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囊性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加深对本瘤的认识。方法:对2例多囊性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瘤生长缓慢,临床上患者多无自觉症状;病理检查大体见肿物由大小不等的囊腔构成。镜下囊内壁主要由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被覆,部分为多层上皮并有乳头形成,瘤细胞胞质空亮,无明显异型性。癌细胞免疫组化示:cytokeratin、CEA和vimentin阳性表达。结论:多囊性肾透明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癌的病理类型,临床极易误诊,分化程度高,属低度恶性的肿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CRCC)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例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进行病理形态分析及免疫形态观察,总结临床治疗方法及预后,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2~48岁,平均45岁,3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随访2~42个月,均无复发转移。肿瘤均有包膜,由大小不等的囊腔组成,囊腔内衬透明细胞,肿瘤细胞核Furhman分级Ⅰ~Ⅱ级,免疫组化显示广谱细胞角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CD68(-)。结论: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有特殊的病理形态,经过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术前诊断常与囊性肾病难于鉴别,术后病理检查特点是镜下间隔内可见聚集的透明细胞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鉴别肾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的价值.方法:47名肾癌患者的CT图像,分别为透明细胞癌37例,乳头状癌10例.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比较患者的性别与年龄、肿瘤大小、增强程度与增强模式、有无钙化、出血、坏死及囊变、肿瘤的扩散情况包括肾周变化、静脉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结果:皮髓期、实质期及排泄期,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癌增强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透明细胞癌的坏死、囊性率显著高于乳头状癌,明显看到血管在透明细胞癌占21.6%,乳头状癌占10%.40%乳头状癌、2.7%透明细胞癌显示均匀强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透明细胞癌有明显钙化占21.6%,乳头状癌占20%,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肿瘤的增强程度是鉴别肾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最有价值的参数,而肿瘤的有无钙化、出血、坏死及囊性、血管状况及增强模式对鉴别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多囊性肾透明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癌病理类型,临床极易误诊.国内外文献均以个案报告的形式共报道68例,对于本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等认识不够全面.本文报告1例多囊性肾透明细胞癌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生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年间确诊的5例MCRCC,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超声及CT等影像学提示肾脏多囊性占位。大体:肾实质内出现多囊性瘤样肿块,肿瘤切面见大小不等的囊腔。镜检:肿瘤囊壁内衬单层透明细胞,呈Fuhrman核级Ⅰ级,囊内含蛋白样物。免疫组化标记透明细胞CK(5/5)、vimentin(5/5)、EMA(5/5)、CK8(5/5)、CD10(2/5)、CK18(2/5)、CK19(2/5)、CK7(1/5)阳性表达,CD68、RCC均为阴性表达,Ki-67低表达。结论 MCRCC是一种少见的肾细胞癌组织学亚型,预后良好。依靠影像学诊断易误诊,需与透明性肾细胞癌囊性变、囊性肾瘤及多发性肾囊肿等疾病相鉴别。病理和免疫组化可确诊,保留肾单位手术值得考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D2相关蛋白(CD2AP)及肾质(nephrin)在成人多房囊性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多房囊性肾细胞癌标本28例、肾透明细胞癌标本32例和单纯性肾囊肿标本13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CD2AP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从上述3组组织蜡块中每组各随机抽取5例共15例,重新切片,用CD2AP和肾质,做免疫组化染色对照实验.结果 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肿瘤细胞中CD2AP表达较强,尤其在囊壁的内层上皮表达强度明显增加.CD2AP在肾透明细胞癌中有弱表达,在单纯性肾囊肿中没有表达.肾质和CD2AP在3种组织的对照实验结果 中染色强度和部位完全一致.结论 CD2AP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具有特异性,其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和单纯性肾囊肿有显著差异,对于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CD2AP和肾质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中分布一致的特点,以及上述两种蛋白的足细胞特异性对于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形成原因具有重要提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室囊性肾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多室囊性肾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影像学改变、手术及预后。结果 多室囊性肾癌占肾细胞癌的 2 5 % ;B超是有用的筛选手段 ;CT发现病变为多室分隔状 ,囊壁上见结节并有增强 ;肿瘤 4 6~ 2 3cm ,平均 10 3cm ;均行肾癌根治术 ,术中未见淋巴及周围浸润 ,并发感染时可有粘连 ;病理报告均为透明细胞癌 ,实性肿瘤成分为 6 %~ 2 5 % ,平均 13 5 % ,未见周围淋巴转移 ;随访 3~ 5 6个月 ,11例存活 ,2例因肺转移死亡。结论 多室囊性肾癌为透明细胞癌的一种类型 ,CT检查有较典型的特征 ,手术根治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MCRCC进行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观察,总结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1—55岁,平均年龄45.5岁,术后随访6-49月,均无复发或转移。肿瘤均有包膜,完全由大小不等、互不相通的囊腔构成。裳腔内衬透明细胞,囊壁纤维间隔内有透明细胞巢,肿瘤性透明细胞核Fuhrman分级为Ⅰ级,免疫组化示AE1/AE3(+)、EMA(+)、CD15(-)、CD68(-)。结论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有独特的病理改变和良好的顸后。术前诊断中常难与其它囊性肾疾病鉴别,术后病理检查的关键特点是肉眼无膨胀性实性结节及镜下间隔内可见聚集的透明细胞巢。