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淋巴瘤化疗导致的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及其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洪玲  曹武奎 《医学综述》2009,15(21):3256-3260
淋巴瘤化疗相关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预防化疗所致的HBV再激活尤为重要。发生HBV再激活的危险性与HBV的感染、抗肿瘤药物的应用等有关。对于合并HBV慢性感染的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应施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从而避免HBV再激活,以完成多疗程化疗,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化疗前预防性抗HBV治疗得到普遍认同,本文就这一领域的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环境恶化,恶性肿瘤患者逐年增加。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恶性肿瘤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总体基数较大,此类患者化疗时可能会破坏机体免疫功能,故在化疗期间或化疗后会出现乙型肝炎病毒的再激活。近年来,随着新型靶向单克隆抗体等药物的上市,化疗后恶性肿瘤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率有所增加。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后可引起肝功能损伤、肝衰竭甚至死亡。临床医师应注重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筛查、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贺普丁)在预防HBV再激活(reactivation)以及停药后安全性。方法筛选进行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等易使HBV再激活治疗的患者,治疗前预防性应用贺普丁作为治疗观察组,并在接受原疾病治疗结束后3个月停药观测。停药后至少再继续观察检测肝功能及HBV—DNA等6个月。结果预防用药组在治疗期间到结束后6个月未见明显的病毒活动(5.8%),而未预防性用药者则在治疗期间或在治疗后6个月出现病毒活动及肝功能异常,比例增高(15.2%),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Х^2=6.137)。治疗组停药后观察期间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HBsAg阳性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剂等容易引起HBV再激活治疗的情况下,预防性短期使用拉米夫定是安全和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善琳 《医学综述》2011,17(14):2114-2117
相当一部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后会出现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从而导致化疗中断,影响患者的预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包括化疗前的HBV-DNA载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利妥昔单抗及诊断为乳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预防性使用拉米夫定可降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发病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在化疗前应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化疗期间除监测肝功能外,应常规监测HBV-DNA。  相似文献   

5.
对 5 0 5 9例乙肝进行三对 (HBsAg、抗 -HBs、HBeAg、抗 -HBe、HBcAg、抗 -HBc)固相放免测定 ,结果有 86例HBsAg阴性患者的HBcAg阳性 ,其中有 12例呈发病状态。HBcAg在短期内难于阴转 ,多数持续阳性 3~ 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认为HBcAg是乙肝病毒存在的直接依据 ,HBsAg阴性并不能排除乙肝病毒携带 ,有少部分HBsAg阴性患者的HBcAg阳性 ,说明仍有病毒复制。临床进行HBcAg测定可避免乙肝漏诊和误诊 ,对临床诊断、治疗和对献血员的筛选均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慢性HBV感染患者HBsAg亚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包括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变和原发性肝癌在内的100例慢性HBV感染者作了HBsAg亚型分析。结果显示,在这组病例中adr亚型占61%,adw占33%,ayr占2%,adwr占4%。adr亚型有随年龄增长更占优势的趋向。adr和adwr亚型感染者HBsAg滴度较adw组显著增高,且e抗原阳性率亦较高。上述发现提示,具有adr和adwr亚型的HBV株可能具有较强的复制活性,不易被清除,从而导致受感染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实体肿瘤化疗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的发生和转归,探讨其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1-06月间作者医院接受化疗的实体肿瘤患者980例,对化疗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患者,根据是否采用预防抗病毒治疗分为预防抗病毒治疗组(A组)、未预防抗病毒治疗组(B组),观察比较2组化疗后发生肝炎及HBV再激活的情况。结果 980例实体肿瘤患者中,在化疗前行乙型病毒肝炎5项检测者152例(15.5%),行HBV-DNA检测者72例(7.3%),HBsAg阳性患者42例,A组13例,B组29例,既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82例。HBsAg阳性患者中化疗后发生肝炎者A组5例(38.5%),B组19例(65.5%);发生HBV再激活者A组0例,B组8例(27.6%),1例患者死于爆发性肝炎,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3)。结论HBsAg阳性的实体肿瘤患者化疗中,可能发生HBV再激活,甚至危及生命。预防性抗HBV治疗能有效减少HBV再激活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9.
