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电动牙刷应用于危重病人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54例危重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棉球擦拭法,试验组采用小儿电动牙刷进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牙菌斑平均指数和口腔并发症.[结果]试验组病人的口腔护理后牙菌斑平均指数明显低于口腔护理前,与对照组口腔护理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口干、口臭、口腔炎症、口腔溃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儿电动牙刷对危重病人进行口腔护理,能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从心理、生理上感觉舒适、清洁,有效预防口腔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刘琼  刘静兰  刘敏  周瑞  吕娟 《护理研究》2012,26(17):1550-1551
[目的]探讨儿童牙刷刷牙结合冲洗法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儿童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病人口腔清洁效果、牙菌斑指数及口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口腔清洁度、牙菌斑指数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法能有效清除牙菌斑,提高口腔清洁度,预防及降低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施海燕  宋燕波 《全科护理》2012,(33):3106-3107
摘要:[目的]观察刷牙结合银尔通冲洗法在危重病人口腔护理中的疗效。[方法]将50例危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软毛牙刷加用银尔通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浸有银尔通的传统棉球擦拭法,比较两组病人口腔清洁度、牙菌斑、口臭、口腔溃疡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口腔清洁度、牙菌宽、口臭、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重病人采用刷牙结合银尔通)中洗法临床效果优于浸有银尔通的传统棉球擦洗法,能有效提高口腔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行电动牙刷结合口腔冲洗法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电动牙刷结合冲洗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电动牙刷含氟牙膏刷洗结合无菌水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牙菌斑去除率及口腔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牙菌斑去除率和口臭、口腔炎、口腔溃疡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动牙刷含氟牙膏刷洗结合无菌水口腔冲洗法能有效去除牙菌斑,预防口腔感染。  相似文献   

5.
储小红  杭燕  康群 《护理研究》2013,27(4):303-305
[目的]探讨本院自制的银黄漱口液在危重病人口腔健康维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150例危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病人采用本院自制的银黄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0.5%聚维酮碘液口腔护理。观察两组进行口腔护理7d后病人口臭、舌苔、口腔真菌感染、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口臭发生率、口腔真菌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退苔有效率、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危重病人采用银黄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能有效地维护病人的口腔健康。  相似文献   

6.
陈梦凌  邓莉莉  叶飞宜 《全科护理》2020,18(12):1477-1478
[目的]分析高压氧综合护理在早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医院收治的50例早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高压氧综合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病人颅内压、GCS评分、Barthel指数、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后颅内压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后GCS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2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生活能力,降低颅内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策略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对20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进行集束化策略的预试验;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我院ICU收治的140例次经口气管插管且行常规口腔护理的病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5月—9月我院ICU收治的140例次进行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集束化口腔护理作为干预组,采用口臭、口腔污染度及牙菌斑指数来评价病人的口腔状况,并通过护士访谈评价可行性,依据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评价安全性。[结果]干预组口臭、口腔污染度和牙菌斑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护士对集束化策略的可行性给予了肯定;仅有2例病人发生误吸呛咳现象。[结论]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的应用,能有效改善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卫生状况,并一定程度上提高ICU护士对危重症病人口腔护理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干刷牙膏(FE牙膏)刷牙法在危重脑卒中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将60例危重脑卒中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干刷牙膏刷牙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法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后口腔清洁效果、牙菌斑情况及口腔护理材料费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口臭、口腔不洁、口腔感染发生率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后牙菌斑指数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口腔护理材料成本费用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干刷牙膏刷牙法进行口腔护理优于常规口腔护理法,其不仅能有效清洁口腔,而且能降低口腔护理成本。  相似文献   

