的股骨头覆盖率(FHC),通过组内相关系数了解不同经验水平的超声医师运用改良Morin法是否存在差异。结果①运用改良Morin、Graf法DDH检出率分别为0.8‰、1.3‰。改良Morin法筛查出正常与异常髋关节(松弛、半脱位、脱位)比例为99.92%、0.08%;Craf法筛查出正常(I、Ⅱa型)与异常髋关节(Ⅱb、ⅡC、D、Ⅲ、Ⅳ型)比例为99.87%、0.13%。②两种筛查方法筛查DDH的效果一致性好。③不同经验者运用Morin法可靠性接近。结论改良Morin法以百分数的表达方式、简单的分型标准,达到传统Graf法筛查婴儿DDH的效果,不同经验者均可进行诊断,可以作为筛查婴儿DDH的首选简便手段。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超声波筛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报告新生儿超声波髋关节筛查的发病率调查结果。方法对上海某区3143例新生儿出生3~7d接受了超声波髋关节筛查,髋关节不稳定的患儿在出生28d时接受了复查,采用GrafR静态超声波髋关节检查方法和简化的分类标准对所有筛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3143例新生儿,男1666例,3332例髋关节,占53.01%,女1477例,2954例髋关节,占46.99%。新生儿中检查正常的髋关节3002例,占新生儿总数95.51%,髋关节不稳定35例,占1.11%,最终被诊断为DDH新生儿106例,占3.37%,其中髋关节发育不良95例,髋关节半脱位8例,髋关节脱位3例。结论新生儿DDH超声波检查发病率为重视和开展早期防治提供了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及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筛查,结合临床检查与超声检查诊断的评价,推动新生儿及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诊治。方法对本院出生的1213例新生儿及866例年龄6个月以下婴儿进行临床及超声早期筛查(Graf方法),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结果新生儿早期疑诊45例,最终确诊5例,婴儿确诊3例,经用Pavlik吊带治疗6例痊愈,1例6个月后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结论新生儿期超声检查髋关节不稳定率偏高(Graflla型髋),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筛查,特别是低于6个月的超声检查检出率高,各科医师合作有利于DDH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大连地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高危因素,探讨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早期筛查方法和模式。方法自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由大连市区县妇幼机构和大连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大连市儿童医院共计筛查14 736例婴幼儿髋关节发育情况,运用SPSS19.0软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DDH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计14 736例婴幼儿,可疑患儿472例(32.03‰,472/14736),专科检查后确诊患儿56例(3.80‰,56/14736)(69髋)。男童9例(11髋),女童47例(58髋),男女比1∶5.22;左侧45髋(65.22%),右侧24髋(34.78%),左右侧别比1.87:1。经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臀位产、家族史、合并畸形、襁褓捆绑、羊水少、臀纹不对称为DDH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大连市采取对婴幼儿进行初筛-复筛确诊的模式,可以早期发现和确诊DDH,本地区DDH高危因素包括臀位产、家族史、合并畸形、襁褓捆绑、羊水少、臀纹不对称,建议建立完备的筛查体系,推广DDH的早期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和非DDH儿童TGF-β2在关节囊的免疫组化分布规律与水平差异,并比较TGF-β2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以探索髋关节松弛的原因。方法:选取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8对DDH(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与非DDH儿童进行配对研究,采用S-P法免疫组化技术和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关节囊中TGF-β2的分布规律与水平差异,以及mRNA水平的差异。结果:分泌TGF-β2的成纤维细胞于贴近关节侧的滑膜层呈强阳性表达,内部纤维层阳性表达细胞稀疏,强度减弱。DDH组与对照组配对比较,纤维层中有阳性成纤维细胞百分比及局部染色的灰度值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DH组关节囊TGFβ2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H患儿的髋关节松弛很可能与关节囊中TGF-β2的分布减少和表达异常有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8):641-644]  相似文献   

12.
