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儿童永存左上腔静脉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类型的分布特征及发生率。 方法 对2013年至2017年北京儿童医院1676例永存左上腔静脉患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永存左上腔静脉的检出率约0.79%(1676/212309),其中Ⅰ型永存左上腔静脉最常见约占99.7%(1671/1676)。永存左上腔静脉在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中的检出率约3.0%(866/28403)。1676例永存左上腔静脉的患儿中,合并先天性心脏心脏病的患儿866例(51.7%),常见合并的先天性心脏病依次是室间隔缺损202例(23.3%)、房间隔缺损149例(17.2%)、法洛四联症73例(8.4%)、动脉导管未闭58例(6.7%)、主动脉该缩窄及主动脉缩窄复合畸形52例(6.0%)、心内膜垫缺损34例(4.0%)、右室双出口29例(3.3%)。 结论 永存左上腔静脉常合并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应提高对永存左上腔静脉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分布特征的认识,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正确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及其合并畸形能够为临床制定患儿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永存左上腔静脉与胎儿心脏畸形,尤其是主动脉缩窄及发育不良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 664例胎儿超声心动图结果,计算左上腔静脉和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比值比(OR值)与左上腔静脉和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及发育不良的比值比等.结果 4 664胎儿超声心动图结果中,无结构性胎儿心脏畸形4 004例,合并左上腔静脉(LSVC) 38例(0.95%);结构性心脏畸形660例,合并LSVC 62例(9.39%)(OR=10.8).660例心脏畸形中,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发育不良47例,同时合并LSVC 17例(36.17%)(OR=7.15).结论 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同样提示胎儿结构性心脏畸形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并且胎儿患主动脉缩窄及发育不良的可能性亦增加.提示如果发现LSVC,应追踪观察,除外先天性心脏畸形,尤其是主动脉缩窄及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3.
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PLSVC)是最常见的一种体静脉畸形,常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现将43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是最常见的体循环静脉畸形,发生率约为0.3%~0.5%,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2.8%~4.3%~([1-2]),可以单独存在,也可合并其他心内外畸形。本组回顾性分析86例PLSVC胎儿及其合并畸形的相关资料,总结PLSVC的声像图特征、伴发畸形及围产结局,旨在提高产前超声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胎儿期永存左上腔静脉声像图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3368例胎儿,检出31例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及相关畸形.结果 胎儿超声心动图显示,31例胎儿中30例合并冠状静脉窦扩张,14例合并其他心血管异常,6例合并心外畸形,4例同时合并心内外畸形.结论 永存左上腔静脉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胎儿预后取决于有无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可帮助正确评估胎儿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永存左上腔静脉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永存左上腔静脉的33例胎儿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并与引产后病理或产后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总结永存左上腔静脉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及临床价值.结果 33例永存左上腔静脉胎儿中引产后病理或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32例,超声表现为:四腔观可见扩张的冠状静脉窦,三血管观在肺动脉左侧可见一圆形血管回声,为永存左上腔静脉,同时可见右上腔静脉变细,追踪走行可见其与冠状静脉窦相连续.其中18例为单发畸形(18/32,56.25%),14例合并其他畸形(7例合并心内畸形,2例合并心外畸形,5例同时合并心内和心外畸形).胎儿超声心动图将内脏反位综合征合并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误诊为同时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结论 胎儿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的可靠方法.永存左上腔静脉常合并其他畸形,产前超声发现永存左上腔静脉需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合并畸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联合B-flow在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产前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产前胎儿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可疑或明确心脏畸形的132例胎儿进行B-flow显像及STIC数据采集,观察有无左上腔静脉,并将产前超声诊断结果与产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及引产后胎儿尸体解剖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32例胎儿中120例在B-flow显像模式下STIC数据采集成功,采集成功率为90.9%(120/132);120例STIC数据采集成功的胎儿中,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15例(15/20)。B-flow-STIC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20例。其中5例伴无名静脉缺如,4例合并心脏严重复杂畸形(2例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1例合并三尖瓣发育不良,1例合并右心室双出口,1例合并右位主动脉弓,5例合并室间隔缺损),6例为单纯性永存左上腔静脉。B-flow-STIC修正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5例;其中2例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房间隔缺损,1例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1例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内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均经B-flow-STIC修正诊断为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漏诊,B-flow-STIC诊断为永存左上腔静脉引流至左心房。结论 STIC联合B-flow可清晰显示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及其空间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永存左上腔静脉产前超声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ECG)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的临床价值.方法:超声心动图诊断PAS 25例,可疑2例,经手术证实25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27例研究对象中,超声心动图诊断与术中探查吻合率为93%.25例手术证实的PAS患者中,9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3例合并室间隔缺损,3例合并房间隔缺损,2例合并主动脉缩窄,1例合并左上腔静脉,1例合并法洛四联症并右位主动脉弓,1例合并重度肺动脉瓣狭窄.所有术后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其疗效.