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压增高及甘露醇治疗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颅内压增高患者的脑血液动力学变化特征,并探讨TCD和甘露醇对患者的诊断治疗作用。方法:对40例颅内压增高患者进行TCD检测,其中15例行甘露醇治疗前动态观察。结果:颅内压增高患者脑血流速度(Vd,Vs)减慢,血管阻力参数值(PI,RI)增大,甘露醇治疗后检测在数明显改善,并以舒张期速及脉动指数为著,结论:根据脑血流动力学的特征性改变,结合试验性甘露醇治疗,TCD为无创性诊断和动态观察内压增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颅内压增高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 ,并探讨TCD和甘露醇对患者的诊断治疗作用。方法 对 4 0例颅内压增高患者进行TCD检测 ,其中 15例行甘露醇治疗前后动态观察。结果 颅内压增高患者脑血流速度 (Vd ,Vs)减慢 ,血管阻力参数值 (PI ,RI)增大 ,甘露醇治疗后各检测参数明显改善 ,并以舒张期流速及脉动指数为著。结论 根据脑血流动力学的特征性改变 ,结合试验性甘露醇治疗 ,TCD为无创性诊断和动态观察颅内压增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甘露醇、速尿和白蛋白在不同使用方法和剂量上的降颅压效果,探讨临床合理的药物降颅压方法。方法12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5组,全部进行持续颅内压(ICP)监测,连续观察静脉使用甘露醇、速尿和白蛋白后的ICP、血钾、血钠和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甘露醇和速尿降ICP作用明显(P<0.05);半量甘露醇加速尿或白蛋白降ICP作用显著(P<0.05)且持续时间长(P<0.05);降ICP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电解质、肾功能的异常和ICP的反跳现象。结论半量甘露醇+速尿降ICP的方法值得临床提倡;半量甘露醇联合使用中、大剂量白蛋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是适宜的降ICP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治疗颅内高压时,如果一开始就给予大剂量甘露醇,常会导致以后降低颅内压即需甘露醇的剂量进行性增加.作者用颅内压监测装置和电子计算机方法,观察了61例颅内高压患者输入20%甘露醇1932人次对颅内压的影响并进行了分析.以往认为正常颅内压上限为15mmHg,故需将颅内压维持在15mmHg以下,这样有可能导致甘露醇给  相似文献   

5.
脑挫裂伤是常见的颅脑损伤,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用小剂量甘露醇与速尿交替使用(下面简称交替使用)治疗脑挫裂伤92例与同期常用剂量甘露醇与速尿联合使用治疗的92例脑挫裂伤患者对照分析,以观察交替使用治疗脑挫裂伤后脑水肿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报告如下:一、对象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选用甘露醇和尼莫地平,以颅内压(ICP)为观察指标,探讨两种药物对 ICP 的影响。选雄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冷冻损伤组和电灼损伤组。于动物一侧颅骨上钻孔,将 LCY-1B型颅内压测量仪的测压囊经骨孔插入,置硬膜外与颅骨间,待测颅压。实验组:对侧颅骨钻-0.3cm×0.3cm 孔,分别以液氮冷冻和电灼烧伤造成大脑皮层损伤。测各组正常 ICP。冷冻组和电灼组于术后24  相似文献   

7.
一般资料:治疗脑中风致隔肌痉挛患者32例,其中脑梗塞21例,脑出血11例。中风后至出现隔肌痉挛时间:梗塞者最短10小时,最长98小时,平均65小时,出血者最短6小时,最长48小时,平均39小时.治疗方法;注射用速尿40~60mg加入生理盐水50ml内,应用超声雾化吸入器雾化吸入,每日1~2次,至膈肌痉挛停止、若缓解后复发可继续雾化吸入治疗。疗效:五例治愈,最快者雾化吸入速尿15分钟隔肌痉挛停止,最慢者吸入后45分钟缓解。吸人次数最少1次(仅吸15分钟),最多者5次(46小时内吸入5次)、1例脑溢血患者,第1次雾化吸入后隔肌痉挛来缓解。未…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血浆渗透压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33例颅内压增高的病人随机分成二组,第1组17例,给予20%甘露醇0.5g/kg;第2组16例,给予20%甘露醇1.0g/kg,两组均6-8h输注一次。监测两组病人每日首剂甘露醇前、后的血浆渗透压数值。结果 两组病人甘露醇使用前、后血浆渗透压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连续多日反复使用甘露醇后,可引起血浆渗透压基础值逐渐增高,且使用时间越长,血浆渗透压基础值越高。结论 对于甘露醇,切莫盲目使用大剂量。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提倡使用小剂量的甘露醇,有条件者应在用药期间监测血浆渗透压。  相似文献   

9.
甘露醇引起静脉损伤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露醇在临床应用相当广泛 ,用于降颅压减轻脑水肿。但此药对局部静脉损伤严重 ,重则引起无菌性炎症 ,甚至不可逆性损伤。1 引起静脉损伤的机制甘露醇对静脉的损害机制与其药理作用有关。甘露醇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直接损害 ,可激活炎症介质和丝分裂素 活化蛋白激酶 ,直接引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快速输入高渗甘露醇时血浆渗透压升高 ,使组织渗透压随之升高 ,血管内皮细胞脱水 ,进而局部血小板聚集 ,并释放前列腺素E1、E2 ,使静脉壁通透性增加 ,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改变 ,使静脉收缩变硬〔1〕。2 甘露醇引起静脉损伤的预防2 1 严格无菌…  相似文献   

