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的关节功能重建和术后康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肢体恶性肿瘤切除后行大段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骨与软组织的修复重建及术后肢体功能康复的方法。方法 1992年5月-1999年1月,对90例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行瘤段切除后,应用不同内固定方式行深低温冷冻异体骨关节移植,术后随访时间18-89个月,平均37.5个月。依据Enneking肢体恶性肿瘤保肢术后功能评价标准进行判定。结果 ①皮肤坏死、早期感染、异体骨骨折及骨不连等是影响术后肢体功能康复的主要术后并发症;②90例患者后肢体功能优良率为73.3%,其中髋关节、膝关节异体骨关节移植术后肢体功能优于肩关节,异体骨段移植优于异体半关节移植,内锁髓内钉固定、异体骨段复合人工关节置换术优于普通的自制内锁髓内钉和加压钢板固定;③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利于肢体康复。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和内固定、完善的软组织修复重建及术后早期行肢体康复训练,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可获得良好的肢体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大段异体骨移植用于骨肿瘤保肢治疗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采用大段异体骨修复骨肿瘤瘤段切除后骨缺损5例,术后X线及同位素骨扫描评定骨愈合,并评估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3—6个月在X线片显示牢固的生物固定(坚强的外骨痂或已骨性连接)、^99mTc—MDP骨扫描图像显示异体骨早期代谢活跃,2年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同种异体骨半关节移植治疗股骨远端肿瘤术后观察移植骨与自体骨愈合,关节功能重建方面到达良好表现。  相似文献   

3.
复合骨移植在下肢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合骨移植在下肢骨肿瘤保肢术中重建骨缺损的手术原理及效果。方法应用携带监测皮岛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与深低温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复合移植,重建下肢骨肿瘤切除后的长段骨缺损12例。其中,骨肉瘤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骨纤维结构不良2例,骨巨细胞瘤3例。结果12例经术后8~38个月随访,1例死于肺转移,2例带瘤存活,9例无瘤存活。术后功能优良率达75%。10例术后3个月内X线示骨端骨性愈合,2例内固定失败重新外固定后骨性愈合,所有均在9个月内能完全负重行走。结论携带监测皮岛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与深低温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复合移植,适用于下肢骨肿瘤保肢术中的长段骨缺损的修复,具有自体活骨移植和异体骨移植的双重优点。  相似文献   

4.
吻合血管腓骨与异体骨复合移植修复四肢长段骨缺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同期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与长段异体骨捆绑或开槽嵌套式复合移植修复四肢长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2月,对19例四肢长段骨缺损患者进行修复。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6~35岁。骨缺损为肱骨1例,股骨9例,胫骨9例。骨缺损长度12~25cm,平均16.6cm。采用自体腓骨15~28cm,平均18.3cm,其中腓骨干l6例,腓骨近段3例,均携带监测皮岛;异体骨11~24cm,平均l6.1cm。捆绑式复合骨移植3例,嵌套式l6例;单用螺钉固定12例,桥式钢板螺钉内固定7例。结果 所有患者经5~36个月,平均18.2个月随访,供、受区创口均Ⅰ期愈合,监测皮岛成活并与周围组织正常愈合,无明显排斥反应,无供区肢体功能障碍。X线片示术后3个月异体骨与自体骨骨愈合15例,术后8个月愈合3例,另1例左股骨下段滑膜肉瘤术后2个半月局部复发而行截肢。术后超过1年拆除内固定者5例,术中均证实异体骨与自体骨间已骨性愈合,无一例出现异体骨吸收或塌陷。结论 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与长段异体骨复合移植修复四肢长段骨缺损,能加速异体骨活化,促进骨愈合,是修复四肢长段骨缺损一种较好的方法,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接受大段同种异体骨与关节移植术后异体骨骨折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106例患者采取不同手术地异体骨与关节移植术,平均随访36.3个月。结果:异体骨干骨折4例,关节髁部骨折13例,骨折发生率为16.0%,骨折更易发生于使用加压钢板和自制内锁髓内钉固定及接受异体半关节移植的患者(P<0.05),异体骨骨折后一般需更换异体骨及内固定或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结论:异体骨骨折是大段异体骨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均衡,坚固的髓内固定可减少骨折的发生,保留自体髁部骨质和关节面的异体骨段移植及异体骨段复合人工关节置换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肢体大段骨缺损的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u J  Wang Z  Hu Y  Liang G  Huang Y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5):332-335,I023
目的 分析肢体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重建大段骨缺损的术后并发症并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因肢体恶性骨肿瘤行瘤段切除,采用不同内固定方式进行异体骨-关节移植术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106例,随访时间10~112个月,平均32.3个月。术后最终结果按Mankin’s标准评价。结果 与深低温冷冻异体骨相比,酒精浸泡异体骨移植更易发生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异体骨段移植或复合人工关节移植优于半关节  相似文献   

