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解广州市城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依托广州市中小学生常规体检工作,纳入其中10 972名城区小学二年级、初一、高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体育锻炼时间等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x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级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年级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1h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小学生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为21.4(8.6 ~ 40.0) min,85.63%的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1h,女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1h的比例(90.51%)高于男生(80.61%)(x2=218.04,P<0.05),且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3.6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小学二年级OR=6.81,95%CI=4.38~ 10.58;初一OR=4.60,95%CI=3.79~5.59;高一OR=9.25,95%CI=5.90~14.49)和女生(初一OR=1.57,95%CI=1.35~ 1.82;高一OR=2.85,95%CI=2.07~ 3.92)是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广州市城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问题严峻.应以女生为重点人群,实施以增强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与意愿为主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调查上海市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现状,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6个区参加2014年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与调研的9~18岁中小学生共12 646名进行体育锻炼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有40.2%的中小学生平均每天锻炼≥1h,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锻炼≥1h的占比分别为60.9%,39.0%,19.1%(x2=1 341.014,P<0.01);肥胖学生组每天体育锻炼≥1h的比例(44.2%)高于正常学生组(39.4%) (x2 =9.115,P<0.01).有60.5%的学生上体育课感觉到“出汗、有点累”,78.4%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82.6%的学生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51.5%的学生喜欢参加长跑.学生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不喜欢参加长跑主要原因均是“怕累、怕吃苦”(62.5%,80.3%).结论 上海市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h的报告率不同群体间存在差异.应重视体育锻炼效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终身运动习惯.  相似文献   

3.
了解南京市城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现状,为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苏省南京市鼓楼、玄武、秦淮、浦口、雨花台、江宁6个城区14所中小学校4 161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南京市中小学生学校体育锻炼中每周上体育课课时数≥3学时的学生占55.57%,每天参加学校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学生占81.09%.每周课外体育活动≥3次的学生占23.19%,每天参与体育锻炼时间达到1 h的学生占13.96%,不同性别、学段学生学校体育锻炼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值分别为52.76,29.90,16.14,39.34;624.61,53.04,151.25,189.45,P值均<0.05).家庭体育锻炼中有34.34%的家长支持并陪同学生进行体育锻炼,46.07%的家长支持学生体育锻炼但不陪同,14.83%的家长态度不明确,4.76%的家长不支持学生体育锻炼.14.32%的家庭制定体育锻炼计划.不同性别、学段学生家庭体育锻炼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2.72;229.44,26.43,P值均<0.01).个人体育锻炼现况上有49.82%的学生掌握了3项及以上的运动技能,17.45%的学生参与体育培训班,仅有7.14%的学生周末锻炼;不同性别、学段学生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现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32,5.60,24.06;167.51,237.90,223.15,P值均<0.05).结论 南京市城市中小学生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的报告率较低,需家校联动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了解河南省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现况,为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参加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46 408名9~18岁中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与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结果 仅有16.4%的中小学生平均每天体育锻炼1h以上;体育锻炼>1h的男生(18.8%)高于女生(14.0%)(P<0.05);高中生(10.3%)低于小学生(22.3%)和初中生(15.3%)(P<0.05).有16.3%的学生称上体育课时“不出汗、很轻松”,上体育课时“出汗、比较累”和“大汗淋漓、很累”的男生比例(22.6%)高于女生(19.0%)(P<0.05).调查对象认为同学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首位原因是怕累、怕吃苦(58.8%).29.7%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很吃力,9.0%的学生平均每天视屏时间在2h以上,34.1%学生的父母在业余时间都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结论 河南省中小学生体育锻炼1h的报告率较低,其中高中生和女生更低.怕累怕吃苦、课业负担重、视屏时间长、学校和家庭缺乏体育锻炼氛围是学生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了解贵州省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早餐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营养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4-6月对贵州省某市3所小学和3所中学2 833名学生进行早餐行为与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早餐食用频率最高的是谷薯类(71.66%),其次为新鲜蔬菜(45.89%)、奶类(35.55%)、肉/蛋/鱼类(29.33%)、豆类(19.52%)、新鲜水果(18.74%).中小学生能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62.97%,每周吃4~6次早餐的为22.80%,≤3次的为14.23%,男生每天都吃早餐的比例(65.07%)高于女生(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1,P<0.05).早餐营养差的比例达71.87%,女生(73.68%)高于男生(69.94%)(x2=9.2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段、是否住校、睡眠质量均是每天吃早餐的影响因素;学段、是否住校是早餐质量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贵州省某市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较低,早餐营养质量差.