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举案学法     
1学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应由医患双方当事人向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提交。《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①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②住…  相似文献   

2.
《柳州医学》2005,18(4):247-248
二、当事人收到医学会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通知后提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要材料的程序与内容 1.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被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书面陈述及答辩,“通知之日”按当事人签收之日计算。  相似文献   

3.
徐俊华 《苏州医学》2005,28(2):111-112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是医学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等聘请的,在医学或法医学领域中具有专门知识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其职责是分析并确定医疗机构对患者实施诊疗技术行为是否存在过错,是否造成患者人身伤害的不良后果,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其鉴定结论是医患双方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证据,与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密切相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属性决定鉴定组成员必须严格遵守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同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张雪 《中国现代医生》2013,(31):131-133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鉴定专家在鉴定中充当”医学法官”角色,鉴定专家能否作出一个科学、客观、公正的鉴定结论,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及社会的稳定。鉴定专家只有认真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并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职业道德,才能使鉴定结论更具公正性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律师信箱     
《中级医刊》2009,(9):F0003-F0003
广西玉林李医生来信问:现在有的医疗纠纷可能做了不止一次鉴定,是不是以最后一次鉴定结论为准?北京市赛司博律师事务所宋丽红律师回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患者和医疗机构发生医疗纠纷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然而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相关的专家由于受自身技术水平、法律知识、道德水准以及鉴定材料欠缺或虚假、鉴定仪器瑕疵等因素的影响,其做出的鉴定结论可能有失客观公正。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服,可以申请再次鉴定,或者申请司法鉴定。也可以第一次就进行司法鉴定,如果对鉴定结论不服,可以申请再次鉴定。  相似文献   

6.
《柳州医学》2005,18(3):186-186,F0003
(上接第1期) 第二十七条专家鉴定组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别和判定,为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提供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雪 《吉林医学》2013,(33):7010-701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是一项科学性、法律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鉴定结论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做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对有效的化解医患矛盾,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做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确保鉴定结论的科学、公正,是一个值得医鉴工作者认真探讨的课题,通过几年来鉴定工作实践,笔者就如何做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四年以来,社会舆论对于由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看法不一.如何提高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采信率与公信力,得到法院、行政、医忠双方乃至社会的认可,是医学会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怎样提高鉴定书质量以达到法院的证据采信标准这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的采信率与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四年以来,社会舆论对于由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看法不一。如何提高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采信率与公信力,得到法院、行政、医患双方乃至社会的认可,是医学会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怎样提高鉴定书质量以达到法院的证据采信标准这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是医学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阳泉市医学会严格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根据我市专家库特点,针对一些特殊案例,我们尝试组织医患双方去异地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丹参 《当代医学》2003,9(11):16-18
医疗事故鉴定,一个关键问题 背景资料:《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事故的鉴定程序进行了重大改革。《条例》规定,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将由中华医学会及其在各地的分会组织实施。医学会聘请(而不是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德才兼备、经验丰富的专家建立专家库专门从事鉴定工作。《条例》还规定,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专家,由医患双方在医学会主持下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特殊情况下,可以在其他医学会建立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鉴定或函件咨询。  相似文献   

12.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对于公平、公正处理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现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在保证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方面需进一步完善,本文主要从如何保障鉴定组织中立性、改进鉴定程序和完善有关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为完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医疗事故鉴定是医患纠纷处理的重要证据,对医患双方的利益都至关重要.现行医疗事故鉴定制度关于鉴定的提起规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但由于医患双方很难取得一致意见,而使得鉴定变得十分困难;同时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争议进行医疗事故的判定,通过对初次鉴定的审查以决定是否进一步鉴定的规定,有明显的行政权干涉民事权的倾向;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作为医学依据同样应当受到司法审查,而医学会的鉴定行为缘其关乎医患双方的切身利益,同样应当受到相应的监督.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就有关问题尽早作出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处理医疗纠纷的方式,主要有双方协商,行政处理,法院诉讼3种,而其中以法院诉讼最为常见。由于医疗纠纷发生率和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数目逐年上升,患者向法院提起医疗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案件也逐渐增多。对这类案件如何进行专门性鉴定,成为目前进入司法程序解决医疗纠纷案例的重点课题之一。国务院出台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卫生部发布了相应的配套规章,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进行了重大改革,以期保证鉴定结论的客观、公正。但在实践中,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与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的对接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医疗事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省省市两级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状况. 方法:对某省医学会2003年1月1日到2003年12月31日期间医疗事故再次鉴定的案例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某省省市两级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一致率仅为48.15%,省市两级鉴定结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22,95%可信区间为0.11~0.33,P<0.05);再次鉴定结论患方有利率为38.16%,医方为67.74%,医患双方结论有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申请方委托途径构成及医疗机构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省市两级医学会鉴定结论一致性较低;申请再次鉴定时,患方再次鉴定结论有利率低于医方;再次鉴定委托途径及医疗机构级别不影响鉴定结论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6.
举案学法     
1学法本期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和《医疗事故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进行复习。1.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1.2《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医疗事故鉴定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医疗事故鉴定中需要法医作为专家参与鉴定, 法医学检验在医疗事故鉴定中发挥着提供科学证据的重要作用。文章就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法医学检验证据的采 集、法医学鉴定结论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便供有关研究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探讨省、市两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差异原因。通过回顾分析辽宁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受理的462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案例资料,结果经再次鉴定,省、市两级鉴定结论完全不同的94例,这与省、市两级专家自身医疗技术水平、鉴定工作经验及对法律法规的掌握等密切相关。因此加强专家培训提高医疗鉴定质量势在必行。12008—2011年辽宁省医疗事故鉴定情况统计  相似文献   

19.
民事诉讼中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虽不是诉讼的前置程序,但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法医学鉴定有诸多不同,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应明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在性质上属于鉴定结论,但需经过充分的质证、认证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目前由于立法的缺陷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在诉讼中的应用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呼吁尽早完善相关立法,真正发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有作用,保证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0.
处理医疗纠纷,无论采取医患协商解决、行政处理,还是打官司,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结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分析鉴定结论的性质,认清其属性,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