发育性髋脱位髋关节囊中Ⅰ、Ⅲ型胶原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求发育性髋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患儿与正常儿关节囊中Ⅰ、Ⅲ型胶原分布与含量的差异。方法对30例发育性髋脱位患儿及对照组12例小儿髋关节囊进行Ⅰ、Ⅲ型胶原免疫组化研究。并选取9对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发育性髋脱位患儿与对照组配对比较。应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量化分析,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关节囊滑膜层Ⅰ型胶原阳性染色强于纤维层,组间无明显差异;纤维层中Ⅰ型胶原阳性染色的成纤维细胞数占总计数成纤维细胞的百分比及Ⅰ型胶原染色的灰度值在髋脱位组与对照组问存在显著差异(P〈0.05);全部标本中仅有3例大龄DDH患儿Ⅲ型胶原染色阳性。结论 发育性髋脱位患儿关节囊中Ⅰ型胶原含量及合成能力均较正常同龄儿低,可能是导致髋关节囊松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正常儿童及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保守治疗后,Alsberg角随年龄的变化规律,及其是否可以早期预测Kalamchi-MacEwen Ⅱ型股骨头坏死.方法 在标准的骨盆正位片上,测量1~10岁正常儿的股骨近端Alsberg角,每个年龄段测量100例,共1000例;同时,测量112例行保守治疗(Pavlik支具或闭合复位)DDH患儿术前的Alsberg角,并与年龄匹配的正常儿比较.对随访至骨成熟期,获得成功复位(同心复位,无股骨头坏死发生)的42例(64髋)患儿,及24例(28髋)发生Kalamchi-MacEwenⅡ型股骨头坏死的患儿,回顾性分析复位后Alsberg角随年龄的演变规律.结果 正常儿Alsberg角随年龄呈下降趋势,1岁时左侧平均为76.5°±3.4°,右侧为76.7°±4.6°;10岁时降至左侧65.2°±4.1°,右侧64.7°±4.3°.左右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不同性别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左侧P=0.072,右侧P=0.342).DDH患儿组,治疗前Alsberg角平均为81.5°±3.9°,年龄匹配的正常儿为74.9°±4.5°(P<0.001).获得成功复位的患儿,复位后Alsberg角逐年下降,最后随访时平均为68.4°±6.0°(56°~88°),接近同龄正常儿.在Ⅱ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组,治疗前Alsberg角平均为80.4°±4.6°(74°~86°),最后随访时为86.2°±5.5°(70°~97°).结论 正常儿童股骨近端的Alsberg角随生长发育逐年减小,DDH患儿的Alsberg角较同龄正常儿明显增大,但获得成功复位后,Alsberg角逐渐恢复正常发育.但在发生Ⅱ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治疗后Alsberg角不随年龄减小,反而增大.因此,Alsberg角可能是DDH保守治疗后发生Kalamchi-MacEwenⅡ型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CT技术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儿童的股骨头覆盖率进行三维测量的方法及其远期随访的意义。方法通过CT的原始数据结合计算机技术,测量DDH儿童术前、术后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率。结果手术时年龄3岁或3岁以下的DDH患儿,随访时间超过4年时,股骨头覆盖率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手术时年龄大于3岁,随访时间超过4年的DDH患儿股骨头覆盖率较正常对照组高。结论DDH患儿骨盆截骨术和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后近期股骨头覆盖率最大,通常高于正常对照组;手术时年龄小于3岁的患儿,远期随访中股骨头覆盖率会有所降低;年龄超过3岁的患儿股骨头覆盖率的变化较小。CT测量股骨头覆盖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可用于指导DDH患儿的治疗与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与正常儿童的髋关节囊的形态学特点,分析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及二者比例(Ⅰ/Ⅲ)变化规律.方法 2005年6月~2006年8月第一次手术DDH患儿42例,男8例,女34例,排除胶原代谢疾病及其他畸形.对照组选择因其他疾病第一次行髋关节手术及尸检患儿共20例,男7例,女13例,1.5~14岁,平均7.4岁,无DDH病史,排除胶原代谢疾病及其他畸形.根据术前X线片,按Tonnis分类将DDH患儿分为四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关节囊取材于手术或尸检切除标本,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分别在普通显微镜和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及计算比例(Ⅰ/Ⅲ).结果 对照组与Tonnis各组分别进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病例组间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250.05);但是其值病例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DH患儿和对照组间关节囊Ⅰ和Ⅲ型胶原含量及比例(Ⅰ/Ⅲ)有较大差别,但是脱位高患儿并不一定会有明显形态学上改变.