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作为中医辨证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经历代医家的发展补充而逐步形成的两大理论体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祖国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时代的进步,科学发展水平的提高,研究手段的改进,在临床上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辨治疾病的范围逐步扩大。在理论研究领域,采用实验动物模型的中介作用,扩大了对经典理论内涵的认识,也获得了一系列的客观指标体系。下面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论三焦病     
本文以三焦生理病理为依据,提示内伤杂病要重视对三焦病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辨证治疗白塞氏病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西娟 《山西中医》1998,14(5):18-19
白塞氏病50例辨证分为湿热内蕴、气虚血瘀、阴亏火旺3型,随证用中药治疗。结果:痊愈19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  相似文献   

4.
咽喉病的病因有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咽喉疾病又易多脏累及,或易脏腑同病,主要涉及肺、脾、肝、肾等脏。后世医家在吴鞠通三焦辨证的基础上提出"脏腑三焦""部位三焦""经脉三焦""辨证三焦"之说。故治咽喉需兼顾肺脾肝肾等脏腑,以三焦辨证对咽喉疾病进行辨证论治,化简为繁地判断病位、病性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白塞氏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塞氏病,中医称为“狐惑”病,始见于东汉张仲景著的《金匮要略》,指咽喉部、眼部、前后二阴溃疡为主的疾患。寻其病因,大多认为感受湿热毒邪,或热病后余毒未尽,或脾虚湿热内聚,或阴虚生热,日久正虚,究及于肾,而出现肝肾阴亏,气血两虚等证,以致湿热毒邪侵犯脏...  相似文献   

6.
<正> 白塞氏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疾病,以口腔、虹膜睫状体炎和泌尿生殖器溃疡三联征为主,还可侵犯关节、皮肤、心血管、消化、神经、呼吸等系统,引起复杂的病症,有时容易误诊或漏诊。笔者近年来运用中药治疗2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具有眼部损害(单纯性眼结膜炎除外)、口腔和生殖器溃疡三联征中的2~3个症状,具其中至少一个症状是反复发作者。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23~56岁,平均29.2岁。病史最长者20余年,最短者半个月。分型:眼、口腔、生殖器症状均存在者称完全型,只有其中两个症状者称为不完全型。完全型15例,不完全型8例。病损部位:初发于口腔者9例,眼部、皮肤、  相似文献   

7.
辨证治疗白塞氏病2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郁茹 《新中医》1996,28(9):21-22
对确诊为白塞氏病住院患者26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肝肾阴虚型,肝经湿热型和肝郁脾虚型,分别用解毒养阴汤,龙胆泻肝汤和逍遥散化裁治疗,经治结果,26例中治愈21例,显效1例,无效4例。  相似文献   

8.
本篇“三焦辨证”内容,属江西中医学院姚荷生教授生前撰写的《脏腑辨证》的一部分,完稿于1970年,尔后在江西科技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杏林医选》上单独正式发表。由于本篇内容对中医理论具有重大贡献,同时对提高某些内科疑难重证的疗效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加之行文过简而又难懂,甚至存在印刷上的重大错误,所以我们对其进行了校对整理和扼要补充,以便于读者的阅读、理解和应用,并冀斧正于同仁。  相似文献   

9.
三焦和三焦经实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焦和三焦经实质的探讨孟竞璧(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中国古代医学家在两千年前,通过临床实践,以及对人体解剖、生理功能、食品营养吸收、代谢和排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研究,采用宏观的分析观察、归纳整理以及逻辑推理性思维,进行理论性创造。...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探讨脾胃病证的生理病理变化、症状表现及治疗的异同,结合临床实际详细论述了脾胃病证的上、中、下三焦治法和具有代表性的方剂,阐明在脾胃病治疗过程中,必须三焦辨证,开拓了脾胃病证治的思路,加强了临证脾胃与其他脏腑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王夜 《国医论坛》2010,25(5):18-18
<正>白塞氏病(BS)是一种涉及内科、眼科、妇科、皮肤科等多个临床学科,临床表现多样,反复发作的全身性疾病。其病理基础主要是细小血管炎,累及皮肤、黏膜,并可侵犯多系统多脏器及组织,属风湿免  相似文献   

12.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于各种急慢性肺部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来,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在此,笔者将就三焦辨证理论探讨肺心病的发病机理,进而指导临床治疗。1中医学中的"肺心病"中医古籍中无肺心病一词,但文献之中有相似的记载及论述,如将肺心病归属于"肺胀"、"咳嗽"、"喘证"、"心悸"、"水肿"、"喘证"、"痰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中医三焦辨证探讨狐惑病的机理。方法:从狐惑病的发病部位、经络循行,涉及的脏腑心、肝、脾、肺、肾和胃、胆等进行理论探讨,并用以指导临床用药。结果与结论:运用三焦辨证理论,辨析狐惑病,治疗上焦肺胃病多采用轻清疏散之法,如菊花、桑叶、蝉蜕、鱼腥草等;中焦脾胃病变多采用清热除湿之法,如厚朴、滑石、车前子、白豆蔻、藿香等,湿热并重则二者兼用;下焦肝胆病变多采用清泻火热、清热利湿之法,如栀子、柴胡、龙胆草、车前子、猪苓等;后期肝肾阴虚火旺者多采用滋阴降火,益精补肾之法,如当归、生地黄、麦冬、玄参、菟丝子、女贞子、五味子等。  相似文献   

14.
白塞氏综合征亦称粘膜、皮肤、眼综合病征。本病以反复发作性虹膜睫状体炎、前房积脓和口疮以及泌尿生殖器的溃疡为特征,故亦称“白塞氏三病综合病征”。其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从患者所带有的自身抗体推论,本病似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乃由感染虫毒、湿热不化所为。称之谓“狐惑病”。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眼,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  相似文献   

15.
三焦辨证实际是湿热病初、中、末三个发病阶段的辨证。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易伤阳气,阻碍气机。湿与热合,形成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并重等湿热病证,好发盛夏雨湿炎热季节。病势缠绵,难解难分。治宜开上、畅中、渗下,使湿去而热无所居,兼以清热。值得提醒的是湿热病证初期治疗三忌,即:忌汗、忌下、忌润。  相似文献   

16.
张志真 《北京中医》1998,17(6):10-11
白塞氏综合征(Behcet'Symdrome)亦称白塞氏病,或眼口生殖器综合征,于1937年由土耳其医生Behcet首先报道。白塞氏病是以眼、口腔、生殖器症状为主并使全身各系统受累损害的一种疾病,具有慢性、进行性、复发性的特点,多见于20~40岁的青...  相似文献   

17.
18.
痤疮在古医籍中多称为"肺风粉刺"、"面疱"、"面疮"。中医药治疗痤疮历史悠久,历代医家在治疗痤疮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治疗痤疮方剂记载。现代临床治疗痤疮常用的"颠倒散"、"枇杷清肺饮"就记载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医认为痤疮主要由于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复受风邪,熏蒸于面部而发,加上过  相似文献   

19.
白塞氏病又称口一眼一生殖器三联综合征,我们临床采用清湿火痰毒、益肾元固本法治疗本病18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16例作对照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白塞氏病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及疗效评判标准(草案)诊断标准主证:(1)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2)多发性生殖器溃疡;(3)眼损害:可有结合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眼色素膜炎、视神经炎;(4)各型皮肤损害:可出现结节性红斑,或多型红斑,毛囊炎样或痤疮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