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体,弓形虫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及畜牧业生产。本文综述了我国弓形虫感染流行情况、基因分型、致病机制、诊断、治疗和疫苗研发等研究进展,旨在为我国弓形虫和弓形虫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寄生原虫,可以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温血动物并在世界范同内传播,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宿主的弓形虫基因型不同,不同基因型的弓形虫虫侏的致病性存存很大差异。本文就世界各地不同基因型弓形虫流行慨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我国弓形虫病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
弓形虫病核酸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弓形虫病是一种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人兽共患机会性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造成威胁。疫苗是防治弓形虫病有效手段之一。弓形虫病疫苗研制经历了下列发展阶段:1.全虫疫苗,包括死疫苗、弱毒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2.虫体特异组分疫苗;3.基因工程疫苗;4.核酸疫苗。  相似文献   

5.
广西弓形虫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弓形虫病防制策略之一是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弓形虫速殖子表面膜蛋白、棒状体蛋白、致密颗粒蛋白和微线体蛋白是重要的弓形虫抗原,这些抗原物质与弓形虫的侵袭性有关,且能诱导宿主的免疫反应。本文就近年来弓形虫病核酸疫苗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疫苗是防治弓形虫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弓形虫疫苗研制经历了全虫疫苗、虫体特异组分疫苗、基因工程疫苗、DNA疫苗等4个发展阶段。弓形虫DNA疫苗较传统疫苗虽有诸多优势,但尚处于研究起步阶段,单价DNA疫苗和佐剂增强型DNA疫苗可诱导机体对弓形虫感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但免疫效果并不理想,复合多重DNA疫苗将是弓形虫疫苗今后的发展趋势。此外,弓形虫DNA疫苗的免疫保护机制和安全性还不十分清楚,进一步探讨疫苗免疫机制和弓形虫免疫逃避机制,将有助于研制高效、安全、实用的弓形虫DNA疫苗。  相似文献   

8.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本文对弓形虫病诊断技术,包括不依赖DNA检测诊断方法、血清学检测以及基于寄生虫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综述,为弓形虫病诊断技术和方法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弓形虫病研究九十年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相似文献   