报告 38 4例肝癌、胃癌、鼻咽癌患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五项检测结果 ,阳性检出共 2 2 1例 ,阳性率 57.55% ,其中肝癌、胃癌、鼻咽癌的阳性率分别为 87.6%、60 .3 %、36.5%。肝癌、胃癌阳性率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 1,P <0 .0 5) ,鼻咽癌阳性率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提示 :肝癌、胃癌与HBV五项有密切关系 ,临床上应注意HBV五项阳性与肝癌、胃癌的临床表现相结合 ,进一步做好肝癌、胃癌的早期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非活动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HBsAg)妇女妊娠期及产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再激活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选取非活动性HBV携带孕妇11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妊娠期HBV再激活组与妊娠期HBV未再激活组的基线资料,构建基线资料的临床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科学性;分析妊娠期HBV再激活、产后HBV再激活及妊娠期+产后HBV再激活孕妇在HBV激活时的肝功能、免疫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评估妊娠期HBV再激活影响因素对全因性产后HBV再激活的影响。结果 妊娠期HBV再激活组基线HBV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水平、初产妇比例明显高于HBV未再激活组,年龄、家庭月收入水平明显低于HBV未再激活组(χ2/t=7.004,5.934,4.805,3.853,10.561...  相似文献   

11.
周建伟  林介军  张慧  朱方超  黄智铭 《浙江医学》2017,39(14):1195-1197,1215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HBV感染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及相关高危因素。方法选择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且需化疗的患者78例,其中HBsAg阳性者(观察组)34例,HBsAg阴性者(对照组)44例。观察两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HBV再激活的情况,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HBV再激活9例(26.47%),化疗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52.94%(18/34),高于对照组29.55%(1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皮质激素、蒽环类药物为HBV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或0.01)。结论恶性肿瘤合并HBV感染患者接受化疗时肝功能损害较HBV阴性者严重,存在HBV再激活的风险,激素与蒽环类的应用是HBV再激活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C基因型HBV转基因小鼠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C型HBV转基因小鼠,为乙肝防治研究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受精卵显微注射法,制备HBV转基因小鼠,用PCR,ELISA,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HBV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整合、复制和表达情况.结果: 注射受精卵2840枚,筛选注射后成活的受精卵共2256枚,注射成活率79.4%.注射后受精卵共移植假孕雌鼠85只,其中有42只怀孕,假孕雌鼠妊娠率49%,共产下F0代小鼠168只,PCR检测共有14只小鼠阳性,其中ELISA检测血清HBsAg阳性5只,HBeAg均阴性.荧光定量PCR血清HBV DNA显示,2只小鼠的拷贝数分别为3.12×105copies/L,1.98×105copies/L,经传代产下F1代小鼠61只,PCR检测HBV DNA阳性5只,ELISA检测HBsAg阳性4只,其中肝脏HBsAg免疫组化阳性2只,HBcAg均阴性,且肝组织表达HBsAg为胞浆型.结论: 构建的C型HBV基因不但可以在转基因小鼠体内进行复制表达,而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小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同自然史状态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水平及其用于自然史状态区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慢性HBV感染患者160例,根据自然史状态分为免疫耐受组(n=43)、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组(n=37)、非活动携带组(n=39)及HBeAg阴性CHB组(n=41),同时纳入HBeAg阳性(n=44)及阴性肝硬化患者(n=46).收集患者一般情况,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eAg、抗-HBc、HBV DNA载量及HBV基因型.分析抗-HBc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其用于自然史状态区别诊断的价值.