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X-刀结合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治疗脑转移瘤43例,单发病灶15例,多发病灶28例,单纯X-刀治疗11例,X-刀结合全脑放疗32例。病灶中心量单发者20-27Gy(平均25.8Gy),多发者14-32Gy(平均17Gy),全脑放疗与X-刀治疗间隔5-7日,剂量每次1.8-2.0Gy,5次/周,总量24-40Gy. 结果:全组1年生存率51.2%(22/43),中位生存期11.3个月;全脑照射30-35Gy组与35-40Gy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0.0%,70.2%,疗效与KPS评分,病灶数目,全脑照射剂量,原发灶治疗与否相关。结论:X-刀结合全脑照射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脑转移瘤常规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在4种预后因素(年龄、疗前KPS评分、有无其它远处转移及转移灶数目)相同或相似的条件下,配对选择两组病例,全脑放疗加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40例,为研究组;常规放疗组5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全脑放疗剂量为30~40Gy/2~4周;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使用共面或非共面多野照射,采用每次剂量4~6Gy,每周3次,总剂量24~30Gy。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1年生存率分别为82.5%和50.0%,治疗后3个月影像学有效率(CR+PR)分别为92.5%和66.0%,治疗3个月后KPS评分好转的比例分别为85.0%和52.0%,因脑转移死亡率分别为10%和48%,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病例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结论 全脑放射治疗配合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脑转移瘤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放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脑转移瘤全脑照射20 Gy后辅以化学治疗与单纯放射治疗脑转移瘤,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和影像学证实的脑转移瘤患者63例,随机分成两组。综合治疗组33例,予以全脑照射20 Gy后辅以化疗,放疗同步治疗(放疗总剂量DT:35~40Gy,3~4周),并X-刀追量至40-60Gy;对照组30例,单纯放射治疗总量至35~40 Gy,3~4周,并X-刀追量至40~60 Gy。结果 综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1年生存率为85.3%;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1年生存率为4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脑照射20 Gy打开血脑屏障辅以化学治疗脑转移瘤有较好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脑转移瘤患者采用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26例脑转移瘤患者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放射治疗(WBRT)。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采用6MV-X线处方量,5~80y/次.每周3次.共3~5次,总计量20~32Gy。全脑照射30~40Gy/3~4周。结果:单纯SRT局部控制率为89.4%.SRT+WBRT局部控制率为92.3%。2组近期局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水肿减轻或消失分别为95.5%和92.3%。姑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脑转移瘤是安全、有效、痛苦小、疗效明显的治疗方法,可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伽玛刀联合全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脑转移瘤伽玛刀联合全脑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将62例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伽玛刀联合全脑放射治疗组(A组,30例)和全脑放射治疗组(B组,32例)。A组先行伽玛刀1次照射治疗,周边剂量为18Gy,中心最大剂量为32~36Gy;再行全脑放射治疗,总剂量为30Gy/10次。B组行全脑放射治疗,总剂量为30Gy/10次,然后转移灶再追加9Gy/3Fx放射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CT影像学变化及近期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头颅CT影像学显示肿瘤体积明显缩小29例(96.7%),临床症状改善明显26例(86.7%),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伽玛刀联合全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能提高脑转移瘤的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加全脑放疗降低脑转移瘤局部复发的意义。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对55例脑转移瘤患者行SRT加全脑放疗34例,单纯SRT治疗21例。全脑放疗38~40Gy/4~5周,SRT5~8Gy/次,每周3次,总剂量为15~32Gy。结果SRT加全脑放疗组中位复发时间10个月,局部复发率14.7%,显著优于单纯SRT治疗组的4.5个月和38.1%(P〈0.05)。SRT加全脑放疗组局部控制率88.2%,中位生存时间12.5个月,1年生存率64.7%,病死率35.3%,与对照组90.5%,7.6个月,47.6%,52.4%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SRT加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在控制局部复发,延长复发时间方面优于单纯SRT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转移瘤的特征,探讨放化疗对脑转移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脑转移瘤的特点。将41例分为单纯放疗组放化综合组。单纯放疗组12例,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全脑照射DT30-40Gy/15-20次/3-4周,缩野追加10-20Gy,或全脑DT30Gy/10次/2周。放化综合组29例,采用EP、MeCCNU+EP方案,放疗方法同上。结果:肺癌脑转移居首位,占73.2% ,临床表现以脑瘤型居多,占51.3%,转移部位以额、顶、颞叶多见。单纯放疗组 、放化综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96.5%,单纯放疗组与放化综合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疗效显著;放化疗综合治疗优于单纯治疗。晚期脑转移瘤亦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联合全脑照射治疗(WBRT)脑转移瘤的效果,探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全脑放疗加SRT治疗18例脑转移瘤,单用SRT治疗4例,共32个病灶。