9.
王峥  周军  伍晓 《全科护理》2020,18(17):2129-2131
[目的]了解口腔种植病人在病情会诊评估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护理对其病情转归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8年11月在深圳北大医院进行上颌前部单牙种植修复的12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试验组(病情会诊评估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护理),各61例。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临床恢复指标(牙龈厚度、颈部骨吸收量、乳头指数、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的差异,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后种植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3个月后,两组病人牙龈厚度和乳头指数明显低于护理前,两组病人种植体颈部骨吸收量和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明显高于护理前(P0.01)。护理后,试验组病人牙龈厚度(1.03±0.10)mm,低于对照组的(1.15±0.12)mm;试验组病人颈部骨吸收量(1.99±0.42)mm,高于对照组的(1.49±0.33)mm;试验组病人乳头指数(1.15±0.26),低于对照组的(1.81±0.55);试验组病人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15.99±3.11)mm,高于对照组的(11.05±2.0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人种植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腔种植病人在病情会诊评估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护理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同时病人临床康复效果及外观美观性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化策略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对20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进行集束化策略的预试验;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我院ICU收治的140例次经口气管插管且行常规口腔护理的病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5月—9月我院ICU收治的140例次进行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集束化口腔护理作为干预组,采用口臭、口腔污染度及牙菌斑指数来评价病人的口腔状况,并通过护士访谈评价可行性,依据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评价安全性。[结果]干预组口臭、口腔污染度和牙菌斑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护士对集束化策略的可行性给予了肯定;仅有2例病人发生误吸呛咳现象。[结论]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的应用,能有效改善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卫生状况,并一定程度上提高ICU护士对危重症病人口腔护理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电动牙刷在口鼻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9年8月~2010年4月,选择在本科室住院的经口鼻气管插管患者53例为研究组,采用小儿电动牙刷结合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同期选择在本科室住院的经口鼻气管插管患者47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口腔异味、炎症及溃疡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口腔异味、炎症及溃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小儿电动牙刷对口鼻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口腔护理,其清洗效果优于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可降低患者口腔异味、炎症及溃疡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可视电动牙刷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ICU施行经口气管插管(OETT)的外伤而意识清楚的患者108例,按随机化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研究组采用自制的可视电动牙刷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棉球进行口腔护理.观察2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口腔异味发生率、牙菌斑指数和口腔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口腔护理所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 对OETT的外伤患者采用可视电动牙刷进行口腔护理,既能有效控制口腔异味和抑制牙菌斑的形成,也能有效预防口腔感染,有利于院内感染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石美芬  薛海萍  刘丹 《全科护理》2012,(16):1474-1475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中口腔护理指导对牙釉质脱矿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正畸科进行全程固定正畸治疗的恒牙期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行常规医嘱刷牙及注意口腔卫生,观察组行全程口腔护理指导、卫生宣教与家庭干预相结合。观察两组病人治疗12个月后的牙釉质脱矿发病率和牙釉质脱矿指数。[结果]正畸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41例发生脱矿,观察组27例发生脱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釉质脱矿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治疗过程中对病人实施全程、针对性的口腔护理指导,可有效改善牙釉质脱矿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为提高宫颈癌根治术后病人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病人86例,将其按照手术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病人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试验组病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至出院前并发症(尿潴留、淋巴囊肿、泌尿系统感染及高热)发生情况、出院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盆底肌力分级及病人焦虑、抑郁评分。[结果]两组病人术前疾病分期、盆底肌力分级及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出院前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明显低于对照组37.21%(P<0.05);试验组病人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膀胱功能恢复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盆底肌力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效果显著,能改善病人的身心感受,利于术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艾滋病(AIDS)护理程序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寻找预防AIDS病人口腔感染及病损的最佳方案。[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3月住院确诊的200例AIDS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口腔护理的效果及病人掌握口腔护理知识的情况。[结果]干预1周后两组病人口腔护理疗效、口腔病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病人第7天对口腔护理健康认知程度明显提高。[结论]AIDS病人口腔护理程序应用于AIDS病人口腔护理中,能促进病人口腔健康,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艾滋病(AIDS)护理程序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寻找预防AIDS病人口腔感染及病损的最佳方案。[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3月住院确诊的200例AIDS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口腔护理的效果及病人掌握口腔护理知识的情况。[结果]干预1周后两组病人口腔护理疗效、口腔病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病人第7天对口腔护理健康认知程度明显提高。[结论]AIDS病人口腔护理程序应用于AIDS病人口腔护理中,能促进病人口腔健康,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护理论在脊髓损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脊髓损伤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自护理论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的改良 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自护理论对脊髓损伤病人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减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明显低于试验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10例(33.33%)、死亡8例(26.67%),明显高于试验组(3.33%、3.33%),试验组对护理满意率(93.33%)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改善病人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9.
王峥  李孔亮 《全科护理》2021,19(6):795-798
目的:探讨基于Beck评分的分级护理在口腔癌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围术期口腔癌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Beck评分的分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经口进食所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口腔护理的满意度,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后Beck评分、口腔致病菌数量、口腔清洁程度评估(口腔异味评分及牙菌斑指数)。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Beck评分和口腔致病菌数量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口腔异味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牙菌斑指数降低(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腔癌围术期病人给予基于Beck评分的分级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使病人早日康复,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陈雪珍 《全科护理》2012,10(25):2320-2321
[目的]观察脑卒中病人采用牙刷刷牙联合吸引头冲洗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需进行口腔护理的住院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牙刷刷牙联合吸引头冲洗口腔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口腔清洁程度、护士劳累程度评分及误吸、呛咳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口腔清洁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劳累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误吸和呛咳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病人采用牙刷刷牙联合吸引头冲洗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优于传统口腔护理方法,尤其对堆积在上腭及舌面的痰痂清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