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目的探讨骶骨骨巨细胞瘤的CT增强扫描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骶骨肿瘤患者的CT增强扫描特点,依据病理结果,划分骨巨细胞瘤(实验组)与非骨巨细胞瘤(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研究CT增强扫描后CT值的变化特征.结果在60例骶骨肿瘤中,骨巨细胞瘤22例,增强后强化最显著区域平均CT值为121.59±21.82HU;非骨巨细胞瘤38例,增强后强化最显著区域平均CT值为61.24±20.60HU;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当CT值≥97HU时,诊断骨巨细胞瘤的敏感度为90.9%,特异性为99.97%.结论 CT增强扫描,CT值的定量分析在骶骨骨巨细胞瘤的定性诊断中有一定的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SCT增强扫描CT定量分析在骨巨细胞瘤的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单独应用MSCT增强后强化CT值及强化CT值+年龄、部位和形态学特征等综合因素对我院329例溶骨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进行骨巨细胞瘤的前瞻性预判,分别划分骨巨细胞瘤组(实验组)与非骨巨细胞瘤组(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研究CT增强扫描后CT值的变化特征,并追踪病理结果对照,最终有病理结果的186例中骨巨细胞瘤55例。结果在186例肿瘤或肿瘤样病变中,骨巨细胞瘤55例,增强后强化最显著区域平均CT值为(108±39)HU;非骨巨细胞瘤131例,增强后强化最显著区域平均CT值为(82±78)HU;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选取CT值临界点为97HU为标准进行预判时,诊断骨巨细胞瘤的敏感性为87.27%,特异性为78.62%,诊断正确率为81.18%;同时结合患者年龄及发病部位、形态特征等综合因素进行预判时,诊断骨巨细胞瘤诊断的敏感性为96.36%,特异性为96.18%,诊断准确率为96.23%。结论 CT增强扫描中CT值的定量分析在骨巨细胞瘤的定性诊断中有较好的导向价值,如果结合患者年龄及发病部位、形态学特征等综合因素进行预判,可以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4.
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晓辉 《癌症进展》2005,3(4):316-319,398
骨巨细胞瘤是一高侵袭性良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年轻人中,骨端发病.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是骨端完全溶骨的膨胀性改变,多不伴有骨膜反应及软组织包块.CT及MRI可以很好地显示肿瘤的侵及范围,X线平片最具诊断意义.圆形及卵圆形基质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是骨巨细胞瘤的基本组织构成成分.刮除术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基本外科手段,但其复发率较高,应加用物理及化学的方法扩大至边缘或广泛的外科治疗边界.放疗可用于治疗难以手术的病例,但可致肉瘤变.化疗对于骨巨细胞瘤基本无效.骨巨细胞瘤的转移及恶变可能与以往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骨巨细胞瘤中Skp2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放射学分期、肿瘤复发及病理分级等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骨巨细胞瘤中Skp2的表达情 况.结果:Skp2的阳性表达率为65.91%,在影像学分期1型、2型、3型中阳性率分别为50%、64.29%、100% (P<0.05).Skp2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1.67%(11/12)、56.25%(18/32) (P<0.05).Skp2、骨皮质破坏或软组织浸润以及手术方式对复发均有明显影响,其中前两者是骨巨细胞瘤复发的危险因素,截骨的手术方式则是骨巨细胞瘤复发的保护因素.结论:Skp2 阳性表达与骨巨细胞瘤的复发有关,在骨巨细胞瘤细胞的增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Skp2可能作为骨巨细胞瘤侵袭状态、复发倾向的判定以及手术治疗方式选择的一 种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MMP-9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MP-9在36例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资料及Jaffe分级、Enneking分期和复发的关系。结果:MMP-9在骨巨细胞瘤中阳性表达率为63.8%,但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等因素无关;在Jaffe分级中Ⅱ、Ⅲ级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级,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Enneking分期随级别升高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组的MMP-9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明显(P<0.01)。结论:MMP-9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的En-neking分级及肿瘤的复发有一定的关系,MMP-9过表达可作为预测骨巨细胞瘤复发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CD147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乃贵  王民  王莹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2):1846-1848
