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儿童康复中的疗效.方法 将58例有行走能力且存在踝跖屈肌痉挛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运动疗法、引导式教育、小儿捏脊等治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加用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系统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进行腓肠肌痉挛评分(改良Ashworth分值,MAS)、被动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及表面肌电评定.结果 治疗后2组患儿的MAS评分均降低,踝关节ROM,GMFM站立及走、跑、跳评分均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MAS、踝关节ROM及GMFM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腓肠肌的肌电积分(iEMG)降低较对照组明显,自主收缩时胫骨前肌的iEMG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显著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可成为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康复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肌电图及MRI在诊断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中的特点及应用.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新生儿进行肌电图检查,测定臂丛神经的五大分支神经传导及其所主要支配肌肉的肌电活动,同时完善臂丛神经MRI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 肌电图提示上(中)干型损害25例(83.3%),全干型4例(13.3%),下干型1例(3.3%),节前受累6例(20%),完全性损伤7例(23.3%),不完全损伤23例(76.7%).MRI提示节前损伤7例(23.3%),其中上(中)臂丛型损害5例(16.7%),全臂丛型1例(3.3%),下臂丛型损伤1例(3.3%).结论 神经肌电图与MRI在臂丛神经损伤定位上均有良好的提示作用,但对于轻度不完全损伤,肌电图检测结果更佳,二者联合能更好地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图在儿童吞咽障碍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吞咽障碍患儿20例为观察组,招募性别及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采用表面肌电图记录两组儿童静息状态及吞水状态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肌电积分值。比较两组儿童静息状态下及吞水5 mL后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肌电积分值的差异。记录观察组患儿康复治疗1个月后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肌电积分值的变化。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评估观察组患儿吞咽障碍程度与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肌电积分值的相关性。结果 静息状态下两组儿童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肌电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吞水后观察组的肌电积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观察组吞咽障碍临床症状改善,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肌电积分值较前明显降低(P < 0.05)。吞咽障碍严重程度与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肌电积分值呈正相关(P < 0.01)。结论 表面肌电图检查可以作为儿童吞咽障碍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肌电引导对提高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性瘫痪 (脑瘫 ,CP)患儿下肢肌张力障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 2 8例脑瘫下肢肌张力障碍患儿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4例 ,前者采用肌电引导A型肉毒毒素注射 ,后者采用经验注射 ;按修订Ashworth量表 (MAS)及Koman医师评分法 (PRS)进行评价疗效。结果 肌电引导组和非肌电引导组比较 ,治疗后M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PRS评价显著性差异 (t=3.32 P <0 .0 5 ) ;肌电引导组疗效明显优于非肌电引导组。且下肢肌无力和注射后局部疼痛副作用分别为 1例和 5例 ,有显著差异 ,1~ 3周后完全恢复。结论 肌电引导可明显提高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障碍的疗效 ,且可有效减少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效果.方法 ADHD患儿72例分为2组治疗,其中40例患儿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32例给予行为治疗,治疗期间停止任何药物治疗.采用瑞文测验和Conners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组有效率为172.5%,而行为治疗组有效率为46.9%,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912 P<0.05).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瑞文测验IQ值及多动症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Q:t=3.79 P<0.01;多动症量表评分:t=25.20 P<0.001).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治疗儿童ADHD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 对20例经主治医师以上精神科医师确诊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4版中ADHD诊断标准、年龄(10.4±2.2)岁的患儿,应用Autogenic A620型脑电生物反馈仪进行40次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以抑制4~8 Hz的0波、强化12~15 Hz的感觉运动节律波为治疗方案.治疗前后应用Conners父母问卷评估临床表现,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数字划消测验和斯特鲁普(Stroop)测试评估认知加工速度和选择性注意力,持续性操作能力测试(CPT)评估注意力和冲动性.健康对照组儿童来自医院附近的中小学,性别和年龄与ADHD组配对,配对年龄相差不超过6个月,仅进行一次上述评估.结果 ADHD组治疗后,Conners父母问卷调查患儿行为因子评分明显降低(P<0.05),WMS测试的短时记忆评分明显增加(P<0.05).Stroop色测验时间和词义干扰时明显缩短(Pa<0.05),数字划消测试的第1、2、3段净分均明显增加(Pa<0.05).ADHD组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Conners父母问卷调查患儿躯体因子、多动因子和焦虑因子、韦氏记忆测试的瞬时记忆、Stroop色测验时间、词测验时间和颜色干扰时、数字划消测试的第1、2、3段净分、CPT的遗漏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a≥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40次可显著改善ADHD患儿的临床症状、注意力、记忆力、选择性注意力和认知加工速度,部分指标可达到健康儿童水平.  相似文献   

7.