结论:肺动脉吊带是极为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为肺动脉吊带畸形的早期诊断及手术疗效的评价提供一种及时、无创、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主动脉缩窄是主动脉局部管腔狭窄性病变,常合并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其他心血管畸形[1],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1%~14.0%,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2~5倍[2-4]。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诊断水平的提高,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本组回顾性分析362例主动脉缩窄患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旨在探讨其超声心动图特点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多切面连续扫查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胎PLSVC的超声特点及其合并畸形等情况,观察PLSVC不同类型间和/或与超声表现类似的其他疾病的鉴别点.结果 133胎中,单纯PLSVC 81胎,其中孤立性左上腔静脉1胎;52胎合并心内外结构畸形,合并心内畸形35胎、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切面联合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中的价值。方法 对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的12例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例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中10例伴冠状静脉窦扩张; 2例不伴冠状静脉窦扩张。结论 采取多切面联合诊断能提高PLSVC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正永存左上腔静脉(perman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是一种较常见的体静脉异常连接。胎儿PLSVC提示发生心脏畸形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尤其是主动脉缩窄及发育不良的可能性增加[1]。本组探讨胎儿PLSVC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方法,提高其超声检出率。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5月我院产前超声诊断胎儿PLSVC 12例,孕妇年龄22~39岁,平均(27.6±3.3)岁,孕22~34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及声学造影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的敏感性并探讨提高其检出率的方法。方法:对23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心病合并PLSVC的患者与经胸、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TE、TEE)及声学造影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在23例手术证实合并PLSVC的先心病患者中,术前经超声心动图及声学造影检出22例,占96%。结论:多切面的仔细观察及声学造影,多数患者可经超声心动图及声学造影在术前检出,为外科手术提供更多的信息以指导手术。  相似文献   

14.
左位上腔静脉(永存左上腔静脉)是腔静脉畸形中最常见的,它可单独存在,亦可合并于心内其他畸形。引流入冠状静脉窦的左上腔静脉,二维超声心动图可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10例。 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月~58岁(平均23.6岁)。单纯左上腔静脉7例;室间隔缺损伴左上腔静脉1例(经手术证实);法乐氏五联征伴左上腔静脉1例;前纵膈肿瘤伴左上腔静脉1例。超声心  相似文献   

15.
涂淑萍 《临床医学》2012,32(6):90-91
目的探讨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的声像图特征及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的价值。方法对8例产前超声诊断为永存左上腔静脉胎儿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分析总结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各切面声像图特点。结果 8例中1例合并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1例合并Dandy-Walker畸形,2例合并多系统畸形,其余4例为单纯性永存左上腔静脉。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霍花  王娟  张鹍 《当代护士》2018,(2):159-161
正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是一种常见的体静脉连接异常,可单独存在。若与右侧上腔静脉合并存在时即为双上腔静脉(double superior vena ca-va,DSVC)。双上腔静脉是胚胎时期的左前主静脉未退化而持久存在形成左上腔静脉,发病率约为0.3%~0.5%,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发病率约为11%[1]。胚胎期的左前静脉与左cuvier管(也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永存左位上腔静脉引流入左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13例永存左位上腔静脉(PLSVC)引流入左房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引流途径的超声表现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PLSVC直接开口于左房8例,PLSVC接冠状静脉窦(CS)合并CS终末段缺如者3例,PLSVC接CS合并CS中间段缺损者1例,PLSVC接CS合并CS中间、终末段均缺损者1例。7例行右心超声造影。超声正确诊断6例,误诊或漏诊7例。其中8例Raghib综合征漏诊4例,3例PLSVC接CS合并CS终末段缺如仅诊断为PLSVC2例,误诊为Raghib综合征1例。结论超声心动图结合右心超声造影可作为PLSVC引流入左房患者术前诊断的首选和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上腔静脉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方法诊断左上腔静脉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7例临床诊断或怀疑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静脉窦有扩张的患同时进行超声声学造影检查,以明确有否存在左上腔静脉异位引流。结果:本组17例患存在左上腔静脉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3例患冠状静脉窦扩张,经超声心动图及超声声学造影确诊,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漏诊左上腔静脉。13例患进行了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发现冠状静脉窦有扩张时,超声声学造影进一步检查可确诊有否存在左上腔静脉异位引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超声声像图,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PLSVC胎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PLSVC胎儿的超声声像图,其中经尸解证实19例,产后随访证实8例。结果超声诊断27例胎儿均为Ⅰ型PLSVC,即经冠状静脉窦引流入右心房。27例中5例为单纯PLSVC,22例合并其他心脏异常及心外畸形,其中2例合并染色体异常。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准确诊断胎儿PLSVC,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资料女 ,9岁。因听诊发现心脏杂音 7年入院。查体 :胸骨左缘第 3、4肋间可触及细震颤 ,心尖搏动无弥散 ,心浊音界向左扩大 ,胸骨左缘第 3~ 5肋间可闻及收缩期Ⅳ级杂音及舒张期杂音。心脏彩超示 :室间隔缺损 ,三房心。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不齐 ,左心室高电压 ;X线心脏三位片提示 :室间隔缺损。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三房心 ,心功能Ⅰ级。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三房心矫正术。心外探查时发现患儿合并有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 (persistenleftsuperiorvenacava,PLSVC) ,建立体外循环后先行阻断左上腔静脉 ,并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