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mipenem 是第一个碳青霉烯抗生素,具有包括大部分绿脓杆菌在内的异常广谱活性。不幸之处在于本品对绿脓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因分离出的耐药绿脓杆菌接近20%而复杂化。此耐药性导致约半数绿脓杆菌感染的治疗失败。此耐药性最重要的微生物学特点是对其它β-内酰胺类没有交叉耐药性。这与面对用头孢菌素类或青霉素类治疗,产生耐药性时所发现的广谱耐药性适成对照。我们研究了绿脓杆菌临床分离菌的 Imipenem 选择耐药性,并特别提到耐药分离菌特有的47kD外膜蛋白(OMP)的缺失。这些资料不只为其它研究者进一步证实。接着研究了我们所做的碳青霉烯类经由一种独有而特殊的孔蛋白,透过绿脓杆菌外膜的假说。本文描述通过通透性试验,和控  相似文献   

2.
喹诺酮类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喹诺酮类(Quinolones)药物在临床应用已近30年,耐药菌株逐年增加。因此,人们对其耐药性问题也日渐关注起来。 一、实验室耐药性研究 Smith研究了10种4-喹诺酮类抗菌剂的实验室耐药突变株,发现氧氟沙星(Ofloxacin),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LX)和环丙沙星(Ciprofloxaein)的突变率最低。实验证明某些突变种属于温度敏感株,在37℃情况下无法检出,在30℃或25℃下培养即可检出。同时还指出药物的抗菌效力和突变率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金葡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已作了许多工作.至今,已报道过的菌类对氟喹诺酮耐药的方式有3种.第一种方式涉及编码DNA旋转酶A亚基和拓扑异构酶ⅣA亚基基因(gyrA和grlA)的突变,所有突变集中在靠近基因5’端的一个高同源区(喹诺酮耐药性决定区,QRDR)内.GrlA中与氟喹诺酮耐药性有关的氨基酸取代包括:第80位的丝氨酸(Ser)变为苯丙氨酸(Phe)或酪氨酸(Tyr);第84位谷氨酸(Glu)变为赖氨酸(Lys);第116位丙氨酸(Ala)变为Glu或脯氨酸(Pro).GyrA中与氟喹诺酮耐药性有关的氨基酸取代包括:第84位Ser变为亮氨酸(Leu)或Ala;第85位Ser变为Pro;第88位Glu变为Lys.第三种机制涉及DNA旋转酶B亚基因(gyrB)的突变.GyrB中与氟喹诺酮耐药性有关的氨基酸取代包括,第437位的天冬氨酸(Asp)变为天冬酰胺(Asn);第458位的精氨酸(Arg)变为Glu.第三种耐药机制涉及编码NorA蛋白质的基因(norA)的超水平表达.NorA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多种药物流出蛋白质,能从细胞中转运出氟喹诺酮类药物及一些其它的结构上无关的化合物.拓扑异构酶的NorA介导的耐药机制可单独或并列存在,但发现grlA突变总是出现在gyrA突变之前,说明拓扑异构酶Ⅳ是金葡球菌中氟喹诺酮类药物作用的主要靶位.  相似文献   

4.
绿脓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绿脓杆菌(Ps.aeruginosa)医院内感染是目前各种医院内感染中最广泛、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据报道绿脓杆菌所致的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9~10%,个别可达18~20%。由于绿脓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绿脓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理主要和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根据江苏和四川油区转换波勘探试验的结果,作者讨论了转换波应用中的四个问题,首先由大量的AVO曲线的分析,提出了主转换波的概念,确定了主转换波的波型;确定了接收主转换波的最佳采集范围。其次讨论了在实际地震图中如何识别转换波。然后,文中介绍了转换波共转换点叠加的一步法^[1],将反射点精确归位、非双曲线动校和CCP叠加一步完成。最后讨论了转换波剖面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6.
绿脓杆菌外膜通透性与耐药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脓杆菌是一系列严重的的化脓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具有天然和后天获得的耐药性。对于绿脓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阐述了绿脓杆菌的外膜通透性、微孔蛋白的性质及其与抗生素之产是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150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警惕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方法对我院ADR监测中心收到的喹诺酮类药物ADR报表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150例ADR报表中涉及9种喹诺嗣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皮疹、静脉炎和消化系统症状,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种症状.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症状多,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只要及时停药并对症治疗,不良反应症状可逆转.  相似文献   

8.
采用环钻损伤兔眼浅层角膜,感染绿脓杆菌,造成损伤型绿脓杆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和角膜内注入绿脓杆菌的实验方法,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三种滴眼液实验疗效的比较。结果表明,诺氟沙星,盐酸环丙沙星、乳酸环西沙星滴眼液对绿脓杆菌性角膜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盐酸环丙沙星、乳酸环丙沙星滴眼液药效优于诺氟沙星滴眼液。  相似文献   