硫酸镁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硫酸镁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6 2例中度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30例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 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后立即给予硫酸镁治疗 72小时 ,负荷量每天 2 0 0~ 2 5 0mg/kg ,维持量每天 1 2 5mg/kg。观察两组患儿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 ,并于生后 7天 ,1 2~ 1 4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NBNA) ,6~ 1 2月进行发育商 (DQ)值测定。结果 治疗组凝视消失、意识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惊厥停止、原始反射及肌张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或 0 .0 1 )。治疗组生后 7天及 1 2~ 1 4天NBNA评分正常的例数多于对照组 ,其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组患儿 6~ 1 2个月DQ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91± 1 5vs 83± 1 5 ) (P <0 .0 5 )。结论 HIE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早期应用硫酸镁治疗 ,能缩短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 ,减少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力性腹直肌制备括约性肠造瘘的可能性和不同的电刺激方法对成形括约肌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取10只中国杂种犬,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肌肉刺激组和肠腔刺激组。电刺激前后,分别测量瘘口肠腔内基础压力(静息压力)和电刺激下的压力、肌肉痉挛最低频率(融合频率)、灌肠保留时间。电刺激结束后,取成形括约肌进行肌球蛋白ATP酶染色,评估Ⅰ型肌纤维的变化,HE染色了解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电刺激训练后,肠腔内静息压力增加(P〉0.05);5伏的电刺激下,肠腔内压力能达到60mmHg;肌肉融合频率下降(P〈0.05)。在非电刺激和电刺激状态下,动物灌肠保留时间延长(P〈0.05),同组动物,电刺激状态下较非电刺激状态下灌肠保留时间延长(P〈0.05)。腹直肌经电刺激训练后,Ⅰ型肌纤维比例上升,B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刺激后,HE染色见肌细胞萎缩,血管成分增多。肌肉及其围绕的肠壁结构无坏死。结论腹直肌成形瘘口括约肌后,电刺激状态下,肠腔内压力能达到控制排便的60mmHg。经直接肌肉电刺激和肠腔内电刺激训练,肌肉Ⅰ型纤维增加,腹直肌能具有括约肌的功能,肌肉及瘘口肠壁结构无损害。  相似文献   

9.
参麦注射液与氨茶碱治疗儿童膈肌疲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与氨茶碱治疗儿童膈肌疲劳效果的异同性。方法 将 5 3例具有膈肌疲劳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参麦注射液组 (A组 )、氨茶碱组 (B组 )和对照组 (C组 )三组。C组采用抗感染、吸氧和静脉营养等综合治疗 ;A、B组在C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参麦注射液和氨茶碱静脉推注。运用电阻抗呼吸图作为疗效标准 ,观察用药后 30min有效例数、膈肌疲劳消失所需的时间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后30min内 ,A、B组的有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A、B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且 30min内A、B组的电阻抗呼吸图参数M值和α值分别与自身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 (P <0 0 1) ,而C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②三种治疗方法均能增加 pH值 ,降低PaCO2 。在降低PaCO2 方面 ,B组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但是A组与B、C组比较则具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另外 ,B组患儿膈肌疲劳消失所需时间比C组患儿短 (P <0 0 1) ,而A组患儿所需时间更短 ,与B、C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儿童膈肌疲劳的疗效比氨茶碱要优 ,且副作用小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对新生儿脑结构及电生理学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6月-2009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3例健康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对照组)及33例HDP母亲分娩的新生儿(观察组)在出生1周内进行EEG、脑电地形图(BEAM)、颅脑超声或磁共振检查。2组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及Apgar评分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EEG和BEAM检查使用8导记录电极,包括Fp1、Fp2、C3、C4、T3、T4、O1和O2。将EEG/BEAM检查结果均分为正常范围、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应用SAS6.12软件分析HDP对新生儿脑结构及电生理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19例有脑损伤,对照组6例有脑损伤,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7)。观察组EEG异常12例,对照组EEG异常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观察组BEAM异常12例,对照组BEAM异常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结论HDP对新生儿脑结构及电生理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效果。方法 对 4 2例中、重度HIE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GM1静脉滴注 ,通过对临床体征恢复时间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2 0项 (NBNA)判断药物疗效。结果 GM1治疗组临床体征包括意识、反射、肌张力等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d5~ 7、d10~ 14GM1治疗组NBNA分值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GM1可促进HIE临床症状恢复 ,缩短病程 ,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新生儿反射和肌张力恢复时间短,在治疗3~5d及10~14d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辅助治疗新生儿HIE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沐舒坦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分析其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可能性。