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常腰椎骨髓MRI信号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正常人体腰椎骨髓MRI信号随年龄,性别变化的类型及其规律。方法 随机选择了436例正常腰椎的MRI照片,以T1WI为重点,进行回顾性观察,将腰椎内出现的信号变化归类总结,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依据椎体内信号的不同将其分为四型(九亚型)。统计学显示信号形态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结论 腰椎椎体内的MRI信号随年龄而变化,了解其形态及变化规律对正确认识正常腰椎骨髓及病变的鉴别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软骨MR成像序列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20名青年志愿者膝关节MRI检查来探讨显示膝关节软骨的最佳序列。方法:利用3D-FS-SPGR、FS-GRE、FS-FSE序列测量软骨、软骨下骨、肌肉及滑液的信噪比(SNR)、信噪比效率,并测量软骨与其他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结果:①SNR:除滑液在3D-FS-SPGR序列与FS-GRE序列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组织在三种序列间存在统计学差异。3D-FS-SPGR序列软骨SNR最高。②信噪比效率:除肌肉在3D-FS-SPGR序列与FS-GRE序列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组织在三种序列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软骨下骨在FS-FSE序列上SNR效率最低,在FS-GRE序列上SNR效率最高。③对比噪声比:除软骨/肌肉在3D-FS-SPGR序列与FS-FSE序列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组织间对比噪声比在三种序列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软骨与周围组织的CNR最高。结论:3D-FS-SPGR序列是显示关节软骨的最佳序列。  相似文献   

3.
准确诊断椎体骨髓良恶性病变对采取适当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脂肪含量改变在骨髓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MR脂肪定量成像技术鉴别椎体骨髓良恶性病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软骨在维持正常关节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它的耐受力较弱,年龄的增长、外伤及各种关节疾患均可导致软骨发生病理改变。X线、CT检查均不能显示软骨的外形和轮廓,亦不能显示软骨内部的病理改变,只能通过膝关节间隙的变窄、关节周围骨质增生等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骨髓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作为分子水平上观察组织结构的无创性检查新技术,已逐渐应用于骨骼系统[1-6],为骨髓病变的早期异常提供了新的影像学方法.目前,国内外已有DWI应用于骨关节的报道[7-9],而关于膝关节疾病的DWI尚未见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6.
正常成年人膝关节的MR测量及其成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正常成年人膝关节MRI的半月板及韧带的测量,为膝关节损伤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值.方法 53例正常对照组成人膝关节MRI检查资料,选择矢状位及冠状位PDWI成像序列,分别测量正常成年人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胫骨平台的有关数据,并与解剖文献的大体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其中13例同时做了矢状位及冠状位的T2WI及PDWI压脂序列扫描,分析、比较压脂序列对显示半月板及韧带的优势.结果半月板的MR测量值较大体解剖测量值大,外侧半月板后角较半月板的其余部分厚.内侧半月板体部横径与胫骨平台宽径及体重呈线性相关.前交叉韧带与Blumensaat线的夹角小于15°,后交叉韧带的角度约为(120.89±5.63)°.结论膝关节的MR测量值较大体解剖测量值更能反映活体的真实情况,为临床膝关节损伤性疾病的诊断提供正常参考值,外侧半月板后角较前角及内侧半月板厚;内侧半月板体部横径与胫骨平台宽径及体重间可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体重对内侧半月板体部横径的作用稍大于胫骨平台的作用;MR特别是T2WI及PDWI压脂序列对显示膝关节结构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MRI研究骨盆红、黄骨髓随年龄变化的规律,为正确认识骨盆骨髓信号异常提供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患者(0~22岁)骨盆SE-T1WI-MRI影像,所有患者无血液和骨髓疾病。对骨盆的6个部位:髂前上嵴、髂后上嵴、髋臼、坐骨、耻骨和骶骨的骨髓信号强度和均匀程度进行分析,确定骨盆各部位骨髓信号随年龄变化的规律。结果:随年龄增长骨髓信号的强度及信号不均匀程度呈增加的趋势。2岁后,髋臼和髂前上嵴的信号总是高于其他部位。所有年龄段髋臼信号强度最高,不均匀程度最明显;耻骨很少表现为信号不均匀。骨盆的各部位信号强度几乎均低于脂肪,各部位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别不大,至多差2级,不均匀程度相差也不明显,至多差1级。根据骨髓信号强度和均匀程度分为5个年龄段: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早期、青春期晚期。结论:骨盆各部位骨髓信号强度和均匀程度与年龄有密切关系,骨髓信号强度和信号不均匀程度随年龄增加呈增加趋势。