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疼痛是机体的防卫反应;是机体逃避伤害性刺激的一种保护机制。针刺就是用毫针刺激人体穴位,针刺痛是针刺入穴位,损伤了穴区部分组织,刺激神经末梢或痛觉感受器所引起的疼痛。临床上有许多患者往往惧怕针刺疼痛而不敢接受针刺治疗,所以我们要尽心研究引起针刺疼痛的各种原因,尽量减少或解除患者不必要的疼痛,乃是针灸临床要务之一。  相似文献   

2.
针灸临床效果是检验各种针刺方法的评定标准。目前对于某一种疾病,是多种方法同时并进,而传统手法使用较少。其原因主要是:古代针刺手法纷纭繁杂,临床疗效不明确,现代医家对传统手法的掌握不一,针灸仪器逐渐发达而有效,针灸,临床工作繁忙,医生无暇顾及手法而用现代针灸仪。我们必须继承传统针刺法中的合理内核,在,临床上对于针灸方法应该优胜劣汰。  相似文献   

3.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在治疗上多采用针刺治疗,而针刺的时机异同,会直接影响病患的恢复效果。现代医学研究普遍认为,急性期面瘫,面神经炎症,多发生水肿,不应尽快针刺治疗;而针灸临床多数报道表明,早期给予针刺,能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因此,对于针刺时机则需进一步加强其标准化。本文则主要通过对近几年文献的检索,探索最佳针刺时机在面神经麻痹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文炎 《光明中医》2012,27(12):2633
针刺疼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治疗反应,很多患者因此而拒绝治疗。本文深入到生命的潜能层次,同时结合古文的论述深入探讨针刺疼痛的必要性,从而做到法天则地,随应而动。  相似文献   

5.
针刺临床试验的目的是提供其临床疗效的可靠证据,高质量的SCI论文是针刺临床疗效的研究成果之一。分析已发表在高影响因子学术期刊上关于针刺临床试验的论文,可知这些研究从方案设计到实施过程,均以针刺防病治病的能力为目标,遵循针刺疗法自身规律,结合国际标准操作规范,评价针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是针刺临床试验的核心,也是一篇优秀学术论文产出的先决条件。所以一项科学而完整的针刺临床试验,选题新颖,方案设计具有创新性,逻辑层次清晰,语言精炼明确,有重大发现,并可解决关键问题是发表高影响因子学术论文的关键点,也直接影响到针刺疗法的国际评价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穆乃旗  何扬子 《四川中医》2009,27(5):119-120
中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对于中风的康复治疗,针刺治疗作为传统常规疗法,已经得到了世人的公认,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中风针刺时针刺深度的问题,由于古代文献论述较少,所以至今存在不同看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针刺治疗中风的疗效,不能更好的应用于临床。笔者通过寻求古训,结合临床,深入探索,认为针刺治疗中风针刺的深度应该根据病情的发展,分期把握,灵活应用,而不拘泥于深刺或浅刺。  相似文献   

7.
制定相宜的针刺施针次数,选用适当的间隔时间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保证之一。每次针刺完毕,针刺对机体的调整作用有一定的维持时间,即针刺具有一定的后效应。正如药物具有一定的半衰期,必须按时服药,才能保持体内的有效浓度一样,定时针刺治疗是非常必要的。迄今临床上除针一次而愈的外,所采用的方法大都是一日一次、一日二次、二日一次等等。众法之不同,是为了定期不断地给予适当刺激,积累和巩固针刺效果,更好地发挥针刺治疗作用,以冀疾病痊  相似文献   