方法符合观察条件的新生儿81例,随机分成沐舒坦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按照新生儿护理常规给予护理及按需治疗,沐舒坦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沐舒坦。结果沐舒坦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沐舒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沐舒坦治疗组患儿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沐舒坦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灌肠对新生儿舒适度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新生儿护理。方法将100例需要灌肠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胃管灌肠,对照组采用普通肛管灌肠,应用疼痛评估量表(NIPS)对患儿进行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新生儿心率变化及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灌肠前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液体灌入时、灌肠后1min观察组心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率波动较小,灌肠后2min两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84%比64%),插管时NIPS评分低于对照组[(3.1±0.9)分比(4.2±0.9)分],P均〈0.05。结论应用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灌肠可提高新生儿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脑生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疗效。方法 对 2 0 0 0年 6月~ 2 0 0 3年 6月我院住院确诊HIE患儿 7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 (脑生素 )和对照组 (胞磷胆碱 ) ,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主要临床表现消失时间、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 (NBNA)。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主要临床表现消失时间、NBNA评分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 ,均有显著差异 (P均 <0 .0 5 )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生素治疗HIE疗效好 ,能减轻临床症状 ,缩短病程 ,提高治愈率 ,减少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Xu KS  He L  Li JL  Mai JN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8):564-567
目的观察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结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脑瘫患儿,年龄36—58个月[(45.6±8.5)个月],通过计算机分层(性别、年龄)后随机分为TENS组(加例)和对照组(38例)。2组患儿均接受功能训练。TENS组使用2台TENS治疗仪(每台2个输出通道),8个表面电极放在下肢痉挛肌群的两端肌腱和拮抗肌肌腹给予电刺激,每次20min。以上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30次。之后指导家长实施家庭康复治疗。治疗前,治疗后的6、12、24周随访时进行以下评定:①综合痉挛量表(CSS),②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中的D和E两项,③步行速度。结果两组患儿的CSS评分、GMFM评分及步行速度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24周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儿的CSS评分、GMFM评分及步行速度在治疗后6、12、24周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4周:t值分别为8.96、3.14、2.35,P均〈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患侧肢体上给予TENS治疗6周,能明显降低息儿下肢痉挛,提高其站立、步行功能和步行速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并发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0例变应性鼻炎并发支气管哮喘的儿童,根据知情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治疗18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及变应性鼻炎评分,并统计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8个月后,观察组患儿FEV1、FEV1/FVC、FVC、PEF及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与体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较轻微.结论 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并发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明显,可改善患儿预后,且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8.
川芎嗪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9月收治的HIE患儿 91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4 7例 ,对照组 4 4例。两组均采用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 ,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治疗。结果 两组症状恢复时间和NBNA评分情况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 川芎嗪对新生儿HIE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婴儿型脊肌萎缩症患儿的临床及电生理表现,探讨本病的电生理特点及早期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婴儿型脊肌萎缩症临床资料,肌电电生理按常规方法进行,针极肌电图按汤氏正常计算,神经传导速度按本室正常计算。结果患儿大多在1岁内起病,四肢呈对称性、迟缓性瘫痪,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血清CK、LDH正常。肌电图表现为3个肢体在肌肉安静时出现广泛的失神经电位,轻用力时出现长时限、高波幅的运动单位电位,大力募集时电位数减少;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肌肉复合动作电位降低;肌肉活检为典型的神经源性肌萎缩。结论本病确诊应依据临床特点、肌电电生理、肌肉活检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在治疗新生儿胃食道返流(GER)中,对照组(单纯体位治疗)与治疗组[体位治疗+小剂量红霉素(3~5μg/kg@min)]在患儿的呕吐症状、体重、食管钡餐造影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5),结合以往对红霉素胃肠动力的研究认为,小剂量红霉素+体位治疗GER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