10.
11.
甘露醇作为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首选药物,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但近10余年来,关于甘露醇致肾功能损害的报道较多见诸献,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笔对40例脑出血患使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前后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变化进行临床观察,以了解甘露醇的肾毒性作用以及尿酶对肾功能损害的早期监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甘露醇引起静脉损伤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露醇在临床应用相当广泛,用于降颅压减轻脑水肿。但此药对局部静脉损伤严重,重则引起无菌性炎症,甚至不可逆性损伤。  相似文献   

13.
不同剂量甘露醇单用或合用速尿治疗颅高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单用或合用速尿治疗颅高压的疗效。方法对60例各种原因行脑外科手术后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患者、依据使用不同剂量甘露醇单用或加用速尿而分为半量甘露醇(0.5 g/kg)组(A组)、全量甘露醇(1.0 g/kg)组(B组)、半量甘露醇 速尿(20 mg)组(C组)及全量甘露醇 速尿(20 mg)组(D组),通过颅内压监测,观察各组降低颅内压的效率、血浆渗透压及肾功能改变。结果(1)在降低颅内压的有效率、颅内压反跳率、药效持续时间上,C、D组明显优于A、B组(均P<0.05);降压幅度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连续降颅压治疗第5 d及第7 d时,各组均出现血浆渗透压的升高,与C组相比,B、D组升高更明显(P<0.05~0.01)。(3)连续使用甘露醇第5 d、7 d,与C组相比,B、D组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半量甘露醇 速尿治疗颅内压增高疗效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我科从1995年初开始,用20%甘露醇治疗脑水肿一次剂量250ml减少至125ml,同时与速尿交替静滴,截止1998年底共治疗脑水肿颅高压病人78例,效果满意。并对1990~1995年间,随机抽检脑水肿常规治疗64例,做对照,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治疗组78例,男51例,女27例,年龄16~76岁,平均51岁;颅脑损伤38例,高血压脑出血40例。对照组64例,男48例,女16例,年龄18~79岁,平均54岁;颅脑损伤30例,高血压脑出血3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因及临床分级没有…  相似文献   

15.
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在术中降低颅内压,以减少脑组织的牵拉并有利于在Willis环周围解剖蛛网膜下腔至关重要.神经外科和麻醉科医师,曾经采用各种物理、生理和药物等方法,通过减少蛛网膜下腔脑脊液的容量(脑室/蛛网膜下腔引流)、减少  相似文献   

16.
曾报道,良性颅内压增高(BIH)可伴发许多疾病,作者报道苯妥英治疗引起BIH 1例: 男性,20岁,患特发性波及全身的强直性阵挛发作9年。开始用苯妥英治疗的前8年出现轻度的全头痛,而癲痫发作控制满意。以后头痛进行性加重.癲痫发作频繁,恶心及视物模糊7月余。无其它主诉,也未使用其它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应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颅内压增高的效果,为临床使用甘露醇的用量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Web of Science、EMbase、Google学术搜索引擎、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纳入使用125mL(或0.25~0.5g/kg-1)和250mL(或0.5~1g/kg-1)两种剂量的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4-06。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个RCT,共1 582例患者。经Meta分析,5篇文章中125mL与250mL的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篇文章显示,125mL的20%甘露醇不良反应较250%mL的20%甘露醇少。2篇文章治疗结束时2组的病死率相同。结论 125mL与250mL的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效果相当,而125mL甘露醇的不良反应250mL甘露醇,推荐临床使用125mL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甘露醇治疗前后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白蛋白(UIAb)、尿IgG(UIgG)变化及其早期肾功能损害.方法 用放射免疫(RIA)法检测30例脑出血患者甘露醇治疗前后Uβ2-MG、UIAb、UIgG.结果 甘露醇治疗前尿微量蛋白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尿微量蛋白变化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P<0.001).结论 甘露醇治疗后早期肾功能损害以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降低为主,从而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掌握甘露醇的适应证、剂量以及血浆渗透压的监测;并在甘露醇使用的同时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及肾代谢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颅脑手术后甘露醇合理应用的指导意义。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有创颅内压监测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有创颅内压监测组根据颅内压调整甘露醇用量,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应用甘露醇。结果有创颅内压监测组甘露醇的应用时间及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颅内压监测能指导甘露醇的合理应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脑肿瘤术后高颅内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95例颅内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7例,快速静脉滴注20%吡拉西坦注射液;对照组48例,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余治疗方案两组相同。每次用药前后观察患者颅内压增高症状、体征以及监测颅内压或腰椎穿刺后测压。检查用药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结果吡拉西坦注射液与甘露醇均具有较强的降低颅内肿瘤术后患者颅内压作用。两组起效均很快,作用高峰时间、持续时间及作用强度间两组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在用药期间和用药后均未观察到与药品相关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出现血尿。结论吡拉西坦注射液可代替甘露醇常规用于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降低颅内压,结合其对脑的保护及促醒的作用,故对于颅内肿瘤病人术后恢复具有良好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