应对学生、家长、老师开展营养知识教育,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睡眠生活习惯,改善学生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学校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二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市海淀区所有中小学中抽取4所小学、3所初中、3所高中和1所职业高中的2 008名学生,利用“北京市学校人群烟草监测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计算不同学段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利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尝试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 海淀区2015年中小学生总尝试吸烟率为9.06%,小学、初中、高中、职业高中学生尝试吸烟率分别为7.86%,4.80%,6.60%,34.81%.男生尝试吸烟率(12.07%)高于女生(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0,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父母吸烟情况、教师讲过烟草危害、是否职业学校和好友吸烟等与青少年尝试吸烟有关(P值均<0.01).随着学段升高,学生烟草相关知识态度问题的正确率逐渐降低.结论 海淀区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率较低,但仍需加强对职业高中学生和小学生的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7.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重庆市主城区中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参与状况,为促进中小学生家庭体育锻炼行为改善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重庆市主城区渝中、江北、南岸、沙坪坝、北碚、九龙坡、大渡口7个区14所中小学校4 200名学生进行居家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 抗疫期间重庆市主城区中小学生每周线上体育课程学习≥3次的占57.97%,每天做眼保健操的学生占81.47%,每天居家体育锻炼≥3次的占22.50%,每天累计体育锻炼时间≥60 min的占14.47%,不同性别、学段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1.48,7.03,38.85,29.52;618.74,132.14,187.26,54.10,P值均<0.05).个人居家体育锻炼现况上,有50.11%的学生运用了3项及以上的运动技能,83.09%参与了网络体育健身学习,不同性别、学段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现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83,6.25;172.15,228.51,P值均<0.05).34.45%的父母支持陪同学生参与,45.95%支持学生参与但不陪同,14.95%的父母态度不明确,4.65%的父母不支持学生参与居家体育锻炼;14.93%的家庭建立了居家体育锻炼计划.不同性别、学段学生的父母支持居家体育锻炼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3.12,228.35,P值均<0.01).结论 重庆市主城区中小学生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居家体育锻炼行为报告率较低,需加大家校协同教育,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8.
了解2015与2017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知识与早餐行为变化情况,为制定学生营养改善政策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于2015与2017年分别开展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北京市7个区中抽取28所小学的一、三、五年级及28所中学的初一年级,各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营养知识、饮食行为等.结果 2015年监测学生的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5.2±22.1)%,2017年上升至(58.2±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6,P<0.05).2015年24.2%的监测学生不能每天吃早餐,2017年略降至22.8%(x2=2.02,P>0.05);2015年43.0%的学生能摄入营养充足的早餐,2017年升至50.1%(x2 =39.70,P<0.05).按年级、性别、城乡分层分析发现,监测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和早餐质量有所提升,尤以郊区、低年级学生增幅更大.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有所提高、早餐质量有所改善,郊区和低年级学生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了解北京城乡中小学生营养和饮食行为状况,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市城区和农村各抽取2个区县,每个区县抽取若干小学、初中和高中,以班级为抽样单位,共抽取4 640名中小学生进行基本信息、营养及饮食行为、饮水状况、营养知识等内容的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0.0%,其中男生为12.8%,女生为6.8%,男生高于女生(x2=52.94.P<0.01);消瘦检出率为10.2%,其中男生为9.8%,女生为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6,P=0.33).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0.9%,6.8%,8.2%;消瘦检出率分别为11.7%,8.2%,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74,22.94,P值均<0.01).城区学生肥胖率为8.5%,农村为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4,P<0.01).仅有57.2%的中小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身营养状况,仅1.5%的调查对象能全部回答正确9道营养知识题目.农村学生的早餐来自路边摊的比例为13.7%,城区学生为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56,P<0.01).农村学生深色蔬菜、粗杂粮、肉类、蛋类和奶类每天都摄入的比例均低于城区学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50,24.71,28.42,38.04,30.84,P值均<0.01).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生在营养状况与饮食行为方面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农村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早餐行为习惯和膳食结构有待改善,中小学生整体的营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了解山东省中小学生膳食与运动相关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学生进行膳食与运动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省3所城市部分中小学生6 161名进行饮食和运动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每天吃早餐的报告率为85.0%,高于中学生的75.3% (x2=84.0,P<0.01),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学生平均每天运动60 min及以上的报告率为41.2%,高于中学生的29.6% (x2=270.0,P<0.01),性别比较男生(39.2%)高于女生(28.7%)(x2=90.4,P<0.01).小学生运动与膳食知识的知晓率为44.4%,低于中学生的55.8%(x2=702.0,P<0.01),性别比较男生(50.4%)略低于女生(51.9%)(x22=12.4,P<0.01);每天早餐行为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父母职业、母亲文化程度和知识总分;每天运动60 min及以上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学生性别、父亲职业、母亲文化程度和知识总分(P值均<0.05).结论 对青少年加强合理饮食教育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其膳食行为的干预,家庭、学校及有关部门应通过多种形式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确保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  相似文献   

11.
