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加速康复外科新理念促进胃肠癌手术病人的快速康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1 加速康复外科的概念 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是指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同手术期处理的优化措施,减少手术病人生理和心理的创伤应激,以达到病人快速康复的目的[1-3].其核心是减少病人的创伤和应激损害.它不仪要求手术微创,而且更重视围丁术期的其他处理对手术病人康复的影响[1-2].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公元131-201年,古希腊医生Galen第一次提出脊柱侧弯(scoliosis)[1]。脊柱侧弯又称为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突或前突的增加或减少,脊柱侧弯是脊柱最常见的三维畸形[2]。国内外发病率为2%~4%,女性尤其多见,女∶男的比例大约为4∶1[3]。特发性脊柱侧弯(idiopathic scoliosis,IS)是指脊柱有侧弯及旋转畸形,而无任何先天性脊柱异常或合并有神经肌肉或骨骼疾病,是最常见的结构性脊柱侧弯,占脊柱侧弯总数的80%左右。尽管对于特发性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并发感染对其预后的影响,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收治的10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感染组5例,非感染组9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影像学资料和脊柱侧凸研究会问卷(SRS-22)评分,数据均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出现术后感染5例,感染率为5.0%,1例患者于术后第12天出现感染,4例患者于术后631个月内出现迟发性感染;感染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渗液、局部肿胀、背部疼痛、发热;感染组患者在术前脊柱侧凸Cobb角度、侧凸柔韧性、术后即刻脊柱侧凸Cobb角度、术后即刻矫正率分别是(58.7±10.2)°、(51.8±16.1)%、(16.4±9.7)°、(69.7±9.8)%,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随访后脊柱侧凸Cobb角度是(45.3±14.6)°,大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融合椎体数、总输血量、总出血量分别是(262.4±53.2)min、(10.3±1.4)个、(734.8±276.5)ml、(1033.2±408.9)ml,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感染造成原有矫正率丢失,导致患者降低了治疗满意度,可采取应用抗菌药物、内固定物移除术、清创等措施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1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结果:21例患者经矫形术后康复良好,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脊柱侧凸矫形术是目前治疗脊柱畸形较好的方法,手术后的护理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合并脊柱侧凸的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0月武汉六七二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6例合并脊柱侧凸的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展开PVP(70例)、PKP(16例)手术治疗,比较本研究手术前后患者脊柱侧凸Cobb角、伤椎塌陷处高度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侧凸Cobb角度明显低于术前,且最塌陷处椎体高度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或PKP应用于合并脊柱侧凸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中确有较好效果,通过改善患肢侧凸Cobb角度、最塌陷处椎体高度恢复肢体功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术后快速康复(ERAS)理念旨在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及死亡风险,同时降低医疗费用。目前,ERAS理念已成功应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并且近年ERAS理念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妇科,对于接受妇科手术的患者而言,ERAS理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围手术期管理策略,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加快术后康复。笔者拟就ERAS理念在妇科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措施、临床效益及未来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快速康复外科作为一种科学的治疗理念,以维护器官功能,减少术后应激,促进术后快速康复为目的,现正运用于多种疾病的外科手术中,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快速康复外科包括术前对患者宣教,合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中麻醉和处理,精细的外科技术以及术后有效的止痛,尽量减少围手术期的各种应激反应。在上述护理措施中,围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脊柱侧凸矫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6例脊柱侧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均实施后路小切口微创分期术,对照组行常规CT或X线辅助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术前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平均置钉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观察组的终末融合后侧凸主侧凸冠状位Cobb角低于对照组,初次平均矫正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脊柱侧凸,可有效提升手术效果,更好地恢复脊柱生理弯曲,提高矫形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颗粒植骨、后路固定治疗胸段、腰段脊柱结核的方法,并分析其疗效.方法 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运用侧前方或前方病灶清除及颗粒状自体骨植骨、后路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5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全部病例均采用后正中切口,侧前方病灶清除,颗粒状植骨,合并腰大肌脓肿者则先采用前路腰大肌脓肿清除,术中矫正后凸畸形,术后卧床及支具保护一年.结果 56例患者手术时间95 ~ 235(126.3 ± 66.7)min,出血量400 ~ 1450(616.4 ±370.8)ml,术后2~3个月均发生植骨区骨性融合,术后脊柱后凸成角(14.50±4.87)°.结论 颗粒植骨、后路固定是治疗胸段、腰段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脊柱侧凸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通过60例脊柱侧凸患者手术前后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工作,术后矫正率平均达为70%,疗效满意。结论做好脊柱侧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患者术后未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应用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液动力学变化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单侧肺癌根治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ERAS组)和对照组,各15例,ERAS组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照组为传统治疗组。