10.
弓形虫病化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1.
弓形虫的慢性感染可以导致宿主的情智和行为的改变。其机制主要包括:1)弓形虫感染对宿主神经细胞的直接损害;2)弓形虫感染导致的宿主免疫病理反应;3)弓形虫感染对神经递质的影响等,但具体作用的靶点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弓形虫感染所引起的情智行为异常及其发生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机会性致病原虫, 可感染多种动物和人, 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由 于弓形虫生活史复杂, 形态各异, 致病机理繁杂,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和预防药物。中药具有平衡阴阳和整体调节机体免 疫力的特点, 毒副作用小, 已成为治疗弓形虫病安全有效药物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探寻中药的抗弓形虫作用机理及治 疗效果, 本文对黄芩、 桦褐孔菌多糖、 甘草、 南瓜子和槟榔等中草药或其提取物的抗弓形虫机制及疗效等相关研究进展进 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以抗弓形虫散(由常山、白头翁、青蒿、苦参、乌梅、大黄、甘草等14味中药组成)治疗弓形虫感染者95例,结果治愈36例(37.9%),显效29例(30.5%),好转26例(27.4%),有效率95.8%。对照组(95例)使用阿奇霉素片治疗,结果治愈21例(22.1%),显效30例(31.6%),好转31例(32.6%),有效率为86.3%。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实验表明抗弓形虫散治疗弓形虫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旋毛虫病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和多种动物(包括肉食动物、草食动物甚至某些禽鸟类)均可被感染,人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活幼虫囊包的肉类或肉制品而感染。在中国,该病主要流行于西南、东北和中原地区,危害人数多、社会影响大。该病暴发所导致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威胁着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本文就我国旋毛虫病流行状况、诊断、治疗和防控措施等作一概述,旨在为进一步做好我国旋毛虫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有核细胞内的寄生原虫,可以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温血动物。弓形虫不同虫株基因组之间存在微小差异,这可能是导致不同虫株对小鼠急性毒力差异的原因。近年来,对弓形虫基因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编码毒力相关的重要的抗原基因。各分离株基因组之间只有1%。2%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各不同虫株间较稳定。弓形虫株大多数属于Ⅰ型、Ⅱ型和Ⅲ型中的一种,只有Ⅰ型是公认的小鼠强毒株,其余两型属弱毒株。目前的观察认为弓形虫基因组的变异度要比表型的变异度小。该文综述了与虫株毒力表型密切相关的基因,如SAG1,SAG2和SAG5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造成弓形虫表型差异的因素并非单一的,而是若干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眼病患者和健康人群弓形虫感染调查,探讨并分析眼病是否与弓形虫感染有关。方法采用ELISA检测160例眼病患者和160名健康人血清弓形虫IgM抗体,用PCR检测血液中弓形虫DNA。结果160例眼病患者,20例Ig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2.50%;健康对照160例,9例阳性,阳性率为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5)。眼病组中80例中渗患者IgM阳性15例,阳性率为18.75%;80例葡萄膜炎患者IgM阳性5例,阳性率为6.2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4,P<0.05)。健康对照组中,80名大学生3例IgM阳性,阳性率为3.75%;80名工人6例阳性,阳性率为7.5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0,P>0.05)。用Tox-PCR检测20例IgM阳性的眼病患者,均为阳性,健康对照组的9例IgM阳性者PCR阳性8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9,P<0.01)。结论眼病患者弓形虫感染率高于健康人,眼病中渗患者弓形虫感染率高于葡萄膜炎患者。因此认为某些眼病与弓形虫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8.
Treatment with an anti-IL-4 monoclonal antibody protected susceptible C57BL/6 mice against challenge with an avirulent strain of T. gondii. Antibody therapy with 100 [ig on days 0 and 7 post infection resulted in 100% survival of C57/BL6 mice infected orally. Survival was dose-dependent. Treatment prolonged parasitaemia but did not alter tissue parasite load. Increased serum IgG2a and IFN-γ levels, together with low levels of IgG1, in mice treated with anti-IL-4 or an isotype control, indicated a trend towards a predominant Thl response in all survivors. The persistence of an IgE response after treatment suggests that endogenous IL-4 was only partly neutralized or that other factors can induce the production of IgE in murine toxoplasmosis.,  相似文献   

19.
刚地弓形虫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之一,有关刚地弓形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弓形虫病防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该文就近几年有关弓形虫入侵、诊断和免疫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弓形虫感染免疫抑制的动物模型,探讨宿主的免疫力与感染弓形虫的关系.方法将弓形虫抗体(IgM和IgG)阴性的家兔20只随机分4组:正常对照组(A组)、免疫抑制组(B组)、接种虫体组(C组)和免疫抑制接种虫体组(D组).A组家兔肌注生理盐水,B组肌注地塞米松,C组腹腔注射活的、纯化的弓形虫速殖子,D组除肌注地塞米松外,在注药48 h后腹腔接种活的、纯化的弓形虫速殖子.观察C、D组是否感染成功,比较4组家兔的健康和发病情况,观察弓形虫抗原的分布及致病情况.结果 A组未见异常.B组仅出现食量减少.C组第6天出现体毛疏松,但在整个实验中没有出现死亡现象.D组第4天出现体毛疏松,10 d后出现脱毛、怠惰、厌食、体重下降,腹胀、眼内有分泌物,但停药后症状渐减轻.第2次重复给药后呼吸加快、眼底视乳头轻度充血,1只家兔肢体抽风、瘫痪、昏迷而死亡.结论成功建立弓形虫感染免疫缺损的动物模型.正常家兔感染弓形虫可转为隐性感染.免疫抑制剂对宿主感染弓形虫可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