注意其变化对骨髓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软骨MR成像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关节疾患为临床常见疾病,特别是骨关节炎,由于老年人口日益增多,其发病率正呈增高趋势。随着MR技术和设备的进展,磁共振在骨关节疾病诊断中的优势逐渐凸现,特别是在软骨成像等方面。为进一步探讨MR软骨成像的技术,我们观察、总结30例正常人膝关节的软骨成像检查,并探讨其成像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常及滑膜病变者膝关节MR间接造影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及滑膜病变者膝关节间接MR造影表现,评估MR间接膝关节造影的价值。方法:25例成年人共25个膝关节,正常组20例,临床拟诊膝关节滑膜病变者5例。所纳入的MR扫描序列为矢状位、轴位3D-SPGRT1WI及矢状位SET1WI脂肪抑制序列。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注射剂量0.2mmol/kg。扫描时间窗为:平扫、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后立即、2h及4h。选择矢状位髌上滑膜囊为感兴趣区,测量其内关节液信号强度,计算其与腘窝后方空气本底的信号强度比。统计分析正常及滑膜病变者关节液各时段强化差异。结果:正常组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后2h,髌上滑膜囊内关节液显著强化,4h后其信号强度比与平扫无显著差异。滑膜病变组中,经手术证实3例为滑膜结核,2例为慢性非特异性滑膜炎,注入对比剂后4h关节液强化程度高于2h,平扫及增强后立即扫描无显著差异。结论:滑膜正常者膝关节腔内对比剂吸收较快,而滑膜病变者关节液强化延迟。MR间接膝关节造影在滑膜强化期能很好显示病变滑膜的形态改变并提供血供变化信息,在关节液强化期可显示关节内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0例膝关节外伤的MR检查作了研究,其中9例施行了关节手术,并与常规X线检查进行了对照,MR显示半月板撕裂及前十字韧带撕裂的正确率均为90%。对膝关节不完全骨折、骨挫伤及软骨骨折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外侧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改变。方法:选择1984/2002年唐山市第二医院骨科、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及开滦医院施行外侧半月板切除术的患者128例,其中男64例,女64例;年龄14~68岁。实验分组:根据术后时间分为:0~1年组32例,2~4年组32例,5~10年组30例和11~17年组34例,设健侧为对照组。方法及评估: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分别测量膝关节周围6个感兴趣区骨密度(6区:以胫骨上端松质骨区腓骨小头水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在胫骨外、内侧分别作0.8cm×0.8cm的感兴趣区,称为R1,R2。以股骨下端股骨髁间切迹水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在股骨内外侧髁分别作0.8cm×0.8cm的感兴趣区,称为R3,R4。在胫骨上端密质骨区胫骨平台外、内侧软骨下分别作1.4cm×0.4cm的感兴趣区,称为R5,R6)并计算出外侧、内侧骨密度的变化值,用均数百分数±标准差表示。结果:12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在术后17年内胫骨上端外内侧(R56)密质骨骨密度变化值:0~17年术侧均明显高于健侧[0~1年:(-10.20±13.62)%,(-22.80±13.54)%;2~4年:(-8.87±15.05)%,(-17.82±11.06)%;5~10年:(5.06±18.64)%,(-8.62±12.97)%;11~17年:(6.17±14.56)%,(-7.86±10.73)%,t=2.41~8.95,P<0.05]。②5~17年胫骨上端外内侧(R12)松质骨骨密度变化值:5~17年术侧均明显高于健侧[5~10年:(12.15±22.48)%,(0.40±14.40)%,11~17年:(8.16±13.37)%,(-4.90±10.44)%,t=2.31,2.40,P<0.05]。③11~17年股骨下端近膝关节区外内侧(R43)骨密度变化值:术侧明显高于健侧[(4.43±13.70)%,(-4.68±17.68)%,t=2.17,P<0.05]。结论:外侧半月板切除术后可引起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改变,发生适应性的骨重构:胫骨上端密质骨区最早发生,胫骨上端松质骨区其后发生,股骨下端近膝关节区最后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梗死的低场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临床证实的膝关节周围骨梗死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11例膝关节周围骨梗死累及20个骨(股骨11个,胫骨9个),同期X线检查中9例阴性。本组均具有典型MRI改变:病变中心呈短T1WI类似骨髓信号,周边环绕花边状混杂信号,T2WI可见双环靶征、三环靶征。结论低场MRI较X线平片能早期诊断骨梗死,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隐匿性骨折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有明确外伤史,临床症状明显但平片检查阴性患者行MRI检查,其中男19例,女11例.使用Philips Intera Achieva超导高场MRI系统,场强1.5 T.采用常规SE序列T1WI成像(TR、TE=700、20)、快速SE序列T2WI成像(TR、TE=4 700/100)和脂肪抑制序列.结果:30例患者共有40处骨髓信号异常,30处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10处为T1WI低信号、T2WI混杂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均为明显高或混杂偏高信号.结论:MRI是早期诊断隐匿性骨折的理想方法,T2WI脂肪抑制序列最为准确和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正常儿童股骨骨髓的MRI信号转化特点,为诊断骨髓病变提供帮助。