8例先行SRT后再行全脑照射,10例先行全脑照射后再行SRT。SRT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实施治疗,处方剂量20~34cy,分次照射;全脑照射用6mV-X射线,DT18~30Gy/4~5周。结果SRT加全脑照射组CR+PR96.5%,与单纯SRT组为71.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T0=6.008,P〉0.05)。SRT加全脑照射组复发率为13.8%,中位复发时间为10.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3.5个月;与单纯的SRT组的42.9%,4个月。6.5个月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x^2=3.248,P〈0.05)。两组一年生存率分别是63.9%、41.2%,无显著性差异(x^2=1.084,P〉0.05)。治疗失败的原因为肿瘤复发或全身转移。结论SRT加全脑照射在脑转移瘤治疗中,能够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X刀治疗脑转瘤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X刀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剂量规划,方法:用X刀治疗 78例脑转移瘤,其中单发46例多发32例,总病灶数146个,覆盖剂量22Gy(20-25Gy),周边剂量18Gy(14-20Gy),随访3-4月,结果: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者69例(88.5%),无变化7例(9%),加重2例(2.5%),肿瘤控制率为92%,平均生存期11月,结论:X刀治疗脑转移瘤临床疗效显著,可延长晚期肿瘤病人的生存期,减少恶性肿瘤的颅脑源性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分析19例肺癌脑转移患者,1例脑干转移者行单纯局部^60Coγ线放疗,DT:55Gy。其余18例:6例^60Coγ线照射,12例6MV X线照射全脑照射剂量达40Gy后,缩野对肿瘤局部加量15—20Gy。结果放疗结束时12例头痛、恶心、呕吐患者症状均消失,6例肢体活动受限及1例吞咽困难者症状改善。生存期5~18月,中位生存期8.0月。认为放疗是治疗肺癌脑转移瘤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儿童脑死亡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特点。方法77例临床怀疑脑死亡的患者行脑血流灌注显像,最终77例患者全部于最后一次脑血流灌注显像后24h内死亡。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脑血流灌注显像的特点。结果15例(19.5%)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示脑内可见放射性分布,其中部分患者脑内可见明显放射性分布,其余患者可见少量放射性分布;62例(80.5%)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示脑内未见放射性分布。临床随访证实77例患者最终全部死亡。结论脑血流灌注显像示脑内未见放射性分布是典型脑死亡的表现,脑内未见放射性分布的患者一定不能存活,但脑内有放射性分布的患者并不预示患者存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99m)Tc-MIBI脑显像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脑胶质瘤患者、9例正常人、6例脑脓肿患者进行~(99m)Tc-MIBI脑SPECT显像。判断病灶有无异常摄取并根据感兴趣区(ROI)计算肿瘤/非肿瘤比值(T/NT),计算~(99m)Tc-MIBI脑显像对脑胶质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T/NT比值在胶质瘤、脑脓肿及正常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59例脑胶质瘤患者中,51例显像为阳性,诊断灵敏度86.4%、特异性66.7%、准确率82.4%。15例非胶质瘤受检者有5例阳性。脑胶质瘤组T/NT比值为2.6±1.2,明显高于正常组的1.1±0.2(t=3.6199,P<0.001)和脑脓肿组的1.5±0.5(t=2.1327,P<0.05)。结论用~(99m)Tc-MIBI脑SPECT诊断脑胶质瘤灵敏度高,可以有效地鉴别良恶性病变。99m  相似文献   

14.
兰德彬  唐渊  赵渝 《西部医学》2010,22(10):1823-182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迟发性血肿引发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处理策略。方法分析33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迟发性血肿引发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分类,并对治疗方法与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33例患者中双侧开颅27例,存活16例(48.5%),死亡17例(51.5%%)。术后疗效采用GOS标准,于伤后治疗6个月评定结果。术后植物生存2例(12.5%),重残2例(12.5%),中残4例(25%),轻残2例(12.5%),良好6例(37.5%)。结论迟发性血肿是重型颅脑外伤术中引起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中处理正确,可以减少脑膨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牵拉压(brain retraction pressure,BRP)的测量方法,研究脑牵拉引起脑缺血性损伤的危险性。方法 利用电阻应变计制作脑牵拉压的测量装置,对其定标。然后利用此装置,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分为对照组和20mmHg组、30mmHg组、40mmHg组,牵拉完毕后,测定局部脑血流量,标本HE染色显微镜观察其损伤。结果 该装置具有很高的灵敏性、稳定性和准确性。20mmHg的BRP牵拉30min引起轻微脑损伤和脑血流量的降低,30mmHg的BRP牵拉30min引起较重脑损伤和脑血流量的显著降低。40mmHg的BRP牵拉15min引起严重脑损伤和脑血流量的极度降低。结论 该装置可作为脑牵拉压的测量工具;牵拉时,最好将BRP控制在30mmHg以下。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 探讨弥漫性脑损伤 (DBI)及其合并二次脑损伤 (SBI)脑组织谷氨酸 (Glu)及环核甘酸代谢改变及意义 .方法 在 Marm arou大鼠 DBI模型的基础上 ,制成低血压及脑缺血模型 .通过氨基酸分析仪与放免法测定伤后不同时间脑组织 Glu,c AMP,c GMP含量 .结果  DBI后 10 min Glu明显增加 [(19.0± 6 0 .9)μm ol· g- 1 ,P<0 .0 1],随后逐渐下降并于 2 4~ 72 h间达最低点 ,为 (6 .5± 1.0 )μmol· g- 1 ,72 h组出现回升趋势仍维持低水平 ;DBI后 2 4h c AMP下降至(5 .7± 1.9) nmol· g- 1 (P <0 .0 5 ) ,c GMP则升高为 (1.1±0 .3) nmol· g- 1 (P<0 .0 1) ,c AMP/ c GMP比值下降 (5 .0±1.0 ,P<0 .0 5 ) ;SBI后上述指标变化愈加明显 .结论 在DBI及合并 SBI后脑组织 Glu,c AMP,c GMP含量发生变化 ,所引起的细胞兴奋毒性和代谢应急是加重脑损害的关键因素 ;这在合并 SBI时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20.
貌似脑干脑炎的小儿脑干肿瘤4例Tumorofbrainstemmimicbrainstemencephalitisin4children¥//曹玉红,张光运,王洪典部分脑干肿瘤临床表现貌似脑干脑炎,易被误诊。我们曾遇4例误诊患儿,现对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