7.
大段复合骨修复四肢骨缺损携带监测皮岛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大段复合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中设计携带监测皮岛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带3 cm×5 cm监测皮岛的自体腓骨干或腓骨近段与大段异体骨开槽捆绑或嵌套式复合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19例,骨缺损长度12~25 cm,平均16.6 cm;移植的自体腓骨15~28 cm,平均18.3 cm。术后1周内连续观察监测皮岛的颜色、温度、弹性、毛细血管充盈等指标,定期影像学观察、评价大段复合骨移植骨愈合情况。结果监测皮岛能准确了解移植腓骨的血供。其中,监测皮岛显示静脉危象1例,经手术探查取出吻合口血栓后皮岛及移植腓骨血管危象解除;其余监测皮岛正常。经6~54个月(平均23.2个月)随访,全部监测皮岛存活并与周围皮肤正常愈合。15例在术后3个月即有异体骨与自体骨影像学骨性愈合。术后超过1年并已拆除内固定的共有11例,术中证实异体骨与自体骨间已骨性愈合。结论在大段复合骨移植中设计携带监测皮岛,有助于了解移植腓骨的血供和早期预测大段复合骨的转归。  相似文献   

8.
骨肿瘤     
20061286 复合骨移植在下肢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王建炜…∥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5,28(4).-309-311 应用携带监测皮岛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与深低温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复合移植,重建下肢骨肿瘤切除后的长段骨缺损12例。其中,骨肉瘤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骨纤维结构不良2例,骨巨细胞瘤3例。结果:12例经术后8~38个月随访,1例死于肺转移,2例带瘤存活,9例无瘤存活。术后功能优良率达75%。10例术后3个月内X线示骨端骨性愈合,2例内固定失败重新外固定后骨性愈合,所有均在9个月内能完全负重行走。结论;携带监测皮岛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与深低温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复合移植,适用于下肢骨肿瘤保肢术中的长段骨缺损的修复,具有自体活骨移植和异体骨移植的双重优点。图3参6  相似文献   

9.
复合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报道复合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带监测皮岛的自体腓骨与大段同种异体深低温冷冻骨关节复合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10例。结果 1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移植的自体腓骨长度最长28cm,最短15cm。8例在术后3个月即有影像学骨性愈合,10例均于术后半年完全负重和邻近关节自由活动,术后超过1年的5例均已拆除内固定,术后1年均完全愈合。结论 带监测皮岛的自体腓骨与大段同种异体深低温冷冻骨关节复合移植是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的有效且可靠的方法,可用于骨肿瘤保肢术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健侧带蒂游离腓骨骨皮瓣修复创伤后胫骨大段缺损并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7-05—2013-03采用彻底清创、清除死骨后一期健侧带蒂游离腓骨骨皮瓣治疗创伤后胫骨大段骨缺损并胫前皮肤缺损14例。结果术后14例均获得9~16个月随访,术后伤口18~25 d愈合拆线,皮瓣全部存活,X线示移植腓骨均愈合。术后3个月开始出现明显骨痂形成,完全愈合时间平均7.2(6~10)个月,移植腓骨增粗完全胫骨化平均14.6(12~16)个月。其中3例在术后9个月时行X线复查发现移植腓骨中段出现骨折,周围已有大量骨痂形成,未行外固定及局部制动。6例术后11~15个月取出克氏针内固定。术后9个月按Enneking评价系统,肢体术后功能恢复平均为正常功能的87%,6例克氏针内固定取出术后1个月肢体功能恢复平均为正常功能的96%。结论使用带蒂游离腓骨骨皮瓣能一次性修复创伤后胫骨大段缺损并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可以明显减少手术次数并缩短愈合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1.
冷冻干燥同种骨临床应用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建立现代骨组织库,观察系列冷冻干燥同种骨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深度冷冻、真空冷冻干燥和辐照灭菌等现代技术处理人类骨组织,临床应用系列冻干骨94例,包括骨缺损填充、骨不连植骨、脊柱和关节融合、人工关节翻修、髋臼造盖等,观察近期临床结果。结果:冻干同种骨的理化性能、无菌检测和生物性能完全符合体内植入物的相关国家标准,常温下可保存2年。94例中的90例无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优良率为95.76%,成功率为97.87%。结论:冷冻干燥同种骨使用安全,保存和运输方便,可替代临床自体骨移植。  相似文献   

