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试验选择萨寒F1和德寒F1公羔各15只,研究探讨在相同的圈养舍饲饲养管理条件下,两种杂交育肥羔羊增重效果和屠宰性能.结果表明:德寒F1组羔羊育肥日增重高于萨寒F1组(P>0.05),屠宰率、净肉率高于萨寒F1组(P>0.05),投入产出比高于萨寒F1组.  相似文献   

2.
选择3-4岁。体重相近的适龄新疆细毛羊96只作母本。成年德国美利奴羊公羊、新疆细毛羊公羊各2只作父本,分别组成1个德6×新早杂交组与新6×新辛对照组。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于2006年10月15日-11月25日配种,2006年4月产羔完毕,哺乳期3个月,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于2007年11月30日(即7月龄以上)进行屠宰试验和产肉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后代胴体重、净肉重分剐比对照组高5.74kg、3.88kg。增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用70只中国美利奴肉用型羔羊和30只细毛羔羊进行为期50d的营养水平与育肥效果的影响和品系间育肥性能差异的对比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肉用型与毛用型间差异极显著(P<0.01),且与营养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3)。  相似文献   

4.
利用配种后未受胎母羊及幼龄母羊做供体,用本程序进行德国美利奴肉用羊超排移植,并分析供体状态与超排效果的相关关系,结果:①超排处理后得到:供体均只黄体数10.8个,均只采卵数8.1枚,均只可用胚7.55枚;受体移植妊娠率61.6%.②超排后均只卵巢黄体数,成年供体显著高于青年、幼年供体,成年(3~6岁)、20月龄与7月龄供体卵巢黄体分别为15个、9.86个与7个,差异显著.③超排后幼龄与青年供体其胚胎发育速度显著高于成年供体,不同龄供体分获各胚龄胚胎比例为:7月龄供体"M与EM"75%、"CBL、BL与EXBL"25%,20月龄供体"M与EM"76.5%、"CBL、BL与EXBL"23.5%,成年供体"M与EM"100%、"CBL、BL与EXBL"0%,差异显著.④小剂量FSH是否预注,超排效果差异显著:预注的超排后卵巢黄体成年供体平均15个、20月龄供体平均13个,未预注的卵巢黄体成年供体平均7.5个、20月龄供体9.64个.  相似文献   

5.
德国美利奴羊生长发育与繁殖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引进的德国美利奴种羊及其繁殖后代为对象,观测其生长繁育特性。结果表明:德国美利奴羊的初生重、1、3、6月龄和周岁体重分别为4.20±0.73kg、12.96±3.33 kg、27.30±5.50 kg、40.65±5.50 kg、69.27±6.22 kg;1、3、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依次为321±78g、264±54g、223±22g。初产母羊产羔率、繁育率分别为:129.63%、114.81%,经产母羊产羔率、繁育率分别为157.00%、151.00%。结果表明,对于早熟、生长速度快的德国美利奴羊,给予充足的营养,可保证其遗传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与本地羊杂交,表现出良好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6.
胚胎移植技术在纯种德国美利奴羊选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 2 8只纯种德国肉用美利奴供体羊进行超排处理 ,供体羊共计排卵 453枚 ,平均每只羊 1 6 .1 8± 4.0 4枚 ,共回收可用胚胎 385枚 ,平均每只羊 1 3.75± 4.0 1枚。将 385枚胚胎移植给 32 6只受体羊 ,产羔率达到 77.6 1 %。结果表明 :①供体羊的年龄对超数排卵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 ;对性成熟不久的供体羊 ,初次诱发排卵时适当降低FSH剂量可与成年经产母羊一样有较好的超排效果。排卵点分别为1 6 .86± 4.6 1个 (育成羊 )、1 5.6± 3.40个 (成年羊 ) ,可用胚 1 4.1 5± 4.45枚 (育成羊 )、1 3.4± 3.56枚 (成年羊 ) ;②合理的饲养管理是受体羊胚胎移植后受胎率的关键 ,补饲条件下受体羊产羔率 ( 81 % )显著高于典型草原放牧型受体羊的产羔率 ( 76 .1 % ) ;③供受体羊的发情同步差对受体羊的产羔率有重要的影响 ,同步差 0h、± 1 2h的受体羊产羔率 ( 76 .54 % )显著高于同步差± 2 4h的产羔率 ( 52 .54 % )。  相似文献   

7.
德国美利奴与新疆细毛羊F_1羔羊育肥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6月龄左右的新疆细毛羊羔羊和当新疆细毛羊与德国芙利奴杂交一代羔羊各50只,分成两组,进行育肥试验,研究不同育肥方式对两组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放牧条件下,对断奶羔羊适当补饲适量精料能极显著地提高日增重(P<0.01).试验结束后,选取两组试验羔羊各8只进行屠宰试验,比较不同育肥方式对羊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饲能极显著地提高胴体重(P<0.01),同时屠宰率、净肉率等指标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杂交一代羊在育肥和屠宰性能等方面都优于新疆细毛羊.  相似文献   

