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种能有效对抗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对89例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切除.均采用带蒂空肠插入术重建消化道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全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痊愈出院,临床随访无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发生。结论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后,行食管残胃间带蒂空肠插入术重建消化道,能有效地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同时对吻合口瘘及狭窄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讨贲门癌切除消化道重理想方法。通过对130例贲门癌手术切除,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临床分析。结果 行全胃切除间置空肠代胃术符合生理通道。结论 该术式中减少返流,对驼流性食管炎直屋了积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残胃空肠吻合术在贲门癌近端胃大部根治性切除术后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贲门癌行根治性胃近端大部切除术患者中,35例行幽门成形术(对照组),35例行残胃空肠吻合术(观察组),术后观察两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反流性食管炎15例,观察组发生反流性食管炎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更少。结论贲门癌行根治性胃近端大部切除术加残胃空肠吻合术对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具有明显效果,且简单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邓玉江  孙华新  纪福 《黑龙江医药》2011,24(6):1015-1016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在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03月施行的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12例.结果:本组1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1例,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术后随访8个月,无反流性食管炎及恶心、呕吐、腹胀、倾倒综合征、消化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术后8个...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保留幽门全胃切除术对贲门癌切除术后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 自2000年4月-2002年4月对20例贲门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保留幽门连续性间置空肠代胃术,观察术后生存质量。结果 全组术后无返流性食管炎症状,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显示代胃扩张、幽门开放功能良好,无返流现象;电子胃镜检查无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结论 贲门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保留幽门问置空肠代胃术能有效克服近端胃次全切除术的弊病,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人贲门部癌的手术人路及消化道理想重建方法.方法 前瞻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例老年贲门癌患者行经腹进胸入路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空肠间置术,重建过程中三个吻合口均应用吻合器;随访2~36个月,根据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标准,胃排空试验评价食管反流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吻合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且有很好的抗反流作用.结论 经腹进胸入路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空肠间置术既可充分清扫腹腔淋巴结、减少上残缘癌残留率,又可以对防治反流性食管炎取得较好疗效,解决胃容量过小、食物排空过快、生理途径改变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探讨贲门癌作全胃切除后,用何种方法重建消化道为理想术式。方法 通过X线钡餐透视和纤维食管镜检查及随访,对63例贲门癌作全胃切除后用带蒂的三叠空肠囊代胃重建消化道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全部成功,无吻合口漏,无吻合口狭窄,沅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用三叠空肠囊代胃,不但保持了消化道正常通路,有明显的食物贮存作用,能延长食物排空时间,而且可以预防反流性食管炎,避免出现“小胃综合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贲门癌根治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预防方法。方法回循组距屈氏韧带35~50cm处上提空肠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传统组行传统套入式吻合法食管胃吻合。结果传统组反流症状发生情况:轻度反流发生率为23.68%(9/38),中度为39.47%(15/38),重度为15.79%(6/38),总发生率为78.95%(30/38)。回循组反流症状发生情况:轻度反流发生率为7.5%(3/40),中度和重度反流症状均未发生,总发生率为7.5%(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回循式空肠间置术是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方式之一,对预防反流性食管炎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苏纪亭 《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461-3463
目的:比较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在根治性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150例接受根治性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患者,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A组(55例)、B组(46例)、C组(49例),A组患者接受间置空肠吻合术,B组患者接受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C组患者接受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随访期内,A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1.82%比19.57%,χ^2=6.966,P=0.008),B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χ^2=4.212,P=0.042)。手术后12个月,A组患者整体健康状况、便秘、腹泻、恶心呕吐等指标评分显著低于B组与C组(均P<0.05)。