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Stanford A aortic dissection,AAD)是指发病在14天以内,夹层累及升主动脉,可合并有弓部、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及其远端的广泛主动脉夹层。全球每年患患者数估测可达0.0014~0.002/万[1-2],并呈上升趋势。AAD最初48小时内,每小时病死率达1%,未经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24小时内病死率高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AAD合并AIS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主动脉夹层均为Stanford A型,其中5例病程中未出现胸腹部疼痛,4例以突发昏迷、6例以其它神经系统症状起病。脉搏短绌(80%)、双侧血压不对称(70%)、血压正常或降低(70%)是相对常见的体征。患者分别通过CT血管成像(60%)、经胸壁超声心动图(50%)、胸部CT(30%)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头颅CT或MRI多呈现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其中以右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多见(60%)。所有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值。1例患者接受急诊外科手术治疗并预后良好,其余9例仅行药物治疗,其中4例患者死亡,5例自动出院。结论:AAD合并AIS病情重,病死率高,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有利于快速诊断;急诊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88例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死亡,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对部分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88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17例(病死率10%)。两组单因素分析提示低血压、肾功能不全及缺血并发症是住院期间死亡的高危因素,中性粒细胞百分数、D二聚体升高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肾功能不全、低血压、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升高为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为保护因素。结论:伴有低血压、肾功能不全、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升高的B型AAD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高,在内科治疗基础上手术治疗有助于降低B型AAD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分开其中层形成的夹层血肿,也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我科自2002年初至今已收入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10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是一种起病急剧和发展迅速的疾病,为进一步提高对AAD的确诊率,降低病死率,笔者对我院1994年5月-2004年5月收治的30例AAD患者中误诊的13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治疗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例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A型AAD(type A AAD,A-AAD)和B型AAD(type B AAD,B-AAD)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AAD患者男女比例为3.5∶1。71.7%的AAD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1.3%的AAD患者发病时会出现胸痛。A-AAD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比例显著高于B-AAD患者(35% vs. 12%,P<0.01)。经胸心脏超声对A-AAD的筛检价值要高于B-AAD(36% vs. 8%,P<0.01)。A-AAD患者的院内总病死率显著高于B-AAD患者(20% vs. 1%,P<0.01)。结论 AAD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呈正态分布。高血压病是其最常见的危险因素。AA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胸痛最为常见。A-AAD患者更易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经胸心脏超声可作为A-AAD急诊筛查的首选方法。A-AAD和B-AAD患者的治疗和结局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7.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是极凶险、死亡率极高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剧烈胸痛并向腰背、腹部放散常为首发症状,但老年人由于多种疾病并存而使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本文主要分析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患者AAD的特点及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发病率为5~10/10万,病情危重且紧急,如不进行治疗,病死率高达30%~([1])。ATAAD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器官灌注不良,主动脉夹层常常会累及分支动脉,导致重要的组织器官缺血和功能损害,称为灌注不良综合征(malperfusion syndrome,MPS)~([2])。ATAAD并发灌注不良综合征发生率约18%~50%~([2-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D-二聚体浓度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因急性胸痛于24 h内就诊于海南省三亚市第三人民医院,并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检查确诊为AAD的患者41例,同时纳入以类似症状就诊的非AAD患者共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AAD组与非AAD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分析其在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中的价值。结果 AAD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8±0.92)μg/mL vs.(0.66±0.11)μg/mL,P0.05]。根据约登指数判断D-二聚体在0.765μg/mL时诊断AAD的敏感性(75.6%)、特异性较高(87.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为0.832,95%可信区间为0.740~0.923。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D-二聚体在诊断AAD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A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40例)与死亡组(1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血压、神经系统症状、缺血性并发症、急性肾损伤等情况,对AAD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死亡患者年龄≥65岁、发生低血压、出现急性肾损伤、发生缺血性并发症、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出现A型夹层的比例显著高于存活患者、手术治疗的比例显著低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出现低血压、神经系统症状、缺血性并发症、急性肾损伤、A型夹层是AAD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手术治疗为保护因素。结论年龄≥65岁、出现低血压、神经系统症状、缺血性并发症、急性肾损伤、A型夹层是AAD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手术治疗为保护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可参考上述因素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积极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正>该文探讨合并高血压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长、短期预后。