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髋关节筛查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及临床髋关节检查在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早期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方法,分两阶段对我院2011年8月1日至2013年3月29日出生的新生儿分别进行髋关节临床检查和超声检查,并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第一阶段为2011年8月1日至2013年1月29日,筛查出生3 ~ 10天的新生儿,了解我院新生儿DDH的患病率、DDH发生的高危因素,以及髋关节超声筛查和临床物理检查两者之间的吻合度等.第二阶段为2013年1月30日至2013年3月29日,对初诊与复诊的一致性及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调查.结果 第一阶段共筛查5193例新生儿,临床髋关节检查阳性616例(11.86%),超声检查阳性556例(10.71%).男、女超声阳性率分别为6.41%和15.78%.臀位及羊水量少的新生儿超声检查阳性率分别为10.55%和13.00%.男、女左、右髋超声分度比较和男、女左髋、右髋、双髋超声检查比较显示,女婴、臀位、羊水量少、右髋发生DDH的风险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阶段共筛选出符合超声初查和复查双条件的新生儿108例,初诊与复诊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675(95% CI:0.183~1.000).阳性预测值5.88%,阴性预测值98.90%.灵敏度及特异度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50.00% (95% CI:1.26% ~ 98.70%),84.90%(95% CI:76.60% ~91.10%).结论 超声进行新生儿髋关节DDH检查排除性诊断的意义大.运用髋关节临床及超声检查筛查新生儿DDH简便、安全,可早期发现可疑及异常病例,有利于门诊随访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hip,DDH)保守治疗中并发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时的变化和早期诊断意义。方法本组87例DDH患儿,治疗前骨盆片均未见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随访6个月,根据随访时骨盆X线片征象,分为DDH并发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组和DDH骨盆片阴性组;对照组87例,为年龄、性别等条件相匹配的内科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GF-1。结果发现DDH并发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组的IGF-1显著高于DDH骨盆片阴性组和术前组,DDH骨盆片阴性组与术前组及对照组之间的IGF-1差别没有显著意义;有9例DDH患儿,3个月随访时IGF-1异常升高,到6个月时有3例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结论IGF-1在DDH并发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时明显增高,在早期诊断中有~定意义。对于IGF-1的异常升高,宜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8.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旧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1992年北美小儿矫形外科学会将其改名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分为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脱位三种类型。我国发病率报告为0.9‰-39‰,男女发病比例为1:5-7,甚至更高。早期诊断并未普及,儿童骨科医师甚至成人骨科医师都在治疗,但治疗方法各异,并发症较多,一直是儿童骨科医生研究的热点。一、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是常见的儿童肢体畸形, 早期筛查和诊断非常重要, 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将导致严重后果。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AVN)是DDH闭合复位后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 如何预防及避免AVN的发生一直困扰着小儿骨科医师。闭合复位前骨化核的存在似乎有助于降低AVN发生率, 避免AVN的发生与DDH早诊断、早治疗关系密切。本文就骨化核与DDH闭合复位后AVN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畸形之一,是指股骨头和髋臼对应关系的异常,包括骨性、软骨性以及软组织结构和形态的异常.目前对于DDH的基本观点是,如果能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大部分病例可以完全恢复正常;如果延误诊治,将影响髋关节的正常发育,即便采取复杂的手术治疗,也难以恢复髋关节的正常结构、形态和功能,不但影响患儿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生长发育,也使其成年后可能在较早期就出现骨性关节炎,影响其生活质量[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