目的:研究CD147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47在36例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资料及Jaffe分级、En-neking分期和复发的关系。结果:CD147的阳性表达率为47.2%,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等因素无关。在Jaffe分级中随着级别的增高,阳性表达率也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按Enneking分期II、III期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I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组的CD14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CD147与骨巨细胞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CD147可作为评价骨巨细胞瘤恶性程度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骨巨细胞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其来源尚不清楚。一般认为起始于骨髓内间叶组织,该肿瘤有较强侵蚀性,对骨质有很大溶蚀破坏作用,但很少有反应性新骨生成及自愈倾向,可穿过骨皮质形成较大的软组织包块,在诊断和治疗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院自从1996年2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骨巨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5月-2010年2月应用膝关节置换治疗骨巨细胞瘤共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25岁-56岁,平均37岁。股骨远端6例,胫骨近端8例。Campanacci分级:Ⅱ级1例,Ⅲ级13例。结果:随访时间1年-10年,平均5年,无患者复发,术后患者MSTS功能评定:优8例,良4例,可2例,总体满意率为85.7%。结论:应用瘤段切除+膝关节置换方法治疗严重骨巨细胞瘤(CampanacciⅢ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48例骨巨细胞瘤,用病灶彻底刮除、液氮灌注冷冻及自身髂骨植骨治疗。经随访2年3个月~17年4个月,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was to study the clinical feasibility of autograft-prosthesis composite for aggressive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around knee.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D147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47在36例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资料及Jaffe分级、En-neking分期和复发的关系。结果:CD147的阳性表达率为47.2%,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等因素无关。在Jaffe分级中随着级别的增高,阳性表达率也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按Enneking分期Ⅱ、Ⅲ期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组的CD14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CD147与骨巨细胞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CD147可作为评价骨巨细胞瘤恶性程度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骨巨细胞瘤(GCT)的传统组织学分级与其生物学行为不甚相符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采用51例GCT为研究对象,以13例骨囊肿(良性)和15例骨肉瘤(恶性)为对照组,采用图像分析仪(IAT)对细胞核(GCT取基质细胞核),进行了形态计量研究(8项参量),DNA含量,DNA倍体类型研究,及术后复发病例的DNA倍性与其传统分级的比较研究。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发现GCTⅠ级和Ⅱ级之间无显著差别,且它们的生物学属性在潜在恶性和低度恶性范畴。研究还揭示GCT的DNA≥5c细胞数超过7%者系术后复发、转移的高危病例。  相似文献   

16.
17.
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近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近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治疗12例骨巨细胞瘤。其中6例股骨干粗隆部4例行特制加长柄双极头假体,2例行特制全髋关节置换;2例股骨远端髁部,4例胫骨近端髁部行特制人工膝关节置换。结果治疗后1年以上随访,10例患者关节功能良好,没有1例复发。结论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近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能减少复发,使患者早期活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1月至2008年11月手术治疗的83例四肢骨巨细胞瘤患者,男52例,女31例,其中胫骨近端26例,股骨远端28例,桡骨远端16例,肱骨近端7例,肱骨远端2例,股骨近端3例,足趾骨1例.于本院确诊时平均年龄30.3 (14~53)岁,Campanacci分级:I级45例,II级35例,III级3例;初发55例,复发28例,合并病理性骨折7例.Jeffer病理分级,一级35例,二级46例,三级2例.结果 8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至9年2个月,平均4年11个月.病灶刮除+液氮冷冻+骨水泥填充术45例,肿瘤复发4例;病灶刮除+液氮冷冻+自体骨植骨术35例,肿瘤复发3例;瘤段骨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2例,肿瘤复发0例;瘤段骨切除煮沸灭活后回植1例,肿瘤复发0例.病灶刮除组总复发率8.75%,瘤段切除组织复发率为0.结论 病灶刮除+液氮冷冻+骨水泥填充术、自体骨植骨术和肿瘤瘤段切除术均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