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傅遂山 《中医研究》2010,23(8):9-11
历代医家从不同层次记载和描述“治未病”的观点,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在现代医学模式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的趋势下,准确诊察人体的未病、欲病或已病状态,及早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逆转病变发展,维护人体健康,是发扬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重要途径。现将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层次观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未病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文中记载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治未病指导思想,倡导无病先防,重在预防。通过养生来预防疾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定期进行体检,防病于未然。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未病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文中记载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治未病指导思想,倡导无病先防,重在预防。通过养生来预防疾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定期进行体检,防病于未然。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中医称为"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难治性疾病,其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且大多数病人都是从小症状到大症状,从轻微卒中到出现死亡。做好防治可减少其发生或延缓发作,同时也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流考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是中医学博大精深理论体系中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它根植于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医“治未病”思想以对人体总体的把握以及预见性、包容性在预防医学中独具优势。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已经成熟的优势,将其理论广泛运用于临床,使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治未病而尽享天年。本文对治未病思想的源与流进行了初步梳理与考证,意在抛砖引玉,与中医界同道共勉。  相似文献   

6.
孕期保健就是通过应用医学知识采取一系列监护防治措施及管理,并开展孕期健康教育,降低孕产妇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及提高人口素质。笔者根据中医治未病思想来指导孕期保健,加强孕期管理,可降低孕期疾病如先兆流产、先兆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期ABO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等疾病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母儿健康。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这一超前的理念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无症状疾病(如恶性肿瘤、无症状中风等)的增加,死亡率明显上升,对人类生命与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在无症状疾病诊治中贯穿中医"治未病"思想,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前干预,延缓和减少其发生,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追溯治未病思想的历史渊源,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发等角度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重型肝炎防治中的作用,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迅速截断,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并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因此,开展大规模人群冠心病防治已刻不容缓."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介绍了东莞市中医院在建设“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工作中,坚持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积极探索实践中医“治未病”一站式服务理念的模式.具体表现为服务区域定位明确,形成“治未病”的一站式服务模式,设备、设施配置能满足中医“治未病”工作的需要,建立具有中医养生指导功能的治未病软件管理系统,采用现代化中医辩识仪器,做到四诊的统一化客观化系统化,修订治未病科基本服务和技术操作规范,重视健康宣教,传媒推广“治未病”健康理念,完善服务流程,实行了数字化管理.为中医治未病模式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本文结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运用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从未病养生、既病防变和病瘥防复三个角度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疗规律,为防治该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治未病是中医学中最具影响的学说之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对治未病思想的最早阐述。后经张仲景等医家进一步的诠释与发展,至清代,以叶天士、吴鞠通为代表,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中医治未病思想体系的确立。本文以华佗创编的五禽戏为例,导出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在中医治未病多方面的作用,以期待能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其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3个方面。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胃肠道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起病较隐匿,病程进展缓慢,且易复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将中医治未病思想用于指导克罗恩病的防治工作,综合运用中医各种特色疗法,早期预防,积极治疗,长期调理,突显中医治疗优势,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于复发性流产的防治始终,于孕前查明流产原因并"预培其损",孕后及早安胎,且通过调情志和饮食,慎起居,戒房室,防患于未然,不仅能防止流产的再次发生, 而且可以提高保胎成功率, 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亚健康状态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介绍,得出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亚健康状态防治的效果。结果:中医治未病思想采用改善生活方式、调节心理、实施运动治疗及按摩等方式能够收到防治亚健康的效果。结论:对于亚健康的防治,要遵循中医指导理论,促进人们积极培养健康的行为、生活、学习方式,进而远离亚健康。  相似文献   

17.
黄勇  曹式丽 《陕西中医》2014,(5):575-577
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尿酸性肾病防治中的应用。强调"未病先防",把疾病治疗的工作重心前移;通过"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控制疾病进程的主要病理因素,防止肾脏进一步损害;瘥后细心调护,预防疾病复发。突出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本病防治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对母婴具有较大危害,属高危妊娠。其发病与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更多的分泌,但功能上显示相对不足有关。本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其中医基本病机为“阴虚”与“燥热”。笔者根据中医治未病思想,认为本病可采用中药调理或通过饮食调节、精神调摄及体育锻炼来预防本病的发生或防止出现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浅释中医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随着当今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医学的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作出调整,"治未病"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凸现出来,所以很有必要将"治未病"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脑中风预防中的运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脑中风预防中的运用。方法:根据临床经验结合中医理论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中医治未病理论出自《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脑卒中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属予脑卒中预防的中医治未病的范围。通过辨证服用汤剂、辨证中药穴位敷贴、辨证服用中成药等方法,达到中医治未病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