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皮样囊肿破裂脂滴分布的规律及MRI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皮样囊肿破裂患者的CT及MRI扫描资料。结果:皮样囊肿发生于鞍区者2例,鞍旁者3例,皮样囊肿破裂脂滴主要分布于环池,外侧裂池,大脑纵裂池和侧脑室内,CT表现为脂肪性低密度影,MRI显示为T1WI高信号,T2WI不均匀稍高信号。结论:皮样囊肿破裂具有典型的CT、MRI表现,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皮样囊肿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皮样囊肿破裂7例,回顾性分析MRI特征。结果7例皮样囊肿均为单发,位于前颅窝底4例,鞍上池2例,中颅窝底部1例。病变在MRI上呈信号不均的表性病灶,其内均可见短T1脂肪信号,其中1例可见脂一液平面,邻近脑沟均可见短T1信号脂滴,脂肪抑制序列短T1信号均可被抑制;增强扫描2例出现脑膜强化,其中1例并室管膜强化。结论颅内皮样囊肿破裂MRI表现具有特征性,脂肪抑制序列具有重要价值,皮样囊肿破裂可引起化学性脑膜炎或室管膜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椎管内皮样囊肿破裂脂滴进入脊髓中央管和蛛网膜下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症状性破裂椎管内皮样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影像学检查显示破入脊髓中央管的游离脂滴在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信号略有衰减,脂肪抑制序列呈极低信号。患者均经MRI和手术证实为腰骶部椎管内皮样囊肿伴脂滴破裂进入脊髓中央管和(或)蛛网膜下腔,术后随访1~4年(平均2.3年),患者KPS评分较术前有所提高。结论皮样囊肿破入脊髓中央管和(或)蛛网膜下腔的MRI表现具有特异性,当患者出现症状性椎管内皮样囊肿破裂,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低场磁共振对膝关节半月板囊肿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膝关节半月板囊肿的MRI诊断。方法:38例膝关节检查的患者行常规SE序列T1WI和T2WI矢状位、冠状位.加扫脂肪抑制T2WI矢状位。分析半月板囊肿的发生部位、形态、信号特点。结果:半月板囊肿38例,外侧半月板囊肿32例.内侧半月板囊肿6例,合并半月板损伤30例。MRI表现为SE序列T1WI及T2WI和脂肪抑制T2WI均呈高信号。结论:半月板囊肿易发于外侧并与半月板损伤有关,MRI对诊断半月板囊肿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眼眶皮样囊肿的MRI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宏  吕剑  边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11):1161-1163
目的 探讨眼眶皮样囊肿的MRI表现特征与诊断依据。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皮样囊肿 19例 ,均行MRI矢状位、冠状位、横轴位与增强扫描。结果 根据眼眶皮样囊肿的MRI表现特征 ,可分为三型 :1型单纯囊肿型 (4例 ) ,皮样囊肿呈椭圆形均质等T1长T2信号囊肿 ,境界清楚 ,包膜完整 ;2型黑白型 (4例 )皮样囊肿有分层 ,在T1WI与T2WI上呈现为上下两层截然不同的黑白相反信号 ,边缘锐利 ,有完整包膜 ;3型混杂信号囊肿型 (11例 ) ,皮样囊肿含脂肪成分 ,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状混杂信号囊性肿块 ,部分呈哑铃形骑跨眶壁上 ,位于眶内外 ;部分囊肿引起眶骨壁骨质吸收 ,境界较不清。结论 MRI可以准确而清楚地显示眼眶皮样囊肿的位置、形态、大小、信号特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表皮样囊肿的MR影像表现,分析磁共振在颅内巨大表皮样囊肿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15例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内巨大表皮样囊肿的MR影像表现及术前做T1W、T2WI的MR常规平扫、T2-FLAIR、DWI和增强MRI影像表现。结果:14例T1WI呈低信号,只有1例T1WI呈高信号,T1-STIR未能抑制。所有病例T2WI呈高信号,稍高于脑脊液。所有病例T2-FLAIR囊内见不同数量的絮状稍高信号影。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多无强化或囊壁轻度强化,其中3例发生恶性变者局部囊壁呈结节状明显强化。结论:颅内巨大表皮样囊肿MR表现具有明显的特征性,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价值。T2-FLAIR信号对于诊断最具有特征性,颅内巨大表皮样囊肿病灶检出方面,DWI均优于MRI平扫以及T2-FLAIR。增强扫描有利于病变良恶性鉴别。  相似文献   

7.
颅内肿瘤手术后经脑脊液播散的MRI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颅内肿瘤手术后经脑脊液播散的MRI特征,讨论影响脑脊液播散的主要因素。方法经手术、病理和MRI证实的13例颅内肿瘤手术后经脑脊液转移患者,常规SE序列T1WI,T2WI,FLAIR和增强后T1WI脂肪抑制序列检查。结果脑脊液播散的肿瘤呈大小不等的结节型或线状增厚型,主要分布在脑池、脑沟、脑室壁、脑干周围以及脑池段脑神经周围,其信号强度与脑内原发肿瘤信号基本一致。平扫线状增厚型,T1WI显示阳性5例(38.5%),T2WI显示阳性5例(38.5%),FLAIR显示阳性8例(61.5%)。结节型平扫T1WI有9例呈等信号多发结节(69.2%),T2WI有10例多发结节均呈略高信号(76.9%),FLAIR11例呈多发略高信号(84.6%)。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发现线状增厚或结节状强化。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脑积水征象。结论颅内良、恶性肿瘤均可发生脑脊液转移,手术中瘤细胞遗漏、脱落是脑脊液转移的主要因素,MRI增强扫描是诊断脑脊液转移的可靠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隐匿性骨折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有明确外伤史,临床症状明显但平片检查阴性患者行MRI检查,其中男19例,女11例.使用Philips Intera Achieva超导高场MRI系统,场强1.5 T.采用常规SE序列T1WI成像(TR、TE=700、20)、快速SE序列T2WI成像(TR、TE=4 700/100)和脂肪抑制序列.结果:30例患者共有40处骨髓信号异常,30处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10处为T1WI低信号、T2WI混杂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均为明显高或混杂偏高信号.结论:MRI是早期诊断隐匿性骨折的理想方法,T2WI脂肪抑制序列最为准确和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精性精囊炎的MRI表现,提高对血精性精囊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例血精性精囊炎的MRI表现,分别采用T1WI、T1WI加脂肪抑制、T2WI序列及增强扫描.结果血精性精囊炎表现为两侧精囊体积增大,管状腺体管腔增宽,间隔模糊.T1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更加明显,T2WI信号表现不一,可呈稍低或稍高信号.所有病例除有精囊体积增大及信号改变外,仍然保持完整纡曲管状结构.结论 MRI是血精性精囊炎的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血精性精囊炎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精性精囊炎的MRI表现,提高对血精性精囊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例血精性精囊炎的MRI表现,分别采用T1WI、T1WI加脂肪抑制、T2WI序列及增强扫描.结果血精性精囊炎表现为两侧精囊体积增大,管状腺体管腔增宽,间隔模糊.T1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更加明显,T2WI信号表现不一,可呈稍低或稍高信号.所有病例除有精囊体积增大及信号改变外,仍然保持完整纡曲管状结构.结论 MRI是血精性精囊炎的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