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温病治疗中的“厚津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在温病发展过程中,温热与阴伤可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温病发展的阶段不同,养阴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其方法及运用规律是邪在卫分宜辛凉清宣兼护阴,邪在气分宜清热兼保阴,邪在营分宜清营兼增阴,邪在血分宜凉血兼救阴。  相似文献   

3.
浅谈温病治疗中的“存津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是温病学家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在温病各个阶段中,由于温邪极易化燥伤津,只有重视保存津液,才能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分别就“何谓‘津液’”、“津液与温病之关系”、“温病伤津之表现”、“顾护津液——温病治疗要领”、“温病保津存阴诸法”等5个方面加以阐述。温病初期阶段,以清邪为主,但应注意避免损耗津液;极期阶段,治疗仍以清邪为主,但还应适当加用养阴生津之品,以补充被损耗之津液;后期阶段,由于津液历受温邪戕害,此时救阴即为急务。即温病的治疗,从初期阶段经极期阶段至后期阶段,用药从清邪为主、存阴为辅渐转为存阴为主、清邪为辅,切实做到护津液于未伤,养阴津于己耗,救真阴于将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救阴”思想的联系与区别。[方法]比较《伤寒论》与温病代表著作中与“存津液”“救阴”治疗思想相关的治法、方药与病证。[结果]阴液的存失对伤寒与温病均有重要影响,两者联系之处在于,温病医家继承了《伤寒论》中的清热法、攻下法与滋阴法,化裁经方,立新治法,并拓展了临床运用范围。两者区别之处在于,在解表祛邪方面,伤寒以汗法为治疗手段,而温病以汗法为治疗目的;伤寒并有温阳、利水、通津等其他治法,温病以清热存阴、滋阴养血法治疗动风病证;伤寒治疗“护阳气”思想占主要地位,“存津液”则处次要地位,而温病治疗“救阴”思想占主要地位。[结论]在《伤寒论》中,阴液损伤可以是某一经病的病机,也可以是某病证的主症之一,或者可作为防患于未然思想,寓于解表祛邪之中;而温病阴伤作为病机,贯穿病程始终。伤寒部分存阴治法,被温病医家继承并发展,形成了温病坚阴育阴的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5.
围绕湿温病是否应该禁下之问题,试从湿温病可出现的6个不同证候进行分析,并同伤寒论3个承气汤加以比较,进而有力的论证了湿温可下之征是必须有实邪阻滞这一论断。  相似文献   

6.
7.
围绕湿温病是否应该禁下之问题,试从湿温病可出现的6个不同证候进行分析,并同伤寒论3个承气汤加以比较,进而有力的论证了湿温可下之征是必须有实邪阻滞这一论断。  相似文献   

8.
温病气分证应注重清热养阴与活血化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病气分阶段范围广泛,证情复杂。其特点是邪虽盛而正气亦强,正邪交争激烈,表现出发热、口渴欲饮、脉数有力等一派阳热有余之象。因此,叶天士创立了“到气清气”的治则,用辛寒、苦寒等寒凉之品清解气分热毒,使其外达而解。从传统理论及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气分证...  相似文献   

9.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邪为阳邪,最易耗伤人体阴液。人体的阴液包括津液和精血,生理情况下,精、血互为滋生,精足则血旺;反之,血耗则精亏。温病的阴伤包括津液、营阴、血液、阴精的耗伤。在温病的初期,以津液耗伤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特别是在温病的后期,则以营阴、血液的耗伤为主,其中也包括津液的耗伤。阴液的存亡对病变的发展和预后具有重要影响。当温邪伤阴后,每可导致阳热亢盛,加重阴伤。由于阴液不足,加上血液受邪热煎熬后,可引起脉道涸涩,血行不畅,从而形成瘀血或加剧出血。阴液大伤还可导致人体抗邪、透邪外出的能…  相似文献   