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了自1986年1月至1996年7月间13例囊性肾细胞癌和同期244例实质性肾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囊性肾细胞癌术前影像学检查的正确率为76.9%,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达92.3%。核分级和TNM分期较低,肿瘤细胞类型为透明细胞。结论:囊性肾细胞癌是一种恶性度较低的肿瘤,应与肾细胞癌囊性坏死等肾囊性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和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手术切除的57例肾透明细胞癌和22例肾嫌色细胞癌进行临床特点、肉眼观、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多有血尿或肾区疼痛临床症状,巨检切面呈多彩状多伴出血、坏死及囊变;嫌色细胞癌临床上大多无症状,巨检切面呈淡棕色,出血、坏死罕见.镜下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胞浆透明或嗜酸性;嫌色细胞癌胞膜厚似植物状、部分胞质嗜酸性可见明显核周空晕.免疫组化染色57例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E-cadherin全阴性表达,Vimentin全阳性表达,而22例嫌色细胞癌两者的表达正好相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与嫌色细胞癌虽在形态上有一定的交叉,但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联合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可做出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房囊性肾癌患者的CT表现。结果肿瘤位于左肾11例,右肾7例,均表现为肾实质内的囊性肿块,向肾轮廓外突出,其内可见不规则线状分隔。15例囊壁厚薄不一,10例有壁结节,3例囊壁较薄;2例可见囊壁及分隔钙化。CT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壁结节均可见不同程度强化。结论多房囊性肾癌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MCRCC), and its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oentgenological and B-mode ultrasonographic appearances are described. MCRCC, a special renal carcinoma, can be divided into localized and diffused forms.
  相似文献   

13.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Gong K  Zhang N  Na YQ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9):740-742
目的分析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病例的临床资料.方法 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共收治482例肾癌患者,其中多房囊性肾细胞癌22例,总结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多房囊性肾癌占同期肾癌病例的4.56%,男女比例是2.67∶ 1,与同期非多房囊性肾癌患者比较(男∶女为2.09∶ 1),其性别构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其平均年龄(46.6岁)低于后者(57.83岁),P<0.01.其中pT1N0M0期肿瘤6例,pT2N0M0期肿瘤15例,pT3bN0M0期肿瘤1例;G1级肿瘤5例,G2级肿瘤17例.结论多房囊性肾细胞癌是肾癌的一种特殊类型,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术前鉴别非常困难.对诊断不清的病例,尤其对于Bosniak分类在三级或以上者,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或采用保留肾组织的手术治疗,可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一组抗体探讨涎腺腺样性癌(ACC)的免疫组化特征。方法:通过ABC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了30例涎腺ACC中54Kd及66/57Kd细胞角蛋白(CKs)的分布。结果:ACC基本上由54Kd阳性细胞和MSA阳性细胞构成,这两类细胞不同比例的肿瘤性增生形成ACC的不同组织学构型。结论:ACC免疫组化表型与正常省腺组织中的导管/腺泡单位的表型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受体6(CCR6)在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在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30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癌组织(根据癌细胞是否沿神经束周围或神经束间浸润生长,分为神经侵袭组18例,非神经侵袭组12例)及22例正常人唾液腺组织中CCR6的表达情况,分析癌组织中CCR6阳性表达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30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22例CCR6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3.3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CR6主要表达于癌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在22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CCR6均呈阴性表达,2组CCR6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神经侵袭组和非神经侵袭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癌组织中CCR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44%(17/18)和41.67%(5/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性别和病理分型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癌组织中CCR6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R6在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与其神经侵袭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6.
王跃  周文生  李建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353-1355
目的: 探讨黏蛋白1(MUC1)在人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7例肾透明细胞癌(RCCC组)和21例肾癌旁组织(对照组)中MUC1的表达.应用Image-Pro Plus 6.0型图像分析软件定量测定阳性染色区的平均吸光度值.结果: MUC1定位表达于细胞质中,肾癌细胞和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RCCC组平均吸光度值为0.4295±0.0939,对照组为0.3371±0.0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UC1表达与肾癌的临床分期及有无转移均有一定关系(P<0.01和P<0.05).结论: MUC1 在人肾透明细胞癌中表达增强,可能在人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肾癌免疫治疗的靶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