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颖 《山西中医》2010,26(1):20-20
糖尿病(DM)是中老年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又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2009年9月至11月,运用针药结合治疗DPN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针药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冰 《四川中医》2002,20(10):27-28
采用针药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60例,并与单纯用药物治疗的120例在临床症状、空腹血糖、血液流变度、肢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肢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更显其优势(P<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在常规糖尿病的基础治疗上,治疗组选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肌肉注射弥可保,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提高,并且治疗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明显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减轻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益气滋阴、通络祛风的中药内服及外洗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31例,经45天的治疗,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血糖由治疗前的平均13.45mmol/L下降至9.51mmol/L,24小时尿糖由39g下降至11g;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症状均显著减轻或消失。说明本方也有一定的辅助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5.
药物与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各具特色,药物治疗直接补给,具有针对性、单一性、偏向性;针灸治疗是对内源性物质及功能的调动与促进,其调节作用具有整体性、双向性、有限性。针药结合可体现二者治疗作用的协同性、互补性以及针灸对药物毒副作用的拮抗性、纠偏性,发挥优势互补、增效减毒效应。  相似文献   

6.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7.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l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DPN涉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植物神经,以阶段性脱髓鞘为主,影响轴索再生,产生疼痛、麻木、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据统计,糖尿病患者5年、10年和20年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分别达到30%,60%和90%[1]。临床上对此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笔者于2010年-2013年运用电针疗法结合中药治疗本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资料较为完整的42  相似文献   

8.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病变2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滨  何竟  冉兴无  李宁 《四川中医》2002,20(5):72-73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以膀胱B超检测出的膀胱残余尿量为客观指标,观察电针配合药物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病变的疗效。结果发现,针药结合能明显促进膀胱残余尿量减少,改善患者排尿不尽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致残因素之一,其发病率高达90%以上。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甚至肌肉萎缩等。目前对其发病因素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近年中医药治疗该病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现将有关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辨证论治 1.1 益气养阴活血法 李氏[1]运用益气养阴活血法(西洋参或太子参、路路通、生地黄、赤芍、当归、川牛膝、木瓜、地龙、鸡血藤、丹参等)治疗32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4%。高氏[2]用糖络宁胶囊(黄芪、生地黄、当归、丹参、鬼箭羽、全竭、蜈蚣、…  相似文献   

10.
张丽峰 《中医药学刊》2001,19(2):119-121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是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日渐显示出一定的优势,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辨证分型、主方加减及成药为主;中西医结合;其他疗法,如针灸、外洗及综合疗法,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辨证施治中应标本兼顾,并将活血通络之法贯始终;另可开展中医药针对某一临床状的研究;临床科研设计应做到随机、对照、并以客观指标做为评定疗效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机理.方法:运用针刺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与口服钙离子拮抗剂加维生素疗法进行随机对照观察,同时作肌电图检测分析.结果: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病人的肢体麻木、疼痛和感觉异常等临床症状,肌电图结果提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也有明显改善.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口服钙离子拮抗剂加维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中成药口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及口服中成药天丹通络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弥可保片,治疗前后分别对血生化、血常规、双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检测评价,并对中医证候及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记录评估。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血生化、血细胞分析、糖化血红蛋白等理化指标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中医症候积分、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积分、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血生化、血细胞分析、糖化血红蛋白等理化指标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而在中医证候积分,双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及疗效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及化瘀通络中药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西药营养神经类制剂,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3.
针药结合治疗Graves病眼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他巴唑对Graves’眼病(GO)的疗效。方法 针刺配合他巴唑,治疗54例GO患者,对101只眼治疗前后突眼度、眼球运动障碍等体征及活动性指征的变化了观察。结果 针刺治疗对患者突眼度、眼球运动障碍均有一一程度的改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1),远近配穴的针药Ⅱ组疗效优一中部取穴的针药1组(P〈0.01)。结论 针刺远近们结合他巴唑是治疗Graves‘眼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背腧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结果:针刺组治疗后Cohen&Hzrris神经病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针刺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背腧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确切,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观察针药结合"补肾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将DPN患者104例,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2个月后,针药组的临床显效率为51.9%,总有效率为88.5%,均优于对照组(P<0.05).针药结合"补肾通络法"治疗DPN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33例予针刺联合甲钴胺片治疗,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2.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可有效改善神经症状及体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最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针灸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带来的各种疼痛、麻木等症状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其简便、显效、副作用小等优点,已成为目前治疗本病常用方法之一。我国已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和临床应用,验证了其有效性。本文针对其中一些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选用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63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空腹血糖、全血粘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说明采取针刺法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自拟当归四逆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2例.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自拟当归四逆汤.2组均治疗4周.采用肌电检测仪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采用血液流变检测仪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2%(50/52)、对照组为82.7%(43/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1,P=0.026).治疗后,研究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9.1±4.5)m/s比(42.8±4.3)m/s,t=2.732]、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0.1±3.7)m/s比(36.5±3.9)m/s,t=2.723]高于对照组(P<0.05);全血黏度[(3.72±0.58)mPa?s比(4.55±0.47)mPa?s,t=2.704]、血浆黏度[(1.03±0.12)mPa?s比(1.78±0.09)mPa?s,t=-2.682]、红细胞压积[(31.23±3.19)%比(37.33±4.12)%,t=-2.737]、AEGs[(58.44±4.87)ng/L比(68.03±4.98)ng/L,t=-2.856]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3/52)、对照组为3.9%(2/5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0,P=0.647).结论 自拟当归四逆汤联合甲钴胺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外周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AEGs,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郑纯水  许成勇 《河北中医》2005,27(7):503-504
目的观察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均在降糖基础上,治疗组32例采用通络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肌肉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8%,对照组5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络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