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引导农村妇女合理有序就医,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探索其就医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二元Probit回归、Bootstrap抽样方法对农村妇女就医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农村妇女的就医选择行为受到其主观态度、结构性因素和知觉行为控制因素的正向影响(β = 0.403,0.388,0.096,P<0.05),医疗自付费用支出在农村妇女主观态度及其就医选择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 = 0.135,95%CI: 0.026~0.054)。 结论 农村妇女就医选择行为受到主观态度、结构性因素和知觉行为控制因素的影响,应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合理统筹医联体医保政策;夯实农村基层首诊制度,推进基层医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效率,对农村妇女就医选择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2.
国内就医行为研究较多,其概念被广泛使用,但理论体系却尚未完整构架。本文将探讨就医行为的概念,综述国内外就医行为的分析路径、影响就医行为的主要社会文化、社会经济因素和相关理论模型;分析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对城乡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比较就医行为对不同政策的敏感程度,并提出各项制度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婴幼儿腹泻求医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为婴幼儿腹泻求医行为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为依据,增加既往就医,从就医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求医行为意向,既往就医5个方面编制婴幼儿腹泻求医行为意向量表,对随机整群抽取的649例兰州市七里河区0~36月龄婴幼儿看护人进行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了婴幼儿腹泻求医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结果 基于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的婴幼儿腹泻求医行为意向模型可解释婴幼儿腹泻求医行为意向方差变异的53.8%,结果显示,知觉行为控制(β=0.733,P<0.001)和既往就医(β=0.252,P<0.001)提高了求医意向,主观规范削弱了求医意向(β=-0.094,P<0.001)。此外,就医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结论 知觉行为控制、既往就医、主观规范是婴幼儿腹泻求医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这对婴幼儿腹泻求医行为的干预具有暗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建立初中生不良交通行为的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并通过研究该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不良交通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1495名12~14岁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参考计划行为理论模型设计问卷,分析研究学生交通不良行为危险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验证,确定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干预策略. [结果]本次调查中发生不良交通行为的学生占65.5%;有不良交通行为意向的学生占66.6%;本调查涉及的青少年交通规则的知晓程度、家长和学校对安全交通行为的规范要求以及学生自身对交通行为的自我控制等都是影响交通行为的因素,对安全的交通行为意向均呈正相关(P<0.01),行为意向与青少年的安全交通行为发生具有一致性正相关. [结论]本次研究中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初步找出初中生不良交通行为危险因素,提示对于不良交通行为的干预,不能局限于单纯的知识和态度的改变,还要参考计划行为理论模型,通过针对性的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相关因素的干预,形成良好的行为意向,从而达到行为改变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尝试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建立吸烟男性影响戒烟行为的因素理论模型,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吸烟男性戒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0名15岁~69岁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吸烟男性进行问卷调查,建立吸烟男性影响戒烟行为的理论模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验证,确定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干预策略。结果本次调查中,有戒烟意愿的吸烟男性占23.5%;曾经尝试戒烟的占12.0%。本次调查问卷中涉及的行为信念、规范信念和知觉行为控制等因素均为相关危险因素,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调查中计划行为理论在吸烟男性戒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中得以初步建立和验证。本次研究提示:对于吸烟男性戒烟的干预应该从简单的知信行转变为从行为信念、规范信念、知觉行为控制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临床医务人员选择性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894名临床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依据疾病严重程度,归纳出临床医务人员"是否就医"的6个个人影响因素和"就医机构选择"的7个医院影响因素.结论 临床医务人员就医行为受个人因素和医院因素影响,对医疗体制改革和社会群体就医行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北京某社区35岁以上慢性病人群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北京市某社区1645名35岁以上慢性病人群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制定社区慢性病防治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入户调查资料进行分层分析。结果:该社区35岁及以上慢性病人群患病后47.96%的人选择看医生,40.67%的人选择买药(包括家庭药箱),11.37%的人选择自我护理;该人群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居住小区、文化程度、就业状态、医疗保障形式和疾病的发生情况等。结论:加强慢性病防治,积极开展弱势人群自我护理和用药方面的健康教育,主动迎接医疗改革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满足流动人口的就医需要,掌握其就医行为特点,有效促进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通过收集2006—2014年相关文献,阐述了流动人口就医行为的现状,包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和就医地点的选择。同时,对影响流动人口就医行为的主要因素(个体特征和社会因素)进行了梳理,以研究设计和政策支持的角度提出改善流动人口就医行为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与农村肿瘤病人就医行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肿瘤病人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探讨建立健康就医行为的途径.方法:对139位肿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城市与农村病人的就医行为.结果:城市肿瘤病人与农村肿瘤病人在及时就医、连续就医、选择就诊地点、知情、参与诊疗决策等方面存在差异.疾病经济负担、医疗保障水平是影响肿瘤病人就医行为的重要因素.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肿瘤病人的抵御疾病经济风险和卫生服务利用能力,以及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重视建立健康就医行为,加强医患沟通是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构建罕见病患者就医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2016年中国罕见病患者生存状况调查数据,重点考察社会支持、社会保障因素与罕见病患者就医选择行为的关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非正式社会支持与患者的卫生服务利用、就医选择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患者的就诊率、选择县级及以上医院...  相似文献   

11.