结论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时可以选择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近端根治性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过程中应用间置空肠吻合术具有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患者生存质量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贲门癌、胃底癌及靠近贲门的胃体癌行近端胃切除后,传统的消化道重建方法为食管与残胃吻合,术后患者普遍存在反流性食管炎及有效胃容量减少,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院于1997年7月~2000年12月对41例贲门癌、胃底癌及靠近贲门的胃体癌患者,经腹行近端胃切除后,采用回结肠间置代胃的方法进行消化道重建,经观察该术式安全可行,效果可靠,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贲门癌、胃底癌及靠近贲门的胃体癌行近端胃切除后,传统的消化道重建方法为食管与残胃吻合,术后患者普遍存在反流性食管炎及有效胃容量减少,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1].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院于1997年7月~2000年12月对41例贲门癌、胃底癌及靠近贲门的胃体癌患者,经腹行近端胃切除后,采用回结肠间置代胃的方法进行消化道重建,经观察该术式安全可行,效果可靠,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幽门括约肌捏断联合十二指肠韧带松解在预防贲门癌术后反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例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患者术中行幽门成形联合十二指肠韧带松解作为A组,另选未行幽门括约肌捏断联合十二指肠韧带松解的18例贲门癌手术患者作为B组对照,通过术后进行反流症状监测,电子胃镜检查评价抗反流效果。结果通过比较37例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手术患者不同术式两组间反流症状评分及电子胃镜检查评分显示:A组反流性食管炎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抗反流术式方法简便,临床抗反流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席时富  张凯  陈刚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9):1480-1481,1586
目的探讨人工瓣膜防止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方法全胃切除食管空肠袢式吻合术后,在Braun式吻合口上方输出端和输人端分别采用间断缝合形成人工瓣膜。结果15例患者中只出现1例轻度反流性食管炎。结论人工瓣膜可以防止反流性食管炎,手术简便,安全,是值得推广和探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在全胃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意义。方法将80例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空肠间置Roux-en-Y代胃术)、观察组40例(改良空肠间置Roux-en-Y代胃术),对照两组术后半年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及腹泻、倾倒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半年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t=5.11、5.34、5.66,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腹泻、倾倒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比较(χ2=5.21、5.22、5.34,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在全胃切除术中较空肠间置代胃术并发症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王迅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700-1701
贲门癌、胃近端癌及胃体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以病变食管或食管胃切除、食管胃/肠吻合为主。贲门切除后,很多患者术后出现程度不同的胃食管反流及反流性食管炎、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作者采用食管乳头状套人式吻合预防贲门切除后反流,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在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03月施行的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12例.结果 本组1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1例,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术后随访8个月,偶有反酸症状,无恶心、呕吐、腹胀、倾倒综合征、消化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术后8个月血清营养学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是全胃切除术后一种较为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17.
改良"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3例贲门癌和5例食管下段癌累及贲门的病例采用改良“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法,效果满意,术后无1例早期死亡和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各1例。术后通过了解病人自觉症状、吞钡试验观察、食管镜观察、食管粘膜活检、食管液及胃液pH值测定等方法显示这一吻合方法可以达到预防吻合口瘘、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幽门成形术预防贲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贲门癌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各50例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大部切除术,对照组不附加幽门成形术,而治疗组患者则附加幽门成形术。结果治疗组的肠蠕动恢复时间、胃液引流量与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幽门成形术能有效预防贲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全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贲门癌的手术方式。方法:全胃、脾及胰部份切除69例、单纯全胃切除10例。其中71例经左侧胸腹联合切口完成手术,8例经腹部切口完成手术。消化道重建以空肠远近端侧侧吻合代胃。结果:术后死亡5例,病死率6.3%。吻合口瘘4例,切口感染3例,脓胸2例,术后并 发症发生率11.3%。生存满5年者7例,5年生存率8.8%。结论:对贲门癌患者经左侧胸腹联合切合作全胃切除有利于彻底清扫转移淋巴结,避免上切端癌肿残留、 减少吻合口瘘。消化道重建以空肠远近端侧侧吻合代胃可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症状。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并发症,手术是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直接原因,临床上不出现反流症状的反流为隐匿性反流;出现症状的反流为症状性反流;经内镜活检显示黏膜病理改变,为病理性反流,统称反流性食管炎。为了减少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患者胃食管反流和反流性食管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家庭对术后患者照顾者的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患者和照顾者对卧位和饮食的重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们以预防反流为基础,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出院患者进行了随访,并采取了护理干预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