了解纳西族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其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为更好地开展青少年体质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对云南丽江市2 636名纳西族中小学生进行体质测查,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学生的体质水平,并分析纳西族中小学生体质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结果 7~18岁纳西族学生体质优秀率为3.1%,良好率为17.5%,及格率为65.6%,不及格率为13.9%.男、女生体质得分随学段升高均呈下降趋势(F值分别为28.133,11.727,P值均<0.01).男生(71.44±11.22)体质得分高于女生(70.48±1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8,P<0.05).不同年校运会次数、每周体育课节数、体育课喜好、长跑意愿和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学生体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090,13.328,4.289,10.236,4.421,P值均<0.01).结论 纳西族中小学生体质现状喜忧参半.建议纳西族学生体质促进应注重学段和性别差异,确保体育活动时间,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  相似文献   

12.
分析兰州与合肥市2014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4年兰州市与合肥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所获得的7~18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4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兰州市为81.3%,合肥市为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5.01,P<0.01),且两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升高呈上升趋势(x2值分别为23.10,20.22,P值均<0.01);此外,两市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高于男生,城市均高于乡村(P值均<0.01).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且兰州市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57.0%)高于合肥市(37.2%) (x2=288.80,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城乡、性别和年龄均影响两市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此外每天家庭作业时间是兰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每天睡眠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是合肥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 兰州市与合肥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不容乐观,且影响两地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的因素有所不同.在采取防治措施时,需因地制宜开展,改善学生的视力状况.  相似文献   

13.
了解江苏省7~ 18岁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现状,为制定学校体育发展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南京、徐州、宿迁、常州、无锡、苏州、扬州、南通8个城市30所学校的7~18岁学生6 847名,进行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江苏省7~18岁中小学生的校内体育锻炼不足,每天能保障1h活动时间的中小学生不超过17%,学段与地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9.20%的父母支持孩子校外体育锻炼;随着年级的增长,中小学生的校外体育锻炼参与比例呈下降趋势,学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掌握1项运动技能的学生比例最高(47.46%),到高中阶段仍有8.39%的学生没有掌握1项运动技能,学段与地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学校和家长应相互配合加强中小学生校内和校外的体育锻炼,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了解新疆牧区寄宿制哈萨克族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制定有效的牧区学生营养干预计划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伊犁州新源县、特克斯县的2 686名哈萨克族寄宿制中小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调查.结果 新疆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7.45%,超重肥胖检出率为4.80%.牧区寄宿制哈萨克族中小学男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42.38%)高于女生(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66,P<0.01);小学生营养不良率(22.51%)低于初中生(51.14%)(x2=234.52,P<0.01).哈萨克族男生超重率(3.67%)高于女生(2.04%)(x2=6.35,P<0.05);小学生超重率(0.86%)低于初中生(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69,P<0.01).结论 新疆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问题较为突出,应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改善该地区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探讨体育锻炼、睡眠质量以及两者交互作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干预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合肥某大学大一至大三4 747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体育锻炼的一般情况、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结果 4 747名大学生中,男生每周有3d及以上体力活动达lh和每周有ld及以上参加强健肌肉训练的报告率(38.0%,56.6%)均高于女生(21.6%,21.9%)(x2值分别为151.201,559.985,P值均<0.01);城市学生参与中等和大运动量人数比例(34.1%)多于农村学生(29.1%) (x2=17.535,P<0.05).睡眠障碍总检出率为9.8%,男生为9.2%,女生为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82,P>0.05);心理病理症状的总检出率为17.3%,男生为18.9%,女生为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92,P<0.05).有睡眠障碍的学生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42.5%)高于无睡眠障碍的学生(14.6%)(x2=226.425,P<0.0l).体育运动量和睡眠质量的交互作用与心理病理症状之间存在相关性,无睡眠障碍且运动量越大的大学生心理病理症状的检出率越低(P值均<0.01).结论 有睡眠障碍的大学生中,体育运动量越小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越高.对其进行体育锻炼干预或可有助于降低心理病理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夏志伟  王路  赵海  华晨曦  刘峥  郭欣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2):1841-1844
