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MRI表现与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的MRI影像资料,与病理对照。结果本组均为单发病例,腹壁型2例,腹壁外型4例;5例病灶呈条片状、梭形及扇形,病灶边界不清,1例病灶边界清晰;6例病灶沿着肌肉长轴生长,4病灶边缘可见爪样生长;6例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内见索条状,星芒状低信号;6例均未见坏死、钙化及囊变。增强扫描6例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见索条状轻度强化或不强化区,侵及相邻肌肉、脂肪组织。病理提示:病灶由不同比率增生活跃的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瘤细胞无异型性。结论侵袭性纤维瘤病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能反映侵袭性纤维瘤病的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侵袭性纤维瘤病(AF)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及与病理的关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F(12例原发,2例复发)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表现,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平扫,4例病灶呈稍高密度,8例呈等密度,2例呈稍低密度;边界清晰3例,模糊9例;增强病灶均呈明显强化,未见包膜。MRI 检查,4例病灶局限于单一肌肉,10 例累及多块肌肉;3例肿瘤境界清楚、有不完整包膜,11例境界不清、无包膜、边缘呈爪状生长;与肌肉比较,病灶平扫T1WI呈等信号4例、呈低信号10例,T2WI均呈高信号;增强检查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MRI信号的差异主要反映了病灶的组织学成分的不同,MRI 比CT更精确地显示病灶的形态、范围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中,肠系膜来源5例,腹腔来源1例。边界清楚2例,边界不清楚4例,4例与周围肠管分界不清楚。4例呈实性肿块,2例呈囊实性肿块,密度不均匀5例。2例患者呈不均匀强化。结论: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于其定位、评价病变范围及周围组织侵犯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腹外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9例腹外型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9例腹外型侵袭性纤维瘤病中,位于软组织7例(包括胸壁4例、颈部2例、大腿1例),位于骨骼2例(骶骨及颌骨各1例)。7例软组织肿瘤CT平扫表现为密度均匀的中等密度4例、略低密度3例,均与肌肉组织分界不清,骨质侵蚀破坏3例;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3例、明显强化4例。2例骨肿瘤CT平扫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周缘硬化边1例,肿瘤内肿瘤性骨小梁1例,1例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结论:腹外型侵袭性纤维瘤病是一种少见的中间性软组织肿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确诊仍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1病历摘要女,33岁。入院前20 d余始发现左侧腹股沟区有一肿物,无疼痛及下肢麻木,至入院肿物逐渐增大,门诊以左腹股沟肿物于2005-01-03收住院。入院查体:中年女性,一般情况可,心肺正常。左腹股沟区可扪及一约15 cm×15 cm大小肿块,质韧,无压痛,高起皮肤。超声示:左腹股沟实性占位。入院后行手术切除。术中见瘤体质韧,侵及腹直肌下极及后鞘并与壁腹膜粘连,侵及左腹股沟韧带,粘连重,左腹股沟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自瘤体前内侧游离瘤体并切除腹直肌下极及后鞘,分离腹股沟区粘连,连腹股沟韧带一同切除并清扫左腹股沟区浅组肿大淋巴结,将瘤体整块…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乳腺侵袭性纤维瘤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探讨其临床特点与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报道1例乳腺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所报道的本病,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超声检查特征。结果:乳腺侵袭性纤维瘤病多以无痛性乳房肿块为临床表现特征,无包膜或偶见包膜,质硬,可快速或隐蔽性生长,具有较明确的病理学特征;超声声像图特征常表现为边界不清晰的低回声包块,周边呈“毛刺状”生长,彩色多普勒提示包块内部可见少量血流信号显示。该病具有侵袭性,容易复发,但缺乏远处转移能力;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结论:乳腺侵袭性纤维瘤病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超声声像有助于诊断本病;该病主要治疗方法多为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壁外侵袭性纤维瘤的治疗,重点为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4例腹壁外侵袭性纤维瘤,经手术治疗并病理确诊。结果:全组34例腹壁外侵袭性纤维瘤,局部姑息性切除复发率63.6%,广泛切除复发率20%,根治切除无复发。结论:腹壁外侵袭性纤维瘤复发率高,广泛或根治切除并保持切缘阴性,是减少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超声诊断小儿巨大腹壁侵袭性纤维瘤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F)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DF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其CT或/和MRI特征。结果 17例均为单发病变,其中腹壁外型10例,腹壁型5例,腹内型(肠系膜)2例,共进行了10次CT、10次MRI检查,其中3例均行CT和MRI检查。CT检查10例,9例平扫呈等密度,密度均匀,1例腹内型DF平扫局部呈稍高密度;增强扫描5例,其中4例为轻度强化,另1例腹内型DF增强呈环形明显强化;2例延迟扫描呈渐进性强化。MRI检查有10例,T_1WI均为等信号,9例T_2WI、SPIR序列为高信号,内部信号欠均;1例腹内型DF内部见斑片状短T2低信号,SPIR呈低信号。6例DF行增强扫描,病灶呈中度、明显不均匀强化,内部可见点状、条索状、片状无强化区。结论 DF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更能反映病灶内组织学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改良TOAST分型(M-TOAST)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187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别进行M-TOAST分型与DWI影像学分型,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WI病灶特点与M-TOAST病因分型有关(2χ=242.715,P〈0.001)。其中,14例皮质-皮质下梗死、22例单侧前循环多发梗死病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有关(2χ=11.987、33.253,P〈0.001);10例皮质梗死病因与心源性栓塞有关(χ^228.866,P〈0.001);59例小穿通支梗死病因与小血管病变有关(2χ=147.406,P〈0.001)。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DWI影像学表现与M-TOAST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13.
