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24例患者在后腹腔镜行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分析麻醉过程中监测指标的变化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肿瘤切除前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均较麻醉前升高,心率(HR)增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肿瘤切除后,HR、SBP及DBP同肿瘤切除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术毕麻醉苏醒迅速,术后随访无麻醉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会出现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波动,合理的麻醉与管理可保证手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手术的围术期管理并分析可能引起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的一些术前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行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患者24例,分析患者术前的尿香草基杏仁酸(VMA),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影像学所示肿瘤最大直径与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有无相关关系;以及在气腹前、气腹后、分离肿瘤时、分离肿瘤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麻醉相关并发症。术中最高收缩压(SBP)值,最低MAP值与术前尿VMA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术中血压波动次数与肿瘤最大直径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与气腹前相比,气腹后的SBP,肿瘤切除术时的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明显升高(P<0.05);肿瘤切除后,SBP、DBP、HR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充分的术前评估及准备,合理的围术期管理是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成功的关键。术前尿VMA和影像学所示肿瘤最大直径与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艾司洛尔用于嗜铬细胞瘤手术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艾司洛尔用于嗜铬细胞瘤手术麻醉期的处理经验.方法:分析28例嗜铬细胞瘤手术病人在麻醉诱导期和术中使用艾司洛尔后HR、SBP、DBP、MAP、CVP的变化.结果:使用艾司洛尔后术中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波动不大,与入室前基础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艾司洛尔用于嗜铬细胞瘤手术安全有效,可防治围术期的心血管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下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及其管理。方法:对16例择期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完善麻醉前准备和术前用药,选择硬膜外阻滞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同时采用控制性降压、扩容等麻醉管理技术,加强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动脉血气监测,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结果:与术前比较人工气腹后,MAP、HR、CVP、PaC02均明显升高(P〈0.05),pH值稍降低;肿瘤探查时MAP、HR、CVP明显高于探查前(P〈0.05),但肿瘤切除后显著降低(P〈0.05);术毕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麻醉苏醒迅速。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围术期是安全可行的,关键在于做好麻醉前准备、合理的麻醉方法及其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与开腹手术比较总结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围术期的麻醉和管理。方法选择10例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与10例开腹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观察人工气腹前(开腹组手术开始前)、人工气腹后20min(开腹组手术切皮后20min)、分离肿瘤时和肿瘤切除后血液动力学变化,使用血管活性药的情况,术中输液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与人工气腹前比较,腹腔镜组患者在人工气腹后20min、分离肿瘤时平均动脉压(MAP)明显增高(P<0.05),而肿瘤切除后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P<0.05),分离肿瘤时的心率(HR)较插管后明显增快(P<0.05)。与手术开始前比较,开腹组患者分离肿瘤时平均动脉压明显增高(P<0.05),而肿瘤切除后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P<0.05),分离肿瘤时的心率明显增快(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使用降压药、升压药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输液量、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住院天数与开腹组比较,有减少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麻醉所承担的风险与开腹手术相似,但创伤小,住院天数有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陈晴莎  王艳  杜斌 《海南医学》2009,20(2):43-45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七氟醚用于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麻醉的比较。方法24例择期行肾上腺切除术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肾上腺皮质腺瘤(C组)12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组)12例。以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诱导,复合七氟醚用于麻醉维持。观察两组诱导前、气管插管前即刻、气管插管、手术开始、探查肿瘤、结扎肿瘤血管、切下肿瘤、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自主呼吸恢复及呼之睁眼时间。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P组SBP探查肿瘤时明显升高,结扎肿瘤血管、切下肿瘤、手术结束时明显下降(P〈0.05),DBP气管插管前即刻、气管插管、结扎肿瘤血管、切下肿瘤、手术结束时明显下降(P〈0.05),HR在气管插管、手术开始时下降(P〈0.05)。C组SBP、DBP在麻醉中除探查肿瘤时,均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HR手术开始时低于麻醉前(P〈0.05)。两组间比较,探查肿瘤时,P组SBP明显高于C组(P〈0.05),手术开始至肿瘤切下期问,P组HR明显快于C组(P〈0.05)。麻醉中P组8/12患者除使用麻黄碱外,需复合其他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C组3/12患者使用麻黄碱,其他患者未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停用雷米芬太尼(9.1±4.2)min自主呼吸恢复,(11.5±5.2)min呼之睁眼。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七氟醚用于肾上腺肿瘤切除术麻醉,对控制血压、心率安全有效,易于调控,诱导过程平稳,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发生率低,术中循环功能、麻醉深度的维持可控性好,在肾上腺皮质腺瘤切除术时尤为明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时需复合血管活性药物才能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该三药起效快,消除快,停药后麻醉恢复所需时间短。  相似文献   

7.
孙翊楗  周波  佘树松  南云广 《河北医学》2009,15(9):1095-1096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围术期的麻醉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至2008年,共收治6例嗜铬细胞瘤病人,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严密的术中监测、适当运用短效的血管活性药和术中适度的输液输血保证了围术期的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成功切除了肿瘤。结果:6例嗜铬细胞瘤病人全部临床治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麻醉方法及严密的麻醉监控血管活性药和术中适度的输液输血,是嗜铬细胞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疗效。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和艾司洛尔组(E组)各20例,在全麻苏醒期间分别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和生理盐水,观察记录两组在手术结束时、开始躁动时、拔管前5min、拔管时、拔管后5min及拔管后10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变化情况。结果组内比较,E组躁动时SBP、DBP及HR均高于术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术毕SBP、DBP及HR均低于躁动时、拔管前5min、拔管时及拔管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两组间术毕和躁动时SBP、DBP及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5min和拔管时SBP、DBP及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苏醒期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对HR、BP上升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惠花  蔡伟华  莫坚 《河北医学》2006,12(9):884-887
目的:总结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方法。方法:22例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加硬膜外组和全麻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气腹及肿瘤探查时有显著性变化,全麻加硬膜外组HR、MAP、SBP、DBP较对照组降低,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术中有一定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全麻加硬膜外麻醉是最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嗜铬细胞瘤患者因肿瘤分泌的内源性儿茶酚胺不同,其临床表现、术前准备、术中肿瘤切除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处理均有差异.本院从2004-2008年择期行嗜铬细胞瘤摘除患者16例均获较满意手术治愈效果.现将围术期麻醉管理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