8.
9.
对223只德寒F1代母羊的生长发育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F1代母羊体高、胸围、体重均大于小尾寒羊;体长较小尾寒羊差异不显著.统计分析56只F1代母羊的繁殖性能结果:初情期为188.3±11.6d,初配月龄和初产月龄分别为7.2±0.38和12.7±0.44;初配体重为40.1±5.5kg;发情周期约为17d左右,发情持续期约为30h左右;产后第一次发情,第一胎为44.9±11.5d,第二胎为36.8±15.2d;产后配种天数,第一胎为70.8±21.0d,第二胎为58.2±18.4d;怀孕天数为149d左右;1~2胎的产羔间隔为219.5±15.4d,2~3胎的产羔间隔为207.4±19.8d.F1代母羊第一胎产羔数为1.63±0.5,第二胎为2.01±0.3;产羔窝重和断奶窝重各胎次均大于小尾寒羊;羔羊断奶重和成活率比小尾寒羊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三个引进肉羊品种与阿勒泰羊的杂交F1羔羊生长发育性能,以43只特克塞尔与阿勒泰羊(TA)、25只萨福克与阿勒泰羊(SA)及22只道赛特与阿勒泰羊(DA)的杂交F1羔羊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和体尺,比较不同杂交组合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显示,不同杂交组合的4、6月龄平均日增重无差异,而TA组的初生重显著高于SA,且后躯肌肉明显优于另外两个品种杂交羔羊组。说明三种杂交组合中,以特克塞尔与阿勒泰羊的杂交羔羊组的体躯指标较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德美羊产肉性能优于中美羊,为了揭示绵羊产肉性能差异机制,本试验研究德美羊和中美羊胚胎期骨骼肌组织学结构特征发育及其差异性.[方法]选择妊娠期骨骼肌发育关键阶(75D、105D和135D),取德美羊与中美羊胎儿,记录体尺数据,采集背最长肌,进行石蜡包埋和组织切片,统计德美羊与中美羊不同发育阶段胎儿单位肌纤维数量、直径和密度.[结果]D75时德美羊肌肉发生活动滞后于中美羊,德美胎羊肌纤维数量在D105阶段达到峰值,至D135时,德美羊肌纤维致密性明显好于中美羊,肌纤维呈紧密、均匀排列.D75和D135时德美羊和中关羊单位面积肌纤维数量差异极显著(P<0.01).而肌纤维直径变化与体尺生长数据呈正相关,D105和D135德美羊和中美羊单位面积肌纤维直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本试验探究了德美羊与中关羊胎儿骨骼肌中后期的组织学发育模式,发现了D105是肌纤维从肌增生到肌肥大发育的关键时间窗口,且德美羊与中美羊发育模型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或是造成产肉性能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德国美利奴、罗姆尼希尔斯纯种及杂一代在同等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从初生至8月龄进行定期称重,总结出其生长发育特性。德国美利奴与罗姆尼希尔斯纯种公母羔初生至7月龄平均日增重间差异不显著;德国美利奴和罗姆尼希尔斯与巴音布鲁克杂一代羔羊与纯种羔羊间初生至7月龄日增重间差异极显著;与母羔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超细品系羔羊初生至15月龄的体重、体尺、羊毛生长逐月测定,并与成年羊进行比较.羔羊断奶前生长发育较快达到成年羊的70%,12月龄达到成年的90%,15月龄与成年羊差别很小.羊毛品质好,突出特点是羊毛纤维直径小。  相似文献   

14.
Oxycon Pro和MetaMax Ⅱ两种心肺功能仪测试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 EGEROxyconPro和CORTEXBiophysikMetaMaxⅡPortableCPXsystem是目前世界上两种最先进的气体代谢测试分析仪器。它们都采用BreathbyBreath分析方法 ,大大提高了气体分析速度 ,减少了呼吸周期中由于气体采样少而造成的误差。本研究以 8名优秀男子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采用相同运动程序和测试方法 ,对两种仪器主要指标的测试值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两种仪器测定的各气体代谢指标的最大值存在较大差异 ,建议在运动实践中不宜将二者的测定结果相互代替或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对癌胚抗原检测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强 《临床军医杂志》2005,33(6):752-753
目的比较放射免疫分析与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两种方法的检测质量。方法同时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对100份血清标本的CEA含量进行检测,然后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无差异(P>0.05),其相关性良好(r=0.9 879),稳定性、灵敏度、精密度、检测速度等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均显著优于放射免疫分析法。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是一种工作效率高,检测结果稳定、可靠,灵敏度高的检测仪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E4 F1野生型及缺失32~81位氨基酸的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与p53的相互作用及对下游基因p53的调节。方法分别用普通PCR和重组PCR方法从乳腺文库中扩增E4F1野生型编码序列及缺失32~81位氨基酸的突变型序列,分别将其以正确相位构建到pXJ40-MYC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MYC-E4F1和MYC-E4F1(Δ32-81),分别转化大肠杆菌DH5α,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并转染293 T细胞, 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的表达。将MYC-E4F1和MYC-E4F1(Δ32-81)质粒与FLAG-p53质粒共转染293T 细胞,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其相互作用,野生型及缺失突变型表达载体共转染骨肉瘤细胞U2OS,检测其对下游基因p53的调节。结果 E4F1重组质粒及其突变型构建成功,在293 T细胞中鉴定表达正确,野生型及突变型E4 F1均与p53存在相互作用,突变型的结合能力增强,野生型E4F1升高p21蛋白表达水平,而突变型不改变p21蛋白水平。结论成功构建E4F1野生型及缺失32~81位氨基酸的突变型真核表达载体,二者都能与p53相互作用且突变型结合能力更强,野生型E4F1升高基因p53的靶基因p21的蛋白表达水平,而突变型不改变靶基因p21的蛋白水平。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E4 F1对p53的调节及其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