方法:连续入选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阜外医院就诊的AAD患者1087例,分析其基线资料、治疗策略和预后。终点事件为住院期间全因死亡和长期随访全因死亡。结果:AAD患者1087例中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早期诊断技术及心脏外科特别是大血管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主动脉夹层手术日益增多[1-2]。低氧血症(hypoxima)是主动脉夹层特别是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围术期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并发症,会明显延长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并且增加病死率[3]。围术期低氧血症与多种因素如心功能不良、肺不张、肥胖、吸烟、凝血纤维溶解系统被激活、深低温停循环及全身炎症反应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院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就诊的27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资料。根据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44岁,n=59)、中年组(45~65岁,n=148)及老年组(≥66岁,n=63)。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并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的院内预后。结果青年组及老年组中男性患者比例较中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年组AAD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比例低,马凡综合征比例高,A型夹层比率高;患者入院平均心率较中老年组快,三酰甘油水平、肠系膜缺血并发症比例较中老年组高。无论A型或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治疗方式上,青、中年组主要手术治疗,老年组主要内科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青年、中年、老年组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死亡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型AAD患者院内死亡率在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型AAD患者院内死亡率青年组明显低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AAD患者以高血压和马凡综合征为主要易感因素,Stanford A型多见,并发症比例高,治疗以手术为主。对于不同Stanford分型的AAD患者,无论年龄,手术均可改善患者院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PR)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44例AAD患者血清CRP浓度,根据血清CRP增高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将44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6例,CRP峰值≥30 mg/L且持续≥两天;B:组18例,CRP<30 mg/L, 其中有2例CRP峰值>30 mg/L,但持续少于两天。分析血清CPR浓度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44例AAD 患者CPR浓度均增高,A组中发生夹层继续分离及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30.7%对5.5%和23.1%对0%), 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血清中的CPR含量与病情程度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AAD患者63例,将并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1例作为合并组,未出现合并症的52例患者作为AAD组,收集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组相关资料的差异。结果 AAD组年龄低于合并组[(60.79±9.55)岁vs(61.0±7.93)岁,P0.05]。合并组血压降低和双上肢血压不等较AAD组高,血压正常比例较AAD组低,D-二聚体及高敏C反应蛋白较AA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病死率较AA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8%vs75.0%,P0.01)。结论 AAD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年龄偏高,血压变化更显著,且病死率更高,因此临床医师应重视AAD并发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对我国19家大型医院中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病例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AAD患者院内总死亡率为17.7%;A型AAD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而B型AAD的治疗则以血管内修复治疗为主,A型AAD患者的死亡率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非标记定量蛋白组学比较急性主动脉夹层(AAD)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健康人血清中的差异蛋白,筛选并验证潜在的夹层早期诊断标志物。方法:前期预实验收集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与健康人血清各3例,进行非标记蛋白组学检测,筛选出差异蛋白。之后收集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健康人血清各9例,对目标蛋白进行Elisa验证,同时收集夹层与正常动脉组织进行免疫组化验证。结果:谱图计数(spectral counts)共鉴定出648种蛋白,其中夹层组较健康人组升高4倍的蛋白有12种。对其中升高明显的纽蛋白(vinculin)进行Elisa验证,夹层组(n=9,1366.95±394.85 pg/ml)相比较于心梗组(n=9,2656.91±531.98 pg/ml)、健康人组(n=9,3949.37±314.61 pg/ml)(P<0.05),并没有升高;免疫组化发现主动脉发生撕裂部位的纽蛋白(vinculin)分布较未发生撕裂部位密集。结论: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是寻找AAD循环标志物的一种有效手段;纽蛋白可能参与AAD的发病过程,是一种具有研究价值的AAD潜在循环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s,AAS)是危及生命的一组严重主动脉疾病,包括典型主动脉夹层( aortic dissection,AD)、主动脉壁间血肿(intramural aortic hematoma,IMH)、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enetrating aortic ulcer,PAU),创伤性主动脉离断和主动脉瘤破裂,主要表现为典型的“主动脉性疼痛”.经典的主动脉夹层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通过内膜破口进人中膜,并沿血管壁向近端或远端剥离,形成内膜片及真假腔.主动脉壁间血肿主要由于主动脉滋养血管自发破裂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出血延展导致主动脉内膜、中膜之间血肿形成,与主动脉夹层的区别主要是血肿缺乏明显的内膜破口,真假腔之间无持续的血流沟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16例AAD患者(AAD组)和132例同期因胸痛就诊的其它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包括D二聚体水平在内的各项临床常用指标的差异.结果:D二聚体>500 μg/L预测AAD的敏感性92.24%,D二聚体>5 000μg/L预测AAD的特异性为95.45%.DeBakeyⅠ型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其它临床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周内死亡的AAD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的水平与AAD夹层撕裂的程度和范围相关,并可能是AAD患者不良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正>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是一类可危及生命的急性主动脉综合征~([1]),主要见于60岁以上老年男性~([2]),其典型表现有:有长期、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病史的患者突发、剧烈且持续的胸痛、背痛,疼痛呈撕裂样或刀割样,查体双侧血压不等、双侧脉搏强弱不等~([3]),影像学检查在主动脉内发现撕裂的内膜片即可诊断AAD。但是部分患者临床或影像学表现并不典型~([1]),导致该病易出现延误诊断或漏诊,因此,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