8.
中风后失语是中风病的主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由于中风后失语症病理机制复杂,所以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虽然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佳。而针刺是恢复言语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临床上针刺方法纵多,如:舌针、头皮针、体针及其他针刺疗法等。现对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多采用保守治疗,尤其重视非药物疗法,针刺治疗颈椎病是临床上常用治法之一,亦是颈椎病的护理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就临床上针刺在颈椎病治疗与护理上的应用分述如下:1治疗方法针刺疗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文  魏鑫  李军 《山西中医》2008,24(1):27-29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年来有关针刺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报道日益增多,其治疗疗效明显,与西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相比是一种安全、低费用、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案.有关针刺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研究较少,本文总结有关临床观察报道和实验研究进展,试图对针刺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机制作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 针刺手法的运用,是临床上能否取得较好疗效的重要环节,笔者通过长期的摸索,总结出“滞针术”与“螺旋弧度刮针法”现简要介绍如下。一、滞针术所谓滞针术,是指当针刺入机体一定深度后,使针体滞而不动,产生得气效果的针刺手  相似文献   

12.
针刺的补泻手法,是针刺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代文献中已有很丰富的记载.本文仅就个人学习所得,结合临床体会而作初步探讨,抛砖引玉.希批评指正.针刺补泻手法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针刺补泻手法在临床上有其一定的实用价值,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讲,《内经》中就有了详实的记载,其后《难经》《甲乙经》等书,也都有所  相似文献   

13.
烧山火法是针灸学传统针刺手法的精髓技术,用之临床能产生显著的热效应,但由于其操作手法十分精细、微妙而复杂,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上能够熟练掌握的人少之又少。笔者根据自身实践总结,对传统烧山火针刺方法进行改良,简化其操作方法而热效应与临床疗效不减,本文就具体改良方法、操作要领及运用体会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4.
张士杰首倡古法针刺,挖掘古法针刺理论,诊断上运用援物比类,取穴稀疏并独钟太溪,针刺手法遵循古法,主张气调而止,间日一刺。笔者运用古法针刺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1例,援物比类选穴用穴,重用太溪穴,针刺不留针,隔日一刺,历时1月达到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15.
微创埋线:针灸学发展的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治疗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针灸疗法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其在临床上的疗效毋庸置疑,针灸治疗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也顺应了自然医学的发展方向.目前,临床针刺治疗模式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针刺模式:一是使用的针具为针灸针,针刺治疗的作用依赖针对穴位的局部刺激来获得;二是间歇性的刺激模式,针刺治疗基本上是每日1次或隔日1次.传统的针刺模式使得针灸学发展大大受到限制.首先,临床上患者对针刺的恐惧感大大地限制了针刺疗法的推广应用.此外,在整个针刺治疗期间,患者必须每日到医院接受针刺治疗,很不方便.特别是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患者,只能选择住院治疗或放弃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法源远流长,追其源头可至石器时代。细巧的毫针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于治疗各科疾病,而针刺过程中的补泻手法是针灸临床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补虚泻实,扶正祛邪是治疗疾病的原则与核心,而针刺的补泻主要在手法。自《黄帝内经》起,历代医籍对针刺单式补泻均有比较详细的论述,现对其中主要内容做简单的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针刺深浅程度的正确把握直接影响针灸治疗疗效,同时关乎针刺操作安全性,是针灸治疗中的重要环节。而针刺深度受患者形体差异、四时气候变化、腧穴所在经脉及部位、疾病的浅深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对此作逐一论述。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为进一步观察针刺的作用,笔者从1974年4月至1985年2月采取针刺治疗本病111例,降压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按1979年我国修订的高血压临床分期标  相似文献   

19.
针刺是治疗眼病的有效方法,但如果使用不当亦可造成眼组织的伤害.我们在临床上,曾遇两例因针刺眼区穴位不当而致失明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谈谈进针方向与角度在临床应用上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针刺操作过程中,正确掌握针刺的方向与角度,是增强针刺得气,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一环.倘若,针刺同一俞穴,由于进针的方向与角度不同,那么所产生的针感,及治疗的效果也会有所差别.临床上对俞穴的刺针方向与角度必须依据施术部位、病情需要、以及患者的体质强弱、体形胖瘦等具体情况而定,切不可强求一致.进针方向与角度是针灸医学的基本技能之一,然而往往不被人重视,许多人认为只要掌握好针刺深度是主要的,进针方向与角度无关大局.其实不然,临床上常因忽视进针方向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