结果 不同自然史状态抗-HBc由高至低为:HBeAg阳性CHB组(4.22±0.68)log10 IU/mL、HBeAg阴性CHB组(3.89±0.88)log10 IU/mL、非活动携带组(3.07±0.68)log10 IU/mL及免疫耐受组(2.88±0.82)log10 IU/mL.HBeAg阳性及阴性肝硬化患者抗-HBc分别为(3.04±0.82)、(3.15±0.86)log10 IU/mL.HBeAg阳性CHB组抗-HBc与ALT(r=0.353,P=0.032)及AST(r=0.421,P=0.009)呈正相关;HBeAg阴性CHB组抗-HBc与HBV DNA(r=0.343,P=0.028)、ALT(r=0.458,P=0.003)及AST(r=0.495,P=0.001)呈正相关.抗-HBc区别诊断免疫耐受状态及HBeAg阳性CHB的AUC为0.903,区别非活动携带状态及HBeAg阴性CHB的AUC为0.833.结论 不同慢性HBV感染自然史状态下血清抗-HBc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且抗-HBc可用于慢性HBV感染自然史状态的区别诊断,诊断价值高于HBsAg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36例长期HBV携带者PBMC,在体外应用HBsAg和rBHcAg诱导特异体抗体的产生。结果表明:(1)长期HBV携带者中有61%的患者也可产生抗-HBs,其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明显低下(P<0.01),导致抗0-HBs低下的原因可能与过量抗原的抑制,免疫细胞水平的耐受或细胞因子网络平衡失调有关。(2)rHBcAg可以诱导PBMC产生抗-HBc,财时亦可诱导抗-HBc,同时亦可诱导抗-HBe的产生,这可能由于HBcAg和HBeAg在细胞识 水平存在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筛选调节乙型肝炎病毒(HBV)增殖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产生的宿主细胞的miRNA。方法用328种miRNA的反义链转染HepG2 2.2.15细胞,72 h收获上清,MTS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ELISA检测表面抗原和e抗原的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其中HBV DNA的拷贝数。构建筛选到的miRNA的过表达载体,转染HepG22.2.15细胞,也分别用MTS、ELISA和实时定量PCR进行检测。结果 miR-199a-3pASO、miR-210ASO和miR-185ASO促进了HBsAg产生和HBV增殖(P<0.05);miR-199a-3p、miR-210、miR-185的过表达,分别抑制了HBsAg的产生和HBV的增殖(P<0.05);miR-199a-3p、miR-210和miR-185的ASO转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细胞内miR-199a-3p、miR-210和miR-185的表达水平(P<0.05);miR-199a-3p、miR-210和miR-185的过表达载体转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细胞内miR-199a-3p、miR-210和miR-185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在没有对细胞的增殖活性产生影响的情况下,miR-199a-3p、miR-210和miR-185抑制了HBV表面抗原的产生和HBV的增殖,miRNA作为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中的调节因子,在HBV的生命活动周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肿瘤患者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合并慢性HBV携带者化疗后HBV再激活情况。方法常规方法检测慢性HBV携带者化疗前后肝功能及乙肝标志物,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BV—DNA变化情况。结果84例肿瘤合并慢性HBV携带患者,其中50例化疗后出现HBV再激活伴肝功能异常,需保肝治疗,推迟甚至终止了化疗。结论对于需要化疗的HBV携带者,除监测肝功能外,应常规检测HBV—DNA。  相似文献   

20.
夏明镜 《医学综述》2014,(3):559-56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及临床表现。方法选择上海市杨浦安图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68例HBsAg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式进行HBV基因型的筛选,并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肝炎严重程度、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HBV-B型占78.57%,C型占11.43%;HBV-B型患者的炎症活动程度、肝纤维化程度均弱于HBV-C型患者,HBV-B型患者与HBV-C型患者比较,谷草转氨酶[(34.8±6.8)U/L vs(58.2±9.3)U/L]、谷丙转氨酶[(32.9±5.7)U/L vs(54.7±8.9)U/L]、碱性磷酸酶[(83.8±11.4)U/L vs(153.9±18.2)U/L]、γ-谷氨酰转肽酶[(32.7±7.4)U/L vs(78.2±11.3)U/L]、总胆红素[(21.3±4.4)μmol/L vs(35.2±8.5)μmol/L]、HBV-DNA拷贝数[(11.5±3.2)×106vs(32.8±6.2)×106]、血清透明质酸[(60.8±10.3)μg/L vs(114.2±17.4)μg/L]、层粘连蛋白[(109.3±14.6)μg/L vs(188.3±20.4)μg/L]、Ⅳ型胶原[(72.4±11.8)μg/L vs(145.4±18.9)μg/L]、Ⅲ型胶原N端肽[(10.2±2.6)μg/L vs(17.9±4.1)μg/L]均低于HBV-C型患者。结论入组的HBsAg阳性患者中HBV基因型主要为B型和C型,且B型感染后的炎症活动程度、肝纤维化程度均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