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针药结合"补肾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将DPN患者104例,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2个月后,针药组的临床显效率为51.9%,总有效率为88.5%,均优于对照组(P<0.05).针药结合"补肾通络法"治疗DPN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针药联合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氧化应激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7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针药组,每组各39例,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基础之上,对照组应用甲钴胺片口服,针药组应用针刺联合院内制剂消渴痹通胶囊口服,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针药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78.38%,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抗氧化应激及神经传导速度角度来研究针药并用疗法对DPN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DPN变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针药结合疗法与西药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46例DPN患者按随机1:1分为针药组与对照组。针药组针刺足三里、阳陵泉、血海、绝骨、委中、丘墟、侠溪为主,配以六藤蛇仙汤(自拟);对照组口服弥可保。结果:针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结合疗法治疗DPN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冰雪  周翎 《光明中医》2009,24(8):1521-1522
比较针药疗法与口服西药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DPN患者按随机1:1分为针药组与西药组.针药组以针刺通里、少府、曲池、少海、足三里、阳陵泉、血海、太溪、委中、太白、三阴交为主,配以口服糖周宁一号(院内制剂)治疗;西药组口服西药弥可保.结果:针药组疗效明显优干西药组.结论:针药结合疗法治疗DN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三桑三藤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明 《吉林中医药》2003,23(12):16-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 ,其并发率约在 6 0 %以上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可达 90 %~ 10 0 %。DPN起病隐匿 ,进程缓慢 ,病变受累范围广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致残。临床上对此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笔者自 1997年以来以自拟加味三桑三藤汤治疗DPN患者38例 ,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8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病人 ,全部病例按照WHO标准诊断为糖尿病。并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疼痛、运动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均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其中男14例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足三针温针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人,治疗组主穴为涌泉穴、泉中穴、泉内穴,直刺0.5 ~1.0寸反复快速提插捻转以局部酸麻重胀为度,100转/min左右,持续行针2 min后进行温针灸;各穴位均留针30 min.配穴取阳陵泉、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直刺1~2寸留针30 min.对照组穴位取公孙、太溪、髀关、浮兔、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直刺1~2寸,留针30 min.治疗组与对照组每日治疗1次,每周6次,周日休息,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足三针温针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塞通片联合甲钻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DPN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甲钴胺片(弥可保),0.5 mg/次,3次/d;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血塞通片,50 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33%,对照组为57.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04,P=0.0271).结论 血塞通片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优于单纯甲钴胺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塞通片联合甲钻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DPN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甲钴胺片(弥可保),0.5 mg/次,3次/d;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血塞通片,50 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33%,对照组为57.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04,P=0.0271).结论 血塞通片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优于单纯甲钴胺治疗.  相似文献   

9.
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2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饮食控制及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50 mg加生理盐水250 m 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B族维生素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5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灯盏花素能明显缓解DPN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治疗DPN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31例)和药物组(31例,脱落2例),并招募2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正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药物组口服硫辛酸胶囊,每次0.2 g,每日3次;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针药结合组采用针刺治疗,穴取双侧曲池、外关、合谷、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6次。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针药结合组和药物组患者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及正中神经(MN)和腓总神经(CPN)的神经传导速度;检测针药结合组、药物组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组健康受试者血清脂质代谢。结果:治疗后,针药结合组和药物组患者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针药结合组降低幅度大于药物组(P<0.001);针药结合组和药物组患者MN、CPN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针药结合组提高幅度大于药物组(P<0.001)。DPN患者治疗前与正常组健康受试者共有365个差异脂质代谢物,包括鞘氨醇(SPH,d18:0)...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针刺干预治疗亚临床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将62例经电生理诊断为亚临床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降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治疗),治疗组采用针药并用(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治疗4星期(针刺2个疗程)后,复查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nerveconduction velocity,NCV)。结果治疗组对亚临床型DPN患者的NCV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干预治疗亚临床型DPN有很好的疗效,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左小芹 《四川中医》2004,22(8):47-48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 4 1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 ,治疗组 2 1例采用葛根素治疗 ,对照组 2 0例采用复方丹参治疗。观察葛根素对DPN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肌电图、血糖 (FBG)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Ic)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0 4 % ,对照组为 4 5 0 %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1)。在改善下肢动脉肌电图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治疗组经治疗后FBG有所下降 ,但无统计学意义 ;而HbAIc明显下降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葛根素治疗DPN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 ,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病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占慢性病发症的 90 %以上 ,属于中医痹证、脉痹范畴。近年临床研究发现 ,本病与气虚血瘀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药益气活血法治疗DPN患者肌电图及血流变的影响 ,为进一步临床应用中药治疗DPN展示良好前景。1 临床资料本组 6 0例 ,系 2 0 0 1年 9月— 2 0 0 2年 1 0月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 33例 ,女 2 7例 ;年龄最小 32岁 ,最大 6 9岁 ;DPN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1 7年。均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入选病例随即分为治疗组 4 0例和对照组 2 0例 ,两组年龄、…  相似文献   