10.
论伏邪温病     
伏邪温病是由于冬不藏精,伏寒、暑热、暑湿、痰瘀等伏邪自体内外发所致。“冬不藏精”与冬令应寒反温、衣着过厚等多方面原因有关。伏邪温病之临床表现极为复杂,本文除列举了常见症状外,还报道了临床少见的“体虚温邪内伏,上热下冷”验案。用伏邪温病理论可以探讨带状疱疹、乙肝等病的发病机理,指导临床治疗且已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温病是外感疾病的一种,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临床上对温病的治疗多宗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和吴鞠通的三焦辨证,北京中医药大学已故赵绍琴教授在治疗温病方面造诣颇深,值得后人学习,其以"保存津液,调畅气机"来指导温病的临床治疗,在临证中,赵老善用甘寒、慎用苦寒,明辨病证,适时用药,去除实邪、透热转气并适当辛温宣阳。  相似文献   

12.
13.
浅谈脾胃在温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晴清  林培政 《医学文选》2004,23(2):191-192
脾胃在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影响着温病的发生与发展。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运化水谷精微,上输于肺,荣养全身。正气在温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是邪正相争矛盾的主要方面。《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是温病是否发生的决定因素,若正气虚弱,抵抗  相似文献   

14.
论伏邪温病     
伏邪温病是由于冬不藏精,伏寒、暑热、暑湿、痰瘀等伏邪自体内外发所致。"冬不藏精"与冬令应寒反温、衣着过厚等多方面原因有关。伏邪温病之临床表现极为复杂,本文除列举了常见症状外,还报道了临床少见的"体虚温邪内伏,上热下冷"验案。用伏邪温病理论可以探讨带状疱疹、乙肝等病的发病机理,指导临床治疗且已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对各温病学家的论著和医案分析,论述各温病学家重视固护阳气的5个原因:湿邪伤阳、用寒凉之药太过伤其阳气、燥邪伤阳、阴液亏虚致亡阴及病后调理。  相似文献   

16.
赵文兰 《中国医刊》1999,34(9):49-50
赵绍琴教授从医从教 60余年 ,积累了丰富的治疗温病、湿温病的临床经验 ,现将其主要临床理论选介如下。1 病邪在表切忌寒凉滋腻湿病初起 ,邪在肺卫 ,病轻邪浅 ,只宜辛凉清解 ,宣郁清热 ,开达肺卫郁闭。郁开热清 ,肺恢复其宣降功能 ,津液得以布散 ,自然微汗出而愈 ,此即“在卫汗之”之意。赵教授认为“在卫的辛凉清解” ,绝不是发汗解表 ,温病忌汗。必须区别于伤寒。并举吴鞠通《温病条辨》中辛凉轻剂、辛凉平剂、辛凉重剂为例 ,即无辛凉解表之说 ,亦无解表之意。赵教授说 :“温病卫分证 ,属肺经郁热证 ,火郁当发之。”与治火热证不同 ,治疗…  相似文献   

17.
寒温之争,由来已久,各执己见,争论之焦点无非是伤寒与温病是否为同一类病。伤寒派认为:温病乃伤寒之一部分,不必另立;温病派则认为二者截然不同,不可混为一谈,然而有一点,似乎能为两派所接受,即就病邪传染途径而言,伤寒自皮毛而入,温病自口鼻而入。这一观点在古今许多温病学家的著作乃至今之大专院校的教科书、名家的著作中都有明确记载。然而,事实向这一论点提出了挑战。例如:乙脑属于暑温(高校四版温病学)。大家从现代科学知识中知道,乙脑是被蚊虫叮咬传染所致,怎么能解释自口鼻而入呢?又如,蛔厥(乌梅丸证)是伤寒厥阴病,这个病很清楚是由食用不洁之  相似文献   

18.
19.
浅谈温病养阴法临床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关于养阴“养阴”一词 ,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其原意要人们顺应四时阴阳以摄生。“养”即补养 ,养阴就是侧重于滋补人体之阴液。用生津养阴之品来滋补阴液的方法 ,称为养阴法 ,又叫育阴法、益阴法。从广义上来说 ,人体的精、血、津、液皆属于阴液的范畴。因此 ,养阴法即是用生津养液、补血填精作用的方药 ,达到生津养液、滋阴润燥的目的。温热之邪侵袭人体后 ,伤津耗液的现象贯穿于温病过程的始终 ,尤以中、后期更甚 ,伤阴程度直接影响着病情的转归与预后 ,所谓“存一份津液 ,便有一份生机” ,所以养…  相似文献   

20.
《难经.第五十八难》:“伤寒有几?其脉有变不?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湿温之脉,阳浮而弱,阴小而急;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