9.
绿脓杆菌的主动外排系统与耐药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脓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是一种重要的院内感染条件致病菌,常感染癌症人,烧伤患者等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它对多种不同理化性质的药物高度耐药,其主动外排系统在耐药性中起主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绿脓杆菌主动外排泵的发现,类型,对抗生素的耐药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88株绿脓杆菌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绿脓杆菌对新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直接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快速细菌监定系统将各类标本以常规方法分别接种于BA、CA、MCK平板,37℃孵育18~24h,挑取可疑菌落纯培养。结果对绿脓杆菌敏感性最高的是妥布霉素(占86.36%),其次是哌拉西林占75%和环丙沙星(占72.72%)。耐药性最高的是复方新诺明(占100%),其次是氯霉素(占82.61%)和头孢噻肟(36.36%)。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微生物实验室提供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有效的控制绿脓杆菌所致各种感染。  相似文献   

11.
绿脓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碳青霉烯类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绝大多数致病菌具较强抗菌活性,尤其对引起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包括绿脓杆菌的多重耐药菌株亦具较强抗菌活性。该类药物对β-内酰胺酶稳定,因此临床上常用于绿脓杆菌及其它产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治疗。近年来,国外临床分离出一些对该类药物耐药的细菌,包括绿脓杆菌、粘质沙雷菌等。绿脓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为外膜通透性改变尤其是D_2蛋白的缺失,其次为某些β-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本文对绿脓杆菌  相似文献   

12.
氟喹诺酮对几种细胞内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氟喹诺酮对几种细胞内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Clinicaleficacyobservationonfluoroquinolonesinintracelularbacterialinfections魏振满车金玲陈福梅**王晓峰姜素椿WeiZhenma...  相似文献   

13.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新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继章 《上海医药》1995,(10):34-36
本文介绍了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新制的研究状况。其剂型有滴眼液、眼膜、滴耳液、耳用滴丸、滴鼻液、鼻腔膜金属盐外作制剂等。对开发氟喹诺酮类制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两株临床分离绿脓杆菌对亚胺培能耐药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外膜蛋白图谱法,研究了两株从天津地区新近临床分离的耐药绿脓杆菌对亚胺培能的耐药机理。在SDS-PAGE蛋白电泳图上,发现两株亚胺培能耐药临床菌均丢失了oprD2,其oprE的含量亦减少,和亚胺培能敏感的标准对照菌3-B和亚胺培能耐药的标准对照菌3-C比较,提示此两临床菌株耐亚胺培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oprD2的丢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绿脓杆菌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对其外膜通透性的实验了解其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从而为药物选用提供帮助。方法选取不同种类药物并制备好不同酸碱值以及浓度的溶液,培养菌体细胞并分离外膜、制备外膜蛋白、微孔蛋白处理、电泳处理与磷脂预处理、重建蛋白脂质体。结果确定了绿脓杆菌外膜微孔蛋白的分离以及纯化方面的严格步骤,证实了一些孔道形成蛋白。同时测定了几种抗生素对于绿脓杆菌外膜的通透作用。结论绿脓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固有耐药性是多重外排转运体和有效通透屏障相结合的结果,因此在新药物的筛选方面,应研制克服这一耐药机制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12个6-氯-1-(2,4-二氟苯基)-7-(1-哌嗪基)-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及其类似物,并测定了它们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其中4Ab对金葡菌-9的活性是环丙沙星的12倍、诺氟沙星的50倍。  相似文献   

17.
何之发 《天津药学》2001,13(3):20-21
自1978年诺氟沙星(norfloxine)问世,由于该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组织内和细胞内药物浓度高、半衰期较长、使用方便、患者耐受性好和价格相对较低等优点,因而得以迅速开发.  相似文献   

18.
44例绿脓杆菌肺部感染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脓杆菌是假单胞菌属最重要的一种条件致病菌。近年来,绿脓杆菌肺部感染日渐增多,它对抗生素敏感性低,耐药率高,治疗棘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引起了临床上广泛的重视。现收集我科于1995-01~2002-01确诊为绿脓杆菌肺部感染的住院患者44例,就其药敏试验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4例中男36例,女8例。年龄20~80岁,其中70~80岁28例(63.6%),60~69岁11例(25%),50~59岁3例(9%),20~40岁2例(4.5%)。发病季节秋冬季多见,夏季少见。大部分伴有慢性基础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心病共25例(56.8%),支气管扩张3例(7%)…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喹诺酮耐药(QNR)基因介导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方法:用K-B纸片法测定3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噻肟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法检测(QNR)基因。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26.70%,1株环丙沙星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携带有QNR基因。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与QNR基因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新一类氟喹诺酮药物—苯磺酰胺氟喹诺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斌  王尔华 《药学进展》2000,24(3):148-152
概述了新一类的氟诺酮--苯磺酰胺氟喹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合成、体外抗菌活性、构效关系分析、作用机制,并展望了苯磺酰胺氟喹诺酮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