方法将34例14个月~14岁儿童分三组,A组(14个月~4岁)11例,B组(5~9岁)11例,C组(10~14岁)12例。对股骨行冠状位T1WI及STIR序列扫描,测量近侧干骺端(PM)、骨干(D)、远侧干骺端(DM)及大腿肌肉(M)的信号强度,并计算PM/M,D/M及DM/M值。结果T1WIA组的PM/M明显低于D/M及DM/M,D/M与DM/M无显著差异;B、C组的PM/M与DM/M均低于同组D/M,而PM/M与DM/M间无显著差异;B、C组的各部位信号均显著高于A组,而B、C两组间无显著差异。STIR序列中A、B两组内各部位间骨髓信号无显著差异,只有C组的PM/M明显高于D/M及DM/M;A组的D/M明显高于B组及C组,而PM/M及DM/M在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14个月~4岁儿童的近侧干骺端脂肪含量明显少于远侧干骺端及骨干;5~14岁儿童近侧干骺端和远侧干骺端的脂肪含量仍少于骨干,9岁后股骨各部位脂肪化速度减慢;14个月~14岁儿童股骨各部位骨髓脂肪化顺序由先到后依次为骨干、远侧干骺端及近侧干骺端;T1WI较STIR序列能更敏感地显示正常儿童股骨骨髓信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RI脂肪抑制序列在膝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中的应用.方法 对X线平片显示阴性,MRI检查发现膝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MRI除常规T1、T2加权像外,均有矢状面和冠状面脂肪抑制序列扫描.结果 65例MRI检查发现存在膝关节外伤性骨髓患者中.MRI TlWI发现67处f79.76%),呈不规则斑片状低信号,边界较模糊;T2WI发现59处(70.23%),呈稍高信号50:脂肪抑制序列12WI 84处(100.00%)病灶全部显示,呈明显的高信号.结论 膝关节外伤后骨髓水肿发生率较高,MRI 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能准确显示骨髓水肿的部位、范围以及临近结构的损伤,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的肢体功能康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患者保肢手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方法。方法64例恶性骨肿瘤患者接受不同方式的保肢手术治疗,平均随访36.8个月。结果(1)术后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因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创伤大,膝关节屈伸锻炼最早在手术1周后进行,而异体半关节移植的患者手术3周内需用支架固定。(2)术后感染、皮肤坏死、关节退变和不稳是导致肢体功能不良的主要因素。(3)异体半关节移植、保留自体髁部关节面的异体骨段移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术后肢体功能优良率分别为48.6%、81.3%、90.9%。结论保肢手术方法选择应注重恢复肢体功能,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膝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7.
MR在诊断膝关节周围骨隐匿性损伤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膝关节周围骨质隐匿性损伤MRI诊断价值。方法31例外伤患者共33个膝关节均行X线平片检查及MR快速自旋回波(FSE)T1WI、FSET2WI、快速梯度回波(FFE)T2WI、频率选择及反转脉冲抑脂序列(SPIR)T2WI、SPIRPDWI以及三维水激励快速梯度回波T1WI软骨成像(3D/WATSc/FFE/T1WI)序列扫描。结果31例患者中33个膝关节周围骨均发现异常,其中骨挫伤20例,隐匿性骨折8例,关节软骨或骨软骨骨折5例。T2W/SPIR对骨挫伤显示清楚,呈大片状高信号;PDW/SPIR能清晰显示隐匿性骨折线,呈锐利的细线状、条带状高信号;3D/WATSc/FFE/T1WI显示软骨骨折最佳。结论MRI能准确显示并诊断外伤后膝关节周围骨隐匿性病灶,不同的扫描序列对不同类型的隐匿性病灶显示各有优势,应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8.
膝关节骨梗死的MR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梗死是指骨和骨髓细胞结构缺血坏死引起的病理改变。笔者回顾性分析近3年收集的7例骨梗死病例的MR表现,结合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其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磁共振对急性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损伤的发生率进行调查研究。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怀疑有膝关节内在损伤的126例儿童和青少年磁共振图像。包括82例骨骺未愈合和44例骨骺已愈合两组病人的资料。这些病人使用高清晰的质子密度加权像和T2权重脉冲序列,分析图像结果,从而得出这两组病人关节损伤的发生率,使用卡方分析。结果:在骨骺未愈合组,软骨损伤是最常见的损伤(发生率=0.34),其次是半月板和十字韧带的损伤(发生率分别为0.23,0.24)。骨骺愈合前后软骨损伤的发生率无明显区别,十字韧带的损伤也没有明显区别。但是骨骺愈合组半月板损伤的发生率比未愈合组高(发生率=0.41)。结论:骨骺未愈合的膝关节急性外伤后,最主要发生的是软骨损伤。骨骺已愈合组,其软骨损伤比十字韧带和半月板损伤常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educed field of view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rFOV DWI)评价膝关节骨挫伤骨髓水肿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招募60例膝关节骨挫伤患者,均行矢状位质子加权成像脂肪抑制序列(proton density-weighted imaging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