正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好发于育龄期妇女。AAM患者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术前难以确诊,常被误诊为前庭大腺囊肿或其他间叶源性肿瘤(如富含黏液成分的脂肪肉瘤、平滑肌瘤及血管瘤等)。术前影像学检查(CT及MRI)可以辅助确定肿瘤范围,具有一定特异性。因此,本文分析了1例AAM患者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颅内血管周细胞瘤MRI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8例肿瘤均位于颅内脑外,MRI主要表现为等长T1、等长T2混杂信号影,多为明显不均匀强化;外形多呈分叶状;半数以上的肿瘤与硬膜窄基底相连;肿瘤内常可见血管流空信号。结论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根据MRI表现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神经纤维瘤病的MRI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NF)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收集12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2例中,NFⅠ型10例,NFⅡ型2例,MRI能够很好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及信号特点。结论:MRI是诊断神经纤维瘤病的最优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肝内胆管囊腺瘤的MR影像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的MR检查影像表现的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囊腺瘤3例,2例局部可见癌变。3例均为女性,年龄39~72岁,平均52岁。常规扫描横轴位GR-T1WI、抑脂T2WI,其中1例行MRCP检查,采用3D LAVA或FAM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3例均行三期及延迟期扫描。结果:3例肝内胆管囊腺瘤中1例呈囊实性结构,可见囊壁及乳头状实性肿块;1例为多个大小不等的多房囊状结构,囊壁及分隔光滑,囊壁局部明显增厚,有壁结节,周围见轻度的肝内胆管扩张;1例为巨大的多房囊状结构,囊壁及分隔光滑,局部均匀增厚;3例中的囊壁、分隔、壁结节及实性部分均呈T2WI稍高信号、T1WI稍低信号,囊内液性部分均呈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肿瘤瘤体大小径线范围3.4~13.5cm。3例肝内胆管囊腺瘤中囊壁、分隔、实性肿块和壁结节动脉期均明显强化,门脉期、平衡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略减低,强化程度均高于同期肝实质。MRCP示1例左肝内胆管分支进入到囊实性结构的瘤体内,肝内胆管均未见明显的扩张。结论:MR能明确显示肝内胆管囊腺瘤的整体影像的特征性表现,若囊壁上有结节或乳头状肿块提示局部有癌变,MR常规扫描结合动态增强及MRCP成像对肝内胆管囊腺瘤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恶性脑膜瘤的MRI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脑膜瘤的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膜瘤病例资料。结果:肿瘤边缘多不规则(11/14),T1WI呈等、低信号9例,呈等、高信号2例,较均匀信号3例;T2WI呈不均匀信号12例,呈较均匀信号2例;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结论:恶性脑膜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需注意和良性脑膜瘤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胸腺瘤的MRI表现。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并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29例胸腺瘤患者,分析平扫、DWI及增强扫描MRI表现,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低危组(n=18)和高危组(n=11),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的差异。结果 肿瘤均为单发,28例病灶位于前纵隔,1例位于左锁骨上窝;21例肿瘤形态不规则,21例与邻近结构分界清楚。24例病灶T2WI呈高/稍高信号;20例T1WI呈低—中等信号;9例病变内有囊变坏死,7例可见分隔,1例可见液平;全部病灶DWI呈均匀或混杂信号。9例病灶增强扫描轻度强化,11例中度强化,9例明显强化。低危组与高危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结论 胸腺瘤常规MRI及DW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胸腺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MRI在直肠癌的术前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直肠癌病人应用MRI进行TN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RI对直肠癌的诊断率为100%(48/48)。MRI正确T分期39例,错误T分期9例,其中6例T1~T2期报告为T3期,3例T3期报告为T1~T2期。T分期的诊断的总准确率为81.3%(39/48),其中T1~T2期诊断的准确率为86.3%(19/22),T3、T4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6.7%(12/18)、100%(8/8)。经统计分析证实,MRI术前分期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96,P〈0.01);MRI对直肠癌淋巴结正确分期36例,错误分期12例,其中高估6例,低估6例,准确率为75.0%(36/48),灵敏度为68.4%(13/19),特异度为79.3%(23/29),MRI能对直肠癌系膜淋巴结分期做出较准确预测(Kappa=0.573,P〈0.05)。结论 MRI可较准确地评估直肠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作出较准确的直肠癌术前TN分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囊肿的MRI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9例脉络膜裂囊肿的MRI表现,其中8例行CT检查,5例行MR增强扫描。结果:19例均位于脉络膜裂内,发生于右侧17例,发生于左侧2例;均为单发病灶;最大者20mm×28mm,最小者3mm×5mm,平均11mm×14mm。呈边界清楚的卵圆形或类圆形水样信号灶,与环池或四叠体池相连,灶周无水肿,5例MR增强扫描病例未见强化。结论:MR具有多参数、多平面成像的特点,可明确脉络膜裂囊肿的诊断,并可清楚地显示脉络膜裂,对脉络膜裂囊肿的诊断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