对比两组麻醉前(T0)、术始后30 min(T1)、术毕(T2)、术后6 h(T3)IL-6、IL-10浓度及血液动力学变化。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T2、T3时血清IL-6、IL-10浓度升高(均P0.05);ERAS组T2、T3时IL-6浓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IL-10浓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T0时比较,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降低(均P0.05);ERAS组T1时H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指导可以减轻肺癌根治术患者炎性反应,稳定患者围术期血液动力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控制性降压结合单纯血液稀释在脊柱侧 (后 )凸矫正术中对出血量和术后Hb的影响。方法 择期脊柱侧 (后 )凸矫正术病人 2 4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 (Ⅰ组 ,n =12 )和降压组 (Ⅱ组 ,n =12 ) ,两组病人都采用气管内全麻。术前术中Ⅱ组病人用出血量的 3倍平衡液和海脉素行血液稀释并进行控制性降压 ,比较两组病人的出血量、输血量和术后血红蛋白。结果 Ⅱ组病人术中平均出血量 (6 0 0± 96 )ml,比Ⅰ组病人 (12 35±188)ml,减少 51% ;Ⅰ组病人术中平均输血量 (12 0 0± 140 )ml,而Ⅱ组病人为 (4 0 0± 12 8)ml。两组病人术后均有轻度贫血 ,但仍在安全水平以上 ,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控制性降压结合单纯性血液稀释用于脊柱侧 (后 )凸矫正术 ,对有指征病人使用可减少术中用异体血。  相似文献   

13.
李远景  李子英 《中国校医》1999,13(6):415-415
脊柱侧凸是青少年常见的躯干畸形,好发于青春期,随年龄增大畸形加重,常引起外观畸形、心肺功能障碍,明显降低生活质量,以致丧失劳动力。为早期发现、及时矫治、防止和减少该畸形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使需手术治疗病例的比例降低,应大力开展脊柱侧凸的群体普查。为配合广东省脊柱侧凸的普查,我科于lop-IWS年,对韶关市中小学进行脊柱侧凸普查,现报告如下。1普查对象及方法1.1普查对象韶关市区及郊区31所中、小学校7-15岁学龄儿童。1.2普查方法三检法,按广东省脊柱侧凸普查要求,参照张氏方法[1],普查人员由我科专职医生…  相似文献   

14.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g,FIS)是指采用一系列优化了的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术期多学科技术与处理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手术患者的生理、心理创伤应激及术后并发症,从而使患者术后能够获得快速康复.这其中改进和运用新理念的护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围术期,是保证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自身实践体会探讨FTS理念在食道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90例,将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采用ERAS理念进行护理干预的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手术相关指标、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2天的S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围手术期护理中,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其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16.
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是指在手术前、中、后运用已临床证实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手术应激和并发症,加快病人康复.本文主要阐述了在结肠癌手术中如何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措施以促进病人的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Harrington,luque,C-D三种器械矫正脊柱侧凸的疗效。探讨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2000年2月~2006年10月共矫治各种原因所致的脊柱侧凸68例,平均年龄15.5岁。术前cobb’s角45°~120°,平均62°。Harrington系统矫治20例,luque(L+H)系统矫治32例,C-D系统矫治16例。结果术后平均矫正率62%,发生各种并发症16例。其中神经损伤1例,椎板椎弓骨折4例,肺部感染1例,脱钩3例,断棒2例,假关节1例,棒未端过长3例,伤口感染1例。结论根据脊柱侧凸的畸形程度,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技术,把握好矫正率与安全性的尺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主要研究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松解矫形术患者手术前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73例接受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松解矫形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7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36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惠者护理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松解矫形术患者实时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加速康复外科(EARS)是指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优化措施,以减少或降低病患的心理和生理创伤应激,促进病人术后的快速康复。目前,国内外ERA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人外科相关领域,关于小儿外科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较少,而这一人群往往面临更为复杂的外科应激,优化围术期处理措施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小儿加速康复外科实施过程还有较多的困难和挑战,如传统理念如何突破、麻醉科和外科之间如何协调配合、术前禁食时间问题、目标导向性输液问题如何实施、麻醉方式选择、术后镇痛模式和用药问题等,需要进行前瞻性、多中心的研究来探索和解决。以下就小儿外科中EARS的应用现状、困难和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后路小切口微创分期技术在脊柱侧凸矫形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阿克苏地区维吾尔医医院门诊就诊的脊柱侧凸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后路小切口微创分期技术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口技术进行手术。对2种手术方法在脊柱侧凸矫形中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各种参数、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实验组优于对照组(x2=4.201,P〈0.05);实验组术后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后路小切口微创分期技术在脊柱侧凸矫形中较传统切口手术有明显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