医院声誉与患者就医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患者的就医选择受医疗费用、就医的远近、医院实力、服务态度以及医院的声誉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医院的声誉在信息不对称的医疗领域中,对患者的就医选择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西安市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就医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就医行为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对206名在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理健康证的服务业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和就医行为。结果身体不适选择去医院的就诊者仅占39.8%,其中61.0%选择去大型综合性医院就诊,医疗条件和医疗可及性是其选择医院的主要考虑因素,结论要注重对服务业从业人员医学常识的普及,同时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引导从业人员合理就医。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病人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对139名肿瘤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肿瘤病人就医的及时性与连续性不强;大多数病人认为医疗费用过高,患病后经济压力大;经济状况对肿瘤病人就医行为影响明显.城市肿瘤病人与农村肿瘤病人在就医的及时性、连续性、地点选择、知情、诊疗决策参与等方面存在差异.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建立健康的就医行为,并努力提高农村病人的抗病和卫生服务利用能力是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了解山东省大学生健康素养与就医行为现状影响因素,为完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山东省3所高校1 46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和就医行为的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得分)为64.4%[(41.37±10.34)分],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具备率(得分)依次为49.6%[(16.28_+4.58)分]、70.3%[(17.24_+4.99)分]、83.7%[(7.85± 1.58)分];28.1%(410人)的大学生患病后延迟就医,71.9%(1 050人)即时就医;24.2%(354人)倾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医,45.5%(664人)选择二级医院,30.3%(442人)选择三级医院.年级、专业、健康信息收集能力、健康信息理解能力是影响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P值均<0.05);专业、健康信息甄别能力是影响就医时机的主要因素(P值均<0.05);年级、专业、生源地、健康信息关注程度、健康信息收集能力是影响就医机构选择的主要因素(P值均<0.05).大学生健康素养与就医时机、就医机构之间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16,0.16(P值均<0.01).结论 基本知识与理念、基本技能、健康素养与就医时机正相关,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可以有效区别不同就医机构样本.应重视健康信息素养的培养,建立"家庭—社区—医院—高校"一体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患者新媒介依赖行为和就医行为现状,探讨患者新媒介依赖行为影响其就医行为的机制和路径.方法 于2018年1月随机抽取上海市区526例患者进行新媒介使用行为与就医行为间的关系网络问卷调查,依据媒介依赖和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关系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新媒介依赖度一般,就医行为良好.结构方程模型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衡阳市社区居民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居民有序就医及建立就医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03-25-2019-08-25,采用多阶段抽样对衡阳市1 017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就医选择情况及影响就医的因素.结果56.0%的居民选择三级医院就诊,83.6%的居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科学就医行为现状,分析科学就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界定科学就医行为的概念。方法 2015年5—6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盱眙县某乡镇3个行政村22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农村居民对"12320卫生热线知晓度低"[(1.25±0.78)分]不提前预约挂号"[(1.22±0.62)分]、"居民健康档案知晓度低"[(1.30±0.73)分]等问题评分较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健康状况等不同人群的科学就医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农村居民在医疗机构选择、健康体检、参保情况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健康状况等是主要影响因素;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引导农村居民科学就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医联体内患者选择基层或非基层医疗机构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基层首诊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距离近"是患者选择就医机构的首要因素,选择非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患者还关注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青海大学学生在校期间健康状况、在校期间就医行为、就医满意度和影响就医行为的因素,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1 65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自评健康者413人,占24.91%;有1 226人有过就医行为,占73.94%;在有过就医行为的1 226人中,55.30%最近一次就医费用在100元以下;大学生选择医疗地点前三位为校医院、药店和公立医院,选择人数分别占39.80%、25.12%和15.66%;就诊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占62.07%,消化道疾病占42.17%;对高校医疗表示满意或很满意者占39.80%,不满意者占9.64%;非医学专业(OR=1.602,95%CI:1.256~2.041)、自我保健意识差(OR=1.523,95%CI:1.197~1.937)、很不满意高校医疗服务(OR=13.290,95%CI:12.894~61.043)和就医态度不积极(OR=3.335,95%CI:2.616~4.252)是大学生就医行为的消极因素,性格外向(OR=0.731,95%CI:0.576~0.927)和患医疗费用300~500的疾病(OR=0.455,95%CI:0.315~0.656)是大学生就医行为的积极因素,各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评健康状况对大学生就医行为没有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海大学学生自评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学生首选医疗机构为校医院,大部分学生的医疗费用为100元以下,就医满意度较高,专业、性格、我保健意识、就医满意度、就医态度和医疗费用是大学生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人群就医行为选择”建模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农村人群就医行为选择"概念模型,为进一步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揭示农村人群就医行为特征提供理论支撑和前期准备。方法:依据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CAS),应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技术与方法,构建"农村人群就医行为选择"逻辑模型。结果:分析了系统模型结构、内部主体与外部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村人群就医行为选择"问题模型的概念模型。结论: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是揭示农村人群就医行为复杂性的有效工具,模型能有效分析并解释系统主体行为特征,有利于下一步继续构建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