了解北京市2017-2018学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近视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7-2018学年北京市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的20 225名中小学生基本信息及相关危险行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5 m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双裸眼视力检查.结果 北京市2017-2018学年中小学生总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1.9%(小学一到三年级除外),由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女生(79.1%)、城市男生(73.1%)、郊区女生(71.7%)和郊区男生(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7,P相似文献   

17.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学校落实体育锻炼制度、加强体育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市4个区县中选取16所学校,对小学三~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共6 421名中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相关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53.55%,初中(58.36%)高于小学(50.62%),郊区(56.98%)高于城区(47.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35.520,603.140,P值均<0.05);中小学生愿意每天进行lh体育锻炼活动的报告率为49.49%,喜欢上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的报告率为75.11%,喜欢上课间操的报告率为60.36%;中小学生每天在校锻炼时间≥lh的报告率为58.78%,课间10min能够到户外进行活动的报告率为8.72%,家庭体育锻炼能够达到≥5次/周的报告率为32.38%.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相关知识、意愿欠佳,自主体育锻炼行为及家庭体育锻炼情况严重不足,体育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经济社会因素对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为改善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提出有效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湖南3类地区中各1个县/区的1所乡镇中学和小学,共9所学校9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现场测量学生身高、体重,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结果 学生生长迟缓检出率第二类地区最高,为15.20% (x2=10.33,P<0.05);父、母月收入<2 000元最高,分别为23.53%,19.35%(x2值分别为23.61,15.38,P值均<0.01);父、母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最高,分别为22.63%,16.16% (x2值分别为18.22,14.67,P值均<0.01).第三类地区学生消瘦的比例最高,为19.81%(x2=13.58,P<0.01);第一类地区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最高,为21.47%(x2=12.16,P<0.01),呈明显的两极分化.结论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文化程度高低、收入水平高低等因素都对学生营养状况有明显影响,应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20年阳江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况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在制定近视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9—10月,按照《2020年广东省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手册》中的规定,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阳江市抽取1个城区(6所学校)、1个郊区(6所学校),共3 746名中小学生开展视力检测及学生视力不良影响因素专项调查。结果 阳江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2.73%。裸眼视力平均值右眼为(4.52±0.45),左眼为(4.46±0.44)。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65.32%)高于男生(59.99%)(χ2=11.37,P<0.001);学段越高视力不良检出率越高(χ2=1 700,P<0.001);城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71.36%)高于农村(51.79%)(χ2=151.32,P<0.001);汉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62.42%)低于少数民族(79.71%)(χ2=8.67,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农村、眼睛总是离书本1尺、课间户外休息、换座位频率1次/周是视力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女生、学段高、少数民族、过去一周平均每天做作业时间是≥2 h、在校不做眼保健操、过去一周每天用电脑时长2 h~2.9 h、每学期换座位1次均为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2020年阳江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欠佳,且影响因素涉及用眼状况、读写姿势、电子屏使用情况、户外活动等多方面。因此,保护学生视力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监督、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了解唐山市中小学生体质量指数和高血压患病率的基本情况,为开展学生乃至全民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唐山市所辖区县的中小学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 746名学生,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 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学生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54%,7.61%,3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1.80,P<0.05);城市学生高血压患病率和超重肥胖率分别为7.77%,10.87%,农村分别为1.85%,5.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1.05,37.60,P值均<0.05);男生高血压患病率为6.41%,女生为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4.74,P<0.05),而超重肥胖率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P>0.05).结论 唐山市中小学生高血压患病率与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提示应把超重肥胖学生作为一级预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