12.
深度冷冻大段同种骨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现代骨组织库,观察深度冷冻大段同种骨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深度冷冻、物理脱脂、真空包装和辐照灭菌等现代技术处理人类大段骨组织,临床应用24例,包括创伤性肢体骨重建、半侧骨盆重建、半侧骶骨移植、四肢大段骨或骨关节移植等,观察近期临床结果。结果:骨移植材料的无菌检测合格,生物力学强度无明显下降,可远程运输和短期保存.全部病例无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成功率为100%.结论:深度冷冻大段同种骨临床使用安全可靠,保存和运输方便.  相似文献   

13.
The use of allografts to reconstruct intercalary defects of long bon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problems involved in the use of freeze-dried and fresh frozen allografts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large bony defects were caused by the treatment of a variety of conditions. Twenty-four patients served as a basis for the review with an average of 34.7 months of follow-up study. Fifteen of these patients had, in addition, massive supplemental autografts.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consisting of either an intramedullary fluted rod or some combination of AO plate fixation was used in most cases, except in one instance in which no internal fixation was use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time to incorporation of the freeze-dried and fresh frozen allografts into the host bone bed. No appreciable differences were noted in the group that had massive supplemental autografts, except that there was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of the union. The average time to radiographic union was 14 months. The complication rate in this series of patients was 54%. Most of the complications were minor and resolved with little residual. The overall results produced nine excellent, eight good, three fair, and four poor results. Consider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procedures involved, allografts appeared to have a distinctive place in the surgeon's armamentarium for reconstruction of large bony defects.  相似文献   

14.
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过程和特点。方法 采用新西兰大白兔股骨中段切除 1 5cm骨干和骨膜实验动物模型。将 36只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植入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 ,对照组植入自体新鲜骨 ,均用直径 3mm的髓内针固定。于术后第 1、 2、 3个月分别行X线摄片、ECT、大体标本、组织学观察 (四环素荧光标记、HE染色 )以及BM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与自体骨相似 ,ECT显示术后第 1个月骨代谢活跃 ,2、 3个月趋于稳定。移植骨BMP表达阴性 ,新生骨及其周围类基质表达阳性。其愈合是从宿主骨向移植骨 ,从周围向中央 ,从哈佛氏管向其四周逐渐进行爬行替代的过程。结论 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过程是移植骨全方位活化的过程 ,即全方位再血管化、新骨形成和宿主与移植骨接连的过程。其主要通过骨传导实现成骨 ,骨诱导亦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生物玻璃结合自体红骨髓复合移植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对于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情况。方法 应用影像学观察、病理切片组织学观察、多媒体彩色病理分析系统监测成骨细胞活性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影像学方面 ,自体红骨髓结合人工骨组术后 3周即可见可能的骨连接迹象 ,术后 1 5个月可见植入物与骨的确实性结合迹象。在组织学方面 ,自体红骨髓结合人工骨组可明显促进成软骨细胞和骨祖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 ,在骨小梁的重建及钙质沉积方面明显优于单独自体红骨髓或人工骨移植。多媒体彩色病理分析活动性成骨细胞表面长 (AOS)亦可得出相同结果。结论 生物玻璃结合自体红骨髓复合移植结合了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共同优点 ,对于骨缺损的修复有明显的作用 ,在骨延迟愈合、骨肿瘤缺损充填及人工假体固定等临床应用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内锁髓内钉并异体骨植骨治疗肱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肱骨内锁髓内钉复合异体骨段(关节)移植重建肱骨恶性肿瘤所致的大段骨缺损提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肱骨内锁髓内钉复合异体半关节或骨段移植治疗须骨恶性骨肿瘤11例,随访时间11 ̄38个月。结果:8例植骨愈合,2例骨不连,1例肿瘤局部复发后截肢。术后总评优良率63.6%。植骨延迟愈合及肩关节无力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肱骨内锁髓内钉固定牢固,复合异体骨段(关节)移植允许患者早期活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