14.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针药结合治疗对实验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 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将大鼠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穴位注射组、针药结合组,运用链脲佐菌素造成实验性DPN大鼠模型,用神经电生理方法观察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用电镜观察神经纤维的超微结构.结果 针药结合治疗组与模型组、电针组、穴位注射组相比,感觉传导速度(SNCV)、运动传导速度(MNCV)均有所改善(P<0.05),但未达到正常组的水平;针药结合治疗组大鼠坐骨神经轴突变性、脱髓鞘程度有所减轻.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法对实验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DPN是糖尿病(DM)主要慢性并发症,发病率变异较大0%~93%,主要是由于诊断标准、检查技术和方法、病例选择和DM类型不同导致.据报道[1] IDDM与NIDDM在DPN症状和体征上相似.DPN进展缓慢,随病程延长可达90%~100%,目前认为主要由于血管病变和代谢障碍所致.临床症状复杂,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和感觉异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90年代以来,国内外针灸治疗DPN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其发病率是糖尿病病人的 4 0 %~ 70 %。我们用甲钴胺联合脉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 5 8例 ,疗效尚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5 8例均为我院自 1997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的住院患者 ,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 8例 ,男 34例 ,女 2 4例 ;年龄 36~ 74岁 ,平均 5 3.8岁 ;患糖尿病病史 2~ 18年 ,平均 8.1年 ;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史 6个月~ 8年 ,平均 2 .4年。对照组 2 9例 ,男 17例 ,女 12例 ;年龄 35~72岁 ,平均 5 2 .9岁 ;患糖尿病病史 1~ 17年…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DPN)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 ,发病率高 ,起病隐匿 ,病变受累范围广 ,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DPN4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 DPN患者 96例 ,均经肌电图检查运动神经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延迟 ,并有肢体麻木、刺痛、灼痛、拘挛、蚁行感、踏雪感、发凉 ,腱反射减弱等临床表现 ,排除其它疾病所致者 ,随机分为 2组。其中治疗组 48例 ,男 2 1例 ,女 2 7例 ;年龄 38~ 6 5岁 ,平均年龄 5 5 .75± 6 .2 4岁 ;糖尿病病程 6~ 2 0 a;并发 DPN病程 8个月~ 11a。…  相似文献   

18.
大剂量脉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剂量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脉络宁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予生理盐水2 5 0 ml,加入脉络宁1 0 0 ml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 ;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明显改善。结论:大剂量脉络宁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消渴病痹证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因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而一直是糖尿病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观察了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消渴病痹证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的影响。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75例均为2009-10~2011~03收集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1],辨证为气阴两虚、血瘀  相似文献   

20.
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0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肌内注射维生素B1、甲钴胺,治疗组予中药活血通络法内服外用,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68%,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通络法内服外用透皮吸收给药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障碍及糖尿病高黏血症,能有效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